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顺乎人性的作文最快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7 20:1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顺乎人性的作文最快乐
(序言)
                                   刘加民
做什么事情最快乐?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最快乐。”
什么事情能够让自己喜欢?
“自己愿意做、能够做、做完了别人说好的事情最喜欢。”
这是我给我儿子的问卷调查。我把问题复印了500份,委托中小学的老师协助调查;同时我把这提问放到网上,让无数陌生的人回答。我问了老师,问了家长,问了学生,问了无数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各种文化水平的人。答案都是一样的:
没有人喜欢被强迫着做事;
没有人喜欢让一个自己不能做的事情把自己打败;
真正的彻底的孤芳自赏和自我陶醉并不存在,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的事情能够在别人那里拿到“OK”的鉴证。
这里有多少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道理,我不想说;我马上就可以找出一大批马卡连科、马斯洛、杜威、史宾塞出来帮我说话,但我懒得作“文抄公”。
我只想说:这是人性。
顺乎人性的作文最快乐。
千千万万中国的优秀的中小学老师的作文课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万万千千可爱的中国的孩子们的不喜欢上作文课。作文难,难乎上青天。作文的讨论滔滔不绝,作文读物浩如烟海,作文的理念车载斗量。可是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不但没有解决反而“迷失”了:不知道作文是什么,不知道作文要干什么,不知道作文到底是如何做出来的。所有的“宝典”、“秘籍”、“必杀技”都不管用,更有别出心裁者把“作文软件”都开发出来了,据说只要按规定的步骤用鼠标“点击”,高分作文瞬间可就。可事实证明,这些都不好使,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南辕北辙本末倒置帮倒忙,把聋子治瞎了瘸子治瘫了。老师们家长们孩子们考生们还是一片茫然叹息不已。
问题出在哪里?
因为你违反了人性!
我建议您试一试这套书的办法,我觉得这套书从“顺乎人性”的角度给了您比较充分的快乐作文的理由:
“新课标”是目前中小学教学行动中无法回避的“最高法则”,中高考命题要听它的,与日常写作也惟其马首是瞻。可是,比起我们的“顺乎人性”的作文辅导和训练,它的要求显得有些低:“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这的确是太平实太诚恳太缺乏激情的标准。但是,我喜欢,甚至可以说,我的这套书的落笔的第一个点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行动性”是这套作文辅导书的最重要特点。不要空洞,不要抽象,不要从理论到理论,不要把真理说得学生茫然四顾不知所从。作文就在一个个“动作”中开始了。我们设定了一个个活动,一个个其实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的动作、事件、人物、心理、情绪,大家一起体验,一起经历,一起感悟,心有所动,不说不快,喉咙痒痒,浑身发热,手脚都想蠢蠢欲动。写出来,是顺水推舟的事情。
“回到生活中来”是本书的另一个特点。在这套书里,作文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的构成元素,它不玩玄虚,只要本色;不要另类怪异,只要规范严谨。因为这套书的编辑者执著地认为,作文创新要从规范开始,也只能从规范开始。在这里,作文就是从家庭走到校园的过程,作文就是师生邻里的日常交往与合作,作文就是洗衣服做家务给妈妈洗一次脚,作文就是家乡、习俗、风景、每天都在变化着的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环境······平平实实,实实在在。其实,把作文搞“玄”了的高蹈理论家未必能写出好作文,把作文变成投机取巧脱离生活装神弄鬼的工具的应试“专家”,违反的不仅仅是作文规律,甚至把做人规律都违反了。不实在,就远离真心,失去本色,最终失去人心。这才是铁板钉钉的自然规律。
这是本书高年级分册的训练思路:
熟悉话题→体验生活,收集资料→佳作赏析→自能作文
         



开启思路→积累素材、激发灵感→榜样引路→写作实践
这种训练既符合“文章来源生活”的艺术创作规律,又符合小学生认知和表达规律。
看上去简单,其实很科学。
“图文并茂”,结构完整。使用插图不仅仅是童话传说、灵异魔幻类故事的专利,作文辅导也可以的。这个特点在低年级分册尤为突出,高年级也尽量坚持。显示出不同年龄阶段读者心理发展的层次性、递进性。注重图片的穿插,人物的活用、相互联系和照应,让学生感觉是在“看”故事,而不是在“写”作文。您知道,人类最早喜欢的是形象的“图”,稍后才对文字和语言有感觉。我们给小学生提供的作文辅导,不来一个图与文的交叉、过渡和传承是对这部分读者的了解不够或者是应付了事。
这套书的撰写和出版过程有些漫长,拿到我这里来已经是五易其稿,六易寒暑。这帮一线教师的执著和真诚令人感动,不跟风,不盲从,把责任放在第一位置考虑,这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是非常令人感动的事情。我在“新作文行动”里提醒大家目前的作文需要“正本清源,返朴归真”,这套书与我不谋而合。我愿把我的智慧贡献给它,愿与这套书的作者们一起分享来自读者的惊喜和感谢。
(本文为作者为《小学生自能作文》系列写的序言)

2006
年8月 8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1 07:33 , Processed in 0.10116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