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爱”遭质疑 小学语文教材“很娱乐” www.kids21.cn 来源:文汇报 2010-12-10
最近,小学语文教材似乎“很娱乐”,有人批判,有人辩护。语文课本究竟怎么了,它真如民间所指是在“毒害”孩子吗?
事实上,众口难调本来就是一个定律,何况是涉及到每个家庭每个孩子教育之“本”的课文。其实,不仅是成年人,小孩子自己也对课文有着直觉的好恶,在一线执教的老师对这些熟悉得可以倒背如流的课文更有不同看法。
那些课文被学生列入“讨厌”名单
我随机选择了35名四年级学生和41名六年级学生进行调查,问起最喜欢的描写母爱的课文时,34个学生认定《妈妈的账单》。
这篇课文出现在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也看到了妈妈开给他的一份账单,妈妈对她的付出索要的竟然是“零报酬”。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情深,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这篇课文比较现实。”一位语文老师说,“我朋友的孩子就是这样,干家务都要付酬劳的,比如扫地5毛,洗碗5毛。学了这篇课文,很多学生都有所触动。”
在六年级学生中,16名学生喜欢《怀念母亲》,9名学生喜欢《慈母情深》。然而,同样这两篇课文,也有学生投了“反对票”。他们不喜欢《慈母情深》的理由是“感觉太假了”,而不喜欢《怀念母亲》的原因则是觉得“作者一直往自己的作品里抄东西”。
被学生列入“讨厌”名单的课文,得票最多的是《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和《詹天佑》,除了课文太长之外,有学生觉得“难懂”,“描写无趣”;《爬山虎的脚》、《鲸》、《寓言》等课文,被学生批评为“太枯燥”。一位老师说,孩子们喜欢修辞手法多的课文。
教材选择没有把握学生心理特点
有老师说,生硬的说教让现在的孩子总是一副假大人模样。这是整个小学教育界思维呆板和老气横秋所造成的。
“知道为什么孩子总是一副假大人模样吗?就是教育造成的。教材课文的选择根本没有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喜好出发,总在生硬地说教。”一位语文老师举例说,像课文《难忘的一天》,作者做计算机表演的一连串描写,根本就是个刻板的模,“主人公根本不具童真,更谈不上个性。再加上用词生涩,事情远离生活背景,孩子读得没有味道,却还要求背诵!”
“我觉得对教材的批判应该关注的是整个小学教育界思维的呆板和老气横秋。”小学老师蒋瑾兰直言不讳,教材中的一些课文,一点意思都没有,“我个人观点,小学语文最应该培养的是阅读兴趣,而且教材应当更多向课外延伸,比如从一篇小文延伸到一本书。”
蒋瑾兰说:“其实就像周益民说的《我长大了要成为……》这一口语交际就说明了我们教育的中规中矩,孩子一定要说我长大了要当医生、老师,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说我长大了要当月球村的村长,那老师会怎么说?委婉一点的会批评:异想天开;干脆点的就直接告诉孩子:理想要合乎现实!”
教五年级的金老师认为,教材中有些课文比较老旧,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可以改改了,年代太久远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