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5年语文教育研究动态述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1 17:01: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5年语文教育研究动态述评
  (见《语文学习》2006年第1期)
  浙江师大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专题组
  一、关于几个语文热点
  (一)语文教育新思维
  特定语文现象的生成性研究 徐江在《人民教育》上撰文对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作了入木三分的批评,认为它是一种目标错位的“无效的教学”。徐江在分析了种种“无效教学”现象的基础上着重提出了语文教学的生成性研究。作者在这里提出了四种探究过程的案例:一、探究话语的内在构造模式。二、探究论证的思维过程。三、探究事相从“表现”到“表现性”的生成关系。四、探究主体的深层心迹。该文的价值在于对如何进行生成性语文教学做出了具有示范意义的例说,对语文教学“教什么”做出了他独特的阐释(《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人民教育》第9期)。
  “新语文教育”的“六个回归” 韩军在《在语文教育的路上我们失落了什么?》一文中指出语文教育应回归五四“新文化”的精神和五四前民族语文教育的传统,分别提出了“新语文教育”的“六个回归”:一、回归语文教育的“人文”之真。二、回归语文教育的“生活”之本。三、回归语文教育的“积累”之本。四、回归语文教育的“诵读”之本。五、回归语文教育的“文化”之本。六、回归语立教育的“文字”之本。强调语文课首先要上成文字课,要强化语文教师的文字意识与文字素养。该文是作者对自己以往“新语文教育”思想的一种阶段性梳理和归纳(《中国教育报》6月22日)。
  (二)关于语文意识
  语文意识问题的核心就是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关系针对2003年王尚文提出的语文意识问题,李维鼎发表两篇文章提出质疑。他认为.在言语作品的生成和吸收中,突出“言语形式”的“语文意识”同“非语文”一样,是另一种矫枉过正。语文教学的确要始终扣住言语的物质层面,但其目的不在千言语形式本身.而是为了“窥透”言语内容,也就是“一容渐次要求相适的言语形式,一它的言语形式渐次实现一定的言语内容”(《“语文意识”辩》,《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第5期;《母语教育病沉重处方投药需辨清——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语文意识(一、二)》,《中学语文》第7、8期)。钟峰华则认为,从李维鼎“一定的言语内容渐次要求相适的言语形式”的表述看来,似乎一定的言语内容可以脱离一定的言语形式,言语形式只是为“相适于”言语内容而存在的。然而言语内容是无法从生成它的言语形式当中剥离出来的,脱离言语形式的言语内容根本不存在。语文教学在立足于两者关系的基础上侧重于言语形式,也即学习特定的形式如何表达特定的言语内容,在听说读写中聚焦于“怎么说”,从而使语文课指向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王尚文提出语文意识的要义所在(《辩{“语文意识”辩)》,《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第8-9期)。
  相关链接
  1.许丁铃《言语内容·言语形式——论语文教学的教学内容》,《课程·教材,教法》第11期
  2.彭小明《语文意识论》,《中学语文教学》第6期3.冯贻联《语文教学应立足于言语形式》,《语文建设》第2期
  4.王尚文《谈“话”说“文”论“语文”》,《语文学习》第3期
  5.王尚文《为“咬文嚼字”鼓与呼》第10期
  (以上由傅晨琛执笔)
  (三)关于语文知识
  今年对“语文知识”问题的关注集中于“语文知识怎么教”。这一问题又分为两个层面。
  如何构建一个符合教学需要的知识系统 刘大为在《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知识问题》一文中尝试构建了语文教学中语言知识的三个子系统:学生系统、教师系统、教学工具系统,并分别界定了基本内涵(《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第4期);林一平《作文教学呼唤程序性的知识》一文指出,我国的作文教学迫切需要重构一个符合教学实际需要的知识系统,他强调“在写作教学中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程序性的知识”。作文教学不应该只是教学生“是什么”的知识概念,还应该为学生构建一个“怎么做”的知识系统(《中学语文教学》第4期)。此外,针对当前课堂教学的现状,陈军从强调语文教学程序化的角度指出语文学科应该有系统化 的学科知识,学生应该遵循认知发展的“序”来学习系统化的语文知识,以此实现语文教学的程序化(《程序化:知识定向与认知引导》,《语文建设》第4期)。
  语文知识应该怎么教 屠锦红《新课改下“语文知识”传授略谈》一文认为,语文学科存在着两类基本的语文知识:工具类知识和人文类知识。对于“工具类知识”的教学应遵循“知识与规律共建”、“知识与策略同施”、“知识与情境并存”的三大原则;对于“人文类
  知识,较为理想的途径便是熏陶感染”(《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第7期)。王荣生提出在目前我国对“语文知识”概念辨析不清、“讨论层面意识”淡薄的现状下,语文知识的问题必须在与学术界研究现状的关联中、在与语文课程目标的关联中、在与学生具体情形的关联 中来具体讨论。他又建议在学校语文知识内容匮乏的现状下,“语文教师最好能用自己的一堂课、一个教案、一次作业的批改、一回活动、一点体会等等来加入‘语文知识’的讨论”(《“语文知识”是一个什么问题? 怎样讨论?》,《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第4期)。
