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剑雄: 真正有生命的地域文化 会成为人类共同文明一部分
■整理 陈 苏 朱静燕 朱梁峰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南方人喜欢吃米,北方人好食面食,湘西吊脚楼,客家土楼……“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
什么是地域文化?有什么特点?怎么形成?有什么价值?对未来有什么影响?12月15日,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图书馆馆长,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多年从事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文化史等研究的葛剑雄做客南湖文化论坛,为你一一解读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什么是地域文化?是最能体现一个空间范围内特点的文化类型
近年各地都很重视文化建设,特别珍惜本地文化。大家都知道,往往本地文化有独特的魅力。
什么是地域文化?
所谓地域文化是最能体现一个空间范围内特点的文化类型,和周围其他区域相比,是有明显差异的。两千年前的人就已经注意到了,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提到一句谚语,“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简单地说,一种文化现象,如果它只是“风”,往往走出一百里,就是另一种“风”了,但如果它已经成为“俗”,那么它可能就是更大的范围,才能体会到那里有不同的“俗”。“风”,就是今天我们讲的流行,或者风尚,所以它的特点是不断地更新,它是多变的,“俗”,就是习俗、习惯,它就比较稳定了,我们就可以称之为传统。
光是“风”,还不足以形成一种文化,一般来讲,要是“俗”,才能成为地域文化,我们现在讲风俗,并没有把两者严格地区分开。
大的文化区域,汉文化区或者说华夏文化区,这就不仅包括大部分以汉族为主的区域,也包括现在已经在国外,但历史上长期通用汉字,以汉文化为主的区域。
一般讲的地域文化区,往往是以古代的一个国或者古代的一个地名来命名。比如吴文化区,就是春秋战国时吴国的核心区。再往下,称之为文化样区,或者直接叫文化区,一个文化区里还可以再继续分,这些分得比较细,更有特色。有时一个省,甚至一个县,包含多个不同的文化区。
还有些特殊的情况,我们称文化岛。它周围都是其他文化,就那一小块地方有种特殊的文化。比如近代有些租界,比如青岛、庐山牯岭这一带。西南还有些地方,明朝曾经在那里建过营,人口都是来自其他地方,并且不与当地通婚,时间长了,就形成了屯堡文化,这些文化往往既不是来自于迁来的母地,又跟周围不同,这也是一种特色文化。
地域文化究竟是什么?简单地讲,就是一个空间范围内跟周围不同,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它有几个重要因素是共有的。
地域文化有什么特点?通过方言、饮食、民居、婚丧节庆和民间信仰体现
第一个特点是方言。
中国的方言千差万别,特别是南方。以浙江为例,杭嘉湖以前称为下三府,其他叫上八府,下三府的话,即使有些发音差别,但基本还能听得懂,但上八府的话,就听不懂了。
讲地域文化离不开方言。方言产生于人际的交往。大家都用同样的语言,没有阻碍地交往,有这样一种媒介,时间长了就形成一种文化心态。文化最大的妙处就是它离不开人的活动,即使是物质文化,也是跟人,跟人的活动联系在一起,才成为文化的一部分。
方言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南方方言多于北方,方言之间的差异大于北方,随着人口迁移流动的传播,不断形成新的方言区。许多南方城市,方言都可以追溯到古代,现在的普通话,保留的古音不如南方方言。我们做个实验,念首唐诗,用普通话会有许多不押韵的地方,用嘉兴话往往是押韵的。吴方言比普通话更加接近唐朝话。古音有平上去入四声,普通话入声已经没有了,嘉兴话则分得很清楚。
