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6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美术教育对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6 09:09: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美术教育对接
长沙市岳麓区燕联小学陈莎莎

【正文摘要】在教育改革的深化下,2006年9月我国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把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放在了突出位置,这就再一次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纲要》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学校开设绘画、书法、剪纸传统工艺等课程,本文就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美术教育中的关系、地位、及相互对接、如何展开进行了论述。文中重点阐述现代美术教育应注重“创造”与“继承”的关系,注重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美术教育    新课改与素质教育   承传与创造

现代素质教育需要引进民族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不仅是中国的文化精髓,也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遗产是通过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和遗留下来的,是特定的历史时期的活化石。中国是继西班牙、意大利之后的世界遗产第三大国。然而,从中小学教材可以知道能和传统文化有关联的课程相当少,传统文化也被慢慢忽视和遗忘。学校美术教育在这一时刻肩负重任,通过美术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艺术和世界遗产的价值,激发珍惜美术遗产、关爱民族民间文化的情感,让学生学会传承与保护文化遗产,莫让“遗产”变“遗憾”。这是美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1世纪中国人对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都在青少年身上,这是历史赋予他们的重任。而要建设、创造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首先要从娃娃抓起,从基础开始,小学无疑是素质教育最基础的环节。
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美术教育是我国新课改下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如何在美术中溶入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是关键所在。今天,中国传统美术已经到了濒临消逝的边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说过:“民族文化的传承人每分钟都在逝去,传统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过去机械反复的进行技能学习,将美术的内涵给彻底破坏掉,无视学生的自主创造力,严重摧残了学生对审美的理解、感知、想象,更不能让学生得到美的教化与对美术文化的认识,那么素质教育只能成为一纸空谈。
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坚持以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对小学生开展美术教育将改变我们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美术教育只是普通的技能教育。无庸质疑,美术是人类智慧表现形式的结晶,具有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品质的功能。小学教育中开展美术教育无疑是从保护民族文化入手,重建美术文化生存、传承和发展的平台,把根留住,让传统美术进入课堂不失为一条良策。
美术教育在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不容忽视
长期以来,人们多把美术作为一种个人爱好,过多关注其“技术”层面上的累积,其课程资源也是相对封闭的、单调的、缺乏吸引力的,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人们开始广泛关注美术学科的育人功能,将美术学科与生活的联系,美术学科与多学科的联系,以及充分挖掘美术教学资源以使美术学科课程变得对学生更有吸引力等等,这些探索都是在美术学科中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如果充分利用好这些途径,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美术学习决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美术学习应以“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
小学美术教材中的欣赏部分,有大量的中国历代以来各种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及图片资料,如彩陶、青铜器、石雕、秦陵兵马俑、秦长城、汉画像石、壁画、帛画、版画及有代表性的美术家及其作品等。这些教材中,又有大量的内容蕴含着爱国思想情感因素,可谓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素材。
    在近年的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我较关注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探索,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方法上也做了一些粗浅的尝试,在近几年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摸索和探讨着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美术教育的成功对接这个有待以后继续探索研究的课题,现将最具代表性的几节美术课的具体做法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和交流。
一)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来考虑选择授课内容。
作为美术教师的我们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应多注重向学生传授中国传统的文化知识,对现有教材上的传统知识教师要进行合理补充和拓展,或做成一个系列或知识逐渐提升递增,增加课时及学习内容,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掌握,让学生了解,中国除了有兵马俑、长城,还有戏曲、武术、陶瓷、雕刻、书法等等多不胜数的优秀传统工艺,中国的特色园林建筑、民族服饰以及刺绣、剪纸、蜡染、编织各种民族工艺品,都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精髓。我认为除了向学生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外,更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开设民间工艺美术课程,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观摩鉴赏实物并亲自动手制作作品,以加深对我国民族工艺文化的认识,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弘扬祖国的民族文化。在近年来的美术开放示范课活动中,我和身边的多位美术老师都选择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内容的课来进行研究示范。其中包括了民间工艺、中国画、剪纸,蜡染等领域的课程的初探和尝试,成效是可以肯定的,有很多值得同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也有继续要改进和探索方面。
课例一:湘版美术试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民间玩具》。
我的做法是先让学生收集自己或亲戚朋友家的特色民间玩具,有条件的可以去学校附近的湘浙小商品市场逛逛,那里有很多有特色的充满民族的小商品和小玩意儿,家里有电脑的可以和家长一起上网收集民间玩具相关图片,带到课堂上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欣赏,一起玩一玩,说一说,看一看,再画一画,老师再适机展示更多的民间玩具图片和实物,再引导学生了解民间玩具因不同民族地方特色其制作的玩具在材质、造型、风格、色彩和制作工艺方面的区别。这样的课堂对孩子们的吸引了可真不小,孩子们的收获也丰富。
课例二:湘版美术试验教材四年级下册《剪纸故事》。
在上学期的公开示范课中,我和另一位美术老师不约而同的都选择了这节课,巧的是我们的初衷都是一样,都想到了要让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知识得到发扬和承传,在学习多元文化的同时不忘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当然两位老师在这节课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知识点的处理方面都不同,这种同课异构的形式更能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互相学习。很欣赏那位何老师声情并茂地用剪纸童谣来进行情境的导入,而我是用剪纸作品欣赏导入,略显传统一些,在做示范时我请学生上台做出自己喜欢的动作,我现场直接剪出人形,边剪边渗透剪纸要领和技法知识。这对教师的基本功是个考验,上课之前我还是花了很多时间研究和练习剪纸技巧,所以还是有一定的把握,对学生来说也会对老师产生一种钦佩感,在解决构图问题方面我的做法是先剪出一些人物,景物、道具,再让学生在投影仪下选择自己的剪纸图片拼摆故事说故事,提示学生注意前后远近关系。而何老师是利用课件动画做“加减法”,来解决构图问题。在作业形式方面,何教师很用心地为学生准备了红绿彩纸,用“红男绿女”的极富民族特色的形式来让学生独立完成剪纸,最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剪纸作品形态夸张,生动自然。而我的作业安排是让两位学生合作在一张黑色卡纸上面完成共同的“剪纸故事”,不同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给了学生不同的学习感受,但是目标是相同的,学生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了,也从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由此充满了民族自豪感。
相关图片这资料:

课例三:湘版美术试验教材五年级下册《团扇》
在这学期的校内青年教师赛课中,湘版美术教材五年级下册第6课《团扇》引起我的注意,这节课既能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感受水墨画的神韵又能让其了解中国的扇文化知识,体验创作与实用的乐趣。所以我毫不犹豫地选定了这一课,也希望借此机会多向学生渗透一些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知识。
教师的示范是十分关键的,我利用课余时间精心制作了多把团扇,考虑到示范作品应与学生的认知接受能力一致,我的扇面多以简单的花鸟蔬果为表现内容,运用中国画的形式来装饰扇面,这样通过降低材料难度学习难度也随之降低了,教师的课堂示范再配合大量的团扇图片欣赏及典型图片分析讲解,学生的学习效率也相对有所提高了。
学生作业图片:



课例四:湘版美术试验教材四年级上册《花手帕》。
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百花齐放,其中历史悠久的“染缬”就是奇葩之一,是唐代最为发达的一个印染品种,印染的图案纹样神奇多变,色泽鲜艳明快,图案简洁质朴,具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本课的活动二扎染手帕的设计汲取了染缬这一民间艺术的营养,并将其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巧用身边易取之材料,仿民间艺术染制一方手帕。记得我区一位杨老师多年前上过这课,收效十分成功。学生对这种特色民间手工业制作课反响相当强烈,感觉很民间艺术神奇。扎染手帕,事先给学生准备的是四方的细帆布,染料用红色、蓝色两种墨水代替,困扎用的是不易吸水的纤维绳,还准备了染制布料时用的小塑料桶和一次性手套的
课例五:湘版美术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唱大戏》
这是一堂在岳阳市举办的中南六省美术协作交流会获的一等奖的课例,是以中国传统戏剧人物于中国画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也是我区的一位年轻美术教师,作为一名男教师,个人综合素质非常不错,亲手制作的精美的动画课件赏心悦目,上台来了一段韵味儿十足的《说唱脸谱》,幽默轻松的教学风格一下子就把学生和听课的教师带入到了传统文化的学习之中,其现场示范的功底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就的,用传统的绘画形式来大胆地表现传统戏曲人物他的这堂课上的相当成功。     
学生作业图片:

湘版美术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捆扎玩具》学生作业:



湘版美术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编花篮》学生作业:


湘版美术试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纸条穿编》学生作业:



二)以现代多媒体技术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美术教育事业的到很大发展。随着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源源不断进入课堂,新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也发生了跨时代的变化,形成了全新的艺术教育理念,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
     在课例二《剪纸故事》教学中,何老师就是巧妙地利用课件动画做“加减法”,启发学生对人物与场景及道具的合理取舍和搭配,这样很生动直观,学生对构图知识理解起来会更快一些,在学习的过程中何老师还收集到了民间剪纸艺人王桂英老奶奶的贴近生活的一系列剪纸作品给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到艺术原来来自于生活,表现的也是生活。并且将生活中的照片与剪纸照片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现,一目了然地让学生就理解了剪纸作品的特色。课的最后拓展部分我觉得何老师做的很好,将现代剪纸艺术家与其代表作品和大家分享,这样让学生自然地了解了传统剪纸与现代剪纸,平面剪纸到立体剪纸,再到行为艺术的特色,这样有机地将的承传与创造融为一体。
在课例三《团扇》的教学中我深知课件的合理有效地的运用可以让教学效率更高,课件的辅助能帮助我更直观形象地解决了扇面的欣赏、构图、和技法表现的问题。课件的制作是一个很花费精力和时间的过程,我做了大量的网上图片资料收集工作,经过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的修改和加工,选出了许多的古典背景图片和较多的有代表性的扇子实物图片及扇面图片做为我课件中素材。
课件的开始部分我安排了一段团扇舞视频片段激趣导入新授。为了这个视频材料我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在网上收集素材。凭以前的课件制作水平很多新出现的问题都无法解决,只能是边做边学了。在艰难地下载视频文件后我发现根本不能在课件中使用,因为格式不支持,我又在百度里面寻求解决的方法,下载了一个文件格式转换器,经过多次的尝试,终于转换成了课件里面支持的格式,能在课件中顺利播放了。
为了营造古香古色的意境,我选用了两首古筝曲《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来渲染课堂气氛。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我安排了一个“古人与扇”的连线游戏,让学生在欢笑声中在老师的潜移默化的引导下来轻松地了解中国的扇文化知识。在扇面构图这一难点中,我也运用课件的直观性和灵活性,在让学生上台动手操作,多次尝试中得到有效解决。
二)         以现代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模式。
       (一)近年来,原来的教育模式(重技巧轻理论)逐步被打破,新的教育(创新)机制还有待于完善,在艺术教学、教研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给从事艺术教育的老师提出了新的课题。一段时间来,随着艺术信息的广泛交流,尽管我们所面临的是林林总总的各种流派的教育模式,但是强调注重现代美术教育“创造”与“继承”的关系已经日益明朗。现代美术教育要注重“创造”与“继承”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前面提到的课例三《团扇》一课中,在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怎样让孩子以主动积极的建构方式来获得对中国传统艺术的重新认识和了解,我采用了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两种教学模式。上课之前,我要求学生自己上网查阅与扇有关的资料,让学生在课堂上用小组派代表汇报的形式和大家分享各自的收获,这样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的开始部分,我引导学习了团扇的结构及外型特点以后,要求学生用老师发放的现有材料以最快的速度自己独立做一把团扇,通过这样的训练来锻炼学生自主创新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合理运用都是为了能突破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更有效地重塑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基本信念,使他们在形成部分童年经验的同时,也能在轻松有趣的美术课堂上将优秀的传统文化镌刻在心灵。
       (二)美术的传统不是模仿、顺从,而是怀疑、挑战和反叛。试想如果没有借鉴传统,哪能有新的创造?弘仁用笔空灵,以俊逸胜;髡残笔墨沉着,以醇朴胜;八大山人笔致简练,以神韵胜;石涛笔法恣肆,以奔放胜。当画坛趋向复古,出现“家家子久,人人大痴”,他们挺然而出,打破当时画坛的寂寞,并以独特的画风示世,这在画史上是极不寻常的。他们既是旧传统的积极继承者,又是传统最具有反叛性的挑战者。积极的继承是为了反叛和挑战,反叛和挑战的成果表现为新的创造。美术总是在不断进行艺术创造与继承的辩证统一过程中向前发展起来的。
(三)创新求变是美术发展的永恒主题