  (四)域外传真——美国语文教育评介
  开拓视野,关注国外语文教育的最新动态尤其是美国语文的动态也是2005年语文教改热点之一。2005年对美国语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材评介和阅读教学的比较上。
  《美国语文》 2004年8月同心出版社出版了一套三本的《美国语文》,这套教材按“编年体”方式编排,取材于不同时代各个阶段美国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及文学代表意义的文章,完整体现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综合性和开放性,引发了国内同行的普遍关注。于漪《历史经验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从《美国语文》教材引发的思考》指出该套教材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聚焦文化认同,张扬民族个性”、“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拓展思维空间,着力于应用能力的培养”两方面;同时对我国目前的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批评:“对培养目标的木然与偏离”、“对中华优秀文明的传承、弘扬与发展缺乏责任心和紧迫感”、“紧扣现代实际生活的功夫还下得不够深”(《语文学习》第1期)。戴前伦的《中美中学语文教材比较研究》则从教材建设的角度将《美国语文》和我国目前的中学语文教材进行对比,指出中美语文教材在教材编写体例、教材类型、学法指导、训练模式、课外阅读指导等七方面存在着不同,同时也指出中美语文教材在选文设置以及强调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等方面存在着共通之处(《教育探索》第2期)。刘中黎《从美国的语文教育看我国作文教学的误区》通过比较研究指出我国作文教学存在着五大误区:“忽视对生活实践的指导,写作理论先行”,“忽视培养学生独立、主动地收集与研究相关写作资料的能力,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奉行一套相对单一、封闭的社会价值理念,使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受到某种程度的抑制,导致学生思想观念狭隘”,“轻视个体而出现价值认识标准的偏差,导致文章主题的偏差与僵化”,“过分强调文章的道德标准,将作文教学等同于思想政治教学,抑制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学习热情”(《语文建设》第9期)。
  美国语文阅读教学评介 围绕阅读教学,今年《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语文建设》等杂志纷纷开辟专栏介绍引进美国语文阅读教学的成功经验,给国内的阅读教学打开了新的窗户。何光峰的《美国语文常用的阅读策略简介》一文通过示例较详细地介绍了美国语文阅读教学中常用的六种策略:预测策略、有指导的阅读活动策略、K—W—L策略、提问策略、自我监控策略和故事结构策略。作者指出:实践证明,这六种常用的阅读教学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尤其是对阅读理解存在着困难的学生具有重要作用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第1期)。廖冉、赵丽琴《不要只让孩子生活在童话世界里》一文通过对美国批判性阅读教学案例的评介,呼吁中国的阅读教学应该开辟一方天地让儿童自小就树立“关注社会事务”、“学习与他人相处”、“多重视角看世界”的意识,而不能让儿童仅停留在阅读情节简单、结局美满的童话故事中(《语文建设》第10期)。新课标实施后我国的母语阅读教学也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但是如何将批判性阅读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如何鼓励学生对社会、对人生、对人际交往以及对文章中所体现的文化这些比较深层次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美国的阅读教学显然有借鉴价值。
  相关链接
  1、姚梅林、赵丽琴《整合性的语言教学艺术——美国学校读写教学概观》,《语文建设》第5期
  2.潘涌《论各国母语课程与教学的若干特点》,《教师报》4月13日、20日连载
  3.《2005年美国NAEP八年级阅读评价样卷》,《语文学习》第6期。吕晓珍、郑国民《(梅萨维德消失的人们)阅读试题评价标准和试题评析》,《语文学习》第6 期。
  (以上由张帆执笔)
  二、关于语文新课程
  (一)对语文新课程的反思
