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梦里飞机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1 21:5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梦里飞机城

作者:管文平(管子)

      长这么大,我唯一顺从父母的就是1989年从西安航校毕业后,分配到了离家只有十几公里地的阎良。这也是我毕业后13年来,唯一做的一件忠孝两全的事情。但我的父母亲到今天可能都没有想到,我之所以选择阎良、之所以在毕业那一年那么听话地要求到阎良的原因,不是因为“她”,也不是因为他们,却是直到我毕业那一年,我一直都活在一种声音里,这种声音可能早已溶进我童年的血液里,还有更深层的心声就是很小时的我多想象正常孩子一样满地乱跑呀,我多想飞,我多想看一看据说那比房子还大的一种“鸟”,但因为一种“病”一直不能如愿。眼看着因为进城读书的日子将告结束,童年的梦想实现起来连一点意外都没有了。所以,我为什么不呢?梦里的阎良已经向我畅开胸怀……到梦里的地方走一走,或者做永久的停留应该是人生一大快事吧。
这种让我魂牵梦绕的声音,就是飞机的轰鸣声,以及飞机突破“音障”(到西安上学时才明白这个名词的)时那种惊心动魄的声音。童年时的我,一直活在这种声音里,一直活在一种想飞的感觉里。

八岁前后我干过二件到现在都无法忘却的事情——
一件事是,没上小学以前,我问过自己为什么我不能象别的孩子一样满地乱跑呢?那一天,我让奶奶在那盏煤油灯上,给我用缝衣针烧制成了一个鱼钩,我找了一根竹棍和一根线,把鱼钩系好了,便到我们村的城壕里去钓鱼……钓着、钓着,我突然看见一群小鸡在老母鸡的带领下咕咕地叫着在身后刨蚯蚓吃,我一直盯着看它们刨出来许多的时候,便冲上前去,就要抢那些虫儿,钓鱼用,没想到老母鸡死活都打不走,直到它看着它那一群孩子跑远了,这才让我得逞。当时它那种眼神让我胆怯了,但我不认输,我和它僵持着、僵持着……我突然好象想起来了什么似的,我在一大堆蚯蚓里慢慢挑选出了一大把细长的之后,先拿出一条来,串在针钩上(剩下的用泥巴糊好了,放在我坐的地方),放到水里……这些活儿弄了完之后,我在城壕边捡了一块小小的瓦片,有指头蛋那么大,我捏在手中,去和那只老母鸡较劲儿,我走了百十来米,终于看见老母鸡和它一大群小碎熊儿,正在我家的一大片蓖麻地里刨食儿,我气坏了,“我日你妈”,说着,手中的小石子就飞了出去,“红、红你这是咋啦?!”奶奶的声音从我身后传来,但已经晚了,我看见一个小鸡崽一下子被我打翻在地,二个小爪子朝天蹬了几下就一动不动了……“红啊,那是咱家的呀,这一窝除那个大的是公鸡外,剩下的都是小母鸡呀……婆一直不是给你讲嘛,鸡勾子是银行……可你,你偏偏打死了一只小母鸡……”说完,奶奶一声不响地盯着我看。我怕了,赶紧跑回了城壕边,刚坐下。奶就来了:“红,婆不怪我娃,婆不怪我娃……”现在想起来我也觉得奇怪,生命咋就那么脆弱,一粒小瓦渣飞过去就要了命……更何况我随便一扔,那么多的蓖麻叶、杆怎都没有挡住……
第二件事是,也许父母早就知道什么叫“水土”,所以很小的我一天到晚不是住在奶奶家就是在外婆家,就是不跟父母住在一起,就是不想回父母家……小时候的我,是吃羊奶和奶粉长大的,村里人和外婆村里的人都叫我“管大颡(sa )”,皮肤白白的、头大大的,可爱极了……差点让大姨妈给领养了。也差点让、我在公路边(就是里根的专机在630所机场降落那一年)给羊割草时,一辆小轿车突然停下,下来一位很富态的象城里人的中年妇女给领走了。她蹲在我身边,给我反复讲城里如何如何,让我上她的车,我转身就跑……这时我身体已经很好了。但在八岁,我上小学那一年,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突然发高烧,我头重脚轻地一步一步往家里走去,等我终于走到了老屋的门楼里的时候,我已经一点力气都没有了,我坐在门墩上……当我确认我回来了之后我用力拍了几下门环……没人开门,奶奶爷爷都不在家……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等我醒来时,我已经在我和奶奶相依为命的土炕上了……这些年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那天我会不由自主地又回到了老屋,而不是回父母家(父母已经从老屋分出来,“另过”了)。我的小女四岁以前也是每半年发一次高烧,把她的外婆一家人折磨得够呛,现在皮实得很,就是有一点象我,一天到晚泡在外婆家,我不回来,她也不回来。气得外婆说她真是养不熟的狗……丫头这点象我,也是一个永远不想回自己家的人!
我从小就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是因为“病”。虽然生在农村,我记忆当中从来就没有饿过肚子,家里有什么好东西,都是我先享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可惜他们都没有活到他们视若心肝的孙子、外孙真正成为公家人的那一天)父亲母亲从来就是不敢“得罪”我,为什么呢?因为我很小的时候,我一直都患有关中农人都知道的那种“气死病”,一口气上不来,就翻了白眼。父亲把我的脚后跟咬了个稀八烂,因为我气死的时候太多,父亲咬得次数当然得和我气死的次数步调一致,还有我家老屋隔壁的“王爷”(也早已过逝,他姓王。我小时候一直叫王爷。),还有我们的那个老村医,我们小孩子都把他叫学文爷(不知道现在还健在不?!我怎么这么混蛋,为什么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才想起他,母亲到多次提过,我并没有在意。过几天我应该回去看看他老人家),他们采取的办法很专业,用针扎十指或用指甲掐穴位。不象父亲抱着我的脚后跟乱咬,弄得我都三四岁了走起路来还得疙蹴着走……

