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5|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部蘸着“情”浆玉液的朴素读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2 17:57: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部蘸着“情”浆玉液的朴素读本

──读张建国的散文随笔作品集《情透纸背》

    汉   楚

5年前,我曾以《文学,他从打“擦边球”开始……》为题,写了钟情于文学的张建国先生,以打“擦边球”的方式,把单位公文和新闻写作,变成叩开文学大门的尝试。如今过去5年了,这个“擦边球”,不仅“擦”出了文学灵感的绮丽火花,而且结出了文学作品的丰硕之果。前不久喜获他的惠赠,得到作者一本新近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书名为《情透纸背》的散文随笔集。读着读着,这个篇头就油然打印在了电脑屏幕上,进而“印”出这篇文字。

N多年来,张建国从在文学门外徘徊,到打文学的“擦边球”;从悄悄叩开文学一扇虚掩的大门,到如今在文坛“登龙”,一路走来真的不容易。如今至少可以说,文学元素在他创作的诸多篇什章节里,蘸着“情”浆玉液扑面而来,并且用如歌的行板,伴着舒缓而从容的节拍,潺潺流淌,渐渐汇聚成一股浓酽的“情流”,直透纸背。2010年快过完的时候,他把“情书”送给我时,连同“请求”也赠给了我,让我为他涂鸦几句叫做评论的文字。我答应他,只要笔下有闲,写两句读后感,也算对他赠书的回报。却因为这里那里的文活琐事,把手中笔也繁缠得吐不过气来。直到兔年这个春节,本想用“黄金长假”来完成它,却同样不得闲空,客人成批成打光临。这一承诺变成“欠债”,一直拖到正月初六,拜读了作者的“情书”后才欣然动笔。

我与张建国算是名符其实的“以文会友”,先是由他稠密贴在报纸版面、印着“张建国”标签的“豆干片”上认识的,但这种认识总是停留在纸上,没机会谋面。后来不久的一次,终于有个机会送到了他的面前,单位领导特地交他一个“重头戏”的写作任务,并让他带着“重头戏”的初稿来请教。张建国求之不得地接受了任务,于是就有了真正意义的“以文结友”。这样,我与他从纸上见面到双手紧握,从文字阅读到当面对讲,相识在共和国50大庆的热烈之中,迄今已有12个年头。

纵观整部《情透纸背》一百多篇文章,其实只着力写了一个“情”字,足见作者用情写作、用心打磨的勤勉精神,他把“山水情”、“军旅情”、“劳保情”、“亲情”、“桑梓情”、“笔中情”串了个“情满青山”,让读者尽情去陶情遣兴。就连一些标题也都镶嵌着情字,如《长江有情起歌声》、《悠悠社保情》、《我的军旅情结》、《爱我孝感寄深情》、《可贵的社保情结》、《情谊就在赠书中》、《魂牵梦绕写作情》、《也说谢晋导演与文学作品的“煽情”》等等,篇篇章章,虽然有些依旧踩着文学创作与公文写作的“三八线”,仍然在边缘行走。但很显然,都经过了作者“淘沙滤金”的筛选。有些篇章虽然不算“很文学”,但他那种沉读潜思,悟后为文,为文学而漉汁吐丝的精神,确实难能可贵。整个集子“集”满了沉甸甸的深情,更集成了令人欣慰的收获,闪烁着作者灿烂的思想之花。通过绣画描景的妙笔,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社会浮躁、声色犬马,经典逐渐稀薄的人文意识的承载和呼唤。从《情透纸背》许多文章中可以看出,张建国是一位情系本职,忠于职守,热爱生活的有心人,总是以拥抱生命的真诚,张扬着人格的尊严。因而,他对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能够驾轻就熟地生发出无数的联想效果,使笔下的文字,具有真切的质感和丰富的想象。

