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说“反讽”——对一种流行风格的探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18 23:07: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说“反讽”——对一种流行风格的探讨[z]



  近年美术创作上有一种流行风格,就是以反讽的方式描述现实或者历史。


  “反讽”作为文学艺术概念,大概是80年代之后才开始为中国文艺界广泛接受。在传统戏剧、曲艺中,虽然没有使用“反讽”这个词,但早就有成功运用反讽的经验。但在美术上,这方面的经验不是很多,开始时大家不太清楚它是什么意思。实际上说简单一点,反讽就是说反话,就是在通常的意义之外包含着相反的意义。它来自外语IRONY,这个词的意思是:冷嘲,反语,反话。据说IRONIST这个术语源于希腊戏剧中的一个处境艰难,但凭借机智战胜对手的人物的名字。语言学上指(事情的结果与预期相反的)命运(境遇)的嘲弄。苏格拉底经常在辩论中佯装无知,表面上接受对方的结论,然后用发问方法逐步引向相反的结论而驳倒对方。他的这种策略被看作欧洲文化史上最著名的以反讽为论战手段的事例——以智力低下的姿态,坐在智者的脚下,露出欣羡的神情,提出高深的学者不屑一顾的问题,这就是苏格拉底式的反讽者的历史形象。


  辞书上还有一个“IRONIST”,意为冷嘲者,说反话的人。现在中国绘画界有大量的冷嘲者。近年绘画界、雕塑界许多卓有建树的艺术家如刘大鸿、方力钧、刘炜、王广义、张晓刚、隋建国……他们这些不同风格的作者之间,有一个共同取向,那就是不约而同地选用反讽为其基本修辞方式。这些艺术家可以说是中国当代艺坛的IRONIST。当代中国画家、雕塑家和“装置”、“行为”艺术家们像漫画家一样热衷于运用反讽手段,这是值得研究的艺术现象。


  刘煒画他的家庭,他的父母,张晓刚画他的《大家庭系列》,实际上是对一个时代的中国人生存方式的思考、质疑和奚落。他们作品中的男女老少都是自信而诚实的,诚实得近乎木讷,他们决不怀疑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环境的纯洁、正义和高尚。这种处理接近文学上的自我暴露和自我贬抑,其实画家是在渲染事实与表象的对比,画家以苏格拉底式的佯作低能来充分展示表象,假装不知道有什么问题,而被嘲弄者(即画中人)确实不知道有什么问题,实际上是被表象蒙蔽。事实与表象对立得越强烈,反讽效果越明显。


  李山的《胭脂》系列,谐谑甚于讥讽,他将人们心目中神圣威严的政治符号和政治形象变得妖艳性感,显然是对政治威权的一种解构。因为自古至今的中国文化从来将妖艳置于神圣的对立位置,而李山恰将两者叠合为一体。这一类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在于它的谐谑性和喜剧性。他使人哭笑不得,让观众在最严峻的事实面前苦笑。而成功地运用喜剧性的艺术家,往往和那些相声大师一样,他自己总是表现出某种虔敬和老实。这种“老实”也体现在刘大鸿、张晓刚、刘炜的绘画语言中,他们知道过分个性化、过分表现性的艺术语言有可能消减喜剧叙述的意外效果。


  刘大鸿作品中的人间诸相,那些亦真亦幻的狂欢,特别是像20世纪的《四季》四扇屏,江青和她的“样板卦”……以喜剧的方式开这些严酷事物的玩笑。但他是在假装无知,即在运用所谓“意在被人识破的佯装”。在这里,欺骗与反讽显然不同,它们之间的界限就在于反讽者的“假装”是为了被人“识破”。刘大鸿似乎是兴高采烈、如数家珍地描绘上海滩的繁华热闹,其真正目的却是要观众识破他笔下的大闹剧。他笔下的江青、红卫兵、工宣队越显得一本正经,就越有可能构成识破佯装之后的心理落差,即有意形成的语义“突降”。万青力在评论刘大鸿的作品时曾注意到他作画时的“心平气和”,正是这种“心平气和”,“使人看到那原本一本正经的面孔,竟可能是离奇的滑稽”。


