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袁武的水墨世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28 16:53: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袁武的水墨世界


□ 李存葆

--------------------------------------------------------------------------------

  
  一
  在与袁武成为挚友之前,我便与他神交已久。
  1989年深秋,当时还在济南军区创作室工作的我,赴京观看全国第七届美展。在中国美术馆的几个大厅里,参展作品魏紫姚黄,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中有一幅额题《大雪》的国画,一下攫住了我的目光。我驻足画前,凝视良久,心中涌起了一种不可名状的激动。一幅画能震撼我心灵的时候并不太多,记得在读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时,也曾有过这样的感觉。
  《大雪》为八尺竖轴。画面上,一身着肥袄厚裤、肩荷书包的女童,兀自站立于没膝的深雪里。她的头巾上、裤腿上、抬臂掩嘴的右腕上、左手紧捂的书包上,都凝上了一层晶莹的雪屑。女童身前是几株幼树,冰凌紧裹着它们那细草样的躯干,望上去宛若枝枝白烛,在奇寒苦冻里,尽显生命的顽强。女童身后,是白蒙蒙的云天,白皑皑的山岭,白茫茫的蜿蜒小路。远处被厚雪覆盖的半山腰,依稀可见农家那被冰雪铸雕过的木屋柴门……画面上,没有风扬雪搅,有的只是雪的母性般的宁静与端庄、磊落与厚重、高洁与纯净。在这满山遍野的大洁白里,从孤立无援、不知畏怯的女童身上,我们愈发感到,即使最柔弱的生命,也应该给她以生存与壮大的位置。最能撩拨我心弦的是女童那双比大雪还要灿然,比山泉还要清澈的眼睛。《大雪》问世时,被亿万观众所熟悉、代表希望工程形象的那位小姑娘的明眸,还没有闪现在电视荧屏上。即使今天看来,《大雪》里那女童的眼神中,比之荧屏上那女孩的眸子里,似乎有着更多的憧憬、希冀与渴望。
  艺术是从积蓄着苦难和耐劳人们的心泉里流出的蜜汁。作为从山野中走出来的农人之子,我与《大雪》自会心源可接。它带给我的是一种苦涩里又有点儿暖意的感觉,同时也荡起我一抹淡淡的乡愁。
  作品常是望艺术家心灵的一个窗口。当时,我对《大雪》的作者袁武,虽还十分陌生,但却做出了这样的判断:倘若画家没有赤子般拥抱大地的情怀,没有对底层劳苦大众感同身受的关切,即使画技再高超,也断然画不出这等能拨动人情感之弦的作品的。
  袁武以《大雪》奋力推开了森严的艺术天门的一角之后,并未就此止步。1994年,在没设金银铜奖的全国第八届美展中,他又以《没有风的春天》参展,并位列优秀作品奖榜首。此画写的是甘南农家老汉牧牛
  时的情景。老汉身前是三头用大墨块浓化出的牦牛,牛的壮硕与憨态被描画得淋漓尽致。他身后是在草甸上啃草的牛群。夹在牛中间的老汉,那如旱地荒草一样的头发略显杂乱,古铜色的脸上布满刀刻似的皱纹。这看似悠闲而呈静态的画面里,却有着一种生命强力的喷射。画家为我们打开了无限想象的空间:肩负重轭、被誉为“高原之舟”的牦牛,在跋山涉水驮运时,它的每一个脚步都是深重的,每一颗汗珠都是结实的。不管烈日的煎烤和风雪的抽打,它只管默默无语地行进着,只管扑哧扑哧地往前走。它无暇叹息,也无暇回头欣赏自己的脚印……《没有风的春天》,着墨点看似在写牦牛,实则是在写生存艰难、情感沉重、值得每个人都应细细咀嚼的人生。
  1995年秋,在中央美院获得硕士学位的袁武被特招入伍,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执教;接着,我也被调进军艺供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在分管学院教学和学术的同时,还直接过问美术系的思想和业务工作。这就使得我与袁武,有了近距离的接触。在全军、全国举办的美术大展中,我不仅熟知袁武每幅参展作品的构思过程,也总能先睹为快。我还曾多次旁听过袁武为学生授课,对他的艺术观点和教学方式,也啧啧称叹。我在军艺供职的十年间,正是袁武艺术创作的“井喷期”。他的一些代表作,不仅使画坛的一些高手倾心折节,也令诸多观者心醉神迷。这期间,袁武创作的《九八纪事》和《生存》,又分获全国第九、第十届美展的银奖和金奖。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评奖,无疑是当今中国最具权威、最高级别的美术奖项。一个画家的作品,能在全国美展中遴选参展,已殊非易事;倘若能有一次或夺金或摘银或获铜,便不啻龙门一跃。袁武竟在全国美展中连续“梅开四度”,并将金、银、铜牌尽收囊中。这在当今中国美术界,恐绝无仅有。
