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双快”读写:二十一世纪现代职场的核心竞争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1 14:00: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双快”读写:二十一世纪现代职场的核心竞争力[z]  
  日期:2010年10月27日


图1:刘海涛教授作讲座
    9月26日晚,由流芳文化团主办的青年先锋论坛在弘雷楼311教室举行。本次论坛特邀我校党委副书记刘海涛教授主讲题为“‘双快’读写:二十一世纪现代职场的核心竞争力”的讲座。当晚,91357部队肖详信等海军战士、离退办彭强龙、关工委办公室诸桂英,以及流芳文化团的郑光华老师出席了本次活动。
    一曲优美动听的《军港之夜》歌曲表演拉开了活动的序幕。刘海涛教授首先从“汉语写作能力为什么是21世纪现代职场的核心竞争力”的原因分析。他指出,汉语写作能力是一个现代人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是21世纪新师资必备的综合素质结构系统。讲座中,刘教授详细分析了语言能力在一个21世纪新师资的综合素质中的核心作用。他旁征博引,列举了多个例子证明较强的语言能力体现较强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在生活中多写作,写作成果不仅能展示自己的才华、证明自己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还能在将来的就业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刘海涛教授在讲座中特别提到,语言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可以通过实践和训练来提高的。他引用中外例子,并结合自身的求学经历,说明语言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可以通过实践和训练来提高的,勉励同学们在实践中多锻炼,不断提升自我。对于如何提高汉语写作能力,刘教授运用了“双快读写”、“语音激活效应”、“交叉阅读法”、“金字塔原理”、“思维导图”等理论,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讲述提高汉语写作能力的实用而有效的方法。勉励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去功利性地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心态,快乐读书,快乐写作。
    活动当晚,流芳文化团向91357部队赠送了书籍,并为我校获得2010年“省高校优秀宣传思想工作网站”的“知心友,谈心亭”的站主、各版主以及在荣获2010年全国第三届“助学政策,助我成长”征文比赛优秀奖、来自法政学院的何翠娴同学进行颁奖。
    讲座结束后,不少同学纷纷表示,刘海涛教授的讲座让他们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在写作方面的知识,对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他们都表示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读写能力,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并希望以后可以多举办一些这一类的讲座。

图2:出席活动的领导嘉宾

图3:讲座现场


图4:刘海涛副书记为获奖者颁奖


图5:流芳文化团向91357部队送书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14:05:23 | 只看该作者
“双快读写”教程(1):语文教研与双快读写                            刘海涛


语文研究即语文教师自觉地以语文现象和语文教学现象为研究材料,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学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并用特定的语文研究文体进行表达的一种学术活动。
语文研究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保证。它不仅可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加强语文课程建设,更重要的是通过语文研究活动还能提高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和语文专业化能力。语文研究活动的结果,不仅仅是语文教师写出了一批教育案例和研究论文,也不仅仅是满足了语文教师晋升各类职称的要求和条件,更有意义的是语文教师在这种深入广泛的语文研究活动中,逐渐地认识、把握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和语文教学的规律,语文教师的专业化能力和语文学科的学理水平会因此得到培育和提高,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能够有效地实施和实现。
语文教师的专业化能力结构和其他学科教师不同。语文研究和其他学科的研究相比具有自己的内涵与特点。语文教师的专业化能力突出地表现在“教研创”(语文教学、研究、创作的浓缩语)能力上。一个合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但能够把语文课上得很生动,很有课堂感染力和启迪力;而且能够非常机智地通过教育叙事等教研文体开展和表达他的语文研究活动,这些研究成果能充分地体现他的语文教育智慧和教学艺术;此外,语文教师还能在用自己的母语写出一些规范的、水平较高的各种文体的文章,他用自己的母语写作形象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着学生。语文教师显性的和隐性的学科课程都在充实着、塑造着一个有着较强创新能力的语文教师形象。
语文课程的教研创活动是语文教师开展语文研究的具体方式。可以说,语文教师的教研创能力越强,他开展语文研究活动就越具体、越深入、越有成效。一个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专业化能力和语文教研水平,采取有效的提高“语文教研创能力”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法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基于语文研究的内涵与特点的上述理解,语文教师的教研能力的培育与提高可以采用“汉语双快读写”的方式来实施。
“双快读写”即:快速阅读、快乐阅读与快速写作、快乐写作。一个语文教师为提高自己的语文研究能力,他的“双快读写”更有新的内涵与新的定义。语文教师为了更好地在语文课堂内外进行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要比一般的学科教师和所教的学生更加懂得语文阅读教学规律和写作教学规律,要很深入、很广泛地研究阅读教学理论和写作教学理论;比一般的学科教师和所教的学生更加会阅读,会写作,更加懂得通过语文教师特定的阅读与写作来迅速地、不断地提高语文素养、语文的教学、写作、研究等各种专业能力。可以说,语文教师的“双快读写”是有效地开展语文研究,提高语文研究水平的具体方式、方法。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14:06:06 | 只看该作者
               “双快读写”教程:传统与现代内涵比较                刘海涛