  男人越活,话越少;男人越活,心思越透明。可惜天下的妻子能有几人能明白这个道里呢?男人是最害怕失去一些东西,又什么都不怕的一种动物。年轻的时候,他可能是一只独狼,年纪越来越大,直往四十上奔的时候,他脑子里的狼群意识可能才越来越清晰,而偏偏在这个时候,老者老矣,小的呢,正处在难于教化的“二蛋”(关中土话)年龄。只要从稍微懂事哪天起,小脑袋瓜就开始转开了。更何况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难管得狠。
对于搞写作的人,在写作的过程中肯定思绪万千,很多个意念和名词都会纷纷攘攘而至。这时,按语文书中讲的,就得有所节制,不能有关没关的东西都往里塞。但我没办法,此文是写一个男人心思、写我自己的一篇东西,给我自己看,给我的朋友看的,我便想哪说哪,就象聊天,话题不知不觉间就变化了。所以,没有必要按书上说的路子走。对于狼,这种动物,我奶奶在我小时候给我讲了许多,比如:我的一个本家爷蹲在地里割苜蓿,突然有二个手搭在他的肩膀上,他以为是哪个小孙子逗他玩,就笑着喝斥。但哪二只手还搭在它的肩膀上,他忍不住了,回头一看,大气都不敢出了,是狼!他猛地抓住狼的二个爪子,一下子就给狼来了一个背飞摔到在地,狼打了个滚,跑掉了,爷一下子瘫软在地……幸亏,这个过程很短,不然我本家爷的小命肯定没了。再比如,也说的是我的一个本家爷。正是麦子到场畔开始脱粒的时候,晚上,他懒得回家,便脱光了躺在麦垛上睡觉……突然有人喊,狼来了,狼来了。他迷迷糊糊地从麦垛上出溜了下去,沿着我们村狼经常跑的道狂追下去……后来不知是我爷辈的\父亲还是母亲笑骂我这个本家爷:“你真是精沟子撵狼,胆大不知羞。”
当然,现在关中道上的狼也早已绝迹。但这个传说一直在关中道流传。不知道真的是否与我的家族有关?我想我的奶奶肯定不会骗我的。我家解放后的某一天被划成了“中农”成份,靠前一步可能就是地主或富农,靠后一点可能就是贫农。真不知道当年我家的这个成分是如何划得的,以后回家了得问问父亲。我的亲爷爷二只手同时打算盘打出不同的结果。现在的老街的那套房子早些年是我爷做棉花生意的地方。我爷是做生意的。我爸当了几十年不贪不占的村长,去年有一次对我说:“红,现在在外面只能靠你一个人了……”我默然。
我的家族肯定与狼的故事有关。大概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已经在西安上学了。有一年回家。我的一个本家哥在清河(这是我的一条童年河,离我家就几里地,外婆家就在清河岸边一个叫赵渠村的村子里。我的很多美好的回忆都与这条河的关)边的一个洞(这种洞,在清河两岸是很多的)里抱了一个狼崽回家,结果,没多久,狼妈妈寻味而来。那段时间,我们村的老人们都听到了久违了的狼的叫声。……2000年西安的不少前辈作家都写过狼。子页先生写了一本《与狼共舞》,贾平凹先生写了一本《怀念狼》、和谷先生写了一篇与狼有关的短文。后来,没多久。文坛便悄然有了南山狼与北山狼的说法……我当时我感到2000年不是龙年,简直就是整个儿一个狼年。
当时,晚辈的我也想凑热闹写点上述的文字。但我放弃了。