艺术从本质上说是创造革新的,艺术创新是艺术的生命之源,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创新精神是社会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现代美术教育中引发一场重大的革命。我国要复兴民族、振兴中华,必须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教育成为影响国民素质的关键所在,时代呼唤充满创新精神的新型教育。回顾美术的发展历程,我们从中发现,美术发展史就是美术创新史。美术创新对现代美术教育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1、新技法、新材料的产生是美术创新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中国画虽已积累了千百年丰富的传统经验,但是,如果我们死守传统、死抱住旧形式不求发展,那和对传统拘于虚无主义态度而不去继承借鉴一样,对美术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当今画家,特别是张仃先生与吴冠中先生“笔墨”之争,掀开了美术界大讨论。正是由于前辈们学术之争,才使现代艺术种类多元化,从而打破“大师”不可逾越的神话,也证明了艺术创新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台湾画家刘国松先生大胆进行材料革新,开创中国画新材料应用先河,为现代画家创新打开新思路。前不久在长沙市太平街举办了“温馨记忆•李奇安油画风景展”,这位画家曾是我的恩师,曾以水彩画见长,现在风景画方面创作颇有创新,将西方的油画与中国的山水画大胆融入其绘画创作当中,从中国传统山水画里吸收资源。这也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承传和发展。
   我在执教《团扇》一课时发现教材中呈现的团扇制作方法和材料是铁丝、竹竿和白布等材料,考虑到这些材料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难度会很大,而且不易掌握,普及性不强,所以我为了降低学习难度改用了厚卡纸、筷子、宣纸等做制扇材料,这样学生就能在短时间之内学习和接受扇子的制作方法,这应该也是在材料上面和制作方法上的创新吧。
   何老师执教的《剪纸故事》中用“红男绿女”(红色绿色两种彩色纸进行剪纸)这种极富民族特色的形式来让学生完成剪纸作业,也是一种材料及作业形式的创新。
   杨老师执教的《扎染手帕》中,事先给学生准备的是四四方方的细帆布,染料用红色、蓝色两种墨水代替,困扎用的是不易吸水的纤维绳,还准备了染制布料时用的小塑料桶和一次性手套,这些都是对制作工艺和材料方面的改进和创新。
2、传统与自然、继承与创新是艺术革新的永恒基础。
明代王履在《华山图序》中说:“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这是王履在回答保守派责难革新派无所师承时说的话。不管艺术如何创造与革新,都离不开一个永恒的基础——传统与自然,继承与创新。离开多彩生动的大自然,离开前人的艺术成果,便谈不上艺术创造。也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利用当地资源编写有地方特色的教材。
加强美术课程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义务教育要面向学生,课程应具有发展性,应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淡化学科的界限,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我国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教育水平极不平衡,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现代美术教育的课程结构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依据多元智能理论规划课程,在保证修完必修课程的前提下,教师要准确把握纲要精神,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效利用当地及周遍资源,编写有代表地方乡土气息的教材,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拓展学生智能,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对地方艺术的热爱。在上《捆扎玩具》那节课时,我们就是利用农村当地棕榈叶、麦梗、稻草资源丰富的优势,学生动手采集材料到制作捆扎玩具都是在玩中学,学中玩的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开展的。
其实,在我们现行的美术教材中有很多的学习内容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这些古老的优秀传统艺术需要我们的孩子去承传和发扬,相信在我们这些美术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传统艺术这朵奇葩会越开越璀璨!
参考文献
1.《生存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新余高专学报 》2003年03期。
2、《小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05月。
3.《小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04月。
4.《艺术概论》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0年10月版
5.《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中国美术教育》1992年第2期  
2#
发表于 2011-1-13 08:32:11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6 23:22 , Processed in 0.07762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