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1-4-14 16:31:32
|
只看该作者
何应辉(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书法院研究员):
“ 艺术书法” 的提出, 是以中国书法在现当代的发展为背景的。我曾多次论到“ 艺术书法” 走向完全独立和主体对艺术创造的空前自觉, 是20世纪以来中国书法发展最重要的成果, 是近二十多年当代书法创作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这一特征最有力的体现, 就是“ 创作” 这一范畴在当代书法实践和理论领域中的确立。
“ 艺术书法” , 即言“ 作为艺术的书法” , 它是区别于文字的实用性书写而突出艺术立场的。作为艺术的书法, 其自觉是在长期的文字实用性书写的基础上逐步衍生、脱胎、升华而成的, 而且在以后的很长时期里与实用性书写常相纠缠。只有进入20世纪以后, 随着西学东渐、汉字与日常书写工具的改革、科举制的废除乃至现代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 才最终使书法作为艺术获得本体的完全独立和主体艺术创造的空前自觉。但是, 直至今日, 长期的旧习惯观念和对书法传统的误解, 乃至大量的外行观众, 用实用性书写的标准来代替书法的艺术评价, 甚至部分所谓“ 书法家” , 仍以其对传统的误解来引导自己的书写并指责真正的书法艺术创作。
因此, “ 艺术书法” 的提出, 在今天既具有认识的意义, 又具有实践的意义!
谈论书法的现代转型, 前提是“ 作为艺术的书法” , 它的转型既是必须的, 也是必然的。这种转型的原则要求是, 既要体现主体的精神内涵转型, 又无悖于书法这门艺术特定的一般规律性, 从而实现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
从文化素养与社会人生的历练, 到艺术家的作品, 其间必须经历两种转换其一, 艺术家必须善于从文化与生活的积累中化取养料, 以此来蒙养、陶冶自己的内心世界, 升华自己的灵魂。由此, 这些养料便成为“ 充实和陶冶心灵的物质, 它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其二, 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 以此写出自己的精神来, 实现艺术家不同于常人的责任“ 他的行为、情感和思想与常人一样, 却必须用它们创造出一个精神世界来。” 现实中不乏这样的例子作者是学者兼书家, 但学问多, 性灵俗, 作品不见书卷气, 倒颇多庸俗气, 这是未能实现第一种转换有的学者学富品高, 作品虽无俗气但不入艺术创作之格,这是缺乏书内功, 无法实现第二种转换。
石开(中国书法院研究员):
文字内容在当代书法作品中仍然很重要。如果说艺术形式在书法中无可非议地充当主角的话, 那文字内容就是配角。配角可以大段台词, 也可以比较沉默。当我们的主角在卖力嘶喊的时候, 最好让配角安静地待着, 别让它搅了。但如果缺失配角, 戏是不够完美的, 但戏还是戏。
我年轻时用比较工稳的碑体写了“ 兽性” 二字压在玻璃板下, 被我老师看到了, 他老人家直摇头。如今, 我知道当年弄混了, 让配角大翻斤斗, 歇斯底里, 犯了角色错位的毛病。
给“ 艺术书法” 下个定义不是很难, 用学术语言选择适当的艺术手法来丰富书法创作的可能性,使之成为比较纯粹的书法艺术。用通俗语言更有艺术性的书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