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点2010年我所读的书
董一菲
2010年我的读书是近几年最少的一年。除去期刊杂志报纸不过30本。
据统计:以色列每年人均读书55本,美国每年人均读书50本,俄罗斯每年人均读书45本,中国每年人均读书4.5本。
我作为一个自诩为爱读书的中学语文教师,一年的读书量,没有达到以色列、美国、俄罗斯的人均读书的数量,怎么说都有点惭愧。
2010年我读的书有:余秋雨的《问学余秋雨》《我等不到了》,周国平的《宝贝宝贝》,钱理群的《拒绝遗忘》,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六六的《蜗居》,范曾的《回归古典之美》《诗意的裁判》,鲍鹏山的《风流去》,法拉奇的《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大卫的《第十九个妻子》,傅佩荣的《解读易经》,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外国戏剧鉴赏辞典》,潘知常的《我爱故我在——生命美学的世界》,阿毛的《影像的火车》,米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杜拉斯的《无耻之徒》,侯文咏的《没有神的所在——私房阅读<金瓶梅>》,梁衡的散文集《觅渡》,林怀民的《跟云门去流浪》,安意如的《世有桃花》,左民安的《细说汉字》,黎鸣的《悲情的流源》《命运的诅咒》《道德的沦陷》,张晓风的《张晓风的国学讲坛》,龙应台的《目送》《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冯唐的《活着活着就老了》《北京北京》,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现在我在四面都是书的书房里寻找它们,就像是寻找一段美好的记忆。
这些书的来源不外乎有这么几个渠道:学校南门不远处有个陶冶书店,我去挑书,然后记账,因为是我们家的“大哥同学”“秋后去算账”。我往往就有了一种不花钱的错觉,于是就掠夺似的一本又一本地往筐里装。有时也去当当网上去溜达一圈,邮购一些书,有时到外地出差在书城淘宝,当然也有一些书是朋友送的。
书房的书架“顶天立地”,没有任何装饰,只有无数的格子,书的摆放得层层叠叠,书挨书,书挤书,书满为患。坐拥书城的时候,幸福得像个富翁。
读书很多时候很随性,自己一间办公室,除了搞好学校的科研工作,完成自己的语文教学任务外,在学校可以有一些时间用来读书,写点东西。
比如午休的时候,我在沙发上铺好毯子,相当舒服地躺下,美美地读书。我自幼胆子莫名地小,从来都“敬鬼神而远之”,于是不敢读“聊斋”。可是这么一本奇书,语文教师又怎么可以有不读之理呢?今年我就利用午睡之前的“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的时间每天读二三则聊斋,锱铢积累,颇有成效。
2010年所读的书大致有这么几类,名著的补读,中外名著浩如烟海,我需要补许多课,像杜拉斯的《无耻之徒》,米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等就是这一类。2010年的名著补读还很欠缺,说实话写博文占去了我阅读的一部分时间,当然写也是另一种收获。
有一类书是哲学美学类的书,这是用来强健我精神的筋骨的,是用来补钙的。
钱理群的《拒绝遗忘》,让我对自由精神和特立独行的心灵境界充满了向往。
黎鸣的“问天命”三部曲《命运的诅咒》《道德的沦陷》《悲剧的源流》,这三本书我买了很久了,2010年才开始对这套书发起总攻,我读得很吃力,收获也非常大。黎鸣被誉为“思想狂徒”和“哲学乌鸦”,许多媒体誉之为“新世纪最受关注的哲学家”,他从哲学、历史、政治、文化、人性……等诸多方面探寻人类的“天命”,恢弘壮阔,让我震撼。我把三本书勾画得横七竖八的,还做了读书笔记。
很多年前我曾经读过旅美华裔田晓菲的《秋水堂评<金瓶梅>》,视角独特,令我耳目一新。
不久前读侯文咏的《没有神的所在——私房阅读<金瓶梅>》,让我更进一步懂得这部千古奇书的好处,真有一种有更上一层楼的认识。
陆游说:“汝果要学诗,功夫在诗外”。作一名语文教师功夫也一定在“语文”外。
读台湾著名的现代舞大师林怀民的《跟云门去流浪》,心随一个艺术造诣颇深的舞者走遍千山万水,去感受世界各地的文化,舞台的氛围,舞的境界,从而观照我自己的的语文教学。
读范曾的《回归古典之美》反复叩问自己追求的诗意语文究竟是什么。
范曾不仅是书画家,他的国学底子好,文字功夫好。他的许多精彩的句子让我大梦初醒。
“回归古典就是隔着一个相当的朝代来追述那时候的辉煌。”(语文教学也应回归了)
“中国绘画重要的是你能感悟。”(语文课不也要重感悟吗?)
