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素描的基本表现手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30 17:0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素描的基本表现手法

素描的表现手法可谓千变万化,然而均离不开线条、色调这两个基本表现语言。以下就来具体谈谈这两种基本的表现手法。

          线条

运用富有变化与具有空间意义的线条,利用它的走向、长短、粗细、强弱、松紧、虚实等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能够表现物象的形体结构、透视关系、空间关系及其物体的质量感,同时能够表达作者的个性和对形象的独特感受。线条是极具说服力的绘画语言。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形式美感。

线条包括:(1)形体外轮廓部位透视面视觉上的缩减所形成的细窄的边缘线(轮廓线)。(2)形体由于面与面之间的交接与联合产生的转折线(结构线)。(3)用以组织调子、表现体面的排线。

应用浓淡、虚实的线条正确地表现形体的轮廓线与结构线,明确它们穿插与接,能够确定物象形体的主要特征与空间关系。

运用生动多变的排线可以表现形体的体面转折、肌里质感,光影色调及空间深度。

             明暗色调

明暗色调是素描基本的表现手段之一。是表现物象立体感、空间感的有效方法,对真实地表现对象具有重要的作用。明暗素描适宜于立体地表现光线照射下物象的形体结构、不同的质感和色度及物象的空间距离感等等,使画面形象具有较强的直觉效果。

明暗色调是指物体对光照量的不同反射而早成的不同明度,并由此产生的色度上的层次变化。

实际上明暗是形体本质特征在一定光照下的特定表现。因此,正确描绘画面的明暗色调关系,能够正确地表现形体体面的起伏、形体的空间关系,体现物体的形体结构,从而在平面上创造富有立体感的视觉形象。在素描中,观察与刻画明暗色调的目的,是为了分析与表现处于特定光照下物体的形体本质特征,体现物体的结构、体面、空间、色调与质感等等。

产生不同明暗调子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光源的强弱、多少、光源距离形体的远近及形体各部位的与光源的距离。

(2)
物体体面与光线所构成的不同的角度。

(3)
物体的固有色、透明度、反光性能。

(4)
背景色的不同色调。

(5)
物体与画者的空间距离。

物体受光照后产生的明暗调子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部分:

(1)
亮部,包括直接受光线照射的高光点和受光线侧射的中间调子。高光一般出在较光滑的物体上,是亮色调中某些凸起点。中间调子呈现出较为清晰鲜明的特点,调子变化复杂而微妙。

(2)
暗部,包括处于受光部分结束、背光部分开始的部位的交界线和受侧面环境光影响而产生的反光,以及由于物体遮挡光照而形成的投影。明暗交界线在色度上是最重的色调。反光往往体现暗部的形体转折与起伏,画好反光有助于立体感的表现。投影直接体现物体的空间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 20:40 , Processed in 0.15430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