老实说,收进“情书”中的文章,虽然谈不上篇篇精品,件件佳作,但看得出来,作者用心的力度、用力的厚度、用情的浓度,都致力于极致打麿,直达《情透纸背》的效果。所以,这是作者由百十余篇散文随笔汇集而成、又不失以工作职能为荣、以服务民生为旨、以感恩回报为任而书写的“情书”。按照篇章所表达的体式,我将其分为议论、叙事、抒情和记述等四种散文体,其中以政论体的议论散文为主。四种散文既独立为体,又不绝缘分开,有时还相互贯通,彼此交汇。但无论哪一种,作者都力求在情中悟理,在叙中抒情。仔细体会情理交融的艺术境界,而且不难发现,书中不同题材、不同作品、不同花色,已经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格特色,均在规整统一中,凸显了多样的情感趣味,多元的素材集合,较好地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然而,我听有人说,张建国笔下的文字缺乏个性,而我则以为,没有个性就是个性。正是由于他这种“漉汁吐丝”的随性而发,才显示出艺术上的机敏灵动,思维上的严谨无疏,叙事方式的正统不越,遣词造句的工朴无华。这一切,岂不都将独特的写作个性,迭加于多元的审美个性么?!巴金先生说的好:“文学最大的技巧是无技巧。”以作者书中的《悠悠社保情》为例证的抒情散文,不求荡气回肠的磅礴浩然,但求平实淡定、行云流水的行板如歌;以《农家姑娘剌绣花》为典型的叙事散文,不求警世洪钟的震撼语体,但求细雨和风的娓娓道来;以《为女儿入团喝彩》为模式的议论散文,不求宏词愽辩的笔走龙蛇,但力求思维机敏的逻辑力量;以《深秋桂花香》为代表的记述散文,不求委婉沁脾的精雕细刻,却务求质朴清新的描摹。其中,我最为欣赏的是置于开篇冠首的《走周庄,想孝感》,这篇文章构成了规整严正、简洁清晰的“片状架构”,在极有限的篇幅里,将议论、抒情、记述三种散文体融为一炉,既将叙事中的“事”,渗透在抒情的字里行间,又将抒情中的“情”,融入“事”的始末原由,从而使“情”、“理”、“事”互为渗透,彼此兼容。有些篇章,虽然不如一般“前卫”作者怪怪的“时尚叙述”,也不像文人墨客的朗月清风,华美高昂,多彩绚丽,但恰到好处地用一线穿珠的方式,把思想感情嵌入严密的逻辑和顺理成章的结论而自成一体。

行文至此,我突然有个惊奇而有趣的发现,孝感市青年女作家万雁在她以《正到骨感》为题书评《情透纸背》收束处几笔抒情的点染:“我似乎看见某种深浓的情愫正在雪白的宣纸上激情绽放,然后水墨般漫漶开来,透过纸背,直抵灵魂深处……”

这笔点染,不约而同却天成璧合地同我“行板”如歌般缓缓流淌──中慢板感觉──契合得天衣无缝。这也许是我们师徒原本灵犀相通,心神交融的缘故吧。
2#
 楼主| 发表于 2011-5-2 17:58:49 | 只看该作者
坚守,也是一种美丽

—— 张建国先生《情透纸背》读后

管淳

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常把所写的作品拿出来盘点盘点,那是一件再快乐不过的事情。这有如春耕夏锄的农人对登场稻粱、豆薯的分装,有如晨出晚归的拾海者赶海后对金贝、银鱼的分拣,也如眼尖神聚的收藏家独得其乐对珍爱与发现的品赏。近30年来,张建国先生在下自地市报、上至中央媒体共发表作品1600多篇,分门别类收集、整理的剪报多达数十本。今秋收获时节,他把他林林总总的这些作品重新进行梳理,分拣成山水情、军旅情、劳保情、亲情、桑梓情、笔中情六大类,精选其中的百余单篇结集成《情透纸背》一书。这种收获的喜悦与掂量果实的成就感,就连读到这本书的我,也倍受感染。

1983年10月28日,年满18岁的张建国如愿收到一帧大红的《公民应征入伍通知书》,一介农家子弟,就这样成为了一名共和国的军人。在此之前,他只是一名爱读书的好孩子;身在此时的军营,恐怕他还没有想到将来的某一天会由北京的作家出版社出版一部他所写的专著。是怎样的一种原始冲动让他闯入了写作这片园地的?不知道。大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我呆在一家报社担任文字编辑的时候,一位名叫张建国的解放军战士,因为投稿的缘故常到报社,这样,我们才有幸相识;这样,我才知道,他是一位热心的业余写作者。

