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绎霖:文学启蒙从婴儿开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23 16:40: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绎霖:文学启蒙从婴儿开始

  婴幼儿教育专家,阳光视界早期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快乐阅读推广人,婴幼儿分体创意阅读发起人。

  推荐理由

  其作品连续获得2006年、2007年两届“冰心儿童图书奖”,被评论为“开创亲子游戏儿歌先河”的儿童文学作家。

  从2007年我国正式将4月2日设为“中国儿童阅读日”开始,全国各地每年都会以各种形式举办各种阅读活动,但到今天为止,为0~3岁婴儿及其家庭举办的阅读推广活动几乎为零;为婴儿出版的文学作品无针对性,呈盲目状;从事儿童阅读推广的个人大多在传播自己的个体经验,学者也有零星的提及,却呈散打式,没有系统化。这些现状令黄绎霖开始思考并研究0~3岁婴儿阅读习惯的养成模式和家庭阅读策略及实施。

  圣野先生说过:“一个自幼受过儿童诗熏陶的人,长大肯定是个有是非观、有真性情的好人!”培根也说:“知识塑造性格。”她将这两句话铭记于心,并深深地感到在这“拜金”、“审美观扭曲”的年代,从小接受文学熏陶对提高一个孩子的人生观及艺术鉴赏力至关重要!因为孩子的文学素养影响着一个国家整体的国民素质,更关乎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和民族未来。她开始推动《婴儿潜能开发阅读优先计划》,并提出“文学启蒙从婴儿开始”的倡议。

  基于7年的家庭指导经验,黄绎霖觉得一对一的家庭入户指导对策略的普及和传播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于是,从2007年开始她毅然决定走出家庭,走向社区,通过举办大型公益讲座来激发成人对儿童文学的兴趣,提高婴儿带养人的文学素养。她在东莞讲、广州讲、深圳讲,河南、北京也都留下了她的阅读之音。一开始家长一听到“文学”就觉得深奥、离自己的生活遥远。然而,当黄绎霖告诉大家:最早的文学起源是来自于人们的生产劳动——口头文学时,当黄老师告诉他们德国著名的音乐学家卡尔·奥尔夫说儿歌是孩子的精神母乳时,家长们兴奋了!原来自己平时给宝宝说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就是文学呢!黄老师告诉大家:只要每天坚持3分钟给宝宝讲故事,孩子就会爱上学习,孩子的文学素养就自然生成。家长们释怀了,原来读书可以这么简单,每天3分钟他们一定能做到,也一定会做到!

  为了让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能不失时机地跟孩子互动,黄绎霖提出了分体创意阅读策略,为家庭成员制定不同文学体裁接触方案,采用“镶嵌法”、“留句法”将长辈、家政员或保姆定位为儿歌、童谣的口头文学信息传播群,还为他们开设了《五分钟教你说儿歌》的课程,用简单的方法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掌握说儿歌和用儿歌的技巧;创编了亲子游戏儿歌500多首,有运动游戏、手指游戏、生活游戏,让家长掌握了大量的口头文学素材,在给宝宝洗脸时,教家长用《洗脸歌》;穿衣时有《穿衣歌》;在带宝宝出去玩时,教家长说《小脚丫》;她指导家长为婴儿读《声律启蒙》,指导家长选择金波等名家的诗歌进行配乐诗朗诵,并录好音,在宝宝游泳、按摩时,放给宝宝听,让文学成为可以玩的快乐文学、可以说唱的生活文学。

  将宝宝的父母定位为诗歌和故事等书面文学信息传播群,提出家长读思想,宝宝看画面的绘本策略,为他们举办《朗诵技巧短训班》、《15分钟爱表演》、《绘声绘色讲故事》的课程,教给家长亲子阅读的心法、技巧和操作手册,就是这样通过一系列的亲子互动,让孩子和家长都自然地接受着文学的浸润。她告诉家长:让宝宝在诗歌的熏陶下茁壮成长,成长的是心灵、是性情、是素养,更是智慧!

  黄绎霖说其实每个人都是追求快乐的,她只是在用传福音的方式传播文学,让家庭中的男女老少体验到了玩文学的快乐,于是他们就喜欢上了文学。

  众所周知,儿童文学是传播美的一门语言艺术。当你走近它时,你就会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正因为拥有了这双眼睛,这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更通畅了,更和谐了,更珍惜爱了!每当看到家长们在网上发自肺腑地表达着感谢之情时,黄老师总是说:我做的不是什么伟大的事,我只是用伟大的母爱做好每一点小事。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3 16:41:02 | 只看该作者
  读书故事

  我是个感性又知性的女人,感性是性格决定的,知性则是从小啃书积累的。所以每次在讲座中,我最听不得的就是父母们误读了孩子的行为而让孩子白白遭受无辜的打骂,我一听就眼圈发红,要知道3岁以前是孩子探索世界的高峰期,“捣乱、对着干”是难免的,可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听话,当家长把我这里当成“投诉受理部”时,我开始思考如何让家长从心灵的深层次来正视尊重孩子的问题,于是,我将哈里·纪伯伦的《致孩子》配上钢琴曲,邀请家长站起来跟我一起朗诵,读完后家长们都默默地流下了泪水,我知道这是内疚、是感悟、是无声的爱!也更坚定了我推动文学启蒙教育的信心!