  近几年来,这种“袁武现象”已引起美术界的密切关注。海内外诸多美学家、评论家,纷纷撰文,不吝篇幅,对袁武的美学追求、艺术格局、人品器识,皆作了悉中肯綮的评述。我作为袁武相识日久、相知益深的朋友,也当不揣谫陋,聊抒一孔之见。
  二
  要走进袁武的水墨世界,我们应从整体着眼,不仅要看他已经走过的生命里程和艺术旅程,更应看他血脉中所承传的物质特征与精神特征,是怎样有形无形地融进他的画幅的。

    袁武于1959年出生在吉林省吉林市的一条小巷里。父亲是木工,母亲为家庭妇女。他上有一哥两姐,下有三个妹妹,一家九口的生计,全靠父亲菲薄的工资维系。虽然贫穷一直像影子一样伴随着袁武的青少年时代,但正直、善良的父母,却把人世间所有的关怀和慈爱,归宿到袁武灵魂的深渊中。追天寻地是孩童的纯情。在父母眼中,生活的世界是那般沉重和狭窄,但对袁武来说,年纪愈小,心灵愈轻松,世界愈宽大。吉林市四周环山,群峰凝翠,是天然的画幅;松花江三面绕城,波翻浪涌,像偌大的琴弦。夏日里,袁武常和小伙伴们去山中捕蝉听鸟,于江畔捉鱼戏水,常玩得满脸江河,周身山川。冬日里,他们又在雪地里纵情嬉闹,用最柔美的雪团去进行最洁白的“战争”。上苍虽没有让袁武投生在朱门绣户,却赋予他一双追寻美的眼睛。在没有半点儿艺术氛围的陋巷里、家庭中,袁武在儿时竟迷上了绘画。家中没有书桌和纸笔,他就蹲在地上或立在墙边,用铅笔和石灰画下他看到和想到的一切。带着大自然所给以他的美的梦幻、梦的彩翼,小巷的石头路和家中的墙壁,成了袁武最初发表“作品”的园地。
  儿时的袁武酷爱绘画,乃稚趣童兴使然;到读中学时,绘画才成了他心中的一盏希望之灯。然而,时值“文革”,没有一个美术老师指点,绘画对他来说是名副其实的自学。艺术总是始于模仿。上小学时,他从一偶然认识的孩童手中,借得的《芥子园画谱》,竟是他唯一反复临摹的范本。当八个样板戏的剧照及连环画广为流播时,它们又成了袁武一一描红的参照物。母亲见袁武描啥像啥,摹啥似啥,便将儿子的临摹品精心收集起来,一一挂诸墙壁,不时邀请邻居和袁武的同学前来参观,一次又一次地为袁武在家中举办“个人画展”。邻里的赞叹、同学的夸奖,常使得母亲脸上的每道皱纹里都溢满笑意。正是母亲这心裁别出的鼓励,锁定了袁武人生追寻的目标。
  1975年,高中毕业的袁武,作为知青到吉林桦甸县向阳村插队落户。这一带,曾是抗日联军长年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插队前,矢志绘画的袁武,身带一只破旧的木箱,里面装满了粗糙的纸张和廉价的毛笔,以及他千方百计讨借来的几位现当代工笔名家的画集。栉风沐雨,躬身垄亩,沉重的劳动负荷,丝毫没有疲惫袁武手中的画笔。一有闲暇,他便对着几位大家的山水和动物画作,精心临摹……
  对一个平常人而言,苦难也许仅仅是苦难,但对一个艺术家来说,经历过和看到过的苦难,往往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正是这段知青生活,使袁武深切感受到了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那劳作时半截腿浸在泥水里,汗水顺着紫铜色的脊梁直流的农家壮汉;那绾着裤腿、肩扛着一二百斤重的大麻包走在山路上,连喘气都显沉重的农家妇女;那房檐下摆着的盛满酸菜的黑坛子;那用苞米渣子和高粱米熬成的滚烫烫的稠粥;那庄稼老翁用残缺的牙齿,叼着的细长且柔滑的烟袋杆儿;那山村少女头顶的粗布花头巾,和微笑时绽出的酒窝儿……这一切的一切,都顽固地嵌进了袁武的记忆。北国大山深处那连阳光也难透进、茫茫而神秘的林海,那电劈雷击也难以撼摇的参天大树,那纷纷扬扬、在一夜间便填平了沟沟壑壑的大雪,以及乡亲们大碗喝着劣质白干时的畅快、山村老老少少对知青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一切的一切,也都永远定格在袁武记忆的屏幕上,也无一不成为袁武日后艺术创作的酵母。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袁武带着一大卷“临品”,信心十足地来到东北师大美术系在桦甸县设下的报考点。谁知,招考的老师,仅看了几眼袁武那些依猫画虎的“临品”,便毫不客气地弃置一边。说袁武既不会素描,又不懂色彩,连初试这一关也不可能通过。多年的辛劳换来的是冷冰冰的话语,得到的是不会画画的定论。袁武顿时感到,自己就像一个溺水的儿童,连刚碰到手的仅有的一块木板也滑失了……作为一个在社会最底层挣扎的知青,袁武懂得自己没有资格在噩梦里彷徨。他很快摈弃了人类常有的空虚和绝望,像一头无暇叹息的耕牛,又在自己梦想的艺术田园里,重新播种着希望。1978年,袁武返城在一家工厂当上钳工,他的大部分工作时间,却是为厂里画宣传画和装饰画。为闯过素描和色彩关,他以恒心为友,以企盼为伴。工作之余,他争分夺秒地对着石膏像素描;节假日,他便到郊外进行色彩水粉写生。此时,母亲又成了逆境中袁武的抚慰者和祈祝人。为圆袁武的画家之梦,母亲经常不辞劳苦地端坐着,充当儿子的模特儿……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三年下来,袁武终在1980年夏,通过了专业考试,并以文化课的绝对优势,如愿以偿地考进了东北师大美术系。