其实,写作这行当,不好玩。“前生作了恶,今生搞写作”虽是写作者们的自我调侃,但它也从人生命运的层面,说明了写作的艰辛与苦涩。我在报社工作数十年,因为写作时遇到的苦恼曾自打耳光,也因为构思的冲动曾彻夜难眠,却自始至今对写作不离不弃,因为,写作是我的衣食饭碗。工作关系,我结识过无数的业余写作者,对于我的这些真心朋友来说,也许是写作非谋生手段,更因为写作得绞尽脑汁、又搜肠刮肚,那些曾经豪情万丈、执着耿耿的写作者们,有的现如今不知哪儿去了。初识张建国,我也曾和他说过,眼前就把这写作当成一个爱好,今后呢,“小伙子,哪儿好玩哪儿玩去”!没想到,他是一个例外。

1984年大年初一,一位父亲提着一大兜书从孝感花园火车站登上了前往河南明港的列车,他此行是按儿子开列的书单送书到部队的。大年初一忙拜年,一位农村父亲却送书到部队,这事,被《孝感报》当时报道了,报道中的“新闻人物”便是张建国和他的父亲。准确地说,这篇报道只是在表扬这对父子重知识、学文化而已,可就是因为“被报道”,在战友们祝贺与鼓励声中,张建国的思想深处,却坚韧地生出了“写报道”的萌芽。

大千世界,千奇百怪。人的某种从一而始的追求、甚至信念,有时可能就是不需要痛彻心骨的触动。仅仅因为不经意的一次被报道便开始写报道,在部队,张建国从当文书、写总结,一直写到了《解放军报》和《人民日报》。1997年6月,张建国转业到地方的市级劳动保险局工作,他又从《湖北社会保险》写到省报、写到《当代社会保障》和《中国劳动保障报》。《情透纸背》一书的《魂牵梦萦写作情》中说:“我是农民的儿子。一路从乡村走来,从军营走来,采访写稿不停步。尽管有人冷嘲热讽,说是为了图名图利,为了稿费。尽管有人尖酸刻薄的挖苦,说是只能写新闻稿,不能写文学作品;只能写‘火柴盒’、‘豆腐块’、‘千张皮’,写不了长篇大论。我依然我行我素,笔耕不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如果被某些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被他们的说三道四所左右,我什么也干不了,么事也干不成。”

这就有些傻了。在部队,堂堂正正一军人;在劳保局,中规中矩一国家公职人员。丢了这恨透三生的手中笔,不当它个什么“业余写作者”,有本职工作可干,有薪酬可取,衣食无忧,何等快活!业余写作者与所谓“专业写作者”的不同是,专业写作者大抵依存于某媒体,动手写作之前,其“刊发市场”事实上已经存在。业余写作者所写是否就一定会被媒体刊发,那真的还不一定。有1600余件作品被发表,那么,实际所写会大大超过这一数字。如此推想,军人也好,公职人员也好,正常执行公务之外,能有多少休闲空间?他在他的《书香满屋》一文中说:“虽然我不是文人,但是一个读书人,平生不嗜烟酒,不爱麻将,唯爱好读书。在我那60平米简陋的房屋里,客厅的桌子沙发上,卧室的写字台床头边,目光所致,触手可及之处,除了书报刊还是书报刊,它们是我人生须臾不可分离的好伙伴。”正是这种难能可贵的“傻劲”,张建国的生活档案便是:在部队,他写军营生活;在社保局,他写社保人生。军营和局机关之外,他的笔束寄情于家乡山水,涂鸦于亲情友爱,浓缩于父老乡亲,笑谈于文友知音。寒来暑往,秋尽春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凝练成可被媒体发表的文字,确需有心无旁骛的淡定,持之于恒的定力。这不是一个奇迹,可那发乎于心的一声自我承诺,却持守至今已近30年。

集近30年所写之作品,无论按时间来分拣,还是按空间来分拣,对于写作者本人来说,都是一份享受与奖赏。因为,即使剔除成就感,当一个人人到中年回首往事,会因拥有沉甸甸的果实而心里踏实。事实上,似水流年里能做到无愧我心而不苍白,那是一种境界。以此为基础,张建国先生现将过去岁月里散乱所写的作品,按一种构思重新来进行分类、排列和组装,且结集成书,这应被称作是一种发现和再创造。其实,发现是一种美,创造当然也是一种美。

