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大箴:回报这改革开放的光辉时代
来源:中国艺术报
——序“1978届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学友毕业30周年纪念展”
“1978届中国画研究生”,当我写下这几个字时,便有一股暖流在心中回荡。“1978”这是个难忘的年份!那时,从文革苦难中走过来的我们,刚刚听到“改革开放”这个口号,还不懂得它真正的含义。但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一件件事,不仅触动我们的神经,而且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推翻一切冤假错案,倡导实事求是的作风,恢复高考,尊重科学和知识……我们开始模糊地意识到:一个社会大变动的新时代即将到来。这大变动将是对十年“文革”的彻底反拨,也将告别以斗争哲学为指导的治国理念,走上富民强国的道路。
美术界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在“文革”中遭受摧残的中央美术学院,逐渐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开始认真研究教学和创作。1978年,学院的重大举措是决定招收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美术史系的研究生。消息一经传开,全国反应强烈,报名者众多,应试者的水平使老师们感到鼓舞。本来全校预备招生20余名,经文化部批准。一再扩大名额,结果共录取53名。这是中央美院建院以来招收研究生最多的一年,其中中国画系16名。他们(按年龄排序)是褚大雄、朱振庚、楼家本、李少文、杨力舟、王迎春、谢志高、李延声、翁如兰、胡勃、韩国榛、刘大为、杨刚、聂鸥、华其敏、史国良。年龄最长的39岁,最小的22岁。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其中有些人在“文革”前受过大学或中等美术教育,有的自学成才。“文革”中不少人经受了上山下乡的锻炼,他们掌握了较为坚实的造型功底,而且有相当的创作能力。他们的作品有的曾展示在全国或省市美术展览会上,有的发表在报刊杂志。当他们有幸考取研究生之后,那种兴奋的情绪,那种对知识如饥似渴的向往,是可想而知的。
中央美术学院的教职员工们克服各种困难,热情迎接了这些朝气勃勃、有实践经验的学子们。中国画系年近古稀的老教授叶浅予、李苦禅、蒋兆和、李可染、刘凌沧等,在教学上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参与教学与授业的还有梁树年、陆鸿年、石鲁、亚明以及中年教师黄润华、李琦、卢沉、姚有多、刘勃舒等人。中央美院活跃的学习气氛和倡导创新精神,以及在教学和创作中秉持的兼容并蓄的方针,大大开阔了研究生们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立足民族传统、关注社会现实、广泛吸收外来营养和充分发挥艺术个性的自觉。两年的紧张学习之后,他们交出了完满的答卷。1980年秋,他们的毕业创作汇报展受到了美术界和社会大众的广泛好评,其中一些作品富有探新锐气,引领潮流之先。
30年来,“1978届中国画研究生班”的同学们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经受了各种美术思潮的洗礼,各自在事业上做出了杰出的成就,早已成为中国画坛的栋梁。继2005年举办“春华秋实——中央美术学院1978级研究生成果汇报展”之后,他们重新聚首北京。回望这段历程,思绪万千,感慨万分。虽然每人的经历不同,创作实践和艺术追求有异,但有一点是他们共同的感受,那就是他们永远记住1978年这个熠熠发光的年份,永远记住在中央美院研习艺术的那段峥嵘岁月,永远记住那些曾经教诲过他们的师长们!今天他们举办作品展,既是为了表达他们内心的感激之情,也是为了激励自己更奋发有为地走自己选择的未来之路,用更出色的创作成果回报抚育他们成长的人民大众,回报这改革开放的光辉时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