方言既然是人际交往的媒介,往往以方言为基础形成地域政治集团。政治家也是人,他如果跟人讲话,老听不懂,中间还得加个翻译,他还能讲最核心最机密的话吗?所以他总要用至少能听得懂自己话的人,时间一长,就形成了一个个地方或地域政治集团。维系这些政治集团的当然是共同利益,方言则是媒介。比如西汉,汉高祖刘邦老家江苏丰县,后来迁到沛县,他手下大多是丰沛故人;近代北洋军阀则按地域划分为直系、皖系、奉系。
现在很多人说要恢复地域文化,保护方言,当然没有错,但有一点大家不要忘记,过分强调地域文化,也有不利的一面。如果当初秦始皇不统一文字,可能今天就没有中国,而是分裂成很多小国了。
地域文化的第二个特点是饮食,指的是民间日常饮食,而不是官方的、富人的、特殊场合的饮食。一般老百姓只能就地消费,民间饮食才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特点。它是以当地的环境为基础的。比如北方以面为主,南方以米为主。现在不少有地方特色的饮食,往往是长期物质极其匮乏的结果,是早期偶然的或者不得已因素造成的,到后来逐渐形成特色风味饮食。
我们说的饮食文化,不仅指饮食本身,而且包含进食的方式。比如北方很多民族蹲着吃饭,到现在,还有很多地方保留着这一习惯。改革开放以后,条件好了,也就不同了,现在不少地域文化都已经消失了。
地域文化的第三个特点是民居。和饮食一样,官方建筑、公共建筑、祭祀建筑不能算,都是有一定规格的,不能反映地方的实际。我们讲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都是指民居。民居要满足两个条件,要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要为平民所能够承受。马家浜和河姆渡这一带的干栏式建筑、湘西吊脚楼、北方窑洞、客家土楼,都是如此。
也有将外地建筑引进来,适应地方特点,成为地方民居的一部分,像上海的石库门。石库门实际是英国人想出来的。太平天国时,很多难民逃到上海,租界人口大增。英国人根据英国连排式的建筑来设计,考虑中国人的特点,这就成了上海地域文化的一个特点。
再一个能够反映地域文化的就是婚丧节庆。虽然日常生活大家尽量保持传统,但一到婚丧节庆,往往不惜工本。再穷的人,一到这个时候不得不花点钱,来保持这个传统。时间长了之后,这些礼仪已经和信仰联系在一起了。
有的人迁到了很远的地方,他们还要保持原来的婚丧节庆习俗。2007年,我到吉尔吉斯斯坦,遇到一支东干人。一百多年前,陕甘回乱的时候,有一万多人逃到了吉尔吉斯斯坦,现在已经有十几万人了。我们去一个村,他们给我们看录像,嫁女儿的时候,一切还是陕西的风俗保留下来。为什么在异族的地方,语言基础都没有了还把它保存下来?他们把这些作为一种信仰。
民间信仰是第五个特点。有人说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的确,中国的宗教信仰基本都是外来的,道教很难说是一个完整的宗教。但民间是有信仰的,简单讲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北方蝗虫成灾,人们就想出来,蝗虫多的地方就供奉刘猛将军;黄河泛滥,就要祭河伯;山洪多的地方,比如山西就祭祀许真君;四川也有地方神,二郎神据说是李冰的儿子,就祭二郎神;江南养蚕,供奉蚕花娘娘;福建的妈祖,专门保佑海上平安,妈祖在上海、天津也有,但脱离了海运,名称也有所变化,越南的灵姆庙,其实就是妈祖庙。
地域文化靠什么传播?移民是地域文化传播的主力
嘉兴的地方特色与湖州不同。有个日本学者专门到嘉兴调查,他发现太平天国以后,嘉兴来了一批外来人口,有的没法和当地融合,就做了渔民。他们信仰刘将军,造刘将军庙。这样的神,信仰就是很小的圈子,这就反映了地域文化的产生过程。
现在一种文化它的范围往往就比较大,以前范围较小,主要是因为交通条件和自然环境。所以,今天我们很多方言调查、民间文化调查,往往不能在大城市找到,一定要到最偏僻的地方,或者少数民族地方,最好不要通公路的。孔子把这叫“礼失求诸野”。礼,你已经找不到了,野外远的地方还有。
改革开放以来,有些地方旧景观保护得较好,就是因为交通不便。周庄,以前周围都是水路,它和上海隔得近,但中间都是大的湖泊,交通不便,东西就保存得比较好。