狼叫是一种声音。飞机的叫声也是一种声音。这些年,这二种声音,应该是我生命中,总忘不了,总会被感动的声音。
如今我的工作地和我的村庄,隔清河相望,我无法拒绝我自己的神思漫游,我无法拒绝这二种声音的呼唤,可能就是这二种声音,或者与之相关的一切,我终是无法走出这关中大地。就是在我漂泊在外最艰难的日子每每来临时,我都神使鬼差地咬牙挺了过来……

龙年已经已如往事,马年接踵而来。大龙、小龙、马,似乎总有些扯不断,离还乱的说道吧。这三种动物,总是你刚唱罢,我登场。今年是马年。二月底的一天,我趁妻子高兴的时候,东一下西一下地给她讲了与我家族有关的事情,讲了狼、龙、蛇、马、鸡、蚯蚓(可能也是一种龙吧,不过有点“小地龙”的味道)……这些动物的故事。这种话题,对于我和她来说,是一种粮食呢?妻百听不厌!后来我的话题又转到了当前。这是我们结婚整整十年来,我们之间的一种已成模式的谈话方式。今年是马年,我说其实咱们结婚都11年了,你还没有真正了解我……读者朋友别误会,我就结了这一次婚,之所以我用“现在”这个词,一是,目前我还没有别的打算(哈哈)。二是这许多年来我一直都没有让她为自己活过,我象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一回到家就横得很,如今再加上我的小女,我的妻子确实活得很累。其实真正的她是一个没有多少世俗欲望的人,她只是希望我在家里多呆一些时日,但我做不到。儿时梦里的飞机城一旦没了神秘感,一旦我越来越对这个地方越有想法,我就慌恐不安……
罗里罗索说了这么多,我只想说:如果你心里曾有一个梦。如果实现了,你就安心享用。如果没实现,也别刻意而为……不然失望会与你如影相随!现在我儿时我梦里的飞机城,已经不是我梦里的了。从我来飞机城那日起没多久我就失望了。这些年之所以我还在坚持,原因就一条,就一句话:飞机城里,已经有了我的家和我的骨血!
如果允许我再有一个梦的话,仍然是:但愿我能看到现时的飞机城能有一个辉煌的未来!自然的、人文的环境会更好,每个人都成了一本《激情与理智》的书。活得都很自在很安详,但绝不可以缺乏激情!




