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在汉语的血流里 文/余世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24 07:32: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在汉语的血流里



        说我年轻的时候似乎过于托大,但我的确有过一段孤苦而浪费的青春时光,何况我们都已经感受到了70年代和80年代出生的作家们那狂飙突进的生命力量,在为他们的活力祝福和致意的同时,我们可以想见汉语,这数代同堂的经验和表达空间所具有的包容、弹性和无限的潜力。          我很早的时候就为汉语着迷,尽管我的阅读因疏懒和条件之故直到现在仍极为有限,但我还是感受到了汉语在表现人心的幽微和繁富上的力量,那真是包罗万有,意到神会,穷形极相。但直到上大学的时候,我才了解并理解到这个数千年来“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古老而坐霸天下的语言如今不过是一种方言,这个有着庞大言说者规模的语言不过是一个弱小的语种(我长大在古诗词的山水里,我们的太阳也是太古老了)。尽管五四先贤们意识到了这一点并致力于汉语的新生,但现代汉语在表达空间上仍是可怜的小。直到今天,我们没有概念,借用别人的说辞做概念;我们没有工具,借用别人的框架规范做工具;我们没有目的,在语言的转换中生成了我们的思维和目的。我热爱的语言正在受难,一切不过等待别人来收编而已,一切关于个人和集体的价值意义不过借别人的光亮来照亮而已。
         我无可救药地关心着汉语。这也正是我这么多年来在生存的挣扎里“浪费”的原因。“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因着多重的穷窘而当不好任何一个家,我身无分文,心忧汉语。我经常想,那个人、那件事、这种行为、这个阶层……是应该得到表达的,语言又会如何表达呢?而现实中汉语往往没有去表达。沉默的大多数在我们生活的深层沉默地生活着,那无数沉痛而微弱的呼吸,像大海的潮汐,涨落于现代前夜的广阔空间,为汉语拒绝。汉语拒绝表达,拒绝对他们经验和正经受的进行重述,以温暖并照亮他们的生存。我们生活在这里,又像没有生活。当代汉语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再也没有生长出足够的智慧、精神、信仰。千年不变的共同体中那些不变的血肉文本:贪官、酷吏、怨妇、歌者、商旅、穷者、义人……少有为当代汉语解读,反而多被悬搁、弃置,为欢乐的、快乐的、国际的、世界知识的取代。近十亿的农民、广大的乡野、无数的产业工人……星星点点点缀其上的是几个作派已经后现代的都市,在语言里上演的是另一种观念、另一种生活,钱广赶大车、说不、一网情深……这样一个数千年经无数天才智者精进切磋的大语种变成了方言,一个有着天下眼光“有教无类”的大民族变成了“夜郎自大”的部落,一种自足自觉的生活退废成一种反生活的生活,一种用来交往言说的语言异化成反语义的语言,成为民族的精英们心向国际、对民众生活避之唯恐不及、并率先掏空其灵魂继而扔给民众和幼小者们供其操练的垃圾和口水。
    要在这样的境况下言说是困难的,我出版了两本书,但是真正发表(假如发表是以报刊等为标准的话)的只有十来篇诗文。打工不易啊,幸而我很少指着它吃饭,我反而在孤苦寂寞里奢侈地营造我的言说王国,尽管我常常采用了笨拙的方式;“我的国不在这一世界”,我也偶尔会“实验”,那只是要认清自己的精神,上海的周泽雄、张远山两位看到了这一点并给了我不少的鼓励。
       我一向都是热爱生活、阅读、怠惰、冥思更甚于写作表达,何况是在穷人穷命的日子里。我的青春写作的粗陋、自恋和张狂因此是显而易见的。唯一能让我感到稍稍欣慰的,在动荡不宁的日子里,我写下了我的看法和意见,见证了民族历史巨大变迁里的生活状态。我知道任何一个写作者不可能穷尽一个时代的真理和正义,但我确实知道有许多汉语作家,在努力(九死犹未悔地)改变并丰富汉语的思维和表达空间,我有幸参与其中;多年来,我和他们一样,在卑微、平庸、残酷的生活中经受着考验,经历着成长。当今天,新人类或新新人类作家能有着那样单纯而感性的生命行为时,我们深知这一切是多么不易,以至于我回顾自己的青春写作,仍为汉语的苦难不安。佛子言“回向”,但这回向绝非当代汉语那样把“入世”或“向西部去”当作符码和姿态;我确实感到了自己的微小,但由于汉语的现身在场而获得了希望,汉语仍是我们的,它跟我们一起经历了沉沦,它是我们的存在之家,是我们有别于非我族类者的证书和烙印。对于生活和存在,我经常感到了太史公所谓“以待来者”那沉痛里更高的救赎。实录,表征人的血脉和性情,表达生命健康的行为,因此成为我对汉语最基本的要求。用我自己的话说,我是起步于一块空白的、真正可怕地荒凉的地方,我只是凭着直觉,致力于当代汉语的表达和经验,再造它与过去和未来连续的效果,重建它的形式和内容,用一种在我看来是当代的内容来填充它幸存的为数不多的、而且常常是遭到破坏的形式       承蒙热心的朋友们的好意,王一方先生和时蕴小姐的鼓励,我不顾后来贴金地介绍我的两本小书。这开口介绍如此困难,费去了我一周多的时间。假如读者朋友们能在这篇小文里有所会心,那么不用看原书也行,我那些零零碎碎的文章所要说的大体上跟这篇小文一样
                                                    2000年11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2 20:18 , Processed in 0.06984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