这种地域文化,如果它的自然环境发生变化,你想要人工保护,是保护不住的。很多移民,移来移去大多数改变了,就是这个道理。
文化靠什么传播?到目前为止,最主要还是靠人,现在手机、电视、网络这些也能传播文化,但最重要的、最活跃的还是人。古代移民就把一地的文化带出去了,尤其是其中杰出的移民。移民来自发达地区,那么它就会很快改变整个地方,改变土著的文化。嘉兴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就是来自两宋时期——南宋初期的北方的移民,那个时候江南沿海一带还没有好好开发,而从南京下来到杭州,到绍兴、宁波这一条线,开发比较早。
如果移民多元,就有可能产生一种新的地方文化,比如说近代的上海。1843年上海开埠以后,大批移民去了,这些移民主要来自江苏南部、浙江北部等地,也有其他地方,还有外国人。大多数人是拥有相当高的技术、文化管理能力或技能的人,把西方的艺术都带过来了。而且它是多元的,任何一种移民集团都没有办法将自己的文化强加到别人头上,就互相吸收优势,形成一种新的文化。现在说上海 “海纳百川”,你不纳行吗?迫使你一定要开放,一定要吸收,否则你就站不住脚,你就不能够发展。
地域文化产生的原因还受政治权力和行政区划的影响。官方文化、主流文化往往是通过地域文化形成制度,甚至是强制推行的。另外,还受民族、宗教、外来文化的影响。印度、巴基斯坦的佛教,受希腊文化的影响,很多雕塑和希腊的雕塑没什么区别,不少都是裸体的,但到中国就变了,印度的飞天是裸体的,到敦煌就半裸了,到了洛阳就穿上衣服了。
地域文化能全部保存吗?一部分会消失,趋同不可避免
地域文化构成了丰富的中国文化,体现了中国文化伟大的生命力。这么大的国家,若仅仅只有一种文化,不可能适应这么复杂的地域范围,也不能适应各种民族。
所以,我们现在生产、生活如果都能因地制宜,也符合低碳环保的理念。地域文化就是这样,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有很多智慧在里面,有利于保证延续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读的儒家经典《尚书》,《尚书》是如何保存下来的?秦始皇将《尚书》都烧了,有一个姓傅的老先生,在秦朝当博士,靠自己的记忆把它背下来,等到汉朝时征集民间典籍,朝廷请他将《尚书》背出来。
我们现在还有没有这种情况呢?如果有,不管怎样,我们先保存下来,这就是地域文化的价值。
地域文化会怎么发展?结论是不乐观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通运输的改善、人口流动的加快、信息手段的进步,一部分地域文化将消失,地域文化趋同不可避免。现在高铁那么快,嘉兴与上海形成半小时圈,文化产业搬过来,相互定居,到最后差不多同城化了,能保留什么特色呢?有的人很天真,全部要保存。我说全部保存不可能的,包括方言,有的上海人要保卫上海话,你保得住吗?有很多词汇就是外来的,你能不用吗?人接触多了,共同语言总是需要的。实在没办法保存怎么办?用技术手段把这些都记录下来,方言用录音保留,或者拍成录像,至少比完全消失好得多。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以前的保护是消极的保护,我们今后要积极地保护。但是我们要明白,新的地域文化还是会形成的。真正有生命的地域文化,会转化成中国文化,甚至世界文化,成为人类共同文明的一部分,对这一点我们也要有信心。举个例子,中国的豆腐,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时,没几个人知道,但现在我去美国超市,一说买豆腐,大家都知道。可乐、功夫都是这个道理。
有些东西却不同。我去一个美国教授家里,挂着一幅中国书法,我告诉他挂倒了。他说,没关系啊,挂着很好看。还有的美国人家里供一把夜壶,他觉得造型很漂亮。
你要相信,真正有生命的文化,无论物质的、精神的,它是会传播的,甚至包括宗教。
从这些角度来看,中国的地域文化当中可能蕴藏着我们今天还没发现,还没了解的财富。如果我们理性地对待,相信一定能够使当地的地方文化既得到充分保存,又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