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温儒敏教授讲座警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30 08:2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温儒敏教授讲座警语


●这次课程改革,规模最大、力度最大、影响最大,但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甚至带有悲壮色彩。
●基础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课改八九年过去了,问题仍没有解决,但问题不能算在课改头上。
●基础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在人才培养上得了重症:一是不讲差异,不重视个性,不因材施教;二是竞技化的教育,导致了把学生变成了教育机器,创造力下降。这对学生的身心是有害的。
●现在的课改很乱,上面出台政策推进课改,但下面依然我行我素。从上到下都在讲摆脱应试教育,但所有学校、家长都在瞄准升学率。
●关于课改,我们一方面感到有必要性而且很迫切,另一方面却感到艰难,举步维艰,甚至很无奈。我们要从整体、大局看问题,前提是一定要改革,改变现有教育状况。
●我们要给课改补台,不要拆台;要从长计议,不要激进颠覆。虽然课改进展艰难,问题不少,但无论如何,我们应当支持,应当补台,而不是走过场,甚至拆台。
●语文课改有很多亮点,如综合性学习、学业水平考试、课程分为必修选修,但亮点没有得到体现,最大的问题是师资跟不上。
●高考和中考仍然是指挥棒,说到底,课改目前还得在高考的框架下进行。我们不能过分理想化,以为课改可以和高考对立起来,独立推进。在高考框架下,课改能走多远就尽量走多远。课改和高考应当相生相克的,完全不考虑高考,甚至讳谈高考,这样的课改是脱离实际的。
●课改和高考要平衡。平衡需要水平。有平衡,就是进步,就是改革。有水平的教师懂得平衡,懂得相生相克。帮助学生学得好,学得活,又考得好,这才符合民意。
●我们要讲平衡,不要走极端。
●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天性,培养学生兴趣。
●听说读写,读最重要。应当把读放在首位。现在的语文教学几乎完全指向高考,是很枯燥的,很累人的。很多高中生毕业了,除了读本与教辅,没有读过几本书,没有形成阅读的爱好和习惯。阅读对他们来说,不是优雅有趣的事情。这样的语文课是失败的。
●语文课的阅读是含英咀华、涵泳体悟、逐步习得,如果缺乏个人的阅读体验和感受,讲得太多,是不对的。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防止以具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防止过分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只有通过反复阅读或者朗读,才能更好地进入作品世界,让学生在感受、体验和想象中得到熏陶,提高审美能力。特别是诗词课,还有文言文课,要求阅读主体的融入,讲究氛围的浸润,没有反复阅读,那情味就出不来,语感就出不来。
●为了高考,语文课被边缘化了,学生的阅读就更少了。怎么办?起码课内要有机会让学生读,让他们尽量多读。
●阅读量非常重要,有一定的阅读量,语文素养才能上得去。光靠做题,是不行的。
●写作可以模仿,但不应该把仿写沦为套路。着眼于套路这种学习太过了。我们反对套式作文。
●语文教学包括作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特别是书面表达能力。能写通顺、清晰的文字,这是最主要的。其次才是抒情呀,审美呀,等等。高考作文恐怕还是要侧重考文字表达能力,当然,其中也包括思考能力。至于文笔呀,文采呀,我看不是主要的,起码考试不应侧重考这些。
●作文教学的第一要务的文通字顺,有一定的思想内涵,然后才谈得上其他。文学性,文笔等,不是中文的第一要义。
●写作不必讲很多理论,只需不断练笔。不要讲得太技巧化,不要过于功利,千万不要过分押题。
●多读比多写更能提高写作能力。因此我们提倡大量阅读,适当练笔。
●完整的人格形成,以及能力的培养,除了智商,很重要的还有情商。文学教育在情商的培养中可以起很大作用。
●要挤出一点时间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尊重他们的阅读体验,鼓励他们的个性化的理解,注意保护他们对文学的兴趣。
●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提升很重要,厚积方能薄发。语文教师无论工作多么忙,最好也要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哪怕是一块不大的自留地。
●在当前的现实下,静下心来读书,是很难的。
●语文教师是化育人的,是一个人文性很强的专业,语文教师自身的修养非常重要,有足够的素养,不完全是教学的需要,也是自身精神的需要。
●语文教师最好有自己某一方面的专业爱好,能多少进入相关领域,有一定的研究,有些发言权。你在状态中,会有一种成就感,同时也可以不断接触学科前沿,让自己保持思想活力。
●取法乎上,给自己定位高一点,保留一点理想主义,那么,学习、教学、生活就有了目标感,就更有意思。
●最好的语文教师都不是满足于当一个教书匠的。

                          巢宗祺教授讲座警语

●任何课程,首要任务是育人,教育、培养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而不是塑造具有某种技能的机器。
●各门课程要考虑如何结合本学科的内容、知识、技能、方法等来教育人,培养人。
●语文课程设立三维目标,语文课程关注的内容和目标拓展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表达了具有多重功能的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当前语文课程建设的战略取向。
●人文性中的文,是文明化的意思。也就是自然人通过教养成为社会人、文明人的过程。
●语文课程的内容包括口头和书面语言,应该包含语言、文字和语言文字的作品,如说话、文章、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
●语言文字的作品不可能纯粹讲语言文字,而是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语文课程中,学习语言以及语言的运用是最基本的任务。
●学生所学的语言不是纯粹的形式,在学习语言以及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学到表达的形式,也涉及表达的内容。通过阅读,学到了表达形式,还学到了其他方面的知识,思想观念、情感态度也产生潜移默化的演变。
●语文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设计,既要考虑表达形式方面,也要关注表达内容方面。社会在发展,我们就要认真考虑社会进步对语文课程的要求,要研究21世纪之初的中国对语文课程的要求。
●当今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更高,包括对人才的语文素养的要求,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的要求,对人才的心理素质和人文修养的要求。
●语文学习重在阅读,做那么多的练习册没有用,反而把学生的口味败坏了。
●语文教学重在读书,强调积累、感悟、实践和梳理。
●读书是学好语文的第一要务。
●读书包括兴趣、习惯、品位、方法、能力的培养。
●诵读很重要。诵读的作用是储存语言材料,形成语言结构和语言运用的抽象化的模式,强化和优化由大脑和发音器官等组织起来的语言反应机制,受到情感、审美、文化等方面的感染和熏陶。
●如果全中国的人,人人都能被两三百篇优秀诗文,一定会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个词记住了不是你的,你用两三次后,就是你的了。
●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是什么?是读书。
●读书要强调读的质量、书的质量、读的过程。
●语言是积累,良好的语感,是靠读书读出来的。文化品位、审美能力、知识视野、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是读出来的。
●读书是学习的另一种说法。
●要读含金量最高的作品。
●一个语文教师,最好能背诵几十篇《古文观止》里面的文章。
●语文教学中一度存在着学科本位、过度理性化的倾向,把语音学、语法学、修辞学的研究成果简单地搬到语文教学中来,简单移植自然科学的思想方法,讲究客观性、追求抽象性、注重学科知识和显性规则的讲授,脱离了语文学习必须依靠读书的根本,弱化了语感的培养和对语文积累感悟的要求。
●语言、文字、文学等的学术系统和语文教学系统有联系,又有区别。
●要注意语文教育的特点和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对低年级的学生特别要注意采用具体的、富有形象色彩的学习材料,应该注意培养感觉,培养兴趣。在此基础上,随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再逐步增强理性思维培养的力度。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是为了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也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既要取法乎上,又要脚踏实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6:36 , Processed in 0.06166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