  伴随语文新课程的逐渐推广和深化,议论纷起,“反思”更显重要。潘涌肯定新课程有“五大刷新”的同时,指出尚有三大障碍有待消除,即指令型课程范式中形成的刻板化统考制度有待施以“大手术”,学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待配套跟进,尤其是语文教师自身素养有待优化。教师只有完成职业角色的三大转型,才可能去真正拥有新课程所给予他们的开放和自由的教学空间(《语文新课程:反思与展望》,《课程·教材·教法》第8期)。李海林对“语文教育自我放逐”现象进行了批判。他指出,当前语文教育改革中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倾向,如:“泛语文”、“反文本”、“无中心拓展”、“无效讨论”、“去知识化”等。他迫切地提出,不能用生活取代语文;有经验的教师不能极端地把自己对文本的体验组织进教学,剥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的权利;反对无中心的拓展,不能把语文课上成物理课、政治课等;语文课不是不需要学知识等。李海林指出的问题切中了当前语文教育的要害,对于我们如何更好 地组织教学有警示作用(《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上、下)》,《语文学习》第4、5期)。
  (以上由蒋旭霞执笔)
  (二)对语文新课程理论层面的研究
  曹明海等认为,语文新课程已不是作为技术性语言训练的工具而是作为文化主体而存在,它承担的是文化建构的使命。这就要求语文新课程以文化主体的自觉性建构一种生命形态的、过程性的、富有超越品质的文化运行模式,树立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课程.教材·教法》第1期)。新课程的“唤醒”功能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冯现东等从唤醒教育的本质出发,指出唤醒教育与语文新课程紧密相连。他们认为,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唤醒树人意识、文化意识、生命意识和课堂情绪,建构全新的语文课程价值观、文化观、生态观和学习观是语文教育的当务之急(《唤醒教育与语文新课程》,《课程,教材.教法》第11期)。王宪廷则从人的文化本质出发,指出人的文化本质使语文教育发挥唤醒功能成为可能,语文教育唤醒功能的基本特征是促使主体生命意识觉醒,语文教育实现唤醒功能的基本途径是主体生命情感的体验,语文教育唤醒功能的终极目的是主体 生命意义的建构(《语文新课程的唤醒功能》,《当代教育科学》第9期)。
  相关链接
  1魏本亚《论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育学的现代转型》,《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第4期
  2王胜国《新课标蕴含的语文教育新观念》,《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3冉正宝《语文新课标对思维培育理论的接受与排拒》,《语文建设》第9期
  4陈黎明《语文课程改革中应明确的几个问题》,《语文建设》第1期
  5潘涌《语文新课程的价值取向与教师创造精神的解放》,《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第11期
  (三)对语文新课程操作层面的讨论
  语文新课程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也引起了众多研究者对新课程操作原则和方法的关注。语文课该怎么“讲”?针对这个问题,吴春林在《中学语文教学》第1期撰文指出,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要讲学生“体验”不到的情感内容、学生“探究”不出的课程内容(《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怎么“讲”》)。郭家海提出“讲”应讲得科学、讲得艺术,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并通过评价去引领他们(《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讲”》,《人民教育》第6期)。朱瑛在《教学月刊》第6期发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仍需要“讲”》一文,特别提出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要在学生多元解读有误解时进行恰当的“引”,用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导”。
  谢家顺提出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实施语文新课程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要多形式改进教法,提高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质量;同时,教学过程始终贯穿学法指导,加强学生语文研究性学习习惯的培养(《新课标:研究性语文学习的教学策略探讨》,《中国教育学刊》第2期)。胡玉兰在《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第11期发表《新课程视野下的六种语文课堂模式》一文,提出了新课程视野下的六种语文课堂模式:整合性模式、问题式模式、小组活动模式、呈现式学习模式、课堂工作室模式和反思评估模式。王鹏伟认为课程预设和课程生成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两个要素。课程预设在前,课程生成在后;课程预设有导向作用,但它服从于课程生成(《课程是预设的,还是生成的?》,《中学语文教学》第10期)。
   相关链接
   1.潘涌《论语文探究性学习》,《教育科学研究》第7期
  2.蔡明《新课程背景下文本解读的个人拙见》,《中学语文教学》第9期
  3.同淑君《新课程标准下新教材的使用策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第6期