“东方是重经验、重感悟、重归纳,最后能够达到一个天人合一的境界。而西方是 重逻辑、重演绎,重天人二分。”(东西方文学的本质分野不也正是如此吗?)
“不过归根究底浮躁不能造就事业,浮躁只会破坏事业,浮躁不会为你的艺术建立秩序,浮躁只会使你的艺术失去秩序。”(浮躁当然做不好语文教师)
读冯唐《活着活着就老了》就是为了开心,冯唐很“痞”,却很厚实。冯唐很年轻阅历却很丰富。冯唐很帅很俏皮,他会说他蒙古血统的老妈“长得很茂盛”,会说他的弃医从文是因为他“对妇女不再感兴趣了。”(因为他是学妇产科的)
冯唐是高智商的人,听高智商的人说话有趣。
我是八零后美女作家安意如的粉丝,我读过她出版的所有的作品。可是她新近的两部作品《观音》和《世有桃花》,在艺术水准上却大打折扣。安小姐要不转型,要不充电,否则有点江郎才尽了。
阿毛是又一个八零后,《影像的火车》是一部影评,我喜欢她意识流的书写,还有那种欲说还休,欲罢不能辗转反侧的劲头。
六六的《蜗居》我只用四个小时就读完了,这个时间对一部以情节取胜的时尚小说已经是足够了。
读周国平的《宝贝宝贝》和法拉奇的《给一个未出生的孩子的信》,想跳出教育本身,看哲学家怎样培养自己的女儿,看世界第一女记者怎样叩问人类生与死、爱与恨。
一直偏爱女作家的散文,甚至固执地认为即使是像张爱玲、迟子建这样的一流小说家,她们的散文也优于小说。
于是女作家的散文年年读,经常读,常读常新。读《细说汉字》是因为我对汉字的演变极感兴趣又无知,于是用零碎的时间每天读一点。西方戏剧也是我的软肋,我以上海辞书出版社的三卷本的《外国戏剧鉴赏辞典》作为另一个切入点,自觉功力大增。
2010年我所读的作品中,最喜欢的还是韩少功的《马桥词典》。
认识韩少功是小时候读《少年文艺》,经常会读到韩少功的女儿韩小征的习作,因此知道她有个作家爸爸叫韩少功。曾经不屑地想过韩少功一定没有韩小征有才。
读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就像看大型的风俗画,就像吃一顿味道纯正的地风味醇厚的大餐。
韩少功为一个村寨撰写一本词典。
那村,那寨,那人,那风景就这样鲜活着。
韩少功青年时代在马桥插队,对那里的语言所体现的生命内涵,特定人生的特定语言有深深的感悟。使我们透过语言看到后面的人,浸透了作家特有的沉思风格。
《马桥词典》在语言上非常有趣,它探索了语言影响文化和思想的方法。
“作品描述的是世界的一个小角落,是中国南部的一个小村庄,这里既有宗族间的械斗,又有男女混乱的情爱关系,还有徘徊很久不愿离去的幽灵。……读者既可以从词条中看到当地历史的变迁,也可以看到马桥人身上的传统烙印。(美国本·海伦瑞齐)
《马桥词典》抛弃了固有的小说模式,给人的感觉多是片段性的,既像小说又像词典,挑战了读者的传统阅读习惯,深刻而又新鲜。
走过了2010年,生活还在继续,读书和教书还在继续,还是想起了那句古语:“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