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热点话题讨论:语文课堂需要唤醒语文意识[zt]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8-31 16:03: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热点话题讨论:语文课堂需要唤醒语文意识
发表于:2008-12-26 20:55:45
  
作为语文老师,在教给学生文本内容的同时,更应关注文本中的言语存在、表达方式,文字背后的怎么写和为什么这么写,也就是要关注语文意识。那如何关注,并在课堂上如何体现语文意识,需要我们进一步的讨论与思考。


1.用户 wangsongzhou 于 2008-12-26 20:58:05 发表观点:
    一、细读,文本秘妙 文本细读,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文本秘妙。如《一夜的工作》,“这是一个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这段文字的秘妙在于“这是一个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和后面的内容产生了一个巨大的落差,形成了一种张力。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使我们会有一种期待,期待它的富丽堂皇,想像该有什么?可是进去之后,眼前出现的是这样的情景——不大的写字台……而这是中国第一代总理兼外交部长的办公室,这样大的落差,形成了文章强大的张力。 二、渗透,语文意识 如《慈母情深》一文中“背直起来了……”这一语段,“我的母亲”出现了三次,而且还是出现在句子的后面。可不可以将“我的母亲”换过来,可让孩子们展开想像,将语文意识渗透其中。这样的节奏,在语速上是慢的,是一个慢镜头,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背?这是我母亲的背吗?在我的记忆中,母亲的背是……然而挺拔的背不见了……继续看,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母亲的脸是怎样的?在我的记忆中,母亲的脸是这样的吗?怎样的?这样想像开去,再让孩子们读,读出想像、细节、情感,最后告诉孩子,三次“我的母亲能放在前面吗?能出现一次吗?”这是语文意识。 三、迁移,读写互动 将读到的文本秘妙,迁移到生活中来,是读写互动,比读写结合更高层次。《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文章结构为“点燃火柴——出现幻觉——火柴灭了”。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情境:小女孩仅仅只有这四个梦想吗?肯定还有很多的梦想,让我们帮帮她,让曾经出现在他脑海中却不曾实现的梦想都写出来。学生想像写话。假如我们的教学到此为止,是读写结合。还得走回来,这才是读写互动。教师可以问:孩子们,那么多梦想都无法实现,为什么没写你们想像到的,而仅仅写了文章中的四样呢,为什么?答案其实在故事的第一大段,这是本文的文本秘妙,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前面伏笔“冻得青一块”是照应下文的“火炉”,“饿”对应“烤鹅”的幻想,“除夕,平安夜”照应了“圣诞树”,“不敢回家,爸爸会打她”照应了“出现奶奶”的幻觉。小说本身就有伏笔,这就是经典,这样的地方,应让孩子们再去感悟。
2.用户 zhangping 于 2009-02-25 13:10:48 发表观点:
    关于文本细读,想起了王老师的经典之课《一夜的工作》,对文本的研究让他抓住许多人不曾注意的一个词——“宫殿式”,孩子们在设想宫殿式的房子的主人,摆设,紧接着话锋一转,来体会文本中的句子,孩子们在强烈的反差中感受到了总理办公室的极其简单,更感受到了总理极其不简单的精神品质。深入研究了文本,才能把这些潜藏着密妙开发出来,才能让课堂产生“师生泪眼婆娑”的教学至高境界呀! 又想起了刚刚研讨过的《冬阳 童年 骆驼队》一文,我查了不少资料,看了不少实录,发现采用诗意语文中一唱三叹的技法进行教学的有很多:四个场景,学了每个场景后就出示“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了。”来感叹童年美好时光的消逝是多么无奈多么值得怀念。期待着这一层层感叹推动孩子们更好的感受、珍惜美好的童年生活。我这么设计的,官红也是这么设计的,估计还有更多的老师也会认为这样的设计挺好,挺有诗意。 但是,王老师这样点评:这篇课文是否适合用一唱三叹的教学方式?你们发现没有?该文结构安排很特别。同是回忆性文章,《桂花雨》的行文结构是:当下—过去—当下。