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意是中国画的核心精神,笔墨是中国画的核心技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1 21:4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写意是中国画的核心精神,笔墨是中国画的核心技术作者: 马云


    写意是中国画的核心精神,笔墨是中国画的核心技术。中国画就是将物象用笔墨转化、表现为画面的各种意象。当然,中国绘画中的笔墨精神不仅存在于笔墨之中,更在笔墨之外,是与传统文化、时代气息乃至画家心性之间的交织融会的产物。
      中国画自发端以来,一直秉承着“立象尽意”之旨。在原始“涂画时代”,人们发现有些图像具有象形、会意的作用,经过不断演变,其中一部分发展为文字,并且演变为篆、隶、楷、行、草等字体;另一部分成为了绘画,发展成为山水、花鸟、人物。也因此在以后的几千年的书画发展史中,书法与绘画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同体异象的姊妹艺术。不仅是因为工具上的体用合一,更是因为两者都具有深层次的文化归属。犹如孙过庭所言“譬夫绛树青琴,殊姿共艳,随珠和璧,异质同妍”。
       而中国书画对工具的选择也反映了古人在文化归属上对“儒、释、道”的体识。古人很早就在岩壁,墙面、绢素上书写、绘画,为何对宣纸情有独钟;考古发现早在甲骨文的时代就已经使用硬笔刻画,为何中国的古人没有像西方人一样将硬笔发扬光大,而是舍易求难选择毛笔;今天在秦皇陵的兵马俑彩陶身上发现了多种颜色,甚至有些颜色只有在近代的实验室里才能合成,但为何中国人更钟情于水墨,甚而提出“五色眩目”;是因为只有宣纸、毛笔、墨汁更能诠释道法自然的本意,是因为中国画不是为了表现物象的真实,而是为了再现事物的内在规律,表达画家的内心感悟。中国特色的哲学思辨是:太极生两仪,万物分阴阳。而宣纸的渗化奇幻,毛笔的变化多端,墨色的幽玄通灵,能够贴切的表现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物我合一,释家的明心见性,这一切都只有“笔墨”才更符合用以载道、传承之需。
      人生的起伏得失,四季的春夏秋冬、气候的晴阴雨雪,万物的生老枯荣都会在每个人的心中留下印痕,能产生感悟的人是大多数,而能够将感悟转化为笔墨语言的一定是艺术家。我在看魏晋法帖时发现,在一幅书法作品中经常会出现对比非常强烈的线条、墨块乃至空白,魏晋人在书写时将毛笔发挥到极致,笔不分大小,在使用时将虚实、黑白、大小、聚散等对立要素表现的极为充分、痛快淋漓,在书写过程中能够体现出流动感、律动性,出现音乐的节奏变化,时而高亢,时而低回,时而粗旷,时而缠绵……。那个时代还没有后来对纸张选择的余地,只有在笔法和墨色上寻求更大的诉求, “夫书第一用笔”的认识体现了“技进乎道”的宗旨。为把书写工具的性能和书家自性的特点做到物我合一的地步,就要在笔墨的运用上做到物尽其用。羲献等人不为功名,不为利禄,只为明心见性、抒怀达意。我想这与魏晋时期崇尚个性解放,奉行道家学说的思想基础息息相关。
      “笔墨”不是毛笔与墨汁,也不是用毛笔蘸墨随便涂画,首先要将工具材料(笔、墨、纸、砚、水、色)的使用升华到正确的方法和稳定的套路,使方法与工具本身相对独立,如《芥子园画谱》中的个字点、介字点、斧劈皴、披麻皴等,都是对自然界中各类物象加以整理升华后的程式化语言符号,具有很强的示意性和传承的稳定性。另外还要将书法中的书写性引入绘画。元代的柯九思在《竹谱》中记载画竹: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法,或用鲁公撇笔法。以上都说明古人在笔墨的升华上都主动借鉴了书法中的书写特性。傅抱石说:离开了对书法的研究、理解、认识,等于同中国艺术绝了姻缘。图示、色彩、造境等东西艺术共有的元素皆可互用互生,唯有书法中出现的书写性用笔是划分东西艺术的不同点,也是国画与其它画种的分水岭。
      笔墨有其自身独立的审美价值,有超越自然之功。而画家如何处理笔墨与自然,笔墨与生活,笔墨与文化,笔墨与自性之间的关系,也印证着画家对中国画的认识程度的高低。画家如果对自然缺乏激情,对生活缺少感悟,对文化缺少积累,对自性缺少认识,就只能沉溺于故纸堆中,做古人的翻版、奴隶。不主动贴近生活,不主动拥抱自然,就会思维僵化,灵感缺失,不断地简单的重复自己和古人走进误区,那就真的 “笔墨等于零”了。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大自然涵纳万物,养育众生,看似沉默无声,实则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昭示着美学思想和技术法则。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的一段文字记述了草圣张旭是怎样游于艺的: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孙过庭在书谱中论学书“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范宽隐于终南山、太华山“居山林间,常危坐终日,纵目四顾,以求其趣。虽雪月之际,必徘徊凝览,以发思虑”。这些例证都是艺术家与自然深入对话交流后,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气质、思想基础,形制构图,笔墨色彩。

