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9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鲍里奇的有效教学方法,回看自己的美术课堂教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18 18:09: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鲍里奇的有效教学方法,回看自己的美术课堂教学
新成路小学   焦玉静
    在读了鲍里奇博士的《有效教学方法》后,我对其中的第七章“提问策略”很感兴趣。提问是所有教学中的一种工具,有效的提问可以使学生积极组织答案从而参与学习过程。作为美术教师,提问相对于语文或数学教学要少很多,也正因为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有十几分钟的主授时间,所以提问更应具备有效性。回看自己上学期所上的一节公开课《图形的联想》,试着分析自己在这节课中的提问,看是否做到了有效提问,还有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
课堂提问与回答
尝试分析问题
一、导入
1、利用电子白板拉幕功能出示世界地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世界地图”,你能从上面找到我们中国在哪吗?
学生举手表示找到了
老师请其中一位学生上来点出“中国”的位置
这是本课中我向学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对照鲍里奇博士的《有效教学方法》,这是一个封闭性、直接性问题,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学生可以通过回忆已获得的知识点来解决问题。这个问题的难度低,再加上画面的配合,绝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回答,因此有较高的举手率。我提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为后序的教学作铺垫并引起学生的兴趣,主要针对在学习中不太愿意回答问题的学生。
2、教师使用放大镜工具放大中国地图
师:觉得我们中国的地图图形象什么?
学生回答象大公鸡
这是本课中我向学生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这同样是一个封闭性、直接性问题,难度低。这个问题紧扣教学目标:从线条的随机组合中发现独特的形象,并能用线条和色彩进行装饰。学习观察、想象和联想,并从中认识线条装饰的方法。感受线条中图形的变化以及画面的装饰性效果,体验想象的乐趣。
3、在学生指点下,教师使用钢笔工具进行添画。
师:我要用画笔把它添画得更加具体。
生:这里是公鸡的头。
师:公鸡的头上有眼睛和嘴巴。[边说边画]
生:这里是脚。
师:好的,加上去。
生:这儿是尾巴。
师:那需要一些羽毛。
生:这是脖子。
师:很好,继续。
生:这是鸡冠。
师:还缺了什么?
学生思考,没有想出来。
师:应该还有一侧的翅膀,现在它看起来就更像公鸡了。对不对?
生一起回答:对
师:这些弯弯曲曲的线条形成了这么有趣的图形,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到线条组成的世界里去发现更多有趣的图形。
4、揭示课题:图形的联想
“还缺了什么?”这是一个探询性问题,启发学生把问题补充完整,在其后的问句中有一部分是我代替学生将前面的问题补充完整,现在看来是我有些操之过急了。我可以再给他一些提示和线索,让他再试一试自己将问题补充完整。或者我也可以叫另一位同学来帮助他将问题补充完整。这样做也许会花去一些时间,但却能让学生获得回答出问题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也许就是让学生愿意获得知识,主动学习的源泉。

“现在它看起来更像公鸡了,对不对?”这个问题看来是一个无效的问题,没有多大回答的意义,不过我认为从美术教学的角度来看。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对前面师生互动结果的肯定,好比语文教学中的小结。
二、第一阶段新授
1、拖拽出线条组合的图形
师:在这张图中有许多线条,这些线条相互交叉,形成了很多不同的形状。请你试一试,能不能从某个形状或者几个相连的形状联想到生活中的一些东西? 你们可以拿起桌上的作业纸,纸上的图和老师屏幕上的图是一样的,你可以随意旋转纸张,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图形。
教师在屏幕上演示图形的旋转。
学生观察作业纸上的图形进行思考与联想。
第五个问题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它同前面的问题形成了扩展型提问序列:即同一主题的一系列同一类型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表述有点长,听上去也有些拗口,所以我在课堂提问时也注意到要控制节奏,我放慢了语速,配合在电子白板上的指示动作,让学生尽量听清楚问题。不过现在看来总觉得这段包含了提问的话显得太长了,会给二年级学生的思考造成困惑。我应该尽量将这个复杂问题变为简单问题,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问题的核心在哪里,从而围绕问题核心进行思考。
2、演示
利用照相机工具圈画出线条形成的某个图形,再用钢笔工具进行添画并和学生互动。
(假设有学生举手反馈对图形的思考与联想,则根据学生的设想,引导学生圈画图形。)
师:既然你们暂时找不到,就让老师先来。
a. 教师圈画出一组形状
师:你们觉得这组形状像什么?
