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女艺术家张润滋泥塑作品欣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1 07:55: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女艺术家张润滋泥塑作品欣赏
    她喜欢平静的生活,气质恬雅,像她的作品。她塑造的人物大部分是女性,人物身材纤长,造型简洁大方,用色丰富典雅。
    她的作品与众不同,有自己的气质,寓刚于柔、寓动于静,有自己的手法,是在写实基础上适度的夸张变形,突出其美的特征,有自己的创造,既植根于民族民间的土壤,又广泛吸取外来艺术的营养,把它消融在个人的风格之中。她的作品造型、线条、色彩、比例的处理都极其简洁、精练,又不失细腻和韵律感,有象外之旨,可发人深思和遐想。
    她,就是完全靠自己的灵感和悟性成为著名雕塑艺术家的张润滋女士。
汉俑
闲适
    在拜访张润滋老师前,我对她一无所知。仅从她在1986年出版的画册中知道了她。
    在画册中潘絜兹先生的前言里,我了解到,张老师1954年从护校毕业后,留校任教。后病退,在养病期间,开始钻研泥塑艺术。她没上过美术学校,她的艺术道路完全是自己摸索出来的。
    张老师的作品,大致分为两个时期。1985年前,作品基本上都是彩塑,造型精致而不繁琐,用色考究而无匠气,少数部位还刻意保留着泥土本色。后期作品,基本不上色了,有几件仿彩陶作品使用了湿泥着色法,形成了类似烧陶时釉变的色泽,很美。
    后期创作的人物,眉目被虚化了,线条更加简洁有力,由早期柔美的曲线转为了直线,略显棱角的造型。老师解释说:年纪大了,对美也有了新的感悟,不愿重复那种细腻精致的风格了,更喜欢寻求那种简约、大气的感觉。细观察泥土的本色也是很丰富很美的,有的色彩会随着时间渐渐褪变,而泥土的本色却是恒久的。
    后期作品的造型风格更加简洁概括,线条呈现了刚劲、平直的粗放,给人以小胜大的感觉。
蔡文姬
屈原
     她创作的速度很慢,一般一件作品要花费两个星期左右才能完成。进入创作状态后,日思、梦想地面对泥巴,直到心中的形和泥合一时,才算完成。
    张老师由于身体纤弱而较少与外界接触,她的创作题材多取自中外文学名著和中国传统文化。那些原有的形象一旦到了她的眼中,经过取舍和新的构思,立马显现出她自己的风格了。她具有强烈的对美的感应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她只是偶然成为一个艺术家,她对艺术的感情完全是非功利的,每件作品都是她心灵最真挚的表达。
     曾经有一位英国人非常喜欢《简爱》这件作品,他觉得这个本属于他们国家的文学人物,竟让一位中国的女艺术家表现得那么到位。他愿出高价来买,老师就是舍不得卖。尽管她病后一直没有退休金,没有医疗补助,生活比较拮据,但也不愿轻易卖掉自己的作品,因为每件作品都像是她的孩子。这里我看到了老师对自己作品的责任感,而这种责任感正是一个艺术家最可贵的品德。
    张老师的泥塑艺术创作道路十分艰辛,愿更多的人关注她、帮助她,使她能为雕塑事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坐佛

农奴——依佐拉(巴西)
      张润滋的作品风格在她近晚年时期又有所变化,表现的题材内容涉及面更广,她对泥土的本质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探求。因此,在她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那段时间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系列的表现敦煌壁画中的佛和古代器皿、原始岩画上的人,还有许多现代服装表演中模特儿的形象,以及世界著名童话中的人物形象,也有她不断在做的少数民族形象。其造型风格更加简洁、概括,线条呈现了刚劲、平直的粗放和以小胜大的感觉,不禁使人联想到,若把它们放大或用石材、木材来表现都不失为一件好的雕塑作品。在色彩的运用方面,她又大胆舍弃了原有的表现方式,只以轻描淡写稍加点缀或干脆就各种泥的本色去施展她的创作理想。不消说,在她神奇或魔术般的创作生涯里,泥土的芳香、泥土的美丽连同她自己的梦想已融在了一起。而在中国当代彩塑史上,张润滋的作品将是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5 14:33 , Processed in 0.11814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