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好四声递用法,增强诗词音韵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27 17:32: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用好四声递用法,增强诗词音韵美

作者:胡望安



    在中华大地,传统诗词的创作风起云涌,越来越多的诗词作者积极投身于创作实践,为格律诗的传承和光大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涌现出许多好作品,不断刷新着中华传统诗词宝库,着实令人振奋。从作品看,作者十分注重意境打造、语言锤炼、句法安排和修辞技巧,这是十分必要的。但忽视声律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有些诗,读起来总感到有一种莫名的别扭,除开字词、句法等方面的因素外,声律不协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样的例诗、例句很多,只是不便列举。仅举前人解读“八病”时用过的诗句为例:

蜂腰——“望尽似犹见”(杜甫《孤雁》),“远与君别者”(江淹《古离别》)。“尽”、“见"同为去声,“与”、“者”同为上声,读来很不舒服。

挤韵——“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辛延年《羽林郎》),“端坐苦愁思,揽衣起西游”(曹植《赠王粲》),以“垆”为韵而用了同韵的“胡”,以“游”为韵而用了同韵的“愁”,同韵相犯,干扰了韵律效果,破坏了诗句美感。

一溜齐——同一首诗中,韵脚全阴(阴平)或全阳(阳平),白脚(非押韵句的尾字)全上、全去或全入,音调划一,读起来无起伏跌宕的美感,十分别扭。

传统诗词的“美”,包括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三者缺一不可。诗是“吟”的,声律不协,读来自然佶屈聱牙。近读楚云飞《浅论格律诗》一文,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格律诗是语言的艺术,其语言不仅含蓄、凝练,更具有节奏感、韵美感,这就是格律诗独特的美。韵律美是格律诗所特有的,没有了韵律美,就是严重不符合格律的作品,连有滋有味的‘油’都算不上!真正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美的人,真正掌握格律的人,才能更好地体味其魅力之所在,体会格律诗独特的韵律美就叫做‘享受’!”这段话说得很到位。要克服前述弊病,就必须重新审视诗词之美,把音韵美放到和意境美、语言美同等重要的位置。

格律诗本身具有永明声律论的基因

为什么声律在创作中如此重要?这是近体诗自身属性决定的。近体诗虽然定型于沈宋(沈佺期、宋之问),最早却是孕育于“永明声律论”的,其主要倡导者是历仕宋、齐、梁三朝的沈约,他是名公巨卿兼文坛领袖,著有《四声谱》,倡导声律理论,提出了具体的声律原理和写作法则,也就是“四声法则”。他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说:“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是说自然界各种颜色相互衬托,各种声音相互协调,构成了大自然声、色之美,这是自然界的规律。表现在诗文上,则是各种声调要相互变化,高低、轻重不同的字音要互相节制,使语音具有错综变化、和谐悦耳之美。他主张一篇之中,声调须有变化:一联之中,高低、轻重各不相同。只有理解了其中的奥秘,才有资格说文论诗。

他还提出了“八病”(写诗的八种忌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遵循“四声”,避免“八病”,是“永明声律论”的核心内容。不过,从实际操作层面看,这种要求过于苛刻,因而遭到一些人的批评抵制。我们固然可以抛开“八病”的约束,但“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的原则却是要坚持的。

四声、八病为近体诗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到了唐代,沈佺期和宋之问在永明体的基础上,把四声“二元化”(即把四声归纳为平、仄两个大类),并解决了“粘式律”问题,从而创造了一种既有程式约束、又有广阔自由空间的新诗体,这就是一直流传到今天依然灿烂夺目的民族文化瑰宝“近体诗”。

从大势看,沈约和沈、宋两个不同时代的人提出的理论,前者趣繁,后者趣简,好似方向相反、自相矛盾,其实不然。沈约的“四声”“八病”是从声律上演绎开来,从而完成“律旬”的造型;沈、宋则是通过抽取和概括,总结其规律,并予以延展,从而奠定了“律篇"的规则,二者异曲同工、相辅相成。或者说,沈宋的格律中,包含着永明声律论的基因。由于近体诗最早起源于永明声律论,而永明声律论又是讲究四声八病的,可见声律在格律诗词创作中处于何等重要的地位!

