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需要更多有独立判断能力的科学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 05:06: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需要更多有独立判断能力的科学家
发表日期:2008-10-30
                                                           我不认为化学奖委员会评价生命科学的水平比我高”        10月6日,《科学时报》刊登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题为《美妙的生物荧光分子与好奇的生物化学家》的文章,介绍了荧光蛋白的发现经过。两天后,对这项工作有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下村修、钱永健和沙尔菲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无独有偶,6年前,2002年10月6日,诺贝尔奖公布前一天,饶毅在网络上发布的《21项值得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工作及科学家》一文中提到的3位科学家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奖。在那之后,这份名单上提到的科学家几乎每年都有人得奖,包括今年的蒙塔尼和钱永健。到今年为止,名单上21项工作已经有9项获奖。

偶尔预测一项诺贝尔奖也许并不难,但是预测9项诺贝尔奖,不能仅仅归结于偶然。况且,饶毅本人是神经生物学家,但他预测的名单覆盖了动物遗传学、免疫学、结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药理学、人类遗传学、病毒学等很多学科。在学科划分越来越细的今天,这样的科学家不得不说是个另类。饶毅为何能涉猎如此之广?

与饶毅相识20多年的旅美科学家、乔治亚医学院教授梅林说:“饶毅作出正确且有洞察力的预测,不是人人可以有的能力。饶毅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和许多领域科学家进行有意义交谈的科学家之一。”

“当你对科学很感兴趣、有相当深度的了解,就不难理解我为什么开出这个名单。”饶毅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饶毅任北大生科院院长之后常对学生强调“科学兴趣”,他认为只有那些真正对科学感兴趣的学生,毕业之后才应该继续选择科研道路。

今年6月,饶毅应邀在中科院研究生院为学生作《科学研究的动力》报告时,也介绍了荧光蛋白和下村修、钱永健、普腊舍和沙尔菲的故事。下村修16岁时受长崎原子弹爆炸影响短暂失明,后在普林斯顿做了20年博士,一直坚持作自己的研究,退休后还在自己家地下室做试验。饶毅认为“如果不是出于纯粹的科学好奇心,他是坚持不下来的”。

饶毅常对学生说:要勤读文献才能真正走进科学,培养科学兴趣才能有独立的判断。他本人的一大兴趣就是读科学文献。每每“看到科学发现而兴奋,所以了解的东西不算少”。

梅林表示:“饶毅10月6日的文章在事实中有重要的观点,介绍了好奇心驱使的科学家——他们不受功利驱使、不追求时髦。他本人对科学有强烈的爱好、对科学史很感兴趣。20多年前,他就开始广泛阅读科学文献,在脑中形成一个文库,并发展了批判性评价科学的能力,能挑出重要的发现。”

饶毅还兼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学史专业博士生导师。他说:“我体育不行,一般娱乐不多,主要和子女玩。个人兴趣除了看科学文献以外,还读科学史、美国建国史和中共党史。”其他兴趣包括“读《纽约书评》和《纽约客》”。

饶毅一再强调,他不是预测,而是介绍值得获奖的科学家及其工作。之所以和诺贝尔奖评委会不谋而合,是因为“委员会跟我的水平有点接近了”。饶毅说:“我不认为化学奖委员会评价生命科学的水平比我高。实际上,诺贝尔奖以前也发错过。这些评奖委员通常不是一流科学家,很多时候也不是一流评判员,而且最近几年化学奖经常颁给生物领域的工作,跨专业有时会局限他们的视野。实际上,国际科学界也有很多人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被诺贝尔奖委员会牵着鼻子走。”

饶毅认为,中国科学家应该有自己判断科学的能力和标准,而不是全凭诺贝尔奖作出判断。实际上,虽然中国人对诺贝尔奖如此敬仰,但在被诺奖光环笼罩之前,很多科学家却鲜为中国人所知——这是因为获得诺奖的工作大多完成于很多年前。

仅仅在去年8月《科学时报》记者采访宫颈癌疫苗发明人之一Ian Frazer教授时,还很难搜索到楚尔·豪森教授的中文介绍,而他正是因发现HPV和宫颈癌之间的关系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下村修一直默默无闻,甚至连自己的实验室都没有,很多生物学研究人员都不知道他的工作。今年6月,在向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学生介绍下村修时,饶毅曾开玩笑地说:“全世界1/3知道下村修的人都在这个教室里了。”

每年10月诺奖公布,中国人都要敏感一把、尴尬一把,用饶毅的话说“应该尴尬,而且应该极其尴尬”。

梅林认为,饶毅发表关于诺贝尔奖工作的文章是因为他希望在中国建立智力环境、培养未来科学家。

值得深思的是,中国科学要发展、进步,就需要更多对学术水平有良好判断能力、对科学有独立评判能力的人,不盲目跟在外国人后面,而是能够自主判断,发现正确的方向,决定主攻的目标。

来源:《科学时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7:23 , Processed in 0.05593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