我的太阳

    小女枕了妻的臂弯,如同泊在了港口,恬然入眠,想必,她正在做着无法预期的梦.但我希望是好梦,圆满如月.
每每此时,我便悄悄地关上了电视,熄了灯.返回一墙之隔的书房.然后用一张报纸遮住墙上的窗玻璃——好梦是害羞的,只有在暗的氛围中,才出现。给童年的小女多一点好梦!
窄小的书房是床和书的世界。床与书桌之间只有不足十公分的距离,无法摆放一把椅子,更无法屈膝伸腿。才是,我只有夜夜盘了双腿,祷告般地读书写作。腿盘累了,我便躺在妻为我特设的单人床上,稍稍闭上眼睛,神游……
搬进新居,拥有了自己的一间不足四平方米的书房,是今年秋天的事情。搬进去的头天晚上,便淅淅沥沥地落起了秋雨。且一下就是四天四夜,不间断。
秋雨过后,地上铺了层层叶子。想那三岁小女,做梦没有?做得什么梦?我的梦呢?我的童年的、少年的许多梦已遥远地寻不着踪影。是否,梦们已纷纷坠落在年年如期而至的秋雨之中了?!随着年年坠落的叶子们。
秋天,是失眠的季节。尤其深秋,我刻意掩饰的总是许多的往事留给我的一脸忧伤。我刻意掩饰着,用一生的时间,不让她们轻易流溢。
毕竟,我还要为小女撑开她的那把小花伞。我又怎能忍心让她的童心惶恐地在人父的一脸忧伤中,痉挛。我要让她一生春天。我要让我梦中的那一片向日葵,日夜为她开放。
尽管我的书屋很狭窄,我的世界也不是很精彩,小真真,但有你的光芒,我总是会走出忧伤的。
和爸爸一起在不久的将来,尽情的海阔天空,好吗!我要让最美的诗文如无忧的花朵开满你明朗的天空。而我的所谓的忧伤浓得化不开时,我会请深夜的秋雨帮帮忙的……唯愿你的梦中的我永远是微笑着面对你的。唯愿你是我梦中永远的向日葵,永远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露出金黄色的笑脸……

(1999年4月27日《华商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 21:56:54 | 只看该作者
管子的第二世界

周世杰/文 (写于1999年)

  人做为一种生命的存活,无非依赖于两种世界:第一是物质世界;第二是精神世界。有的人第一世界比第二世界耀眼;有的人第二世界比第一世界精彩。
  管子——管文平,当属后者。
  管子的第二世界很寂寞也很精彩很空虚也很充实很无奈也很惬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语)人生在世,其实谁也不可能风光无休,晦气无止。况且得意也罢,失落也罢,并非都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我们常说“作文如做人”,“文如其人”。管子所崇尚的人品和文风正如范文澜所云:“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无论大小报刊、文艺载体,凡署名“管子”的文章,都有必得让你一口气读完的感觉。没有华丽的词藻的雕琢堆砌,没有哗众取宠的搔首弄姿,没有无病呻吟的柔弱娇滴。有的只是叙事如行云流水,说理如匕首投枪,抒情如大江奔泻。针砭时弊弃恶扬善不奴颜不屈膝不媚骨,洋洋洒洒入情入理顺理成章。有人说这是他既习武又习文而养成的性格使然。习武,他练得一身好拳脚却从未欺软侮弱惹事生非;行文,他写得一手好文章却从未忘乎所以得意洋洋。文有文道、武有武规,文武双全倍守道规,说到底是一种修炼。
  笔耕、刀耕图的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舞文弄墨者有时酷似“苦行僧”,把烟蒂当饭食把黑天当白日把心血和脑汁演绎成铅字,脱壳结茧吐丝该是怎样一种痛苦的过程。管子能吃得起这份苦受得起这份罪,是出于他对生活的酷爱对文学的执著。且不说配合单位宣传报道从不间断做得出色常有文章见诸报端。“小城故事”系列的形成也纯属忙里偷闲,又着手“乡村故事”系列的谋篇布局,涉足农村题材,虽说对于他这个农家后生应该是轻车熟路,然而也免不了又是一番“尼古丁”的摧残。
  功夫不负有心人。获悉管子不久前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中专生》已被《电视剧》杂志索去节录排印。管子的举手投足,一招一式都是那样的随心所欲啪啪叫响,足见其文学功底文化积淀的扎实厚重。都说“人活着要有一种精神”,不知管子如此笔耕不辍、锲而不舍该属于哪种精神。
  无论怎样,在结识的众多以文字组合爬格子为乐趣的年轻人中,以为管子是定会爬出名堂成大气候的一位,因为他特注重的是文化良知文化尊严文化品位生活感知生活积累生活理念。而对那些昨天获了什么奖今天拿了多少稿酬明天将授以怎样的头衔一哄而上瞎凑热闹白耽搁时辰追名逐利的社会不良习气嗤之以鼻,看得很淡很淡。
  管子的文章大多一气呵成一挥而就,很少修修补补贴贴补补。记得在报社做编辑时,他每每捧于你案头的不是一篇而是一摞,笔头子来得蛮快且不乏精细。
  “一个人只有他每次蘸墨水时,都在墨水瓶里留下自己的血肉,才应该进行写作。”“对于作家来说,真正的英雄式的概念,是不屈服于自己心灵之外的各种压力,敢于面对人,面对人的复杂世界,把人按照人的特点表现出来。”世界文学巨匠托尔斯泰和著名文艺理论家刘再复的话,值得每一个舞文弄墨者深思。