  “……给他们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给他们的身体提供住房,

  但不要禁锢他们的心灵,

  因为他们的心灵居住在明天的房间,

  你不能探访,甚至在梦中都不行。

  你可以努力将自己变得像他们,

  却不要设法把他们变得像你,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

  也不会停留在昨天。”

  最记得是刚推出策略的第一年,一天,1岁3个月的浩浩妈妈欣喜地打来电话:“黄老师,我好高兴啊!真的!我们家宝宝刚才拿着病历本说:妈妈看,门!我们从来没教他认过字,就是听您的一直坚持玩游戏、做阅读!”其实在11年的研究和推动中,像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其间获得的显著成果既让家长们感动,更让我欣慰。因为我指导的这些家庭的孩子,10个月后全都是小书迷,常常听到家长“投诉”说:“哎呀!黄老师!救命啊!我都讲得口吐白沫了,宝宝还一个劲地嚷着还要听……”有的孩子到2岁半时已经出口成章会自己编儿歌了,如“大夹子,小夹子,夹在头上真漂亮!”“小鸡的爸爸是男的,小鸡的妈妈是女的,宝宝的爸爸是男的……”等等,80%的孩子到4岁半就已经能自由阅读,听到家长们开口闭口都是“我们家的小书虫”时,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但更多的是感恩。感谢家长们愿意为了孩子这样坚持!孩子有你们这样的父母真的是他们的福气,这真是他们一生的财富!

  我还建议研究院的老师们把阅读作为晨会的内容之一,建议他们把自己读到的好文章、好诗、好章节在晨会上跟大家分享,如果你每天早上9:10到我们办公室来,就能听到朗朗书声,有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有金波的《蝴蝶》、有《大学》、《论语》……读书是一种享受,听书是一种灵修。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3 16:41:45 | 只看该作者
读书感悟
  大家都说读书可以感悟人生,是啊!我觉得人生如书,书寓人生。而人生这本书每人只能读一次,可书中的墨香却静待人们细细品味。所以,培根的名言:“知识本身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乃在书本之外”。让我更深地领悟到向外学习在读书,向内学习在用书。

  也是因为韩愈的“学海无涯苦作舟”之句,让我质疑而后产生推动文学启蒙教育之念,因为我要让更多的孩子从小就爱上读书,让他们感到读书是件快乐的事,而不是什么苦差事。

  也正是此句不断警示我提出适合孩子和家庭的阅读策略,并在运用中获得一次又一次的惊喜!感悟最深的就是2008年6月我在北川帐篷小学任教的那一个半月。当我把10年来指导婴幼儿家庭做阅读的经验用在北川的小学生身上时,当我让孩子们分角色把课文表演出来,用留句法让孩子们把诗歌画出来时,仅仅10天就让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喜欢上了诗歌!喜欢上了语文课!从不愿意写日记到乐意用写日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受,我真正感受到了文学的力量!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沐浴文学的滋养!

  读儿童文学让我感悟最深的是:能创作不是自己多有才华,而是文学让我拥有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更让我拥有了良好的聆听能力和创作灵感,我只是把听到的大自然最美的乐音记录了下来而已。

  推荐书目

  《倾听呢喃》,金波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

  该书汇集了金波的以散文为主的儿童文学作品,用最朴实、灵动的文字将大自然四季的真、善、美呈现给大家:春天的发现、夏天共擎的伞、秋天闪光的衣服、冬天下雪的声音……激发创作者的灵感,让读者感悟每一个生命的价值,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向着前方,迎接光明……

  《学习哪有那么难》,王金战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

  该书凝聚了王金战老师多年教授数学经验的精华,它是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获得的传道指南,是每一家长必备的教子工具,是一本让学生受益终生的学习智慧,是一本能改变命运的宝典!

  《冬冬,等一下》,作者:[英],(英)大卫·麦基著、周逸芬译,接力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这是欧洲“寓言大师”大卫·麦基的经典之作,是一本图画书,用简短的文字、简洁的画面把现代家庭教育中最普遍的现象反映出来:把物质给予等同于精神满足。他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告诉已经麻木的家长:请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当孩子需要你的拥抱时,请放下你手中的报纸、锅铲……不要等到孩子心理不健康变成了魔鬼时,还浑然不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5:41 , Processed in 0.09710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