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千篇一律”到个性化作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16 16:48: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千篇一律”到个性化作文

——与龙燕老师的对话

特级教师
周存辉


问:我这学期带的是五年级的语文,一直以来对作文的指导感觉力不从心,总觉得孩子们的作文缺乏新意,千篇一律。翻看其他班的作文也存在这个问题,不知道怎样解决。

答:学生作文缺乏新意,千篇一律,关键在于教师指导作文的指导思想或自己的作文教学理念出了问题。
刚参加工作时(上世纪80年代初),我接手一个四年级的班级,学生写可爱的小动物,全班百分之七十的学生写大公鸡,开头是清一色的“红红的冠子,走起路来大摇大摆,格外威武……”我一了解情况,原来是过去的老师在指导时,曾念过一篇类似的范文,学生记住了,结果,全班抄袭。再翻开学生三年级时写的作文,作文内容雷同,结构相似,千篇一律的问题相当突出。当时,分数成了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唯一依据。那位老师自己写作文的水平不高,但教的学生作文分数并不低,因为学生死背范文,机械模仿,作文内容不新但文章写得长,内容不真但套用的词句美,加上老师很严厉,学生书写不错,批卷的老师也就容易给高分了。在那个年代,你不能说这个老师教学不行——分数高呀!
接手这个班不久,我就把作文评分标准进行了调整。作文指导时,我也念范文,但不许学生再写相同的内容。同样的内容,写的形式也要有一定的变化。如,让学生写人物的外貌,我念范文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写外貌时,关键要找到人物的外貌特点,不要面面俱到。学生写自己的外貌特征,我让同学们评价写得像不像;不点名写班上其他同学的外貌,让同学们猜猜他(她)是谁;写自己家长的外貌,让家长进行修改,准确把握其特征……我还结合阅读教学,让学生明白:外貌描写可穿插在文章需要的地方,而不是总在开头写。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写人不再是“外貌——事例——赞扬”三段式了。
2003年,我来到了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没想到,上述一幕仍在重演,且更加直截了当。
有一次,学校领导让几个“笔杆子”辅导学校选出的四五年级学
生参加区组织的作文比赛,内容是以“我”为话题。一教师选了一篇范文,大致内容是:“我”曾经是“超级女生”,想“怎的就怎的”。饭桌上,想吃就吃,不讲客气;学校里,想打就打,“个性”张扬;公开场合,想唱就唱,制造噪音……后来,在外公的魔鬼般训练下,“我”虽然“口水直下三千尺”,但强忍食欲,等大人动了筷子才吃;我小声与外婆说话,得到外婆一阵夸奖;我帮爸爸盛饭,他喜滋滋地看着我……

就在这篇文章的下方,老师写了一段话,现全文抄录:
“可以灵活套用的题目:《修理我自己》、《我是谁》、《向你介绍我》、《两个自我》、《旧我和新我》、《理想的我》、《我的理想》、《我的改变》、《我进步了》、《我的偶像》、《走向成熟》、《我长大了》、《超越自我》、《不单有我》、《我与他人》、《我的尝试》、《我的选择》。”
不知你看了这段话之后有何感想。从事并研究儿童生活作文教学多年,我的第一感觉是:学生作文出现的假、编、抄、套现象责任不在学生,而在老师。是老师的急功近利让学生误入歧途;是虚假的竞赛(考试)成绩在挑战真实的儿童生活再现;是形式化的机械教学让千篇一律的作文大行其道。作文教学呼唤走近儿童,回归儿童生活,倡导个性化习作的产生。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在“小”字上下功夫,在“细节”上做文章。学生写“记一个值得敬佩的人”,似乎只有生病爸爸背我去医院,妈妈替我煲汤熬药的事例,写同学似乎惟有扶老奶奶过马路、拾到公物就交给老师这样的陈词滥调。而且在叙述中寥寥数笔,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不够具体,人物的特点不鲜明。一位教师发现有一个学生选材比较独特,贴近生活实际。她的文章大意是这样的:
放暑假时,由于学校要求中午午休学生把被褥拿回家中清洗,她独自拿着被褥、席子、拖鞋等回家。她用席子包着被子,拖鞋又放在被子外面,走一段路不是席子滑落,就是拖鞋溜出来,所以不时要停下来整理一番。这时,一个并不熟悉的老奶奶,出现在她的面前 ,微笑着帮她整理。老奶奶熟练地把席子折成方块大小,然后把席子、拖鞋一同夹在被子里,并一边整理一边教她,以后学着我那这样就方便多了。她当时对老奶奶既佩服又感激,寻思之间,不经意发现老奶奶的背已经湿透。她正想跟老奶奶道谢时,孙子却催促着把老奶奶拉走了。老奶奶冲她笑了笑就走了。
当教师把文章一读完,教室里顿时响起如雷的掌声。不少学生的脸上洋溢着压抑不住的激情,一个个纷纷举手评价起来。因为班级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参加了学校的午休,每个学期拿被褥上学、回家这样的例行公事就有两次,这件事对于学生再熟悉不过,其中拿被褥的苦恼也身同感受。有的说:“作者写得太好了,抓住生活中的一件熟悉的小事,把老奶奶的动作、神态、语言写得具体,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说:“我也遇到过这么一回事,有一次一位低年级的同学的妈妈帮助了我,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还有的说:“她很细心观察,写得很真实,又很有感情,我真的很佩服她。我以后也要像她那样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写出好作文来。”……到此,教师顺水推舟,引导他们,其实留心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关注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用心去体验,去思考,把自己的独特体验写下来告诉别人,这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
看来,防止学生作文的千篇一律,其实,简单的作法是“记一个你敬佩的人”变成“整理床铺的老奶奶”
一位一线教师这样谈自己的教学体会:在指导学生作文前,要精心找相关的资料,深入钻研作文的题目。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的冲动和欲望,人人都有喜欢写的素材,有灵活的表达形式,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学生写想像作文《当同学晕倒后……》,她屏弃以前满堂灌,片面讲写法的做法,让学生从题目入手,认真思考,自主地提问题。学生围绕题目进行讨论:当同学晕倒后,会发生什么事?当时的场面会怎样?人们会想什么?说什么?面对晕倒的同学,人们会怎样做?那位同学为什么晕倒?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生活经历,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讨论就是让学生敞开心扉,传递生活信息,交流情感,丰富素材,这样,学生的写作思路就会打开。其实,很多写作技巧无须老师苦口婆心地讲解,当学生认为心中有事可写时,他就会给你一份属于自己的称心如意的佳作。
这位教师在教学反思中这样写道:“作文指导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我们不能奢望短短的几次指导后,学生在习作上会有‘质’的飞跃,但应该相信持之以恒的硬道理,相信学生经过无数次‘量’的积累,最终会将自身潜在的‘质’发挥出来、突现出来。那时的‘质’是灵活的、生动的、长久的。它是一个发光点,具体来说,这个点代表学生已掌握点滴的写作技能。如果学生懂得灵活地驾驭它,经过时间的锤炼和洗涤,这个点会越来越亮,学生在写作上的收获会越来越丰盛。老师的教只是给学生指明一个方向,只是教给学生‘授渔’的技巧,只要学生沿着这个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走下去,他们的习作之路才会畅通无阻,才会下笔如有神,写作的灵感才会如潺潺流水,连绵不绝。”
是啊,要让学生的习作有个性,而不是千篇一律,我们没有捷径可走。思想决定行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作文指导才是灵丹妙药。


2008
1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0-3 06:36 , Processed in 0.14040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