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楼主 |
发表于 2011-1-14 07:50:02
|
只看该作者
谈谈龙舞(三)
三节龙灯跳鼓舞
每年正月十二,镇上老老少少齐集祠堂参加请龙的开光仪式。开光由道士主持,当场杀一只雄鸡,用扎有五色彩布条的针蘸鸡血点龙的眼睛和耳朵,口念咒语,这样龙灯就有灵了,人们对着龙烧香跪拜。开光仪式结束后即开始舞龙,打跳鼓。龙珠前导,*****龙随行,后面紧跟三节小龙。龙灯两旁是众多的跳鼓,跳鼓两边是数不清的龙凤彩旗。龙灯沿街、沿界、沿村玩舞,所到之处,鞭炮齐鸣,鼓声震天。舞龙结束后,要举行送龙仪式,摆上香案,燃烧香蜡黄表,焚送篾龙。
跳鼓先时多为农家自做,用木料箍成比脸盆略小的带手柄的围框,围框两面钉以牛皮,跳鼓上绘有既像云彩,又像浪涛的图纹。传说天上有99朵祥云,所以,跳鼓要有99面。后来99面跳鼓的鼓面数更改为家庭或村落的男丁数,就是说,有多少男丁就有多少跳鼓,以显示人丁兴旺。众多的男鼓手左手持鼓,右手持槌围在龙的四周,随着龙舞的起伏且鼓且舞。小伙子们一边吆喝,一边原地跳跃击鼓。上击鼓为祥云,下击鼓为潮水。鼓槌飞劲,鼓声如雷,雄劲壮观。跳得高,打得响,吼得欢是跳鼓舞的要求。
一般由一条老龙和两条小龙组成一组。老龙为黄龙,黄龙前导,小龙随后。黄龙身长12节,闰年13节。两条三节小龙,一条白色长红须,一条黑色长乌须。这两条小龙由龙头、龙身、龙尾3节组成,长3-6米左右。三节小龙的头为鹅颈头,头顶扎一只蟾蜍。龙嘴含珠,身披绣花衣,龙尾扎成燕子尾状,整个形体奇异有趣。三节小龙舞由3人站在板凳上或石磙上表演。舞龙时,要求执龙者双脚固定不动,3人胯腿相靠。老艺人熊志发在传艺时常说:玩灯没有巧,只要胯子卡得好。在运动中,舞龙者上身的动律讲究圆,双手握把贴身,上下呈弧线反复绕∞形,使之圆转不断,连贯流畅。民间艺人形容说:要灯玩得快,全靠龙头带;中间撑,尾巴喂,龙头龙尾紧相对。
长期以来,《三节龙灯跳鼓舞》受到民众喜爱,并融入到老百姓的生活方式之中,云梦县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1983年,文化局组织舞蹈工作者深入伍洛,拜访老艺人,对《三节龙灯跳鼓舞》的内容、形式、风格进行了采访搜集。1988年开始,云梦县文化馆和伍洛文化站依靠陈子乔、彭国华等民间老艺人在伍洛一带进行了带徒传承,由于它的娱乐性、竞技性和全民参与性,使得面临失传的《三节龙灯跳鼓舞》在全伍洛镇铺开了活动。1992年第二届农运会开幕式上,由1000人组成的《三节龙灯跳鼓舞》以浑圆的舞姿和雄劲的跳鼓震撼了会场。农运会后,伍洛中学把《三节龙灯跳鼓舞》纳入课堂,以伍洛为中心的村塆,都自发地组织了舞龙队,农民群众对《三节龙灯跳鼓舞》热情倍增。随着报纸、电视、杂志和网络的传播,《三节龙灯跳鼓舞》已被孝感卧龙、江西、湖南、山东等地接受。云梦县文化局从1996年到2006年,连续十年不失时机地把这一竞技性的民间舞蹈与新农村建设活动、街头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和舞台艺术活动融合起来,形成了一阵新颖的文化定式。
《三节龙灯跳鼓舞》活动的开展,促进了篾艺的发展。近两年,一些民间艺人用青篾制作灯笼上市,与塑料工艺灯笼平分春节市场。草艺艺人也以精湛的技艺,用麦草和苇叶编织出三节龙等工艺品叫卖。县饮食服务公司的程继刚师傅借用三节龙的传说,用鸡蛋皮卷猪瘦肉创制出鄂菜风格的《盘龙菜》。伍洛中学更是把《三节龙灯跳鼓舞》作为新课标改革课程引入课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