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年级要重点训练学生的默读能力
天津大学 田本娜
我们先要明确一下中、高年级学生(10岁左右的儿童)的心理及学习特点。10岁左右的儿童其思维的发展,由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即使是抽象思维仍具有具体的特点。其突出的特点是思维还不系统,说话往往不完整。此时,学生的注意力还容易分散,坚持性较差,是发展书面语言和思维的最佳时期。
中年级是承上启下的学习阶段。经过低年级的学习训练,学生基本掌握了学习常规,初步学到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简单的学习方法,如掌握了汉语拼音,学会了查字典,掌握了1000左右的常用字,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和初步的理解能力。
有的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由低年级升入中年级语文教学的坡度较大,主要体现在读和写两方面,尤其在写的方面差距较大,三年级要求写300字左右的文章,不少学生不适应。这应该从两方面来认识:一是应该在低年级训练的学习常规没打好扎实的基础;应该具备的识字能力、朗读能力和简单的学习方法等,没有很好的形成;没有打好写句子、写片断的基础。二是到三年级后,没有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默读训练,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差,阅读量不够,书面积蓄不足。最后是读写结合不够理想,学生小练笔太少,因此作文就会有困难。我认为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以默读为重点。
一、以默读为重点训练独立阅读能力
中年级以训练半独立阅读能力为主。所谓半独立阅读能力,就是学生在教师稍加帮助下,完成对文章的阅读。其关键在于教师主动去培养,一提“以学生为本”就好像不用教师指导了,如果学生无师自通,那还要进学校干什么呢?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知识面狭窄,思维发展还不够系统,刚刚学了两年的书面语言,识字量还不足,还没有掌握系统的读书方法。因此,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必须要经过教师的精心培养,才能形成。高年级学生在中年级学习的基础上,要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中、高年级的阅读训练目标:阅读课主要是使学生熟练地掌握默读方法,形成默读能力。要培养学生自己读书,要训练学生查字典的速度、查词语取义的方法;要教给学生理解语言、感悟语言、欣赏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善于质疑问难的习惯;要使学生掌握读一篇课文的步骤和方法。
(一)为什么要重点训练默读能力
默读就是不出声的阅读,在比较熟练地掌握一定数量的文字基础上,通过视觉和思维活动,将文字符号转变为内部言语信息的一种读书方法。它比朗读吸收信息要快,读书、看报、看文件、查资料等,都离不开默读,其使用率很高。三、四年级儿童的有意注意和有意记忆能力显著提高,内部言语逐步发展,掌握字词的数量增多,这一个时期是形成默读能力的最佳时期。因此,要重点训练默读能力,加强默读指导。同时,默读能力训练需要一定的思维分析概括能力,能培养学生的这方面的能力。
从目前大、中、小学生的默读能力水平来看,不但默读速度慢,而且读书、读报不善于概括要点。我曾读到一则消息:华东理工大学确定了新的研究生复试方法,1500多名进入复试的考生都要为一篇2000字的文章写出300—500字的摘要,占复试总成绩的20%。一篇摘要虽然只有几百字,却能对考生的阅读理解、归纳总结以及文字表达等中文综合能力进行全面考查。但是考试结果不佳。(《文汇报》)这说明了在基础教育阶段训练默读能力的重要性。从当前阅读课的教学实践来看,三年级以后的阅读课仍然是大量的朗读,还没有将默读能力训练作为重点,三到五年级的默读能力训练没有明确的目标。因此,部分学生不会概括文章要点,相应地在作文上也不会按段落去写,反映出学生的思路不清。默读能力主要是训练理解能力、文字的概括能力和阅读速度。默读能力的训练主要应该在小学打下基础,三年级以后的阅读课主要训练学生的默读能力。不是不要朗读,朗读能力训练主要在一、二年级,三年级以后朗读能力,不作为训练重点,但是还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通过朗读培养语感和欣赏能力。
(二)默读能力训练目标
默读时,眼脑直映,眼停瞬间(三分之一秒)看清文字──大脑接受文字符号──转化为内部语言,对读物内容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以及想象、联想等思维活动,达到理解和记忆。因此,默读可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默读能力的基本标准:(1)理解。包括对读物内容、思想情感和文字表达(字、词、句、段)诸因素的理解及编写读书提纲。(2)速度。阅读速度:学生在一定单位时间内阅读文字所能达到的数量;或一定数量的文字所要阅读的最短时间。阅 读速度可因读者的年龄、理解水平不同,或因读物的难易程度、生字难词的多少不同而异。在同一水平上,以阅读速度快慢区分阅读能力的高低;或同一速度,以理解水平不同区分阅读能力的高低。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公开发表的比较系统、科学的阅读速度常模数据。根据过去的测定,各年级的默读平均速度,每分钟大约为三年级200字左右,四年级300字左右,五、六年级400字左右(仅供参考)。(3)记忆。在理解基础上,在一定速度下,默读一篇文章之后,能较好地复述、回答问题、背诵。(4)评价。在理解基础上,对文章内容和语言能鉴别正误,做出有情、有理的判断和欣赏。从阅读效率来讲,阅读理解和阅读速度是构成阅读效率的两个基本要素,而阅读速度又是指阅读理解不低于70%时的速度(一篇课文,出10道题,学生答对7题,即理解达到70%),在理解基础上才能求速度。
要提高默读速度和质量,关键在于使学生熟练地掌握理解方法,包括识字、解词析句、分段、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等;还要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如注意力集中在读物上,不受外界干扰;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勾画圈点和写读书笔记等。教师要逐步提高学生默读的理解水平和速度。
[ 本帖最后由 罄竹难书 于 2008-8-2 22:27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