  4.李维鼎《“善听”比“会说”更重要》,《语文学习》第9期。
  (四)当前语文新课程的存在问题及措施、建议
  聚焦当前语文新课程的存在问题,研究者展开了积极探讨,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建议。潘涌提出语文新课程催生着教学评论家的崛起。他认为,伴随着语文新课程的持续推进,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隔膜现象愈显突出,理论界与教学一线之间更需一种介乎两者之间的称职的专业角色,这就是教学评论家。教学评论家是语文教师专业自主化发展的促进者和个性化课程的催生者(《新课程呼唤教学评论家的崛起》,《教育发展研究》第3期)。喻旭初在《新课标与语文教师的修养》一文中指出语文教师应加强道德修养、业务修养、科研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特色的教师(《语文教学通讯》第1期)。武宏钧认为教师通过阅读不仅仅是关注语言文字、鉴赏水平、思维能力,更应该关注优化自身的情感世界、精神世界(《面对新课程教师应有的阅读理解》,《读书周刊》7月14日)。
   相关链接
   1.袁贵仁《为新课程改革提供强有力师资保障》,《中国教育报》7月25日
  2.杨九俊《语文教改热点问题的回应》,《人民教育》第15-16期
  3.李景阳、郑新丽《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误区发微》,《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第10期
  4.谭亿森《新课标下课堂教学的“四化”倾向及对策》,《语文教学通讯》第2期
  (以上由许丁铃执笔)
  三、关于语文教材
  (一)新教材的使用
  过去,语文教学基本上是“教教材”,现在人们提倡“用教材教”。那么,如何使用语文教材呢?这一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今年的探讨与往年相比,明显有所推进。
  教师应该学习一些阶梯设计的基本思路 郑桂华认为,语文教材训练系统的设计是教材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应有利于强调教学内容,体现教学观念,隐含教学方法,制约教学流程。在教材编制本身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一线教师应该学习一些阶梯设计的基本思路,掌握一些把问题具体化的设计方法,弥补教材的不足(《语文教材训练系统的功能与结构——使用新教材的一个视角》,《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第5期)。
  教学模式是教材模式的生成转换 夏红星认为,教材模式是教学模式的物质载体,教学模式是教材的生成转换,新教材的使用应该充分考虑到教材模式的重要意义,要从教材的结构模式、单元构成和选文处理这三方面加以正确把握(《教学模式是教材模式的生成转换》,《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第5期)。
  相关链接
  1.欧阳林、何更生《当今语文教材使用的三大误区》,《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第1期
  2.钟峰华《语文教材内容及相关问题辨析》,《语文学习》第11期
  3.张聪慧《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语文学习》第4期。
  (二)教材编写的反思与构想
  教材编写自实行“审定制”以来,语文教材呈现了多样化的景观。但语文教材的编写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一些学者对此加以反思或者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语文教材的“语文性” 针对教材编写出现的“非语文”现象,李海林站在课程论的立场提出语文教材的“语文性”问题。他认为,语文教材编写应该以文本为中心、以语用立意并赋予语文教材以“知识形态”。语文教材的语文性要体现在教材要素的各个方面,否则很容易陷入“非语文”的境地(《谈谈语文教材的语文性》,《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第11期)。
   文选型教材的教学功能 钱吕明认为,文选型教材在我国已有1500年的使用历史,这充分说明文选教材是有生命力的,问题是选文到底发挥什么作用是不甚清晰的。因此应组织专家重新修订文选教材,使其功能更清晰,并能满足螺旋式上升的教学目标(《文选型教材的教学功能:应从混沌走向清晰》,《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1期)。
  如何科学有序地建构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框架 何文胜在对人教版、语文版、苏教版、湖北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编写体系作出考察后对如何科学有序地建构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框架提出了看法。他认为,四套教科书在九年一贯的规划、四个学段的衔接方面有待进一步改善,在单元组织、编选体系和体例上,仍可作出更科学的规划,要建构一套科学有序的语文教科书编写体系,应注意单元与单元之间的纵向衔接,注意课型间的横向联系,注意课程设计的倒螺旋式上升结 构,注意语文基本能力之间的有序性(《对四套新课柝初中语文教科书编写体系的再思考》,《语文建设》第9期)。
   相关链接
   1.潘庆玉《从语言世界观看语文教材建设的价值导向》,《当代教育科学》第1期
