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络写作是胡说八道的写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3 13:11: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网络写作是胡说八道的写作?


http://www.jxnews.com.cn   2005-11-18

■记者花海波/文

  网络文学是什么样的文学?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有什么区别?是否对传统文学构成威胁?虽然没有人给网络文学下过一个准确定义。但是所有人都感觉得到,它将原本高高在上的“文学”与人们的距离拉近了。

  15日,记者与文学爱好者、网络作家、传统文学作家和学者就网络文学现状进行了讨论……

文学爱好者

态度冰火两重天

  谁都知道,网络文学是在网络上的、随意即兴的写作,近日,记者采访了几个喜爱文学的大学生及网络写手,发现他们对网络文学的态度可谓冰火两重天。

  态度一:网络文学轻松有趣

  “我很喜欢网络小说,除了学习以外,我大部分时间用在看网络小说上了,像武侠小说、玄幻小说、青春小说,我都特别爱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学生在采访时告诉记者。他认为,看纯文学小说太累了,而网络文学一般比较有趣,读起来感觉特轻松,并且网络小说可免费下载,能省不少买书钱。

  态度二:网络文学只是一种休闲快餐

  就读于南昌大学新闻系的刘忠华觉得,网络文学相比较纯文学作品属于“休闲快餐”。他对网络文学谈不上欣赏,更愿意把看网络小说看成是一种休闲活动。毕竟,在看完之后它也不会给你留下深深的思考,可以说是“一笑了之”,而看纯文学作品就不同,它能提高读者的思想深度。

  态度三:网络写作需要奋斗精神

  “实际上,坚持在网络上写作是需要一种奋斗精神的。”长期在天涯网发表文章并拥有博客的新欣称,“网络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空间,可以由人尽情地挥洒才思,可是真正能够扩散到一定的程度,没有耐力也是不行的。尤其是在没有回报的情况下,持之以恒地坚持网络写作,也需要自我勉励的。”可他后来在评价起网络文学作品时声称:“其实有时候,网络写作甚至是种胡说八道的写作。”

  调查显示,有36%的学生经常接触网络文学,33%的学生喜欢网络文学,68%的学生认为阅读网络作品对提高阅读能力有帮助。而网络文学读者群的年龄为18到28岁的读者占75%左右。

网络作家

让专家、权威走开

  李师江:“我不认为自己是网络作家”

  “70后”作家李师江最早在网易、天涯等网站连载小说,新作《逍遥游》就是在网上获得高点击率后在传统纸媒出版的。

  李师江不认同自己是网络作家,虽然很多人将他归到网络作家一列。李师江强调,网络文学的影响由网络产生,是对传统文学的延伸和补充。实际上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一样,都是人类文学的一部分。如果网络文学硬要与传统文学相比较,他认为两者在创作上其实区别不大,网络文学只是在写作速度和随意性上增强很多。它创作于网络,消费于网络。最多只能说是网络文学使得文学的评判标准更具民间性、群众性,所谓的专家和权威在这里荡然无存,但是最终的文学标准仍在传统的经典作家那里。

  叶明新:“网络文学是一个伪概念”

  叶明新是本土作家,人们最早在橡皮、网易等论坛认识他的小说,是江西触网较多的作家之一,小说集《人人爱惜自己的身体》就是出版社在网上发现他的小说而后出版的。他一向不认可网络文学这个提法,认为网络文学是一个伪概念。他说“同一篇作品在网上发布的同时也可能在刊物上刊出,是不是在网上的就是网络文学,而在刊物上的就是传统文学?如果说在BBS上贴出来的文学作品就构成网络文学,那我们是不是得承认还有一个‘刊物文学’或‘纸媒文学’的概念?”他比较认可“文学在网上”的提法。不过叶明新认为,与传统文学相比,因为互联网的普及,文学在网上的优势显然远远大于文学在刊物上。在阅读方式上,网络读者非常互动而直接,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这对作者创作是一种很大的促进作用。网络写作创作者的灵感能及时有效地灌注到键盘上,其情节、背景、契机随时都可能变化。它有传统写作所不具备的灵动性和见效性,更能激发创作者的潜在意识,是一种“心灵在说话”的直接方式。

  传统作家将来所有作家都会是网络作家?