  隋建国做“中山装”系列,以纪念碑的形式将上个世纪十亿中国人都穿过的衣服竖立在美术馆里,或者把中山装穿在今天知识界家喻户晓的西方古典雕塑身上,其效果是使作为一个时代、一种意识形态象征的衣服和这种衣服式样的普遍化显出其滑稽、荒诞 的一面。我们会注意到他在制作中保持的冷静、不动声色、一板一眼、没有丝毫的丑化或者夸张,这是一种隔岸观火式的理性——反讽者绝不能被他所关注的情景所同化、所消融。反讽的基本立场是反讽者与其描绘对象的保持距离、居高临下,由此流露出某种行迹可疑的轻松、平静、安详,一种“隔岸观火”的超然。


  应该承认,这些表达方式不乏某种深刻的东西。如果他们采取其他的修辞方式,不一定就能达到这样一语双关而且可以让观众咀嚼玩味的效果,在上述这些艺术家的较为成功的作品中,有一种“味在酸咸之外”的隽永,有一种喜剧与悲剧缠绕交错的多义性,足以使观众哭笑不得。


  除了人们比较熟悉的典型艺术家之外,还有许多虽然不是一以贯之的反讽,却以反讽为其艺术武库中重要武器的画家,以及在画面上偶一为之的美术家。不管你是否喜欢,在近十年的绘画创作中,反讽已经成为最时髦的修辞方式。在不同类型、不同归属的展览会上,触目可见反讽光彩的眩目闪烁。而在90年代以后中国的“观念”、“装置”、“行为”艺术中,它更成为“笼罩四野”的气氛。可以这样说:如果有人能以削剔、蒸馏、透析或者别的随便什么方法去除反讽,他就会发现我们许多轰轰烈烈的“观念”、“装置”、“行为”艺术将只剩下一些简陋的空壳。


  反讽之所以被如此众多的美术家选中,当然有一些深刻和复杂的原因。首先,当然也是最主要的一点是,在我们的生活里,确实存在着许许多多堪称叹为观止的反讽情境。它们普遍而荒唐地存在,是当代艺术中反讽得以大行其道的现实基础。


  其次,是由于种种原因,作者不想或者不能直截了当地表示对他所关注的事物的真实态度。例如外界的压力、流行观念的牵制。艺术家确实感受到这种压力和流行观念共同构成的无形桎梏而心有未甘,如果在这种压力之下浑然不觉地生活和思想,这些运用反讽手段的艺术作品就不会出现。


  第三,作者对他所描绘的事物持怀疑态度,但没有明确的结论,或者是对其保持距离。《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解释“反语”时说:“老练地或忍耐地意识到事情的状况与应有的状况之间的差别,从而表达出一种‘哀而不伤’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种间接的避免公开的赞扬或谴责的形式”。从这种解释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反讽实际上与我们的“国情”,与我们的“民族性”有着内在的联系——“老练地忍耐地……”、“哀而不伤”、“避免公开的赞扬或谴责”……简直是中国文人心态的写照。反讽的流行源于个人面对强大社会压力的无力感。


  20世纪20至30年代间的德国艺坛,出现过好几位以说反话而引人注目的人物,他们讥刺战争和不公正的社会,被称为“新客观现实主义”。其中有像G.格罗兹这样突出地运用反讽手段的画家,但他对眼前世界的厌恶和憎恨是极其鲜明的,那种公开的谴责与“老练的忍耐”和“哀而不伤”大异其趣。因此,德国新客观现实主义者的创作虽有反讽的因素,但不是典型的反讽。


  由于最初的反讽在海外市场和评论中获得的成功,使反讽成为一种艺术创作的时尚,一种司空见惯的流行样式,终于达到信息的饱和。按照本雅明(Benjamin,1969) 的理论,大规模的传播必然形成内容被非语境化。反讽失去了它的特殊意义,它在艺术上的效果被非语境化所削弱。这就是目前大量的反讽作品开始使人感到缺少精神上和形式上的张力,也不再有戏剧性效果的客观原因。


  无选择、无节制地使用反讽手法不可取。运用反讽而缺少深刻历史观念的支撑,有可能走向鲁迅所说“将屠夫的凶残化作一笑”,鲁迅显然注意到这里存在着悖论:喜剧因素常常消解着问题的严酷性。
  中国人不缺少说“反话”的才能与习惯,所以反讽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还可能出现在这方面有所创树的“世界级”艺术家。但也需要记住我们缺少认真、严肃地面对严肃和严酷,即“直面人生”的精神。为什么我们盛产王朔,有使王朔兴旺的环境和为王朔捧场的人物,而没有帕斯捷尔纳克和索尔仁尼琴?这是我们探讨反讽的另一层现实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03:23 , Processed in 0.06992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