“虽然我不是文人,但是一个读书人”,这种自我评价含有自谦的成份,也许真的很中肯。不是文人,却能写一部颇具文化色彩的书,难能可贵。人的兴趣与爱好千千万万,追求雅致且有益于社会,并能最终收获果实的,一定是从一而终、心静如水的坚守者。即使这种坚守过去没做到,从现在开始,也为时不晚。朋友,这说法,对吗?
3#
 楼主| 发表于 2011-5-2 17:59:21 | 只看该作者
情到浓时文自妙

——赏读张建国先生的《情透纸背》

李先志

凭着一腔豪气和执著的追求,崇尚朴实、为人淳朴的张建国先生,在火热的绿色军营里,曾经因为采写新闻稿件成绩突出而先后8次荣立三等功。其文章,上过《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最高级别的党报军报,这无疑是令人羡慕和敬佩的。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转业到市直机关部门工作的他,或结合工作采写本战线的新闻通讯,或利用业余时间写作心中的所思所感所悟,十余年来依然笔耕不辍。自然,在本地的报刊上,其名是经常晃眼的。只是由于他一以贯之的低调处世,我是直到两年前,在我们市文艺理论家协会组织的一次青年作家作品研讨会上才认识了他。在此之前,我对他文章中不经意流露出来的朴实情怀和行云流水的行文风格是颇为赞赏的。随着交往的日益深入,我知道他已经在各级媒体上发表各类作品逾千篇了,在推荐他加入了孝感市文艺理论家协会之后,还几次试着鼓动他何不将有些有纪念性意义的文稿编成集子呢?而他呢,多是一笑而不正面回答。各人有各人的兴趣爱好,各人有各人的计划安排。我想,他不作肯定回答,自然是有他的用意的。

没想到五月的一天,他突然电话相约,要到我的办公室里来一下。估计他是有事,待处理完公务后,我就电话通知他,说我已经为他泡上了我最好的铁观音茶,等他来品。果然,他带来了出版社即将付梓的作品集《情透纸背》书稿,让我这平素喜好舞文弄墨的读书人也在这“情”里,怎么说呢?姑且称之为“友情一把”吧!可见,现实生活中的建国,对情义的确是颇为看重的。

常言道,文如其人,我对此多少是相信一些的。一部打印的《情透纸背》书稿,厚厚的;目录上有“二稿”字样,证明他对自己的作品整理,是严肃认真的。怀着先睹为快的喜悦心情,我在通常说的“第一时间”里将其认认真真通读了一遍,感觉那个挥之不去的“情”字,似一汪春日里有绿柳围岸的湖水,让人遐想涟涟,惬意荡漾。这人,真是看不出哈,嘿……

还是用他的作品说话吧。《情透纸背》书稿由六辑所组成,全部为公开发表之作。依次为山水情、军旅情、劳保情、亲情、桑梓情和笔中情,共一百余篇;布局没有按作品发表的时间机械排列,从篇目看六情各有倚重。可以说是情情相依、情情溢妙、情情怡人。更值得称道的是,其情,从宏观上卫国、爱故乡;从微观上敬岗、爱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高尚、高雅、高贵之情趣。且看开篇的《走周庄,想孝感》,将集中国水乡之美于一身的江南周庄从容不迫地用优美的文笔向世人展示之后,情不自禁地就想到家乡孝感;作为一个孝感人,正如他在《孝感,我的家乡》中所深情描绘的那样,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他由衷地希望有朝一日自家的孝感旅游比周庄更有名气,其赤子之情悄然之间就跃然于纸上。与之相呼应的还有《“爱我孝感”寄深情》、《从歌曲<孝感>说开去》,那种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怀,可谓除了“高尚”二字别无选择。