  2.范蔚《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基本结构及其教育功能负载》,《课程·教材·教法》第7期
  3.赵年秀《语文教材言语技能训练型单元结构新构想》,《当代教育论坛》第2期
  4.王荣生、倪文尖《孔子与苏格拉底》,《语文学习》第11期
  (三)语文教材的选文问题
  选文问题是文选型语文教材最主要的一个问题,也是历年来争议最多的一个话题。今年的探讨在对鲁迅作品人选、选篇标准等方面值得我们关注。
  中学课本鲁迅作品不宜多选 作家韩石山站在文学的立场上对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鲁迅作品提出质疑。他认为,中学课本里鲁迅作品一选就是十几篇,是没有道理的。把鲁迅当一个正常的作家看待,知道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这么一个作家,有这么一种写法就够了。绝不能采取现在这种“漫灌式”的办法,强迫学生接受鲁迅的观念,接受鲁迅的文章笔法(《中学课本里的鲁迅作品》,《文学自由谈》第5期)。
  从《背影》的落选与入选看教科书选篇标准的变化 张秋玲对建国后《背影》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一出一进作了一番历史的考察。作为一篇文质兼美、语言文字典范、富于文化内涵的文章,由于涉及到“父亲”违反交通规则的问题而落选。《背影》的人选与落选向我们透露了教科书选篇标准的变化(《播下的是“跳蚤”收获的却是“龙种”——从{背影)的落选看初中语文教科书的选篇标准》,《语文建设》第4期)。
   相关链接
   1.杨孝如《1977年以来中学语文教科书对课文解读的影响论析》,《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l期
  2。赵献春、潘斌军《清末民初初中语文教科书文选价值取向之演变》,《教育理论与实践》第7期
  3.白维国《高中语文课本{红楼梦)选篇乱弹》,《语文学习》第9期
  4.林喜杰《天上的街市——一个经典文本的形成的反思》,《语文学习》第12期
  (四)语文教材比较及其他
  随着新课标教材的纷纷出炉和国外母语教材的推介,横向比较成了语文教材研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有不少学者以社会学、文化学、伦理学等为视点对语文教科书加以解读,拓展了语文教材的研究。
  语文教材写作训练方案的跨文化比较 赵年秀以苏教版语文教材与美国一套母语教材中的人物写作设计为研究案例,在训练内容设计、组织设计、策略设计和学习评价设计诸方面加以比较,认为要有效解决我国中学语文教材写作设计的科学化问题,必须借鉴一些国外的母语教材编写经验,更新训练理念,创新研究范式,同时要充实写作课程知识(《对中学语文教材写作训练方案的跨文化比较与思考》,《写作》第1期)。
  语文教科书中的性别平等意识 史习江以语文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编写为例,探讨了如何将性别平等理念、性别平等意识纳入母语教育的问题(《语文教·科书与性别平等意识培养》,《语文建设》第3期)。
   相关链接
   1.张秋玲《人教版、语文版高中课标教材(必修)的比较》,《语文建设》第1期
  2.戴前伦《中美中学语文教材比较研究》,《教育探索》第2期
  3.张勇《关于新旧语文教材练习活动的比较分析》,《语文建设》第5期
  (以上由于惠、钟峰华执笔)
  四、关于作文教学
  (一)作文教学研究的新进展
  贴近个性化生活的写作 潘新和教授在《福建教育》上连载的一系列文章无疑是今年写作教学研究的一个亮点。他从言语生命动力学的角度提出写作“需要贴近的不是共性化、抽象化的生活,而是生命化、个性化的生活。写作,不是人的生活化,而是生活的人化、生命化”的观点。并且认为:写作需要生活,更需要想像,“更需要凭依的是言语感受力、想像力和创造力”。他还划分了写作境界的三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辞章之文、学问之文、道之文,认为好文章是有学问、有思想的文章,从而提倡写率性、个性之文,给学生的思想和文章“解弊”。在此基础上他大胆地提出“所有的孩子都是言语天才”的观点,追求孩子言语上的个性化发展。他还对2005年福建高考作文情形进行了述评,提出了诸多富有价值的见解(《福建教育》A版第10、12期,B版第1、2、3、7期)。刘锡庆也持相近观点:“个性化”是作文“精神独创性”的凝聚,文章要以人为本,以个性为魂魄,作文个性化渗透在作文的方方面面和过程始终;他还呼吁高扬“个性化”大旗,这对以往模式化的写作在观念上是个冲击(《作文“个性化”之我见》、《作文“个性化”之我见(续)》,《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第5、6期)。
  创新思维与作文 程红兵提出“创新思维与作文”的五个基本原则:在故事中获得感悟,在思维中学会思维,在开放中放飞思想,在民主中均衡发展,在融会中实现贯通(《创新思维与作文》,《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第7—8期)。这些中肯的观点对于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写创新作文很有启发。
  真实的作文 李海林提出“真实的作文”,含义就是:真实的言语任务,真实的言语环境,真实的言语成果;他还说真实的作文是指“写作”这个行为的真实性,而真实的写作行为就是生活(《论真实的作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第5期)。李真微和叶黎明针对“真实的作文”这一话题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李真微《从“痛苦”中找寻快乐——为李海林{论真实的作文)续貂》,《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第10期;叶黎明《“真实写作”是中学写作教学的出路吗?——兼与李海林老师商榷》,《语文学习》第11期)。
