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称作联讲究格律切忌合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19 20:34: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专家称作联讲究格律切忌合掌
    作者:李海涛


      楹联专家樊川昨日接受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对联是汉字构成的独特艺术形式,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之一。喜爱搜集和欣赏对联的人很多,尝试写作对联的人也不少。但要真正创作出好对联来,却并非易事,这就要求我们在创作对联的时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切忌“合掌”。在楹联创作中,特别要注意避免合掌现象。所谓合掌就是上下两联中有些词语内容相同或近似,象两个手掌合龙在一起那样。因为,对联字数很少,要求言简
    意赅,你一副对联十几个字,上下联说的都是同一个意思,就是最大的重复、浪费,所以“合掌”被认为是对联创作中的大忌。
      “合掌”的现象,在唐人的律诗中也偶尔出现过。一般来说,正对、工对掌握不好的话,容易出现“合掌”现象,反对、宽对、流水对一般不至于出现“合掌”。要避免“合掌”,应当首先注意不一定要用同类词语来相对。初学对联者,常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一类的对韵为蓝本,天文、地理各类词语均硬要找同类词语来对,这样便容易形成“合掌”。
      另外,要讲究格律,但不要死拘格律。对联合古典诗词一样,是要讲平仄格律的,因而它整齐、典雅、和谐、优美。如果信笔涂写,置格律于不顾,那就等于完全鄙弃了这种传统艺术形式。但任何规则都有它的灵活性,对联的格律也不能例外。处处拘泥格律,不敢稍越雷池一步,反而会损害对联的内容和意境。格律是为人们服务的,我们不能反过来成了格律的奴隶,不能让思想内容去迁就格律。杜甫、李白的诗中,有个别地方就未完全按格律。
    作者:李海涛



      楹联专家樊川昨日接受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对联是汉字构成的独特艺术形式,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之一。喜爱搜集和欣赏对联的人很多,尝试写作对联的人也不少。但要真正创作出好对联来,却并非易事,这就要求我们在创作对联的时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切忌“合掌”。在楹联创作中,特别要注意避免合掌现象。所谓合掌就是上下两联中有些词语内容相同或近似,象两个手掌合龙在一起那样。因为,对联字数很少,要求言简
    意赅,你一副对联十几个字,上下联说的都是同一个意思,就是最大的重复、浪费,所以“合掌”被认为是对联创作中的大忌。
      “合掌”的现象,在唐人的律诗中也偶尔出现过。一般来说,正对、工对掌握不好的话,容易出现“合掌”现象,反对、宽对、流水对一般不至于出现“合掌”。要避免“合掌”,应当首先注意不一定要用同类词语来相对。初学对联者,常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一类的对韵为蓝本,天文、地理各类词语均硬要找同类词语来对,这样便容易形成“合掌”。
      另外,要讲究格律,但不要死拘格律。对联合古典诗词一样,是要讲平仄格律的,因而它整齐、典雅、和谐、优美。如果信笔涂写,置格律于不顾,那就等于完全鄙弃了这种传统艺术形式。但任何规则都有它的灵活性,对联的格律也不能例外。处处拘泥格律,不敢稍越雷池一步,反而会损害对联的内容和意境。格律是为人们服务的,我们不能反过来成了格律的奴隶,不能让思想内容去迁就格律。杜甫、李白的诗中,有个别地方就未完全按格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9 05:04 , Processed in 0.11550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