  走进高等学府,袁武才懂得,依傍和模仿决不会产生真正的艺术。绘画的殿堂巍峨高耸,里面有夺目的星宿,纷争的流派,繁苛的法理,严峻的师承……袁武异常珍惜这历尽千辛万苦才获来的就读机会。因为他的神经网上,负载着慈母的嘱托,家人的热望,知青点上父老乡亲和同学的期盼,以及工厂师傅们的祝福,那是一个多么沉重的世界。从第一学期开始,袁武就把时间打算得十分精密,使每年每月每日乃至每个小时,都有它的特殊任务。除了上课时间外,袁武不是潜心图书馆,就是躲在校园一角或读书或画画。他像一头耕牛,闯进了知识的菜园,贪婪地啜食着新鲜可口的菜蔬;他像攀援在书山上的樵夫,尽情地采撷着奇花异木。他读起书来,如痴如醉,如梦如寐;他作起画来,如癫如狂,如神如仙……上大学三年级时,醉心山水画的袁武,水墨优势渐显,被分到国画班,学工笔、写意,画山水、人物,也画花鸟。大学毕业分配时,袁武的学业虽秀出班行,但却被分配到松辽平原上的榆树县师范,任美术教师。
  这看似有点儿“谪贬”性质的分配,实则是艺术之神对袁武的又一次垂青与眷顾。在榆树小城执教期间,袁武常是上午授课,下午带学生去写生,晚上进行创作。他还经常带学生下乡,一住就是多日。辽阔无垠的松辽平原,是片一跺脚就能踩出油来的黑土地,它孕育着万物的“生”,滋养着万物的“长”,展示着万物的“茂”,欢呼着万物的“美”。当袁武带着审美的目光,重新融入黑土地时,竟惊愕地发现,这里蕴藏着那么多极富视角冲击力的绘画元素。土地,是父老们声同乞求的呼唤;土地,是乡亲们的尊严和生命的象征。袁武看到,当尺把长苞米棒儿、斜歪着冲破青皮包裹的束缚,绽出粒粒金黄时;当杆壮叶肥的高粱,在秋阳里摇曳着火红的穗头时;当齐腰深的豆田里,串串饱鼓鼓的豆荚在金风里即要炸裂时……乡亲们总是对着丰收的庄稼,横看竖看,像画家在欣赏自己最得意的作品。这片黑土地上的场院、木屋、柴门、炕头,是那样古朴、宁静和温馨。每当袁武置身其中,与父老乡亲悠然对坐、抵掌而谈时,总会感到有一股暖意注入心田。这时,一切用虚假编制的矫情,都会被这种纯朴和真诚,冲散殆尽。农人与耕牛的情感,也辄令袁武感动不已。在这里,牛就是农户家中的一员。当牛在暗夜里食草时,蹲在槽边的老农,倾听着牛在嚼草时发出的的声响,简直像是在欣赏人世间最美的曲调……这些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撞击着袁武的心坎,他的灵感和诗绪也自会燃烧起来。在榆树师范执教的两年间,他画下了比大学四年还要多出两倍的写生稿。这段执教生涯,又使袁武在更深的层次上领悟到土地、生命和人的本质内涵。
  黑土地那仁慈而宽厚的胸脯,已成为袁武艺术的原野。任何风霜雨雪,都阻挡不了他艺术收获季节的到来。1985年,年仅二十五岁的袁武,以三十二幅人物、山水画,参加了长春市举办的“四人书画联展”。联展中另外三人。皆为吉林省的名流方家,唯袁武名不见经传。然而,袁武的画作,却带着大山大水的苍润,带着黑土上浓郁的乡情,令观众耳目一新。长春市第一中专的校长慧眼识珠,当即拍板调袁武来校任教。1986年,在长春第一中专执教的袁武,创作了《又是一年春草绿》,并获得吉林省青年画家美展一等奖。1988年,袁武被调入长春书画院,成为专业画家。这一年,他创作的《冬趣》、《没有风的子夜》、《春天里的最后一场雪》,分别参加了全国中华杯、东三省、吉林省的画展,也均获得奖项。当袁武的成名作《大雪》问世后,他的“东北系列”作品,已见雏形。这些作品,就像一个个营养充分、怀胎足月的大婴孩,一啼天下闻,当是势所必然。
  学子之患,莫过于自足而止。在中国画坛已有了一枝之栖的袁武,并没有兀自陶醉。1993年,已逾而立之年的他,考入中央美院国画系研究生班,专攻人物画,去进行“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的自我再造。研究生的训练,激活了珍藏在袁武灵魂深处那弥久而益新的记忆。许多迷离恍惚的感觉在他眼前奔驰,许多斑驳不定的影像在他的脑海中组合。黑土地上那小山一样的粮垛,那小丘一样的柴堆,那院落,那柴门,那茫林,那厚雪,那耕牛,那骏马,那孩童,那老汉……宛如一个个艺术精灵,跳着、笑着、挣着、抢着,一齐奔向袁武的笔端,走进了袁武的画幅。1995年,在袁武研究生毕业前后,他不仅画下了在全国八届美展中金蟾折桂的《没有风的春天》,还写下了《塞外,春天还不曾苏醒》、《小村,又一个秋日》、《自己的粮食》等被全国美术报刊竞相选登的一批佳作,这之后,袁武又创作了驰誉画坛的《夜草》、《净土》、《老农》、《北方秋天的肖像》等作品。至此,袁武的东北系列画作,已成了一个蔚然大观的存在。
  一部中国美术史,实际上是画家用各自的心灵组成的历史。袁武深情关注农家生存状态的东北系列画作,既是一个古老民族的心灵倾诉,也是袁武精神家园的独白。
  三
