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心态的三种类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6 15:56: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转载]教师心态的三种类型作者:燕子老师
目前教师职业的存在状态可分为三种,即以教谋生和养家糊口的生存型、体验人生和品位幸福的享受型、服务社会和完善自我的发展型。       一、“生存型”教师
    处在生存状态下的教师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看成是生活的一种基本手段,以此获得一份固定的收入,用以维持生计。事实上,教师这一职业并不是他们的所爱和首选,他们是不得已而为之。以这样的心态来从教,就可能出现以下两种表现。
   1.把教师看成是知识的“搬运工”
   在他们看来,教书无非就是把知识从课本上转移到学生的大脑中,教师职业活动是单调乏味的简单重复。长期机械的劳作确实使他们呈现出一种如工匠班的熟练,但是,这种熟练非但没有给他自身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积极有益的影响,反倒使他由于思维总是在旧有的轨道上运行而导致教学能力的退化,他的灵性和活力也被磨灭。他不仅不能使别人而且他自己都不可能从教师职业中得到幸福与快乐的享受。
    2.把教师的工作看成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他们从情感上提不起对教师职业的任何兴趣,每天的工作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在繁重的教学任务和激烈的竞争压力面前,他的全部感受只有一个字:烦”。不仅“烦忙”,而且“烦神”;不仅“操劳”,而且“操心”。无聊与苦闷弥漫着他的心境,“阴性心情”始终伴随着他。因而他们往往是牢骚满腹,抱怨自怜。
    二、“享受型”教师
    在享受状态下,教师的职业成为他们参与生活、体验人生的重要途径。他们怀着满腔的热情投入工作,并在教师这一平凡的职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快乐的与学生交往,欣慰的感受着自己教学中的成就。学生的每一次获奖、自己得到的每一项荣誉都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大事和引以为豪的家珍。以这样的心态来从教,就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把学生的成长当成教师最大的快乐
   对他们而言,教书的意义便是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特别是看着学生一天天长大,他更有一种由衷的喜悦:这是他辛勤劳动的最好回报,也是他全部付出的价值所在。透过学生的成长,他看到了自己劳动的果实,感受到了自己倾注心血的回报,意识到对学生未来的影响,这成为他对教师职业信念的重要支撑。
    2.在付出和给予中获得内心的满足
    对他们来说,选择教师职业便意味着某种无止境的奉献和牺牲,意味着放弃荣华富贵和高官厚禄。为了年轻一代的成长,他甘愿做春蚕、园丁、人梯、向导。在给予和付出中,他有一种来自心底深处的满足,他愿意就这样一生一世在教师这个职业道路上走下去。这些教师已经把“教师”这一职业看成了自己的全部生命。
    三、“发展型”教师
    在发展状态下,这些教师怀着崇高的服务社会的理想走进教师职业中。他们不是把这一职业当成满足物质需要的功利手段,也不仅仅把它看成是给予和付出后的心灵满足。他们相信,教师职业就应该以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栋梁为己任,以学生主动积极的发展为最高目标,并为此而孜孜不倦的勤奋工作。以这样的心态来从教,就可能出现以下两种选择。
    1.以终身自我教育作为教师生涯的推动力
    他们渴望着以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发展之中。他已经意识到“进行终身自我教育,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他从不安于已有的成绩,始终像一名田径场上的起跑者,以昂扬的生气、精益求精的态度、学而不厌的精神超越自己。他积极的从多方面、多渠道充实自己。学习和进修不为一纸文凭,也不为薪水提高这些功利的目标,而只为自我的充实与完善。这使他的职业生涯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活力。
    2.教师职业不仅给予也在不断地收获
    他们不愿意自己仅仅是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悲凉形象。他们相信,在付出的同时也在收获,而且是巨大的收获。他在体验着双倍的幸福:他向学生所付出的积极情感不仅使学生体验到快乐,而且学生给予他的回报也让他感受着绵延的快乐;它不仅在教学活动中享受着学生进步带给她的幸福,而且也在职业活动中感受着自我发展带来的幸福。同时也在收获着三重快乐: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他意识到自己生命的延续;家长与社会的感谢使他看到自己生活的价值;品德灵魂的精华使他永葆未泯的童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1 19:56 , Processed in 0.11866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