生:像一条鱼                        
师:让我把它稍稍旋转一下,这样看更像鱼,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前面像鱼的头尖尖的,后面像鱼的尾巴。
师:那你能不能把这条鱼添画得更像呢?请上来试一试。
学生上来添画。
师:我现在把这支神奇的画笔交给你。
在学生添画时给与必要的帮助与鼓励。
师:他很勇敢,画得也很好,表扬一下。
学生们鼓掌

可能前一个问题的表述不够简洁、清楚,所以这节课中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反映是“0”。我立即作了调整,继而提出了“你们觉得这组形状像什么?”这也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相对于前一个问题,它的范围缩小了,有利于学生的回答。


“你是怎么想到的?”属于澄清型的探询性问题,要求学生澄清问题。这个问题的回答需要学生对已经获得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那你能不能把这条鱼添画得更像呢?”在这里以探询性问题诱发新信息,在美术教学中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回答这个问题。


师:如果我把这个图形旋转一下,它还像什么?
b.把鱼的图形托放到一边,另外复制一个进行旋转、观察、联想。
学生想不出,教师边说边画
师:老师想到了一个,我觉得上面尖尖的部分象一顶帽子,可以加一些线条当帽子的花纹。中间的三角形像小朋友的脸,添上眼睛和嘴,两边加上耳朵。下面的大三角像衣服,加上两颗纽扣。多可爱的小朋友啊。你还能联想到什么呢?
另一个学生举手,
师:你想到了什么?
生:老师,我可不可以画到这个形状的外面?
师:可以试一试。
学生上来添画
生:画好了,这是把牙刷。
师(有些惊喜):老师没想到你把它添画成了一把电动牙刷。真棒!
3、返回线条组合的形。
师:现在我们回到线条组成的世界里,再尝试找一找有趣的图形。
学生举手,教师请他上来操作[照相机工具]
师:你觉得这块图形象什么?
生:有两种,一种像香蕉,还有一种像袜子。
师:老师更偏向你的第二种想法,这个图形更像一只袜子。上面的其他线条正好像袜子上的……
学生们:花纹
“如果我把这个图形旋转一下,它还像什么?”
“你还能联想到什么呢?”
“你想到了什么?”
“你觉得这块图形象什么?”
这组开放性问题和前面的开放性问题是一样的,都是属于扩展型提问序列,其目的是指导学生的学习,不断给与他们启发和引导。
4、给图形找位置
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拖移出几个联想好的图形,让学生找找位置,拓宽学生的联想力。
师:我这里有一条鲨鱼,它也是从这张图形中想出来的,你能找到它原来的位置吗?
学生举手,教师请学生将鲨鱼图形拖移到线条组成的图形中。
师:那这只小狐狸,和这条格子裙原来在什么位置?
学生拖移

师:大家找得很好,其实在这张线条的世界中还隐藏着许许多多有趣的图形,正等着你去发现。
这里的两个问题其实都是封闭性问题,但包含了一些难度。学生必须从由许多线条分割而成的图形中进行分辨,来找到规定图形的正确位置,而且有的图形还需要通过一定的角度旋转才能与图形所在的位置相匹配。
三、第一部分学生练习
1.作业内容:在《图形的联想》作业纸上进行联想并添画。
师:请大家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作业纸正面右下角,包括班级和学号。老师希望看到更新更有创意的图形,现在开始。
2.指导练习。

四、欣赏与评议
1、  讲评前收集几张有新意的作业
2、  教师讲评(描述其中一张)(图9)
师:这张作业,是我觉得最最与众不同的,请大家看看她画的是什么?