  袁武于东北师大毕业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画坛曾被驰骛以逐的“新”字所困惑。西方抽象派、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达达主义的抄袭品和复制品,像新潮服装一样,成为任人抢注的“商标”。庄严的国画圣殿,甚至被某些嬉皮士的恶作剧,搞得一片溷浊。
  智者总能从他人的盲从与愚蠢中获得启迪。面对喧哗与躁动的所谓新美术思潮,袁武就是一个冷静而善于思考的智者。他知道,天变、地变、时变、人变,陈陈相因的国画审美模式,早已造成了人们的视觉疲劳,更无法满足当代人扩张了的审美意识与需求。当代国画,再也不能只充当传统的摹本和奴隶。然而,创新者首先应是继承者。传统是个文化链,环环相扣,要想不在任何一个链环上被绞死,必须先走进传统,才能挣脱前人的绳墨。照抄西方并不比模仿传统高明。拼贴西方现代派的图形,难以“借壳上市”;剪裁古人的衣冠,也难以冒充士大夫……曾各领风骚三五天的画坛“新派”,鄙弃绘画的基本原则,缺乏造型能力,对具象规律不掌握,对形式美无体会,一开笔就“变形”的他们,无论如何也无法抵近周的丰腴,陈老莲的狂怪,更不要说去领略八大笔墨的魔境了。时过二十年后的今天,当年画坛的“弄潮儿”终因缺乏学术界和社会公认的作品,大都已销声匿迹;而心存弘毅、才思积厚的袁武,却在不懈地探求中脱颖而出,成为被美术界所瞩目的一颗新星。
  袁武认为,画家首先必须具备高超的画技。他到军艺执教后,反反复复告诫学员们:“写生是任何画家都不能绕过去的一条路。水墨人物写生,一是要解决素描范畴中的造型问题,二是要熟习中国画的用线问题”。业高之师,挥豪可范。袁武在水墨人物写生中,以线条运用为主,能自如地把握理性形准与感性形准的关系,神韵表现重于形似追求,他既会把描写对象那些与众相同的部分一一弱化,又总能将其神形中最强烈的部分一下抓住,并加以强化,甚至强化到既令人惊愕又会心赞许的地步。
  在教学中,袁武曾提出令美术评论界击节称赏的一句话:“写生名曰画形象,实为画感觉。”我以为,“画感觉”一语,直抵绘画艺术的堂奥,实为不刊之论。感觉,飘忽于天地之间,匿藏于身心之内。它忽焉近在睫前,忽焉远在天边,既是物质的存在,又是精神的本体,更是古往今来一切艺术家不可或缺的心灵光照。同是花香鸟语,既可以是谢灵运的“灼灼桃悦色,飞飞燕弄声”,又可以是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天地物象,一经主观心境的掺和,便成了艺术家的“情态场”,艺术正是有了这种“情化”的再现,才将一个世界变成了艺术家们各自的世界。
  在带领学生写生时,袁武强调:“写生,要注重一个‘生’字。所谓生,既是陌生的,又是不确定的,具有偶然性,现在性。”袁武将这种一次次遭遇的“陌生”,视为作画既可避“俗”,又能避“熟”的不二法门。
  袁武将写生当作一种艺术自律,甚至是自我强制的行为。在读大学和研究生期间,他钟情写生,自不待言;到军艺执教后,他仍将写生当作训练敏锐感觉的利器。每年,他都要抽出一个多月的时间,带领学生们或走军营进哨所,或钻山寨驻渔村。已是名家的他,仍和学子们一样,风餐露饮,去捕捉生活中美的因子。多少年下来,袁武北上南下,东寻西觅,足迹几乎踏遍整个中国。他的写生稿,盈箱累箧,数以万计。仅从袁武已出版的《课堂写生系列》、《战士写生系列》的画稿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水墨写生,已具备创作品质,无疑也是他进行大型主题性创时,可信手拈来的“小样”。这些写生稿,也是对他“画感觉”一语的最好诠释。画感觉,就是画在刹那间体悟出的美。刹那不可重复,刹那不可坐失。追寻刹那、把握刹那、凝固刹那,是画家的本分。灵感从不拜访懒惰的客人,正是被一般人所视之不见、搏之不得的刹那,从一个方面成全了袁武的艺术。
  一个画家的艺术生命,不应像应时而生的花草,一朝灿烂,转瞬而枯,而应像参天之树,随着岁月的增加,枝叶愈茂,果实愈多。在探究袁武的艺术之树何以硕果累累时,我发现,他是通过读书,来滋养和培植他的艺术之根的。据我所知,袁武在读大学时,就按照《中国文学史》、《世界文学史》所胪列出的经典书目,去进行有计划有系统地赏读,以“饿补”他青少年时因家贫和“文革”所造成的知识的“先天不足”。二十余年来,他坚持读书,一以贯之。我到军艺的十余年中,每当中国作协举办的各种文学评奖揭晓后,他总是让我托人将获奖作品乃至入围的篇什,一一购全。他读书的涉猎面颇广,人文、历史、哲学、民俗、风物,以及现代派和一些有争议的著作,他有选择地找来,或略翻或精读。执教之余,他将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以读书,三分之一才用来作画。读书,使袁武不断进行着灵魂的深呼吸;读书,也成了他开启思维、智慧和灵感的钥匙。
  水墨写生,奠定了袁武再现生活的“基厚”;大量读书,又筑就了他艺术品味的“台高”。这可从他的古典人物系列画作里,得以印证。