  陈村:网上读书应该付费

  陈村是国内触网最早的作家之一,有“网络文学师爷”之称,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果他晚出生20年,一定会成为一名网络作家。

  陈村称,网络文学的好处是可以直接到达读者,在传统媒体中,一篇文章即便晚上十二点发到报社也要经过三审才行。“我觉得将来所有作家都会是网络作家,就像我儿子这样一生下来就有网,一会写字就能上网发帖子,他们的起点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陈村甚至反对网络作家的提法,他说:“安妮宝贝等人后来就不承认自己是网络作家,为什么呢?你写我也写,你出版我也出版,为什么你是传统作家我就是网络作家?譬如我插过队种过地,你说‘农民作家陈村’并不准确,我在变化之中,我们出版的模式、写作的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这种定义是狭隘的,我提到它时是打引号的。”陈村认为安妮宝贝和李寻欢的成功是偶然的,他举例说,作家张洁就说过,如果当初被连退三次稿,也就不会再投稿了……如果安妮宝贝、李寻欢没赶上这时代,贴上网的作品没人看,也许就不写了。

  陈村指出,网络文学摧毁性的问题是向传统文学(如线下出版)的投降,失去了“赤子之心”。有可能会改造传统文学的出版状况,如《悟空传》以前可能出版不了,但有了网络的影响就最终出版了。

  另外,陈村希望网络应该可以养活网络写手。既然音乐、电影下载要付费,文学也应该如此,在网上读书也该付费。

  傅太平:网络文学更具挑衅性

  江西作家傅太平认为,互联网的出现,不仅对人类的物质生活,也对人类的精神生活带来空前的影响。“只要网上的作品具备了某些流行因素,几乎一夜间,就可能使某个作家某部作品名扬天下,这是传统的出版途径很难比拟的。”而目前网络上的文学,多是些年青文学爱好者带有极浓个人色彩的文学理想的自由表达,这些作者身心自由,没有传统的在纸媒体上劳作的作家那么多的框限。网络上的作品,有的很俗,也有的很先锋,有浓厚的实验色彩。网络文学往往比传统文学更激进、更机敏、更犀利、更具挑衅性。

  傅太平提醒:“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网络上的许多作品,因为少了出版部门的约束,语言的随意性很强,对汉语言的经典性带来负面的影响。”

  专家学者:文学已失去高贵的地位

  北京学者摩罗认为,当前的社会已进入消费时代,文学已失去高贵的地位,正逐渐成为消费文化的一部分。这可以从“纯文学”的失落和流行文学的风靡看到这一点。文学的倡导与教化作用正为填饱肚子式的“快餐文学”消解。文学不可避免地部分走向平民化,成为新的文化消费时尚的一部分。但是,在网络时代,文学作品较之传统媒体更容易、更快捷获得,写作的社会功用与调适人类心灵的作用将变得自然和广泛。

  总的来说,网络写作同传统写作的区别只是外在的,并非本质的。它不是一种体裁也不是一种流派,本质只有传播的外在形式是网络的差别。但因网络传播的特点,网络写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写作的交流、传播方式,而这些方式改变,也必然会对文学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网络本身又正在改变着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这种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网络写作是在线的,只有那些在线写作,边写边即刻上网的写作,才属于网络写作。网络这个媒体已经内在地改变着作者的思维与写作方式。网络写作有时很难有非常完整的谋篇布局,因而有一定的游戏性质。同时,网络写作创作与批评具有同步性。传统的文学创作都是写好作品发表了,才能有读者和批评家的反馈意见,创作与批评不存在同步性;而网络写作是一边创作,一边就有网友的反馈。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贯穿整个网络写作的始终。所以批评和反馈的活动与创作活动几乎是同步的。阅读者一直伴随着关注着你的写作,你每写下一段,都可以让无数人先睹为快,并得到认可与批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2-18 09:43 , Processed in 0.06449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