生:一个跳舞的人。
师:对,但是这个跳舞的人,穿的衣服很有特色,露出了肚子……
一男生插话:是肚皮舞。
师:原来你也知道,她画得真棒,表扬一下。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这个问题出现在讲评作业的阶段,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强调这张作业的特点。完成这张作业的学生会因为这个问题,使她的作业得到所有人的关注。
    鲍里奇博士的《有效教学方法》中写到“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的最佳比例应该是70:30,当课堂内容所强调的复杂性层次较高时,两者比例应该是60:40。”通过以上分析,我发现自己的课堂提问并不符合这个比例,我也不清楚鲍里奇博士究竟是如何对问题进行计算的,可能美术教学的特性与其它学科有小小的差异,也可能将相同的扩展型提问看成一个计算单位。总之,我读鲍里奇博士的《有效教学方法》有不少收获。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经常比对书中的相关内容,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
 楼主| 发表于 2010-9-18 18:10:38 | 只看该作者
《有效教学方法》读后感
嘉定区苏民学校   龚志萍

利用暑期的休息时间,我阅读了加里D·鲍里奇著的《有效教学方法》一书。在阅读过程中,我自觉把书中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与日常教学经验相对照后发现,这是一本非常适合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实用工具书,它给予了我们行动指南,融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理于教学实践,帮助我们解答了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惑、更促使我们反思然后改进。
本书用了大量生动鲜活的课堂教学案例,告诉我只有实施有效的教学行为,才能使自己成为有效教师。
1、课堂的有效管理
虽然教师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刻便自然给学生留下领袖、权威的感觉,但是能否在长期教学过程中赢得学生的喜爱与信任、尊敬与崇拜,则需要教师投入情感与智慧。
首先是建立课堂的规则。开学的第一堂课,做完简单的自我介绍后,我会展示一些学生的作品集,引导学生感受儿童画的“趣”和“美”。随后我会下发学习通知书,明确美术学习的工具,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遵守纪律、带齐工具、勤动手脑。
其次是师生合作。我会带领学生整理美术学习材料袋。整理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铅画纸、手工纸、彩色卡纸、宣纸、复写纸、刮蜡纸、皮纸等多种绘画材料,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
最后是情感交流。我会带领学生阅读美术书、参观美术教室,告诉学生,本学期我们将学习画画、泥塑、纸工等美术本领,开展多样化的美术活动,激发学生美好的学习愿景。
有效的课堂管理,还需要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精心维护和管理,例如真诚的情感交流、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设计,策略方法的运用等。
2、明确目标,清晰授课
要想成为有效教师,一定要研究教材、大纲、课程标准,明确课程设置方针、目的,分析单元主题目标,合理设计课时计划。因此,我们必须学习,例如阅读美术学科相关的教学论书籍,研究每一册教材,合理制定三维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因此,我经常购买一些书籍自学,例如钱初熹著的《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程明太著的《新编美术教学论》等,曾令格主编的《中小学美术教学活动设计》等,了解当前美术教育的发展,学习有效的美术活动设计。
课时计划是一个系统过程,决定学生应该学什么和怎样学?备课时,首先要系统把握单元目标(具体的教学目的和目标)。其次要分析学情,关注学生的学习特征,使课时内容、三维目标等,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最后是根据既定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完成上述两项后,清晰授课便是落实的环节。清晰授课需要教师口齿清楚,表达准确,没有分散学生注意力的特殊习惯,使要点易于理解,难点得以有效分解,使学生按逻辑顺序逐步理解概念、方法等。这一切需要教师不断修炼,加强自身的业务素养,涉及情感、态度、组织、经验等方面。
3、有效的策略,多样化的教学
吸引注意、告知学习者目标、激发学生回忆前提学习内容、呈现刺激材料、引发期待行为、提供反馈、评估行为是构成课时计划的骨干,而有效的教学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则是骨干上的血肉。因此要想成为有效教师,必须学习多种教学策略,例如直接教学策略、间接教学策略、提问的策略、认知学习策略等。学习为了实践,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策略与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融合,合理恰当的体现。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体现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例如师生交互、小组合作、各种游戏、比赛、实验、研究等。
