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九十年:中国文学一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5 12:10: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九十年:中国文学一瞥


  林贤治
  

  上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在总结新文学的成就时指出,五四后的第二个十年不如第一个十年。一个进化论者的结论具有启发的意义:文学如同历史一样,是可以倒退的。
  倒退的原因,在鲁迅那里,大约如他所言:“五四失精神”,文学失去了五四发轫期的那种自由反抗的精神。文学精神可以从两个方面观察,一方面同时代思潮有关,另方面寓于作家个人的生存状态和思想倾向。文学创造是一定的观念、思想和道德原则的产物。
  五四是一个观念发生根本性变革的时代。文学观念的一个最重要的革命是,它不是“载道”的,不是意识形态的仆从,而是独立的、个人的、审美的。当时最完整地表达这种文学新观念的,当推周作人的《人的文学》一文。文章强调人是灵与肉的统一,因此文学必须是人性的,道德的。健全的文学,不但是个人主义的,而且是人道主义的。这就是对文学作为“人学”的五四式阐释。
  从五四开始,文学社团蜂起,许多刊物在校内外创办起来,即便旋生旋灭,都是自由思想的载体。就在这些“自己的园地”之上,生长了大批的作家和作品。在《新青年》率先显示新文学的实绩的鲁迅自不必说,新诗有郭沫若、刘半农、冯至、徐志摩、闻一多等风格各异的诗人;散文除了周氏兄弟,还有郁达夫、冰心、朱自清等,都是很有个人特色的作家;小说方面,郁达夫写“多余人”,庐隐、淦女士、丁玲等写现代女性,还有个别叙说工人生活的作品,都是传统小说所没有的。即便写市民,也不同于“三言”“二拍”,没有那种消闲和逗乐。新兴的“乡土小说”最有成就,它聚集了一个较大的作者群,作品的主题和写法与《水浒传》很两样,是五四的平民主义与人道主义精神的反映。总之,五四新文学是为人生的,充满着一种青春气息,甚至连颓废也是激烈的。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0d2950100g3c1.html) - 九十年:中国文学一瞥_林贤治_新浪博客   三四十年代是“后五四时代”,也可以看作五四的一种延伸。这时,启蒙主义淡薄了,个人独立的探索更多地为集团规划所代替。国民党“党国”的官方文学,实质上是封建时代廊庙文学的僵尸,蒙覆了民族国家的现代面具而出现。许多“闲适”、“幽默”之文,显露了周作人、林语堂等人的蜕变,虽然看起来丰富了艺术品类,可是对于一个生死搏战的大时代来说是不相宜的。左翼作家集体倾向于阶级性方面的表现,这种表现,在延安文学中更为集中,然而愈到后来愈见狭窄,五四那种世界主义的视野不见了。在集团之外的作家中,萧红是突出的,为中国大地留下了悲壮的史诗。沈从文、张爱玲等人的小说有较高的成就,可惜对人性多作文化人类学的发掘,却放弃了社会学的视角,影响了作品的广度和厚度。文学是需要余裕的。抗战八年的动荡对文学创作不无干扰,但是,从五四和后五四成长起来的一代作家如茅盾、老舍、曹禺、巴金、艾青,以他们良好的文化素养,毕竟成就了一批有份量的作品。
  1949年以后,文学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芜杂的文学社团不见了,代之以统一的“作协”,而且有了专吃“官饭”的创作人员。二、在知识分子改造运动中,作家队伍成为规训与惩罚的对象是必然的,从而出现大面积的组织性剥离。三、刊物有主管部门,有严格的组织制度和审稿制度。四、统一出版,“阵地意识”是贯彻始终的。
  在思想倾向方面,长期以来,五四流行的个人主义和人道主义遭到严厉批判。“阶级性”代替“人性”而贯穿了几十年的文学,是为人为的“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服务的,完全退回到“载道”的框架之内。这样,新文学历史上的一些题材和主题消失了,甚至连不涉政治如何其芳的《画梦录》或师陀的《果园城记》一类作品,也不可得见。文革十年,几乎消灭了所有独立的文学作品,只余“一个作家八个戏”,堪称浩劫。
  至八十年代,作家在很大程度上力图摆脱意识形态的影响,与此同时,却普遍失去社会理想和文学理想,失去自由感、悲剧感和道义感,放弃思想深度的追求,道德观念的追求,放弃对社会环境和体制的必要质询,以致有意抹杀人物固有的阶级身份及社会关系,无视生活的内在逻辑,一味追逐时尚,追逐故事,追逐形式。此时,官办文学大奖,作家颇类赶科举大考一般,似乎没有哪一个“名家”可以自觉或者被动地留在大奖门外。九十年代以后,作家、评论家、出版商及媒体结成团伙,左右文坛,机会主义之风盛行。大小作家,各式“笔会”,均以谈说“玩”与“酷”为乐事。在灵与肉方面,大写“下半身”,诗歌如此,小说也如此。“身体”一词成了性的代名词,在作家和批评家那里流行一时,使人想起明季士风。人的精神状貌被忽略,作品失去精神性,这是致命的。
  文学语言粗鄙化,缺乏个性,毫无韵味,同样与精神的衰败有关。应当承认,社会语言,包括文学语言,是被严重污染和破坏了的。文学是语言艺术。一代作家普遍失去语言的质感,是中国文学质量下降最为明显的一个指数。
  站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末端回望五四,我们看见:现今的中国文学表面上看来很繁荣,作者更多,作品更众;但是明明白白的是,文学现象成为“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这种现象是五四文学所没有的。这中间,不能说没有个别优秀的作家和诗人,但为数极少;虽然文学题材比过去有所扩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表现手段,就整体的品质而言,当代作品是平庸的,低俗的,粗劣的。
  关于中国文学的评价,我们不能不拿世界文学作参照;比较之下,可知相距甚远。倘若从时间的纵轴看九十年的变迁,途经长期劫难,实在丧失太多,可是,作家至今不但没有切实的反省,反而出现诸如诺贝尔文学奖的集体癔症之类的怪象,如此愚蠢而狂妄,可见要想进步很难。

  2009.4.2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1:56 , Processed in 0.06948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