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孝感学宫变迁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26 06:12: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孝感学宫变迁记



  学宫,也叫儒学,是孝感城区著名的“独尊儒术”之地。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内有孔庙。南宋时毁于战乱。明洪武5年时(公元1372),由知县朱师胜倡议重建于今解放街原163号处。隆庆2年(公元1568),知县刘昆嫌“学宫偏且隘”,决定与会真观互迁,次年动工,翌年建成。新建的儒学,中为先师堂,堂南为露台,护以石栏;露台南边沿东、西侧各立一阙,台下至大成门为丹墀,丹墀东、西为庑。大成门的东、西是名宦祠和乡贤祠,其南是泮沼,沼上建一石拱桥,名为“状元桥”,四周有石栏,沼里植荷,夏日荷花盛开,清香四溢,把沼池装扮得有如仙景,成为一时的名盛,此处即孝感八景之一的“泮沼荷香”。明人罗勉有诗云:“泮池水满碧粼粼,露洗高荷绝点尘。菡萏繁开香入梦,倚栏应有爱莲人。”到了万历26年时(公元1598),曾在陈州当过知州的孝感人夏相虞,为了提高儒学的规模和品位,又改建了明伦堂和全部斋房。
       清朝时候,从顺治到道光年间,学宫先后进行了3次修建,建成的学宫,占地26680平方米,拥有至圣庙、启圣祠、名宦祠、明伦堂、大成门、教谕廨、东西蔗、尊继阁、分贤祠、敬一亭、灵星门、训导门等。学宫坐北朝南,建筑形式为三开间,梁架结构为单列式,三柱五檩,每开间横额上各饰斗拱一朵,其斗拱为一斗三升。屋顶脊式为硬山式,盖筒瓦,镂孔砖压脊。屋檐饰“白虎”瓦头,“寿”字瓦当。柱基上圆下方,高26厘米,底径50厘米,青石质料。如此规模宏大的学宫与其他建筑比显然别具一格,倍受文人雅士崇敬。光绪32年(公元1905),学宫东斋设过劝学所。宣统元年(1909)时,改为孝感县师范传习所。
       民国时期的学宫,已残败不堪,但还是在这里创办了孝感初级女子职业学校,设有刺绣、养蚕等专业。1926年的12月27日,孝感县农民协会在学宫成立,通过了《告全县农友书》,总算在这个古老的建筑上涂上了新的一笔。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先后在学宫原址上办起了孝感有史以来的第一所幼儿园--孝感县县直幼儿园,创办了直属小学——新华小学,后改为孝南区实验小学,孝感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郭述申同志专门为该校题了校名。正是“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23:12 , Processed in 0.06814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