  袁武在读中国古典名著和诗词歌赋时,于散发着墨香的书页里,竟发现了那么多有着七情六欲、坦然奔驰的灵魂。他们或长啸或低吟或悱恻或缠绵或欢悦或悲伤,都以难于抵御的迷人与鲜活,征服着他。驱使他吮墨挥豪,借历史人物之杯,以浇心中之块垒。袁武的古典人物,多写前贤先哲、文雄诗豪、山林隐士,亦偶涉才女粉黛。诞生于宋代士大夫襟怀中的文人画,历经了千百年来的不断复述,其审美因子几被榨干,且当今华人圈内的众多画家,仍乐此不疲。谁想要在这一领域有些许的创新与突破,当是戛戛其难。然袁武却敢棋胜一着,箭较一镞,“于无佛处称尊”,创造出了一批独出机杼的古典人物画。
  袁武于1992年绘制的、获加拿大首届枫叶杯国际水墨画金牌的《天籁》,是他古典人物画的代表作之一。此画为竖幅巨制,望上去,重崖沓嶂,天高地迥;直挂云端的飞瀑如一道长长的白练,从天际飘柔而来。那水波不兴、静若处子的天池,被安放在翠峰如屏的山顶一侧,该是上苍用最原始、最纯净的泪珠汇成。高山之下,一若神仙中人的长者,坐在水澹生烟的深潭边,悠然抚琴。正所谓“碧山本岑寂,素琴何清幽”,亦可称“弹虽在指声在意,听不以耳而以心”。《天籁》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能使人生梦幻得以贮放的人间仙苑,读来令人五内疏瀹,精神澡雪。诗人之作发自天籁者为上,画家亦然。
  有着诗家气质的袁武,常写构图不一样的《观鹅图》。两片蕉叶下,几竿青竹旁,那高士观鹅时的心闲神安,那鹅群的逍遥自在,无不在疏旷和清逸里,透出自然真醇之气。袁武还喜写画面不同的长卷《闲居图》。古树之下,青石之旁,那忘怀得失、无忧无虑的长者们或三五对坐,细啜香茗;或兀自把盏,浅酌薄酒;就连烹茶的童子,也显得神态怡然。画面上的人物,无一不处在一种大惬意、大从容、大安闲中。那看似松散却错落有致的画面,更能传递出古人那种“山静似太古”、“心向白云闲”的文化意绪。我每观赏袁武的“观鹅”、“闲居”类的画作,仿佛走进一片能让浮躁的心灵得以小憩的净土。
  “画贵有静气”,虽为山水画大师黄宾虹的五字诀,却绝对是衡量一切中国画的关键。当商品经济的大潮摇晃着八尺画案时,某些也写古典人物,却行色匆匆地将画作送至画廊和企业兜售的画家,是很难走近古代高人雅士那澹逸、淡泊、旷达的心境的。在我所接触的画家中,像袁武那样不被物质化情绪所干扰者,已不多见。对艺术有着近乎宗教般虔诚的袁武,以艺术追求涤烦襟,破孤闷,释躁心。“心斋”使袁武的心灵几近宁帖之境。正是这种宁帖,才使他的画面获得了“静气”。
  袁武深谙艺术“有为而有所不为”的道理。从他的古典人物画中,我们看到,他不再以人物形象真实的质量感取胜,也不仅仅是“以形传神”。他不以古人也不以当今画家的视网膜看古人,而在与古人心灵的契合与神会中,将自己深有体悟的情感传递出来。
  我推崇袁武的《老子出关》。在我赏画的有限范围内,还没见谁人这般写《老子出关》的。画面上,那用墨团堆积起来的牛,稳稳地站立在那用线反复勾出来的原野上。身着素衣的老子,像寿星,似村翁,飘然斜坐于牛背,显得质朴而无华。我读此画时的强烈感受是:只有这漆黑如山的牛,才能驮得起以大盈若冲之性、演天地辩证之说的旷世哲人,才能载得动一个至大至博、包容天地万物的巨大灵魂。
  袁武也写枕石梦蝶的庄周,心芳志洁的屈原,内圣外王的孔子,面壁参禅的达摩,斫妖刺鬼的钟馗,寄情田园的陶潜,举杯邀月的苏轼……还写在落日的余晖里、满怀离愁别绪的蔡文姬,于雨打芭蕉中、低吟“绿肥红瘦”的李清照……这些被历代画家不断复述的人物,一经袁武之手,便摄髓传情,自立高格。他那奇特的构图,尤其是高士哲人那被他强化了的“绿脸大颌”,甚至动摇了人们约定俗成的审美经验,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视觉刺激。从袁武的这批画作中不难看出,古代文人画的象征性、寄寓性、隐喻性、抒情性及纯化了的笔墨成就,已在他这里得以延伸,形成了他独立不羁的个性化艺术取向。
  袁武不仅善于以含蓄的笔墨去抒发古人之清朗、隽永、恬淡的情怀,驾驭那些悲壮、沉雄而恢弘的场面,更是他的强项。《观沧海》是袁武宽银幕式的巨制。画幅上,内着素衣、外披红袍的曹孟德,站立于峭岩之上;其身边一身裹银甲的猛士,紧勒着魏武那乌亮的“怒行追疾风,忽忽跨九州”的坐骑。目极狂涛暴骇、涌浪腾惊、其深不测、其广无臬的沧海,志存云表、恩凌八荒的魏武,诗思犹如天岸马。赏读此图,我们焉能不顿生羡巨鲸之迢遥、仰大鹏之远遨的豪迈。
