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修身与做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1 09:10: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修身与做人

张文珍 

  修身,其内涵是通过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以提高素质、完善自我、实现理想人格,进而影响他人,奉献社会。   修身最重要的功能是能抑制人性中的恶,光大人性中的善。古人对人性的认识,说法不一。孔子曰“性相近”,孟子倡“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秦汉以后董仲舒、杨雄等则认为性兼善恶。不管怎么样,

人性只是一个内在的、潜藏的某种可能性,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须下一番结结实实的修身功夫。孟子认为人生而具有仁、义、礼、智四种道德情感,但这四种道德意识只是“善端”,即善的萌芽,能不能显露出来且成长壮大,有待于后天的努力,需要自我修养、爱护、培养。就像树木的生长,需要阳光照耀,雨露滋润,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如果斧斤砍伐,牛羊啃食,再好的树苗也会夭折。他说,“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荀子认为人生而好利、疾恶、有耳目之欲、好声色,如果顺从这些天性,就会出现争抢掠夺、残杀暴乱、淫荡混乱之事,必须制订礼仪法则制度规范,强制人们遵守,长此以往,就会成为人们的自觉修养。董仲舒认为人性兼善恶,若不加以修炼,善也可能会变成恶。杨雄说得更为简捷明了:“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总之,自先秦以来的思想家们不管对人性的认识如何,无一例外都强调后天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唯有修身才能抑恶扬善,成就世间最高贵的人。   修身要达成的目标,一要光明磊落,坦荡正直。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老是烦恼。二要淡泊名利,清心寡欲。孔子将对义与利的态度视为区别君子小人的标志:“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三要积极进取,宽厚包容。《周易》上说的:“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即是说,大自然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生生不息,君子应如自然一样,永远不要停止前进的脚步;大地,胸怀阔大,兼容万物,君子应如大地般心胸宽广,增厚美德。修身对内要达到的效果是“慎其独”。《中庸》曰:“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正因为君子重修身,注意培育理想的精神境界,因此便拥有了高贵的品格,让人尊重,让人敬服,且不怒而威,就像荀子所说的,“君子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倦而容貌不枯”。   修身需要自我努力,不断超越。孔子曾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认为只要心中存仁,按照仁的标准去做,向着仁的目标不断努力,就能实现仁。屈原《九章》曰:“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美善不是外面得来的,而是自我内在的努力,好的名气也不是虚张声势得来的,而需要实实在在的付出。屈原经常以芳草喻贤人君子,以萧艾比蜕变堕落了的人,意谓若不自觉修养,“君子”也会变“小人”。修身要脚踏实地,从小处做起:“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还要持之以恒,永不放弃。《诗经》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对骨、象牙、玉、石四种不同材料,要进行切、磋、琢、磨的功夫,否则不能成器,要成就一名君子,也需要进行一番艰苦修炼的过程。荀子曰:“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只要经过持之以恒的陶冶修炼,人人皆可成为道德高尚之人,成为知耻向荣之人;只要每一个人都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自觉向善,远离邪恶,就会形成良好的道德习俗与社会氛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04:05 , Processed in 0.06113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