(注:周世杰,原《中国试飞报》副总编辑。本文未经周世杰先生同意,发表于本博,管子的目的有二:一是自勉,二是真心感谢周世杰先生一十八九年来对管子本人的关注和期望。)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 21:59:02 | 只看该作者
《呓语集》
——献给我的同学及我们的已远逝的最好的青春岁月;谨为留存一段永不磨灭的友谊
作者:管文平
我很不安份,缺点也很多,走在大街上
 常常把人想得变了模样,常常用一个模式
  铸造一个人的形象。也常常奇怪,这个人的耳朵,那个人的鼻子,若哪个人长得别扭,我很想给他一拳,矫正这种对美        
   的亵渎。
    我很喜欢红豆,南国的红豆。情浓色浓,味却很涩。
     在沙漠中独自摇晃,难免困惑追求的迷惘。
      常常偷得一弯(轮)明月
       细细品味
        惟品尝
         思量
          爱!

  [注:过了十九二十年了,拿出来,献丑了。若干首写于1988年至1989年间的短诗,也许根本就不是诗,但我非常珍惜。毕竟,这些长短句记录了我的一些青春岁月里的所思与想。昨晚整理东西的时候,无意间翻腾了出来,惹得我一夜难眠。想想,明年就是我们走出位于西安土门地区的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简称:西安航校)二十周年了。能不彻夜难眠吗?四年,整整四年的光阴,如同昨天,一个个鲜活的老师、同学的样子在我的脑海里沉浮了一夜……我决定提前行动,把我的一些长短句提早公之于众,算作向明年二十周年提前尽一份心了。我多么希望,明年,我们液压机械自动化专业的大、中专班的六十九人都能齐聚某地啊……]
 

第1首 平原上的骆驼

一直踩 泥土的坚硬
一直踩 希望的翠绿
一直踩 马路的宽畅
从未领略黄沙的松软
晃晃悠悠地走在单行道上
偶或需要友情
用宽大的脚掌
不停地击打恶运的囚笼
二十载
稚气脱了一层又一层
却永远稚气
不明白行星围绕恒星
有多大意思
不明白诞生为了什么(啥)
问过许多人
所有的答案都残破不全(……)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 21:59:33 | 只看该作者
喂 给我一支烟
狠想把黑夜点燃
  灼疼肌肤
让哭泣声呻吟声冲淡浓浓
  寂寞
唉 那棵树没了踪影
  温柔也叶子样的飞落……
枝头也曾经结满许多欢乐
尽情吃 尽管摘
……
有一位老人
白了 最后一根胡须
他说,他有三百六十五根
         胡子
他慢悠悠地讲着
我心事重重地听着
他接着说——
“小伙子,振作点!树,总有新绿的时候……”
“来,小伙子,抽根烟……”
(写于1989年01月28日 在此发表时,稍作了文字的调整、修改。)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 22:00:05 | 只看该作者
中秋怀古

我听见了屈原大夫在哭泣
我也听见了汩罗江在低咽
汩罗江啊 你注满了一江情
诚诚切切的回顾
我听见了
我也看见了
嫦娥憔悴的音容
吴刚砍伐的深沉
有许多故事
有许多传说
有许多登高的骚客
他们 或深思或激扬或缠绵
——给朋友、亲人、恋人
……度过了若干个中秋
都淡淡的
在口中嚼嚼
一点滋味都没有
月亮圆了又圆
乌云遮了又遮
…… ……
把月光统统夹在日记本里
统统装在脑海里
统统揉进心房里
给心灵点点安慰
给空想的恋人
给可怜的痴情
把月亮拉瘦
拉成一根线
依依不舍的思线
让我们紧紧地
紧紧地牵连……

(写于 1988年09月25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1 07:30 , Processed in 0.11073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