  《垓下歌图》,是袁武凭借古代大战场,演绎人性大宇宙的鸿篇巨制。“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矗立于画面中间,右边是他“悲鸣思长道,可堪托死生”的乌骓马,左边是“身为天下艳,心乃女中郎”的虞姬。三个物象,互不顾盼,各自孤寂地伫立在草地上,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片大沉静。战场上,人类的各种情愫,总会在个体生命的最后一页里汇聚。袁武似乎要把人生的一切情感密码,都隐匿在这大沉静之中。我们可以想象:刚刚过去的鏖战是何等惨烈,在四面楚歌里即将诀别人生的项羽和虞姬,斯时的感情又是多么沉重与复杂。那沉迷不醒的眷恋之情,那不堪回首的感慨之情、那令人肠断的凄楚之情、那复杂的不可言喻的各种情感,都会一股脑儿地向他们涌来。我们也可以想象:一代佳人,是怎样在剑锋铮铮里写下了侠骨义胆;没能主宰历史的盖世霸主,又是怎样以他的本体生命,将五尺刚化作了绕指柔,并以一个大写“人”的身份,走进了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千古诗篇……
  因了袁武人物画的声名鹊起,致使仿而效之者颇众。然略有赏画经验的人,只消将袁画与他图稍做比较,其中知识的深与浅,趣味的雅与俗,思维的文与野,动机的纯与杂,遂一目了然。一个胸无诗书,朝学执笔,暮想成名的人,只能袭袁画之皮相,徒获笑于天下士林而已。
  四
  古今中外的画坛巨子,无一例外地都有自己发现的艺术“新大陆”,都有非他莫属的绘画语言和“艺术符号”。一个画家,要想跻身云灿星辉、唐哉皇哉的艺术圣殿,必须尤为注重这种“发现”。否则,其不过是一个“克隆”他人的工匠,一根盘绕在别人艺术之树上的藤蔓,一只附着在大师艺术之船上的贝壳。当今中国一些心浮气躁的画家,最为渴望的莫过于对风格的匆匆寻找,仿佛风格就像美猴王手中的金箍棒,谁占有了它,谁便能包打天下,拥有一切。
  从袁武师古而不泥古、鉴洋而不见洋的笔墨语言里,我们会清晰地看到,他已有了独自的风格“编码”。袁武酷爱宣纸所呈现的线条美和肌理美,尊重国画的“用笔”和“墨趣”。在借鉴西方素描时,他不断剥离那些遮蔽水墨画的因素,十分注重开掘水墨艺术本体的美感和魅力。西方油画以形包意,国画以意顾形。油画对人物真实感的刻画非国画所能比,国画在意境营造上非油画所能及。袁武将传统绘画的感悟性与西方油画的直觉性相掺相糅,分娩出自己的“风格”。他的画面里,虽有欧美的一点儿“血”与“肉”,但“骨骼”与“心脏”,却是中国的。他以创作实践,既回答了厚洋薄中的人们,对宣纸质材和水墨表现局限的诘难;也为在前人观念和经验束缚下的国画肌体,注入了新的造血功能。袁武把自己的水墨人物定于工写之间。他喜欢在宣纸上画下又长又涩的线条和泼下又黑又重的大墨团。他的画作尤其是巨幅主题性创作,几乎都是以雷雨般的泼墨大写意,并辅以曲铁盘丝般的反复勾线来完成。在设色时,他注意“随类赋色”、“骨法用色”,不平涂颜色,像用墨那样“见笔”。这就使整个画面,形成了写意与工整、黑与白、浓与淡、干与湿、厚与薄、轻与重、疏与密、虚与实、有与无的强烈对比,看上去亦真亦幻,有无相生,墨色相和,浑然一体。在引西方素描为国画所用的近百年来,于国画艺术的陡坡上,有一个神秘而很难把握的界定线:太实则失却了国画的神韵,太虚则脱漏了真实的魅力。袁武在自己的创作中,经意处不过分精雕,随意处不无度放纵,使笔墨语言的分寸感,聚敛在“恰到好处”这个焦点上。正因如此,他才建起了属于自己的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构架。
  从袁武整体写意、局部写实的画作中,我们看到,他能以写实延伸出写意的意境,以写意并融着写实的特征,并使两者在互补调节中达到一种和谐。袁武在写农家老翁和渔村“老海碰子”时,实写的他们那或稀疏脱落或参差不齐的牙齿,常透出历史的悲怆和岁月的苍凉,读来令人酸楚难言,枨触无端。我以为,如果说袁武所写农、渔人的牙齿,已有“符号”的指向性,而他用大墨团泼成的牛,则应是深深烙有袁氏印记的“艺术符号”了。自古而今,泼墨写牛,大有人在。但对大墨块果敢而带有霸气的运用,则为袁武的首创。袁武的牛,远视有体积,近观有重量有力度。那渗化有韵、黑中透亮的大墨团,使国画的水墨性得以酣畅淋漓地发挥。
  就绘画而言,风格与“艺术符号”,在含义上相去无几。但有风格的画家,不一定有自己的“艺术符号”,而有“艺术符号”者,则必然具有鲜明的风格。风格与“艺术符号”,来源于画家先天的禀赋、后天的人生阅历和学养,以及这三者在其创作中,不断碰撞时所升华的艺术识见。有天赋而不勤勉,有磨炼却无灵性,皆不能成为磐磐大才。画家独自的笔墨语言的形成,含纳着复杂的心灵成长和技法熔铸的过程。袁武在回顾创作道路的文章中,记有这样一件事:初学画时,他因家境窘迫,买不起宣纸,只能以图画纸代之。图画纸不能吸水融墨,他不得不笔蘸清水,先将纸洇湿;水刷多了墨色会混成“墨猪”,少之则难呈现宣纸效果。在经过千百次的反复实验后,袁武终于把握住落墨时纸的干湿度的最佳火候。现在,袁武许多作品中大墨团所显现出的犹如神助的晕染效果,本是“一得阁”墨汁所致,但不少同行却误认为他使用了进口的新材料。仅是为了一个笔墨干湿度,袁武就曾铁砚磨穿;为获得属于自己的风格“编码”,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心智与心力,则更不难理喻。