本文是:过去—当下,一开始读感觉不出这是回忆,就是一个个充满童真童情童趣的童年的场景,一到结尾,“夏天过去了,秋天过去了,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给人制造一种强烈的感情落差,一种叹息“逝去的美好时光永远不可能返回了的淡淡的伤感”油然而生。《长相思》是读法决定教法,该文应该是写法决定教法。这童年的美好不能解构,要到尾才能把淡淡的忧伤牵出来:实际的童年逝去,但心灵的童年永存。大师就是大师,这么一点拨,老师们豁然开朗:先让学生陶醉在童年的美好生活中,再来读尾文。如此一来,文本的基调,作者淡淡的伤感,童年美好光阴的短暂,全部在强烈的落差中爆发出来。 这神奇的设计,这极佳的教学效果后面,我们感受到的是王老师高深的文本解读能力。王老师这种文本细读的“醇境,化境,终极之境,对我而言,只是一个彼岸的理想,终身不能至,但是,即便终身不能至,我依然终身向往之!” (引用王老师一讲座中的结语)
3.用户 huangyanfen 于 2009-02-25 13:41:45 发表观点:
    今天已第三番聆听先生的讲座《语文意识烛照下的语文教学之道》,对于“语文意识”这个词似乎从抽象而慢慢地具体化,从起初的模糊也慢慢地清晰起来。王校长对于语文意识这个词语没有过多深奥的名词解释,他只是给我们举了许多的例子,让我们明白什么是语文意识,我们该如何在文本中寻找、发现语文。不听不知道,越听越害怕,回顾以往的教学,我可走了许多的弯路,误了好几届的学生呀!《四季》这篇文章,是一首非常可爱的儿童诗,曾几何时,我让孩子们去搜索四季的资料,在课堂上尽情展示,整节课就是在这热热闹闹的展示中度过了。现在回想起来,我不是在上语文课,我是在上科学课。《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人文性极强的文章,上这类型的文章,我会大唱赞歌,把其上成品德课。现在再读《吃水不忘挖井人》,里面有这么一句简简单单的话,乡亲们要到很远的地方挑水吃。作者为什么不写乡亲们没水喝的苦处,而只是轻描淡写地写他们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呢?我想这可能是想留给读者一丝想象的空间,而我们老师的责任在于引领学生去想象:乡亲们去很远的地方挑,将会遇到什么困难呢?你试过没有水喝的时候吗,感觉如何?再读《四季》,忽然发现里面的用词是那么美、那么可爱——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尖尖,让我们想到了嫩、绿、小;圆圆的,似乎看到了在这荷叶上开满了荷花的美景;弯弯的,重重的,谷穗弯下了腰。用得多妙呀!把孩子们搜集的资料用到语文课上,让他们变成丰富的语文材料:青蛙 ,蜜蜂 花儿 ,雪花 。这么一想,我似乎体会到王校长让工作室的我们读《文本细读》的苦心。
4.用户 huangyanfen 于 2009-02-25 13:52:47 发表观点:
    朱光潜先生在《谈文学》一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从前我看文学作品,最引注意的是一般人所说的内容。如果它所写的思想或情感本身引人入胜,我便觉得它好,根本不注意它的语言文字如何。反正语文是过河的桥,过了河,桥的好坏就不用管了。近年来,我的习惯已完全改过。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文。如果它在这方面有毛病,我对它的情感就冷淡了好些。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词藻,存心装饰的文章令我嫌恶;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彩妥帖,心里所要的说的与手里所写出来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夸张,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那一句话只有那一个说法,稍加增减更动,便不是那么一回事……这种精确妥帖的语文颇不是易事,它需要尖锐的敏感,极端的谨严和极艰苦的挣扎。一般人只是得过且过,到大致不差时便不再苛求。”看此段话,我在想自己,平常也很喜欢看书,但是语言文字水平还是不佳。文章总显得粗糙,文句混乱,用语随意。再想我自己的学生,平常都是能说会道,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但是写起文章就杂乱无章,用词不当,究其原因,是我们都在看书的过程中,关注的仅仅是表达的内容,即文章写了什么,却忽视了表达的形式,即文章是如何写的,这便是缺乏语文意识,缺少对语言文字运用上的留心。
5.用户 guanhong 于 2009-02-25 15:08:19 发表观点:
    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但从先生讲座里分析的十二篇课文来看,无论是低年级的还是高年级的,先生总能抓住人人看得见,却又没人去眷注的东西,这就是一种语文意识。语文意识就是怎么写和为什么这么写的意识。可以说,现在很多的语文老师还是经常在文本的表面意思上兜兜转转,包括我自己。先生说:“语文老师是破解密码的人。”其实,就是在说一种语文意识,破解密码,就是找到语文意识的点。我感觉我自己破解密码的能力还很欠缺,况且,每个文本的密码都还不一样。在刚刚结束的《冬阳•童年•骆驼队》的教学里,我采取的是一唱三叹,回环复沓的教学结构,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去体会作者对逝去童年的深深的怀念的和淡淡的感伤。但先生认为这种设计放在这篇文章里并不合适,而应该以写法来决定教法。先生的一番话让我不由得回过头看看,的确,文章的一开头就让你感觉这些事好像就发生在当下,并不是在回忆,作者就是这样按照时间的自然雷动一步一步写下来,让你和她一起体会着童年的美好,文章前面大量的蓄势,最后再来一个情感落差,说这么多的美好现在都没有了,随着时间的流逝都没有了,让结构的张力、情感的张力一下子捕获读者的心。先生的话,真让人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先生还说:“一个充满诗意的语文老师,应是一个感官敏锐的人。对学生、对文字、对课堂、对自己的内心,都应有一种敞亮的敏感、烛照的直觉。对学生,要敏于倾听其心声;对文字,要敏于捕捉其意蕴;对课堂,要敏于把握其氛围;对自己的内心,要敏于观照其灵光乍显的智慧。”而我就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吧!
6.用户 lisheng 于 2009-03-04 18:47:14 发表观点:
    望王老师能把《语文意识烛照下的语文教学之道》的讲座传到网上,作为校本研究的资料。谢谢。
7.用户 lisheng 于 2009-03-05 18:15:02 发表观点:
    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写道:“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句话阐明了“入”与“出”的关系,“入”要细读,要深入其内;“出”要设计,超乎其外。细细想想,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何尝不是这样,细读文本,必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8.用户 guanhong 于 2009-03-10 08:20:32 发表观点:
    唤醒语文意识重要的是要唤醒一种敏感和警觉。要打开自己的生命,去教参之蔽、去教材分析之蔽、去他人言述之蔽,让自己的精神胸怀敞开再敞开。这种唤醒与你的文化视野、言语禀赋、审美旨趣、精神高度、生命境界息息相关。
9.用户 zpm 于 2009-04-03 10:17:33 发表观点:
    我觉得阅读习惯的培养,独立思考,乐于积累,乐于表达,乐于交流,这挺重要的.
10.用户 tldsm 于 2009-10-07 18:13:38 发表观点:
    中国的汉语自古以来就注重言语表达的形式,一个伟大的作品它的内容必定借助非常完美的语言形式,也就是所谓的思想与技术并重。历数中国历朝历代的文化精品,成语对联、诗词歌赋、古典小说等那一样经典不是语言表达的形式与思想内容完美的统一。比如《史记》鲁迅先生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就是对他的内容与作品表达形式高度统一的赞美。先生的这一观点所言极是,我非常欣赏德国人的态度,他们认为思想与技术应该并重,宝马奔驰就是他们这一态度的代表,同时,德国的哲学体系也是这一治学态度体系。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重知识传授,得意而忘言。其实,我们的语文教学有一终极目的的是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找到并养成自己表达思想的言语方式。先生曾提出的学语文就是要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语文课堂应该要唤醒语文意识,擦亮语言的眼睛,让语文散发出语言的味道,让思想在语言的照耀下开花结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1:03 , Processed in 0.06622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