4、巩固学习兴趣、体验成功愉悦
要使学生成为积极的学习者,教师应该营造一种开放的、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体验到相互信任和信心,计划和组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教师要主动走近学生,因为当教师向学生靠得越近,沟通就变得越为互动,也就有越多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目光交流、声音的变化、身体的移动等。
要使学生成为积极的学习者,教师还应改注重鼓励和评价。例如对于学生回答的鼓励和表扬,作业的讲解评价等。对于美术学科来说帮助学生整理作品集、展示学生作品等也是鼓励、表扬的有效方法。美术学科也应该有测试,包括美术知识和实践操作两方面,测试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小组竞答、书面测试、主题绘画等。
教师能够影响学生的认知行为和情感行为,因此关键点便落在了“有效”两字上。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会努力研究课堂行为和方法、重视课堂中的师生互动。
3#
 楼主| 发表于 2010-9-18 18:14:08 | 只看该作者
读《有效教学方法》有感
嘉定区真新小学 毛旭光
2009年暑期对于我个人而言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充实的假期。因为在这个假期通过阅读由加里﹒D﹒鲍里奇编写的《有效教学方法》,让我对有效教学有了更深的理悟,尤其是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作为目前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话题,对如何开展有效教学,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有效教学的课堂等等都有着不同的见解。本书中作者在13个章节中,每一章都谈了一个教学中的重大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或统计数据作为根据,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教育教学中的实例,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主要就如何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阐述。掩卷而思,颇有感触。
在大力提倡“减负”的今天,如何真正做到“有效教学”无疑是切实确保“减负”落实到位的一个重要举措。
我们知道,课堂作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交流场所,无疑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舞台。因而要想切实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其关键就是要提高课堂35分钟的效率,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不是教师“作秀”、“满堂灌”的施予对象。因而有效的课堂教学不应是“站着看学生”也不应是“蹲下来看学生”而应当是师生在平等基础上的一种交往,一种高质互动和思维、情感相互撞击的真实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充分展现个性风采,体现个人智慧,演绎生命价值进而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师生彼此在教授与习得中感受幸福,享受智慧,理悟情感的精神家园。而要做到此,《有效课堂教学》无疑给我们指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爱因斯坦和鲁迅都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我想,这至少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人的学习应是终身性的,贯穿于生命的始终的,而不仅是学校或者单位里获得的那些,关键应在于用业余时间为自己的发展继续服务。二是指出业余时间的合理安排和有效利用决定了你的成就大小。作为教师而言,要想切实保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无疑必须要利用好自己的业余时间。因为今日的教师工作不应是一个机械反复的经验活,而应是常教常新,不断提升的技术活。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更多的对自己教学行为的不断反思。正如孔子所说的:吾当一日而三省吾身。对于此,书中也谈到:“反思是指人对自己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由此也可见,反思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
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突破“教了一辈子书,其实只教了一天”的“咒语”。只有在反思中我们才能够发现自己的得与失,在反思中我们才能够理性的回顾我们教学中的行为,进而为我们改进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奠定基础。
