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东坡拿人开涮的手法就是高 文/王散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 05:42: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苏东坡拿人开涮的手法就是高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诗意图
  
    惠崇《春江晚景》原图

  苏东坡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有人说这是一首哲理诗,有人说这是春景图,这样说并不错,这些确实是苏轼写作的目的。但是,这首《惠崇春江晚景》还是苏轼的调侃、逗趣戏作,我们不能不看到这一点。
  惠崇和尚是北宋的大画家,他擅长的是江南春景,尤其是水禽小景,其《溪山春晓图》、《沙汀烟树图》、《秋浦双鸳图》让人叹为观止,被称为宋人图画的绝品。惠崇和尚的《春江晚景》又称《春江晓景》,画面有竹,有桃花,有鸭子戏水,但蒌蒿、芦芽,绝不是画的主题,只不过是背景而已,至于,河豚已是画面之外了。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从画中的鸭子看出了春水的温暖,画得好,评得也好。这是规规矩矩地说画,说得合情入理,以鸭说水,以鸭说春,这正中惠崇的笔意。说得惠崇心中美滋滋的。可这不应该是诗眼,诗才写了两行,还没评论到关键处,人家惠崇正等着下文。惠崇想的是一定有更高的评价美辞将要出来。没有想到的是,这老苏笔头子一转,说到了“蒌蒿满地芦芽短”,说到了画最不重要的枝梢末节。这让和尚摸不着头脑了。这倒也行,诗有抑有扬,一般的诗到了这句也多是这样,抑过之后定有崇山峻岭,最后一句,定是出人意料的好评语。惠崇和尚正等着听好戏。可这姓苏的忽地来了个“正是河豚欲上时”,结句了。
  “正是河豚欲上时”完全是苏轼自己的想象,完全与画面无关。人家画的竹、桃花、戏水之鸭,最用笔墨的是鸭子。这些他说完后,眼睛却盯上了不起眼的蒌蒿和芦芽,又由蒌蒿和芦芽联想到了吃,吃河豚。拼死吃河豚,河豚可是个怪玩意儿,味道极美,但是吃了却能毒死人。据说,蒌蒿、芦芽这两种东西与河豚同煮,毒性就小了,就可以吃了。不沾荤腥的惠崇自然是一丁点儿吃河豚的意思也没有的,人家画的就是美水美景,可苏东坡这个馋嘴巴子,却自顾自地从人家的画里想出了吃,吃吃别的也行,偏偏是吃要人性命的河豚,这不是成心气死人吗?要是先生您写了“风吹草低见牛羊”,找个高人评评,那位评出了涮羊肉,您能不生气吗?
  其实读这诗时,读者就已经能觉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一节,“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另是一节,说的不是一回事。只“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两行诗,就已经将画的最好处评完,剩下的就是开涮了。
  对朋友的游戏之作,戏谑得高,糟蹋得好,又于看似不经意中留下了“春江水暖鸭先知”,说来说去,还是高。高人就是高人。
  有人说,苏轼与惠崇是同时代的人;有人说,苏轼与惠崇不是同时代的人。这事说不清楚。即使苏轼没有见过惠崇,也是拿人家的画开涮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7:23 , Processed in 0.07822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