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志纲纵谈“一生之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15 09:23: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志纲纵谈“一生之城”

原载成都商报2006-05-24 贺峥

  5月21日,一场由中国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举办、众多国内外专家参与、围绕中国城市区域综合发展的高峰论坛在成都激情上演。中新社、新华社、人民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周末等40多家全国媒体聚焦成都。论坛上,各方观点的激烈碰撞,不约而同地将焦点集中在了“一生之城”这个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之上。而成都即将着手打造“一生之城”消息从论坛上传出后,更是让成都人对这一热门词汇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一时间,有关“一生之城”的方方面面都成为大家迫切希望了解的内容。近日,记者有幸通过中国城市战略策划大师王志纲,从多个方面对“一生之城”的城市发展模式进行了全面解读。

应该如何来理解“一生之城”?

  王志纲:从城市的居住形态来讲,“一生之城”是一个具有造血功能、可自我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梦想之城。它能够为社区居民和家庭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提供居住产品和其他城市区域功能需求,因而是具备自我生长能力的城市区域形态。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住在“一生之城”的居民,从单身、结婚、有孩子、孩子上学,直到养老等各个阶段不断变化升级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都可以在城市里得到满足,从而可以永久性居住。可以毫不夸张地讲,“一生之城”是一个宜居之城,完美满足人们居住需求的现代之城。


相关链接:

  里斯顿新城是美国最大最成功的新城之一。这座新城最初的开发理念就是:为居民建设一个终身居所。美国每年根据居民受教育程度在本科以上的比例、人均经济收入达到一定程度的比例、创新企业所占的比例、文化配套设施的数量、绿地覆盖率等综合指标对全国的社区进行排名,里斯顿新城连续二十年排名第二,是名副其实的一生之城。

“一生之城”有什么样的特点?

  王志纲:“一生之城”开发模式意义在于让我们从此告别“睡城”和“卧城”。从各个方面来看,“一生之城”主要应当具备这样一些重要的特征。
  首先,城市坐落于传统意义上的聚居点之外,也就是我们所谓的郊区,但又不能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郊区概念。因为它要把城市的中心引向边缘,又把城市的边缘引向中心,是城市中心与次中心相互交换的产物。也就是说,它应该是城市化终极的饱和点。“一生之城”的环境要与自然生态共生,因为“天人合一”是人居的亘古理想。所以,“一生之城”一定要有自然的山、水或者森林等相依,这一点现在很多城市都难以做到。除了舒适的环境,住在“一生之城”的居民能够在物质、文化两方面拥有高品质的生活享受。
  中国城市区域的发展目前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现象,就是建起了为数众多的睡城、卧城。人们白天进城上班、晚上回家睡觉。有产业作为支撑的“一生之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生活和工作完全脱离所造成的弊端,人们可以在一个区域里生活、工作,减少了包括交通在内的诸多不便。
  同时,“一生之城”拥有相应的城市配套和基本的生活配套,真正具备“城市”所应具备的功能,这也是它与国内目前的楼盘包括“大盘”不一样的地方。
为什么会在现在提出“一生之城”模式?
  王志纲:除了经济发展这个主导因素以外,人的变化是“一生之城”模式应运而生的直接原因。说具体一些,现代城市主流人群在职业、经济收入和家庭结构方面的三大变化,对城市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过去,我们一生之中可能只会从事一种职业,市场也没有那么快的发展。现在人们变换职业的情况越来越多,这一变化导致人的生活的需求不断随之改变,从而造成人们的居住的要求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经济收入方面,目前城市居民的收入,特别是城市中产阶级的收入越来越丰厚。有了充裕的钱之后,人们自然而然就有了改变生活的质量的想法和行为,对城市的居住需求提出周期性的改变要求。再有就是家庭结构,一个家庭从最初的置业到后来组成一个两口之家,到后来生儿育女,这是一个家庭生命的周期。在家庭的生命周期不同的阶段,各方面的消费需求是有很大差异的,其中就包括对居住的需求。
  人的这些变化意味着,居民会对城市环境、功能等产生不同侧重的消费需求,这就要求城市片区能够随着时间的改变而进行不断地调整,从而在长时间内保持着旺盛的人气和生命力。要保证城市片区充满持久性的生命活力,就需要城市片区的建设者能够在整个前期的开发中进行科学规划,从单纯关注静态的“区域”空间,发展到关注动态的“时间”空间,并为城市的主体--人,预留长期、可持续的发展空间,给后期的发展留有余地。“一生之城”的模式顺应了这样的城市发展趋势,也能够很好地满足一个人一生各个阶段对居住生活环境的种种要求。

“一生之城”发展模式的先进性有哪些?

  王志纲:目前,常规城市的发展大多缺少整体性发展目标、整体性的战略思考和系统、协调的发展规划。各自为政的局部规划与建设,缺乏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考虑,容易形成资源浪费、发展失衡现象。规划滞后造成的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给居民带来诸多不便。重城市化、轻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往往会引起城市片区发展与产业发展不协调。
  此外,由于缺乏让政府、企业、市民三方参与新城区发展计划的有效机制,政府关注政绩,企业关注效益,市民关注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样的自顾不暇的局面直接导致社会、经济、生态效益顾此失彼。
  “一生之城”的发展模式基本解决了常规城市发展中遇到的上述这一系列问题。集宜居、创业、生态、休闲、成长于一体的“一生之城”在发展目标上具有前瞻性。集森林公园、养生、教育科研、运动休闲和人文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整体规划,确保了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通过兴建一系列的城市级公共配套设施,教育文化、休闲商业设施,在区域内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可以充分发掘出高价值的就业空间,提供充分的产业机会,使城市化与产业化保持同步,从而实现民众、政、企三方共赢。

在成都地区是否适合打造“一生之城”?

  王志纲:我认为,成都地区非常具备打造“一生之城”的理想条件。
  今天的中国发展到现在,每个人都在反思一个问题:幸福是什么?有的社会学家创造了一个概念,即所谓的“幸福指数”。我到过北京、上海等很多城市,通过跟这些地方的人接触,我发现成都的“幸福指数”远远高于这些东部沿海的发达城市。在这个问题上,钱不是最关键的。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在上海他一个月挣1万元钱也买不到幸福,在成都3000元钱就可能买到幸福。他说在上海整天穿梭在高楼大厦之间,生活节奏快、成本高,幸福感不强,而到了成都,他找到了在上海失去的一切。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成都的城市价值,说明成都是一个适宜居住的城市,而“一生之城”就是让人一辈子安居乐业。换句话说,成都这个区域有发展“一生之城”的氛围。
  再有一点,成都“一生之城”发展模式的实施地龙泉驿区具备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和地利条件。这些优势资源整合到一起,如果能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做好远景规划,一定能够成功打造出一个“一生之城”。这不仅是对成都的极大贡献,对发展处于转型期的城市都会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2#
 楼主| 发表于 2011-4-24 06:57:33 | 只看该作者
王志纲纵谈“一生之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7:41 , Processed in 0.05972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