  我一直觉得,举止安详、平和,个头并不高大的袁武,在那也不宽厚的胸膛里,似乎藏着一个情感的海。情感和愿望是人的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驱动力,没有情感就不存在真正的艺术。袁武曾将情感的海,许给白山黑水,以其画作让我们感受到他对那片黑土地上一切生命的挚爱;他还用情感的浪花,激活和点醒了笔下的历史人物,让古人穿越时空的隧道,与今人进行心灵的对话。当袁武三十五岁携笔从戎后,他又以情感的波涛,去拥抱火热的军营。他很快完成了从地方画家到军旅画家的角色转换,成为军旅文化方阵中一员不断去攻占艺术高地的骁将。十余年下来,他又以联翩问世的军事题材的画作,大大拓展了其浑朴、沉厚而抒情的画风。
  《大山深处》是袁武表现军旅生活的发轫之作。此画选取的是医疗小分队去深山巡诊、送药途中的截面,军马与人物只起点题作用,看上去更像一幅雪铺大壑、山苍云岫的山水画。那用细密线条皴、写并用勾画出的山的“大密”,与山下的雪地的“大疏”;那泼墨写成的军马的“大黑”,与留白产生的雪野的“大白”,均形成了视觉反差;在大开大合里,给人一种“谁将意象入寥阔,坐觉天涯来尺咫”的艺术感染力。画面上,那半身陷进深雪的军马,那马前三个铲雪开路的战士和后面拥马前行的女兵,渲染出“气凌禽翅束,冻入马蹄危”的酷寒;而女兵那娟秀的脸庞和军帽上依稀可见的红星,以及山下那株株裹着冰凌的桦树,又营造出“皎洁随处满,琼树似新栽”的奇美。也许是欲以山的活力暗喻年轻士兵的青春元气,袁武在写山时,并未写“冰峰撑空寒矗矗”,而写了“雪色稀见翠色深”。《大山深处》,是袁武从情感的海里流淌出来的抒情诗。
  《夏日·阿拉山口的雪》,是袁武在新疆边防部队体验生活一个月之后,创作的另一力作。他的视觉主要瞄向战马与士兵。他没有写矫健壮硕的战马的疾驰如飞,也没有写桀骜不驯的骏马的扬鬃抖蹄,而是把以狠、重、浓的墨团写下的四匹战马,作静态排列。战马旁三个魁梧的士兵,也呈静止状态。士兵的神情与他们心爱坐骑的神态的高度统一,形成了凝重之美。摩砺以须、藏器待时的氛围,则更能展示我威武正义之师的待机而动,无坚不摧。
  风格,又常是画家才思的写照。医疗小分队、战马与士兵,是军旅画家一再表现过的题材。袁武凭着他新的造型观念和与众不同的笔墨语言,在军旅写实绘画中,开挖出了更纯化的人文内涵,将老题材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审美层面。
  用心灵创作一件感人至深的艺术品,有时会比构筑一座典雅的寺院和华美的楼宇还要难。我早就注意到,袁武每酝酿一幅大作巨构,总像建造新家园的老农一样,先进行长时间的“备料”;而构思的过程,也往往比绘制的时间要长得多。这时,他会关掉手机,坚辞一切社交应酬,让自己在精神之海里沉浮。他常常害怕敲门声打断他正在运行中的思索。每当我看到他在巨制杀青前后,那因苦思冥想、神游八极、寝不安枕、茶饭不思而造成的疲惫状,便会想起“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贾岛。
  《九八纪事》,就是袁武不断聚集着情感的雷与电,在达到极限时,才泼下的一场他的艺术上的“倾盆大雨”。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的那场令丛林战栗、山川震怖的特大洪暴,曾紧紧牵动着十三亿炎黄子孙的心。在大灾大难面前所升华了的民族精神,使袁武为之动容。但要用画笔去描写军民同心戮力、斩涛镇浪的宏大场面和无畏气势,即使再天才再高明的画家,也会深感笔力不逮。谁能用最少和最简单的象征,表达出最深刻的精神内涵,谁就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袁武对掌握的大量素材,进行反复淘洗和再三琢磨后,终于找到了别有见地的切入点。《九八纪事》由两幅各自独立又不可分割的二联画组成。一为军人与怒涛狂澜拼死搏斗的场面,二是受灾群众立于漫漫大水中的情景。两个画面,两组群像,相互映衬,展现出军民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骨肉深情。在形象感与形式感的双重追求里,袁武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水的质感、浪的逼真,以高度概括去简洁地处理背景,而把重点落在大于真人足码的两组群像的描述上。他以泼墨写人物服饰,对人物的面部神态,则给以细致入微的刻画。在群众组像中,无论是妇女还是孩童,老人还是壮汉,都以各自的神情,显示出大灾之时中华美德中那最神圣的部分,以及人性中那动人的光亮。在画军人群像时,袁武又通过人物面部表情的各异,写出了军人那像钢铁般紧绷的神经,像狮虎般勇猛的气概。官兵们那以血肉之躯所筑成的牢不可破的防线,足可以惊天地,泣鬼神……  “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骑可以役万里。”《九八纪事》,将千百万军民的情愫、情怀、情操浓缩在二联画里,怎不令读者的灵魂为之惊悸,为之震撼!