针对语文研究内涵与特点的这种理解,语文教师的教研能力的培育与提高可以采用“汉语双快读写”的方式来实施。
“双快读写”即:快速阅读、快乐阅读与快速写作、快乐写作。一个语文教师为提高自己的语文研究能力,他的“双快读写”更有新的内涵与新的定义。语文教师为了更好地在语文课堂内外进行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他要比一般的学科教师和他所教的学生要更加懂得语文阅读教学规律和写作教学规律,他要很深入、很广泛地研究阅读教学理论和写作教学理论;他比一般的学科教师和他所教的学生更加会阅读,会写作,更加懂得通过语文教师特定的阅读与写作来迅速地、不断地提高语文素养、语文的教学、写作、研究等各种专业能力。可以说,语文教师的“双快读写”是有效地开展语文研究,提高语文研究水平的具体方式、方法。
“语文教师的双快读写”可以用“新阅读”、“新写作”来总结它的具体内涵。
一般人常常将阅读定义为:“了解、领会作者的意图”。这个传统的阅读定义是“被动式”的。新阅读的定义则是:“不仅通过快速识别、吸收、融合、记忆阅读材料的信息,而且能将阅读获得的信息立即或最终投入包括写作和演讲在内的交流应用过程”。这个新阅读的涵义具体展开有二个:一是汉语的传统阅读速度是每分钟约300个汉字,有“快速”涵义的新阅读要求通过特定的训练达到600个汉字以上;二是传统的阅读是“被动式”的,是读者被动地接受阅读材料提供的信息;而有“快乐”涵义的新阅读则要求读者接受了信息有即时用于写作、讲演的交流应用。这是“新阅读”的最核心、最有意义的内涵。阅读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有选择地、有反馈的应用功能。一个新读者(我们定义中的新教师)通过阅读而掌握的信息是为了“输出”(写作与演讲),为了这个“输出”(写作与演讲),他会相当敏感地认知、吸收、融会、记忆相关的阅读信息,他为了输出(写作与演讲)的目的,在这个目的的产生、实现的过程中,阅读活动出现被选择、被激活状态,阅读被选择、被激活的新状态使得阅读主体获得一种已用于“输出”实践的新鲜感和成就感,这种新鲜感和成就感反过来要求阅读主体要用更大的、更执著的注意力投入阅读、并展开丰富的阅读联想,这种新注意和新联想的产生使阅读主体有了一种快乐的、自足的阅读体验,这种阅读的成就感和快乐感成为了新的阅读动力反过来推动阅读主体开始新的阅读。这就是“阅读的快和阅读的乐”相互作用推动阅读新境界的产生。语文教师在这种“阅读的快和阅读的乐”中,收获了大量的新的信息,刺激了主体的阅读动力和阅读效果的形成。这就是我们说的:教师要比一般人更会读书、更会研究的实际情形。
一般人常常将写作定义为:“用有组织的文字来表达思想”。这个传统的写作定义也是“被动式”的。“新写作”的定义可以理解为:第一:通过新的写作技术和写作方法提高写作速度。对于语文教师来说,他一个小时能顺利完成2000字篇幅的文章写作,对于高中和初中学生说,他能在40分钟内完成800字的一篇内容完整并符合要求的高考作文和中考作文。这些通过特定“新写作训练方法”是能够实现的。第二:更重要的,“新写作”的“主动式”是通过博客(或微博)的新技术使得语文老师的写作成果迅速得到发表,这种有效的发表(现代网络和传统平面媒体)将反过来让语文教师获得一种成功的喜悦体验。这种写作的“乐”可以进一步反馈给写作主体,让写作主体在“快乐的写和发表”中进一步激活阅读的兴趣和写作的兴趣。主体的兴趣常常会使阅读、写作主体爆发一种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语文老师的读写境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语文教师的研究能力结构图中,新阅读与新写作密不可分、互为促进、良性循环、相互激活的。语文教师的阅读(输入)是为了语文教师的写作(输出);语文教师的写作(输出)也激发语文教师的阅读(输入)。这种互为依托、相互激励的情形我们就用“语文教师的双快读写”一词来简要概括。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14:06:45 | 只看该作者
“双快读写”教程(3):图表法的特点与运用                                    刘海涛