     中国山水画之所以不叫风景画,就是本于“仁者爱山,智者乐水”。陶渊明于菊,周敦颐于莲,王冕于梅,郑板桥于竹,无非是以小观大,寄物托怀。中国画的精神并不只存在于绘画程式或方法之中,而是人类关照大自然,关照生命的一种文化态度。古文人的一技之长,不仅为安身立命,更是为了缘术探道,以期文以载道。观当代著名画家卢禹舜先生的《八荒通神》系列,会发现其画面中的技术因素几乎减少到了极致,语言非常单纯,但正是这种单纯的语言和图示却将人带入了一种天人合一、崇高大美的境界。大道至简,大道无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当画面中的技术元素主动减少之际,道就会显露出来,这个时候的无术,不是没有技术,而是超越了技术的束缚到达了一种高度概括,高度自由的境地。

        其实当代中国画的发展问题,主要集中在对笔墨的认识和理解上,也体现在笔墨与新的描绘对象的关系上,我们生活的时代,已不见古人的舟、车、屋、宇,取而代之的是轮船、汽车、飞机、高楼;古人的鸿雁传书,已转变为电讯、网络、新媒体;古人的“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的守恒状态,也已化作“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日新月异。中国画自诞生以来就不是简单对自然物象的再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承袭。如何在继承前人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去发展、创新才应是今天的画家们最应该深思的课题。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一说被一些人片面理解,大量引用,而其画语录中的“借古以开今”却鲜有人提。
        陈子庄先生以花鸟的方式去画山水,其并不完全遵循勾、皴、擦、点、染的固定程序,甚至将皴法去掉,但是同样画出了中国意境的山水画。当代画家要做的也是在新时期如何创造新的笔墨关系和图示结构,使笔墨的功能更加符合时代的变化,反映这个时代的审美需求。明人王骥德在《曲律》中说:“意常则造语贵新,语常则倒换须奇;他人所道,我则引避;他人用拙,我独用巧”。每个时代的笔墨都具有时代特性,宋人与元人相比,明代与清代相较,都有着迥然不同的气息,打开画卷,即可分清彼此。中国的书画发展史,是一环套一环的,传承关系是因果关系链。我们今天要做的不是远离传统,反对传统,而是如何走进那些前人、大师的画境之中,努力吸收营养,思考、拓展当代中国画的发展空间和极限高度。

     中国画的笔墨在“五四运动”以前其发展脉络是纵向的、清晰的、肯定的。其后就变得纵横交错了,西方的色彩、构成等元素新观念的介入,使中国画在笔墨上一度不够肯定和自信,甚至出现了“穷途末路”说。中国画是通天地,含大道,宣教化,助人伦的艺术。曾经的文化上的不自信自有其历史原因,而今天的中国已岿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政治和经济上的崛起必然要有与其相匹配的文化支撑,在面对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我们在开放国门、海纳百川的同时,更需要有自己的文化自信力,自己的文化定位,有自己的中国笔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3:19 , Processed in 0.07361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