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殷建光:一教师骑自行车“万里家访”让人感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16 16:00: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殷建光:一教师骑自行车“万里家访”让人感动



  马彪,39岁,河南省唯一一所艺术高等院校的中专班班主任。暑假期间,他用38天时间骑自行车跑遍全省,对全班36名学生进行了家访,总行程近5000公里,可谓“千里走单骑”。(8月23日东方今报)

  这是一个让人感动的老师,他能够不辞辛苦,牺牲个人休息时间,表现了老师的奉献精神,无私精神。这是一个让人感动的教育行为,行程万里,访遍每一个学生家庭,这个家访本身就对学生有巨大的教育作用,值得我们所有的老师学习。

  家访曾经是一个久远的行为了,即使现在,也多停留在小学或初中阶段,高中,中专,大学中的家访几乎销声匿迹,代之而来的是家长的访校,这当然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是学校工作懒惰的一种折射,而马老师的家访无疑打破了这个不正常的现象,为教育正常规律的回归带来了曙光。

  “万里家访”让人感动,值得我们学习,如何学习呢?我认为绝对不是学习马老师的皮毛,让所有的老师班主任都骑着自行车去家访,这是机械模仿,也绝对不会有什么好效果,一方面不现实,一方面也是为老师增加了工作负担。我认为,首先,我们的学习应该因地制宜,灵活创新,比如地方近的,当然可以采取骑自行车的方式,地方远的就应该通过坐车的形式。其次,我们要多元思维解决资金问题,比如可以采取企业赞助,学校专项资金等方式,这样宣传了教育,也辐射了学校的教育效益。第三,应该建立家访制度规范,把家访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实行教师暑假家访加班补贴制度,不能让教师做没有报酬的工作,这样,可以让家访坚持长久下去。

  河南省艺术职业学院学生科科长郑权说:学生教育是社会问题,学生一般有三种面孔:对父母、对老师、对社会,展现的面孔都不一样。家访沟通可以把这三种面孔叠加“打回”原形。有评论者认为:“家访是一种几近失传的记忆,一种给人无限怀想的温情。家访,让师生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感情更靠近了,交流也更无拘无束了,由家访带来的正效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6:52 , Processed in 0.08388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