  杰出的艺术品,从来都不是一种外在的表白,而是从历史和现实的伤口或笑口深处,探取的人类精神的晶体。袁武表现抗联英雄为赴国难而死节的名篇——《生存》,就是这样的创制。为作斯图,他曾数次重返冰天雪地的北国,去寻觅英烈们的旧踪。杨靖宇、魏拯民将军的殉难地和牺牲处,以及当年抗联战士经常活动的地方,袁武均一一拜谒。在抵近魏拯民因冻馁而殉国的山顶时,因大雪封山,无路可辨,三百米的距离,袁武竟在齐腰深的雪坡上,趑趄而行了一个多小时。昔年抗联战士的身影虽已逝去,然大雪依旧,朔风依旧。袁武深感,当年履穿踵决、饮冰茹檗的抗联豪勇,能在这风号雪舞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就是对疯狂至极、天良丧尽的日寇的最大轻蔑,就是人类战争史乃至生存史上的奇迹。袁武不可能也无法在一幅或几幅画里,去叙述抗联那一串串悲壮的故事。具有艺术智慧的他,要寻找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坐标。他以极为合情合理的想象,于深雪中矗立起一组抗联勇士的群像。为凸显人物群像的崇高感,他摈弃了一切影响主旨的动态和背景。画面上,没有深山,没有老林,有的只是严寒中苍灰的天空和冰裹雪埋的大地。十几个表情凝重而神态不一的勇士,冰雕般地雄立着。他们的衣帽上、胡楂上乃至枪口上,都结着或厚或薄的冰凌;他们的嘴角边、眉宇间、眼睛里,或闪出永不熄灭的信念,或透着九死而不悔的刚毅,或折射出临大节而志不可夺的坚韧……勇士们是在向生存的极限挑战,向生命的极限挑战。这是一座用勇士群像组成的精神丰碑。在这“丰碑”面前,那些社会的蠹虫,灵魂的侏儒,应该就地匍匐!
  我在浏览多篇评价袁武艺术成就的文章时,注意到至少有两位评论家指出,袁武的画“大气、大度、大格调、大风骨、大气派”。还有学者称,“袁武是艺术上的战略家,他有向着史诗性作品迈进的艺术理想和追求”。我在细品了袁武《垓下歌图》、《观沧海》及几幅军事题材的巨幅作品后,感到这些评价,并非溢美之词。诸多方家盛赞袁武的文章在前,我续貂是必然的了。但我仍要补赘的是,一个画家,心中若没有江河日月、大荒大泽、天低西北、地倾东南的大乾坤,若没有对人生坎坷的感知和对生命的终极关怀,若没有泽被万物生灵的大爱,是很难入得汉家宫阙,唱得大江东去的。这诚如罗曼·罗兰所言:“所谓风格是一个人的灵魂。”
  五
  作为新时期水墨人物画的重要代表人物,袁武准确地把握和引领着现代水墨的表现方向;并以他闪着智慧之火,灵性之光,情感之波的东北、古典、军旅三大系列作品,组成了令读者心旷神驰的水墨世界。面对美术界和收藏家的双重认同,袁武并没有产生贵族式的满足。笃信“艺术家的命运就是创造”的他,仍以黑土地上犍牛般竭力工作的状态,在自己的艺术园地里冷耕热耘。
  袁武在《心路》一文曾这样写道:“我想画出一幅范宽《溪山行旅图》那样令人惊叹、敬畏的大画……那是我心中的大山,我的心路会一直攀缘在这座大山上。”当商业性文化的气浪早已将人们胸中的浪漫诗神卷走、心也不复空灵时,当艺术的本质遭到了物化、艺术的纯粹已受到污染时,袁武这种对艺术的“敬畏”,便显得尤为可贵。
  绘画作为一种与天地精神相往还的事业,它需要孤独和寂寞,需要艺术家以殉道者的姿态,甘愿服着无尽的肉的苦役与灵的苦役。据我长期观察,对生活和艺术同样真诚的袁武,是个耐得住寂寞和孤独的人。已名声大噪的他,没有像当今某些画家那样,仅靠笔下的“老三篇”或“新三样”,去闯荡世界,也没有用他那大墨团泼成、人见人爱的牛,去驮来更多的金钱。袁武常对朋友们说:“人不能太贪婪,太贪婪脑子里会一片空白。”是的,画家的灵感如同飞鸟,翅翼上一旦系上黄金,便很难凌空翱翔。袁武从不把每一次成功当作艺术停歇的驿站,而是作为继续跋涉的起点。他在圆满与破裂的一次次转换中求索,智慧便不会长出白发,筋骨也不会生出懒虫。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心有定力的袁武,将会不断超越自我,战胜自我,向着他无比敬畏的艺术大山的峰峦,一步又一步地逼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22:03 , Processed in 0.08980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