历代诗学家和音韵学家无不把声律放在重要地位

清代著名音韵学家江慎修《音学辨微》云:“诗赋骈体,固须辨平仄。时文对偶,亦必平仄协调,方有声响。散文亦要平仄相间,音始和协。”认为诗赋、骈体文肯定要辨明平仄,即使是时下文章对偶,甚至散文,也要做到平仄相间、平仄协调。曾国藩也说过:“作诗文以声调为本”,“声调铿锵,乃文章第一妙境。”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写道:“音节为神气之迹。……同一平字、仄字,或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则音节迥异,故字句为音节之矩。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无不强调声律的重要。

清人李重华于《贞一斋诗说》云:“律诗只论平仄,终其生不得入门。既讲律调,同一仄声,须细分上、去、入,……就平声中,又须审量阴阳、清浊,仄声亦复如是。至于古体虽不限定平仄,然逐句中各有自然之音,成熟后自知。”他告诉人们,即便是古体诗,其声韵也是符合自然规律、存在着内在规律,全在于心领神会。

用好“四声递用法”才能解决声律不协的弊病

要实现韵律美,就要运用“四声递用法”。清人董文涣于《声调四谱》中说:“唐律高处在句中四声递用。朱彝尊氏谓老杜律诗单句,句脚必上、去、入皆全,今考盛唐初诸家皆然,不独少陵,且不独句脚为然,即本句亦无三声复用者。故能气象雄阔,俯视一世,高下咸宜,令人读之音节铿锵,有抑扬顿挫之妙……否则三声偏用,读之聱牙,故音韵委靡不振。……不知此诀并不足以言诗,故于律体首标一格,曰‘四声递用法’。……至于句中三声互用之法,七言犹视五言为严。盖因五言字少,或三平二仄,或三仄二平,故不能必用三仄。七言则三平四仄,或三仄四平,无句不足三仄者,故其法独密,如不审三声而用之…则音节既不能谐和铿锵,八病由之而生矣……诗律至三声互用,八病全却,始可云无遗憾矣。”


简而言之,董文涣强调单句句末要四声递用,句中要四声皆备。他举出了许多例证(此处只列举五言、七言各一例):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入上去平平,平平入去平)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平平入上去,平上去平平)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入去平平上,平平上入平)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入平平上去,平去入平平)

我们进一步分析:①白脚(非押韵句的末字)“曙、鸟、调”是去、上、去递用;②韵脚“人、新、春、苹、巾”是阳、阴、阴、阳、阴交错;③句中上、去、入三声基本齐全。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平上平平去入平,平平去入上平平)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入平平上平平去,入去平平上入平)

①白脚只有一个字“问”,不存在递用;②韵脚“吴、孤、壶”则是阳、阴、阳交替;③句中上、去、入三仄声齐全。

通过以上分析,诗词创作中的声律问题,可以归纳为三条,即在一首诗中:

(1)韵脚要阴(阴平)阳(阳平)交替,至少不能全阴或全阳;

(2)白脚要三仄声(上、去、入)交替,至少要两声间用;

(3)一句之中仄声字不可偏用,纵不能三声皆备,至少两声递用。

做到了这三点,虽不能说必然就是好诗(因为还有意境、语言等诸多因素),至少声律上基本完美,在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这“三美”中获得了一美。

格律诗创作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注重音节圆润和谐,努力做到董文涣说的“无遗憾”,而“四声递用法”就是获取音韵美的诀窍。推敲声律虽然有些麻烦,却是锤炼精品的必要手段和不可逾越的步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1:35 , Processed in 0.08733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