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作家缺了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16 10:52: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作家缺了什么
徐上峰



 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当然有东西文化差异的因素。但如果仅以文化差异来解读,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中国作家大部分是不会承认己不如人的,可能有鲁迅所说的“国民劣根性”在作祟,这从每次诺贝尔文学奖颁布后,国内作家的反应就可看出。在他们看来,这一奖项似乎不是为中国设立的——西方对中国文化不了解。

  这显然是在为自己开脱,我以为,中国作家在世界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缺乏,与中国作家的作品存在两个缺点有关。其一是缺乏人文主义关怀。翻开近年来世界文学中的一些重要作家的作品,会发现他们的作品中都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有对丑恶的谴责,有对卑微的怜悯。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被授予德国女作家和诗人赫塔·米勒,颁奖词这样说:米勒的作品“兼具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一无所有、无所寄托者的境况”。同样,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作为一个女权主义者,她的作品主题经常围绕这样一个主题:女人生来就被塑造、被忽视。颁奖词这样评价她,“她经常用非凡的语言,对社会上各种陈腐现象以及禁锢力进行荒诞不经的揭示和抨击”。从历届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来看,虽然他们的作品大多数着力小人物、小事件、小地方,但却有很强的时代性以及宽泛的代表性。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些作家耐得住寂寞,能够在写作方向以及题材上坚持多年甚至几十年不动摇。

  中国作家的另一个缺陷是,作品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小。中国作家写故事很有一套,很多作家写故事酣畅淋漓,但看多了就会觉得,他们几乎把故事写完了,百分之百呈现在读者面前,没有留下可想象的空间。这种代替读者思考的文学作品,不是文学的最高境界。

  文学作品鼓励“合理误读”,从文艺学的角度来看,这也是被允许的。在一定范围内,允许读者有自己的思考,让读者发挥创造性和想象力,将他们的想法带到作品中去,对作品进行解构与再创造。因此,对同一文本的阅读,读者的阅读结果不尽相同。譬如,歌德的作品缘何成就高,是因为他的作品含有更多“未解”因素,留给读者去解读。莎士比亚的作品也很能说明问题,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他的高妙之处,也是他的作品能流芳千古的主要原因。

  结合中国当代作家来说,他们喜欢将故事和盘托出,事件和文字传递的意义是单一的,读者看这类作品可以一目十行,并不影响阅读效果。比如“80后”作家郭敬明和韩寒,他们的语言天赋的确不俗,作品也很畅销,但却不能让人回味,也没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文学批评家认为,“文学文本的背后,总有作者的意义存在,而这个作者的意义是多元的”。遗憾的是,在我们当下的文学作品中,很少看到这样的作品,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以及其它元素都是固化的。

  193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在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提及“冰山原则”,他认为:“冰山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作品中,文字和故事传达给读者的就是“八分之一”,剩下的“八分之七”则是思想性的东西,需要读者的再思考。在《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非洲的青山》《乞力马扎罗的雪》等作品中,他很好实践了“冰山原则”,做到“越少,就越多”。一部经典作品应该有丰富的寓意。在茨威格的作品《看不见的收藏》里,我们透过那位失明老人在穷困潦倒的际遇中,依然关心自己的收藏品,发现德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在最为艰难的时候,国民对艺术的追求依然没有丧失。他所收藏的不仅是艺术品,更是一种看不见的财富,即伟大的民族精神——只要信仰还在,民族复兴就有希望。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茨威格的小说是一条潺潺流去的美丽小河,使你读起来感到无上的愉悦和满足,可以经得起一读再读,百读不厌。”

  文学具有相通性,虽然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是中国作家证明自己的惟一方式,但不解决上述两个缺陷,中国当代文学在文学史上将是欠缺分量的。







原载:《文艺报》2010年04月19日
2#
 楼主| 发表于 2011-2-16 10:52:58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作家到底缺什么?
桑永海



    顷读徐上峰先生文章《中国作家缺了什么》(见《文艺报4月19日2版》),颇受启发,得益甚多。

    首先,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中国当代文学许多重要问题聚讼纷纭,往往与此有关,作者抓得很准。其次,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一个敏感话题:“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问得也实在是好,好在不拖泥带水,直面中国当代文学的真实境遇。还有,作者明确指出:中国作家在世界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缺乏,与中国作家的作品存在两个缺陷有关。其一,缺乏人文主义关怀。其二,写故事很有一套,却没有留下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上述观点我都赞同。但细读之后,总觉得文章尚有未尽之意。缺什么呢?缺少了对作家主体意识的进一步追问。我认为,我们中国当代作家总体来看,最欠缺的,就是那句人们早已熟悉了的老话: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意志。

    毫无疑问,从思想的深邃到艺术的创新,文学作品必须具有鲜明的个性,必须是独特的“这一个”,必须深深扎根于历史苦难、社会变革与民族精神搏动的深处,我们才有希望竖立起一座座文学史上的丰碑。这就要求作家必须具有鲜明的主体意识,具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反之,如果作家主体意识僵化,缺失个体的独立精神,缺失个体心灵的自由,还谈什么天马行空般的艺术创造呢?

    由此观之,正是作家主体意识的缺失,才导致徐文所指称的文学作品中的“两个缺陷”。前者是因,后者是果。中国作家到底缺的是什么,也就很清楚了。

    甚而,中国作家主体意识的缺失,在当代文学六十年实践中的表现,也是很值得深思的。批评家洪治纲最近有一段切中要害的论述:“倘若以此来观照中国当代作家,我觉得有两个极端情况值得关注:一个是精神的极端禁锢,一个是精神的极端放纵。”回望历史,洪文分析道:首先,极“左”思潮横行时期的文学创作,作家无法把握独立的艺术空间,也无法追求自由的审美表达。其次,面对90年代后的多元文化格局,作家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受制于文化消费与大众传媒的规约,随着年轻作家的不断涌现(例如郭敬明),甚至写作成为他们谋生的手段或娱乐的方式。

    请看,作家们的主体精神,要么是极端禁锢,要么是极端放纵,两种倾向,其源一也。这不都是作家应有的主体意识的缺失吗?几十年大趋势如此,尽管曾有过80年代文学一度辉煌,但就当代文学总体来看,走向世界的路还是很艰苦的吧。首要的问题是,在儒家代代相因“内敛型人格”精神习染下的中国作家,如何才能像和我们国情基本相同情境下的许多俄罗斯作家那样,修得现代知识分子理应具备的自由而独立的主体意识





原载:《文学报》2010-06-2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7:18 , Processed in 0.05795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