成功是什么?我想成功对于我们而言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从反思中,从别人的教学实践中,从前辈们的教学经验中去汲取有利于自己的东西,然后不断在自我的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的循环反复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哪怕只是一点点,也终将抵达“有效教学”之的。
作为一名教师,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我想就应该让自己的人生在自己选择的这份职业中图画出一篇精美的画卷。想到此,我不由忆起了温家宝总理诗作《仰望星空》,其实我想更重要的应是:以反思为矢,以有效为的,在理想天空的仰望中,踏实脚下每一步。
4#
 楼主| 发表于 2010-9-18 18:16:53 | 只看该作者
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寻找有效教学方法(一)
——细读《有效教学方法》后感
嘉定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孙锦屏
最近,在名师工作室陈芳老师的推荐下我阅读了加里﹒D﹒鲍里奇编写的《有效教学方法》一书,作者对课堂教学研究长达25年,书中告诉我们如何运用一些教学方法,成为一名有效的教师,用谈心、商讨式的方法来描述这些有效教学方法,呈现出实践操作性和实际可行性。书中射猎的范围很广,我从自身出发就第一章“有效教师”和第七章的“提问策略”的内容,谈谈我在美术教学中的问题实例和通过阅读《有效教学方法》一书给我带来的启示。
有效教师 ——未来教师模式
教师为人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学生具有强烈的“向师性”,学生只有在理解教师,信任教师,尊重教师的时候才会向教师敞开心灵的大门,从而愿意接受教师的教导,听取教师的见解。
例一,写生初级兴趣班第一节课的设计,学生没有绘画基础,凭着对绘画热爱来兴趣班学习。我做了精心的设计,导入部分的欣赏同年龄同学的写生作品,说说画得象不象。第二部分告诉学生什么是写生。第三部分欣赏大师的写生作品。最后部分画画身边的东西,这部分是整节课的高潮,先老师画,我让学生拿出身边的任何东西,然后在黑板上迅速的画出来,请学生做模特然后也在黑板上迅速的画出来,几个来回后,我听到了下面的一些声音,“哇!老师太厉害了。”“原来什么都可以拿来画呀!”。接下来的课程都很顺利和轻松的进行下去了。这个班学生已经进行了两年的写生训练,学生流失率0.3%,今年的中国美院的业余考级中全部通过了速写6级。其实在实践中,教师的榜样作用不断的会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迫使我们经常重新反思教师的榜样作用。
例二,在一次儿童画创作课中,导入阶段和启发联想都很精彩,学生的课堂气份也非常活跃,但最后的作业效果很不理想。阅读《有效教学方法》一书后,联系书中第十页的促成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中的任务导向,我发现了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讲课和兴趣的引导上花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绘画准备时间太少,感觉学生无从下手,因此画面内容少,呆板。
提问策略 —— 激发回应的有效手段
看第七章提问策略中对提问进行系统的分析解读,如什么是有效的问题,提问的目的,问题的类型,问题目标的定位,提问的方法和常出现的问题等。不看不知道,提问策略真是很值得研究。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本章内容和我的教学有几点体验:1、要精心酝酿提问内容:提问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如了解学情的摸底性提问、学习方法的指导性提问、知识理解的启发性提问、触类旁通的发散性提问、归纳总结的聚敛性提问、温故知新的复习性提问等。教师应根据不同目标设计相应问题,并安排好提问顺序。提问事先应想到或猜想学生可能回答的内容,据此设计解答的方案。教师提问应从当前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或学习状况出发。2、准确把握提问时机:要善于了解学生的疑难,掌握“火候”,及时进行“解惑”。如在讲授物体明暗关系一课中,很多学生认为暗部最深的部分在物体的边缘,但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反光的存在,这和他们原先的认识产生了矛盾。这时教师更换一块更亮的背景布并提出“仔细观察,比一比和之前有哪些异同?”学生通过观察找到原因,掌握明暗关系中五大调子的关系,这种实证意识是需要培养的。3、有效处理提问结果:许多名师的课之所以精彩,就在于他们能有效地,风趣地,恰如其分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体现教师精深的教育机智,这是每一位教师一生的追求,然而,它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来的,需要教师们穷尽一生的精力去努力和积累。有效处理提问结果显然是课堂提问的点睛之笔。尊重每一位学生,只有充分尊重学生,学生才能够积极思维、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才能活跃起来。也只有如此,课堂效率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我们不断实践,努力探索,一定能发现更多、更好的优化课堂提问的策略,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 12:25 , Processed in 0.14367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