语文研究的基础性方法主要用“双快读写”来表达。“双快读写”作为“新阅读”与“新写作”的有机结合体,可用下列三种方法来展开读写教研的具体方式与过程。
英国的东尼·博赞曾创造了一个风靡全球的集“快速阅读、思维导图和超级记忆”三位一体的BOST学习技巧(详见《思维导图》丛书,东尼·博赞著,中信出版社20098月版),人类脑科学和思维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如发散性思维和整体性思维是“BOST学习技巧”的重要理论基础。东尼·博赞认为:思维导图是用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加上关键词和关键图像,用于储存、组织和优化阅读与写作的信息。根据脑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我们人的大脑的神经联结是多维度的,它完全能够、并且可说是专门吸收非线性信息的;我们人的大脑在聆听一系列句子时,完全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吸收信息,而是把信息作为一个整体来吸收、分类、理解的,并以多种方式进行着反馈。可见,人的发散性思维和整体性思维就是我们左右两个半脑工作时的特征。于是,如果我们把“博赞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方法和技巧运用于阅读,就相当于用一个图表来高度精当地概括一本书或一堂课的逻辑内容,这种有效的概括和记忆对构成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文化素养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我们把“博赞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方法和技巧运用于写作,这就相当于用一个图表来快速完成文章的构思。推而广之,如果我们同学把“博赞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方法和技巧也运用于听教师讲课、听专家讲学;如果我们教师把“博赞思维导图”运用于编制PPT教学课件,用于教学生写课程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那都将产生事半功倍、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笔者在写作《商业社会里的人情美和人性丑》论文时,用思维导图的方式铺排了四个方面的阅读感受,而思维导图的逻辑层次较迅速地让笔者合并、归类某些阅读感受并得出某些有逻辑层次的主题句(即各分论点)。笔者很顺利、很快乐地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完成了一篇论文的写作。笔者读高中时的语文老师就曾经在班上做过一次用一个图表来讲授一节课的教改试验。易中天教授在1985年给武汉大学文艺理论助教班讲《中西比较美学》课时,就用一张画了图的纸讲了一个上午。笔者20年来写作的10部书稿和200多篇论文,写作前的许多图表般的提纲实际上就是一份份思维导图的雏形。罗列上述教学案例决不是说笔者和笔者的老师在多年前就无师自通地运用“博赞学习理论”,实际上笔者是想说明:作为人类的大脑在组织和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及别人的思想时,在阅读(信息输入)和写作(信息输出)时,会有共同相通的、符合人类思维规律的情形。
教师“双快读写图表法”的使用方法是:每一幅思维导图要有一个突出的中心,这个中心的关键词或关键图产生研究的结论(结论在阅读上就是主题句;在写作上就是中心论点);围绕这个突出的中心可有序地画出放射性的各种线条,每个线条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列出二、三、四等不同的层次和序列;在画出的每一线条上横向列出关键词(不是短语和句子),这个关键词能让作者迅速联想起多项、多层的内容。这样的“双快读写图表法”将使教师在研读资料时,迅速准确地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和新鲜信息,使教师在构思、写作时,能开拓思维、想像的空间,迅速地、有概括性地将内心纷纭的构思思绪有序化、条理化,迅速地找到切入写作的第一句话和第一感觉。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14:07:19 | 只看该作者
“双快读写”金字塔法的特点与运用