  作文考级 《中学语文教学》第3期以“作文考级,你如何看”为话题发表了鲁扬、潘泽远等一组文章对作文考级进行了专题讨论,提出了各种有见地的看法和观点,引起了广泛关注,反响甚大。“作文考级”给我们写作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但它是否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不是语文教学与研究的进步?这些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思考。
   相关链接
   1.范金豹《中外作文教学目标取向的比较》,《中学语文教学》第2期
  2.张聪慧《中关课程目标.写作目标部分比较》,《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第.5期
  3.任桂平《中国、加拿大写作课程目标(1—9年级)比较》,《语文学习》第11期
  4.陈毅峰《创新作文六种常见的思维方式》,《语文月刊》第5期
  5.李志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写作思维》,《教学月刊·中学版》第1期·上
  (二)话题作文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第2期以“话题作文,将中学写作教育带到何方?”为话题发表了潘新和、徐江等人的一组文章。潘新和认为:不管是一种作文方式还是考试方式,作文的关键是要有一种人文关怀。而这种人文关怀,不是指出一个有人文内容的题目,而是整个设计体现出对学生的体谅和关切。徐江指出时下流行的对“话题作文”这个概念的理解都有偏差,并给这个概念正名。唐建新认为话题作文在高考作文能力考查上是有贡献的,但它也存在着一些缺陷。
   相关链接
   1.徐江《躁动于“话题作文”的运作里》,《语文学习》第5期
  2.建晖《“话题作文”与高中生的“写作幼稚病”》,《语文学习》第5期
  3.陈赣《话题作文题外有话》,《语文学习》第5期
  (三)网络作文
  今年网络作文引起了更多语文教师的关注,他们在实践中作了有益的尝试,在理论上作了深入的探讨。高东生总结了借助网络来进行作文教学的三大优势(《让网络推进作文新课改》,《语文建设》第1期);黄文杰指出网络作文的多元化评价的具体表现、特点、意义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网络作文与多元化评价》,《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第3期);姚明达则指出网络作文四个方面的负面影响(《网络给中学作文带来冲击的几个问题》,《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第9 期)。
   相关链接
   1.袁爱国《关注时事,走进网络,放飞个性》,《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第3期·上
  2.何一萍《网络写作的心理剖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第10期
  (四)作文评价
  如何运用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成为今年作文评价研究的热点。朱立安指出传统高中作文评价的四个弊端,并分析了高中作文发展性评价的特点,从内容及标准、基本方法、组织实施三个方面提出建立高中作文发展性评价体系(《人文融合:高中作文评价的发展诉求》,《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第5期)。蔡明认为:一、我们大家都应关注、思考、摸索作文评价,形成一个公正、公平、科学的作文评价程序和规则,这样就可以从评价的角度对中学作文的教学与改革起到良好的导向与推动作用;二、一个简单可行而又相对科学公正的作文评分标准,首先应该将“习作”与“创作”区别开来,即使不能简单地视中学生的文章为“创作”,我们也要首先将“一般习作”与“优秀习作”区别开来;三、应对高考作文的阅卷人员及复查组的专家进行资格认定和阅卷培训,阅卷人员的组成应坚决摒弃近亲繁殖(《关于作文评价的几点思考》,《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第1期)。
   相关链接
   1、袁奕聪《运用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思考》,《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第10期
  2、方金元、胡士平《让评价成为学生作文的催化剂》,《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第10期
  3、肖中《用发展性评价理念指导作文评分》,《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第9期
  4、赖李真《在作文修改中构建合理评价体系》,《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第8期
  5、孙绍振《高考作文题的感性和智性含量问题》,《语文学习》第7—8期
  (以上由黄良超、娄庆华执笔)
2#
发表于 2010-12-21 16:32:30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7:11 , Processed in 0.09309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