如果说“博赞思维导图”理论成为了教师的双快读写中侧重于思考和表达相对具像化的非线性信息(即记叙文文体)的理论资源的话,那么美国巴巴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则是教师双快读写中侧重于思考和表达相对抽象的线性信息(即议论文体)的另一理论资源了。巴巴拉经过长期研究人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成果,有了下列对教师双快读写能力结构的养育和生成极有价值的几个结论:“大脑自动将信息归到金字塔结构的不同分组中,以便于理解;任何预见归到金字塔结构中的思想都更加易于理解;这说明任何书面文书都应有意地将其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1]巴巴拉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了对下列写作、特别是应用写作极有见地的观点:“要想写出条理清晰的文章,关键是在开始写作之前,先将作者的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并按照逻辑的有关规则进行检查和修改”。[2]“巴巴拉金字塔原理”现在已成为了应用写作(管理者和咨询业等)的实际行业的写作模型,其中一些最基本的规则和写作方法已被各类高校的许多课程吸收,并在全世界各地广为传授。
如果把“巴巴拉金字塔原理”运用于教师的阅读,特别是运用于教师论文的阅读,那么我们完全能够用金字塔图形来概括研究论文的核心观点,各分论点以及主要的论据材料,于是我们能够通过快速阅读来准确理解、记忆这篇研究论文的精髓与核心。如果把“巴巴拉金字塔原理”运用于教师的写作,特别是运用于研究论文的写作,那么我们会依据金字塔原理构建完整的研究论文的结构图形,并根据结构图形列出、填入或寻找相关的已选择、已提炼的论文材料,显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结构,这样就会完成一篇符合规范的研究论文的写作。
“巴巴拉金字塔原理”运用于“教师双快读写”时的具体方法是:首先在金字塔塔尖的位置找出(阅读)或提炼出(写作)全文(或全书)的中心论点,这个中心论点要用涵盖关键词的简洁判断句来表达;在金字塔的中上部位置找出(阅读)或提炼出(写作)2个以上的导言作主题句(或分论点),这2个以上的导言也要用涵盖关键词的短句来表达,并形成和显示这2个以上的导言之间的逻辑关系;在金字塔结构的中下部的塔基的位置,要给每一个导言(分论点)列出2个以上的论证材料,理论材料、事实材料均可,但每个材料用相应的关键词来概括相应材料的内容和形式,当每个导言(分论点)统领下的材料叙述完毕后,均要用一定长度的评述句来对材料与导言相连的内涵进行简要的夹叙夹议式的评议。我们把上述导言、材料、评议三要素齐全的表达模块用“DCP模型”来概括(DCP即导言、材料、评议的第一个汉语拼音字母)。这些就是“巴巴拉金字塔原理”在语文研究论文阅读与写作中的基本规范和基本方法。

[1]巴巴拉·明托.金字塔原理:思考、写作和解决问题的逻辑[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6:3.

[2]巴巴拉·明托.金字塔原理:思考、写作和解决问题的逻辑[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6: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14:08:12 | 只看该作者
“双快读写”教程(5):教育叙事的特点与写作

(一)教育叙事界说
叙事的涵义即叙述故事。教育叙事即:教师叙述自己的教学生活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这个教育事件的叙述有一个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的全过程,在这个完整的教育事件的叙述中明显地显现一个教育理论,这个教育理论常常是教育界和教育生活中热议并对教育同行有启发的话题或论题。
教育叙事的最终成果实际上就是“教育记叙文”。作为记叙文的类别,教育叙事主要的写作方式是以“叙述”为主,它的“叙述”方式常常是“夹叙夹议”。它通过一边叙事教育事件的经过,一边用研究者的主观情志对所述的教育事件发表精当的有自己教育立场的分析、评论。这些分析、评论仅仅是叙述的一部分,而不是像教研论文那样,成为论文主体的组成部分。
教育叙事的写作材料出自师生生活中熟悉的口述、访谈、故事、日记、自传、传记、书信、博客等。这些写作材料体现了教育主体的教育经验和教育实践。亲力亲为、真实可靠是教育叙事最基本的品格;用故事说话,用真情感人是教育叙事最重要的特点。教育叙事的写作,可以把一个教师的内心情感、理性思维、隐性知识转化为一种显性知识和显性课程,可以展现一个教师的教育智慧并将它们转化为一种集体智慧和共享资源。
教育叙事是教师教研、科研的一种成果。它对促进教师的教育反思,改进自己的教育工作,调整自己的教改思想有强有力的促进作用。作为一个语文教师,通过写作教育叙事,更是锤炼、提高自己的教研创能力的一个阶梯,挖掘体验语文教师的教改成就感、喜悦感一个载体。
(二)教育叙事的类型
教学叙事:这是关于某一节课或某一教学活动、教学片断的具体回顾与反思,许多语文教师写的较为详细、具体的课外小扎、某一次班会的过程叙述和得失总结均属这种教学叙事,有时这种教学叙事往往就成为一份教学案例的事例部分。
生活叙事:这是教师与他的学生、与他的同事、与的老师交往的生活故事。这里面生活的涵义,必指教育生活。这样的教育生活有一个曲折变化,从开始到高潮、结局的完整故事。一个完整的教育生活叙事可以成为一份具体的师生生活案例。
叙事研究:此类教育叙事,除了叙述一个完整的教育事件外,更多内容则是教育研究、实践研究过程中的思考体会。“夹叙夹议”中“议”的成份占了教育叙事的大半篇幅,开始向教育案例、教研论文过渡了。
笔者写的“教研创的故事”系列,大半属于生活叙事。其中《迟到的学位》,主要记叙笔者的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未获得学士学位,而通过考教育硕士获得超越学士的高级学位的故事。这篇教育叙事(生活)没有隐藏笔者的情感和思考,触及了一个现今的教育理论如何评价学生、教师如何适应教改而成长的教育问题。在“教研创的故事”系列中,每一篇都有一个典型材料,人物、事件、经过、结果等叙事要素均齐备。每一篇都涉及或提出一二个较有普遍性的教育问题。每一个涉及或提出的问题都做了理性思考,分析和简洁阐述包涵在这个教育叙事中的最基本的教育理论、教育观点以及教育方法。
(三)写好教育叙事的N个方法
首先,要使教育叙事的“三要素”齐全。一篇规范的教育叙事必须是“典型材料、问题提炼、教育哲理”三要素都具备。若缺少典型材料,那这篇教育叙事则可能向教研论文转化;若缺少教育哲理或问题提炼,那可能就会变成一篇纯粹的记人、记事的记叙文。正是因为问题提炼和教育哲理的显现,才使教育叙事作为教师教研成果来被教育同行认可。所以,当使用“博赞思维导图”来构思一篇教育叙事的写作时,这三要素要分别成为围绕中心而放射出去的曲线,并用精当的关键词来概括每条线的具体实质内容。
其次,教育叙事选择的典型材料要用细节。教育叙事的材料不能太空泛,太概括,不能综合叙述许多同类型的材料。要象散文、小小说提炼核心细节那样,让教育叙事的材料细化到有别人无法重复的教育故事。教育叙事的细节越是独特,那包涵在其中的教育哲理才有被读者关注、思考的可能。
第三,教育叙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要引进一些叙事技巧,哪个细节先讲,哪个细节后讲;是结局先讲,还是故事从中间开始,在构思时都要有所讲究,这个讲究叙述技巧的目的是要增大、强化教育叙事的感染力,要非常有艺术地去激引读者的阅读共鸣。
第四,教育叙事中包涵的教育哲理宜用精炼的语言去点破。若不点破,采用暗示的表达法,这就是小说了。而用精炼的语言去点破它,但又不是长篇大论,这就形成读者感到震撼,并能启发和启动读者的联想和共鸣,让读者也参与思考、参与研究和讨论,这就是教育叙事点破教育哲理的高超技巧和效果。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14:08:54 | 只看该作者
汉语写作能力:21世纪现代职场的核心竞争力
(讲座大纲)
刘海涛

一、为什么说“汉语写作能力是21世纪现代职场的核心竞争力”?
一个现代人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关系。
一个21世纪的新师资必备的综合素质结构系统。
语言能力在一个21世纪新师资的综合素质中的核心作用:
培养人的语言能力实际上就等于培养人本身;
“双脑教育”与“双语教育”等理论的提出。
较强的语言能力体现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若干案例:
中文专业的xx、xx;
化学专业的xx;
“流芳文化团”的xxx、xxx及一批参加征文和网站建设的同学的文章
(见《芳草碧连天》等)。
二、语言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通过实践和训练来提高。
人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是天生的,它有一个逐渐被发现、挖掘、发挥和提高的过程。“研究性实践教学”和有效的写作训练可以逐渐提高人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写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大体包括五个层次:书写能力、用语能力、构段能力、谋篇能力、立意能力。说话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大体也可分为五个层次:正音能力、复述能力、会话能力、讲演能力、论辩能力。写作和说话的能力在低级阶段主要是模仿,但到了中高级阶段,人的口头及书面表达就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劳动,需要调动一切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与人类的创造思维紧密相连,最全面地体现着“双脑”的创造力。因此,真正的写作和说话教育应该是创新教育,“写作与说话”课程具有培养人的创新思维的功能。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案例。
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我的老师王教授通过开口诵读自己喜欢的文章来提高论文写作水平的故事;
我自己30年前每天的“读报课”“歪打正着”式的案例。
三、提高汉语写作能力有哪些实用而有效的方法?
用“双快读写”理论使自己的读书和写作回到它的本义。
用“语音激活效应”理论体验母语的快乐语感。
用“交叉阅读法”来培育理论语言和文学语言的感觉。
用“金字塔原理”来组织论文的观点和材料。
用“思维导图”来展开写作的快速构思。
用“语言模型”和“语篇模型”来提炼主题句和语篇模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7:29 , Processed in 0.07296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