在“军旅情”中,他以《男子汉,当兵去》闪亮登场,仅此标题,掷地有声。再通过《“从戎”莫“投笔”》的深思,《“家门口兵”的自我约束》,《难忘的“青春驿站”》等系列篇章,将那刻骨铭心的军旅情结,展示得是那样动人心魄。其情,真可谓气势豪迈,令人荡气回肠。自然,也就为他潜藏在心中的“谱写更绚丽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劳保系统的一名国家公务员,《情透纸背》的重头戏,当然离不开他为之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的工作岗位。他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搞好社会保险工作靠大家”,在“劳保情”中,那种难能《可贵的社保情结》呼之欲出。借用他的话说,就是“浓墨重彩写社保文章”乐此不疲,并将“积在心中的情感”释放成“一道不褪色的虹”。正因为如此,所以,他能够理直气壮地高声呐喊:“我自豪,我是一名社保人”。

先哲有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建国先生的文章,之所以能够在各大媒体频频刊载,我以为是有其奥秘的。除了他的勤奋执着之外,关键处还是其“情”真而文贵。纵观他的文章,绝不靠辞藻的华丽去夺人眼球,更无为作文而作文者常有的花拳绣腿、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之诟;他的作品,真功夫就在于用质朴真实的感情来打动读者,哪怕这种感情是平时掩埋于自己内心深处、轻易不示之于人的。只要是真情实感,一旦在文章中袒露出来,自自然然就会有打动人、感染人的神奇力量。《弟弟乐当“破烂王”》、《磨难,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一封家书》、《为女儿入团喝彩》、《我的名字叫“建国”》等亲情篇章,或许对此作了强有力的证明。

文章讲究开头结尾;书,通常也是讲究开篇压轴的。《情透纸背》的压轴,可圈可点的内容,可谓“多乎哉多矣”。高雅的情怀和高贵的情愫,随处可觅。我之所以没有准备在此例举,是相信大家读到这里,是绝对会有兴趣如我一样,将书通读完毕的。这样一来,不是什么都清楚了么?书的最终目的,说到底,我以为还是供人读的。而对读书人而言,读书之乐,有时正是不经意间,忽然象走进了“桃花源”中一般,领略了自己一直以来想窥破的秘密。而后豁然大悟,哦,原来如此哈。
4#
 楼主| 发表于 2011-5-2 18:00:02 | 只看该作者


孝感市作家协会主席  刘碧峰


        张建国是个极为勤奋的人。
        一个在机关办公室工作的人,其本职工作的繁杂忙碌,是可以想见的,写作,当然就会靠业余时间而为之了。在这种写作状态下,偶尔有几篇文字见诸报刊,或许还不足为奇,可张建国呢,仅几年间,就拿出这本收录一百多篇散文随笔的集子,且是在他大量作品的基础上精选出来的,这就不是不足为奇的事情,而是一种精神的支撑,这也是我为什么说他是一个极为勤奋的人的原因了。
          本书名为《情透纸背》,是一个抒情性很浓的书名,也是一个典型的散文标题。读名会义,我们很容易感受到这是一本富有强烈情感的散文集,但我以为,本书的许多篇章,以随笔称之可能更贴切一些,虽然随笔也是大散文体系中的一支,但写作手法还是有些区别和差异的,相比而言,随笔更能体现作者的有感而发,更能直抒作者的情怀,更能表达作者对社会、现实、历史等等的种种思考,也更能无拘无束地让文字活泼灵动起来,相信朋友们在读了此书后,一定可以体悟到张建国随笔的这许多特点。
         鲍鹏山先生在论刘强的作品时,说到了四个特点,即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和言之有味,如果把言之有据换成言之有情,我以为很适合拿来放在张建国的文字上。
          言之有物——他是有想法的,有自己的见解的。他从走周庄、游天柱山,想到孝感旅游开发的后劲;从观音湖的胜景想到他的本职工作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从春晖湖畔的浓浓读书氛围想到抓住青春永不放弃的努力奋斗;从社区的“爱心超市”想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无私奉献精神……
        言之有理——他是有依据的,有价值观的,他文中的所褒所贬,不是处于个人好恶,而是出于对某种价值的维护。他浓墨重彩地描写孝感女儿对军人的爱,从侧面歌颂了当代军人的可敬形象,进而放大到人民群众对军人的理解敬重;他有很多篇幅写社保工作,把社保的责任和使命、社保人的拳拳之心达于精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人深深感受到社保真正是劳动者的“福音”。本书中大量写军旅生活、社保情结的作品,作者并没有花大气力去宣扬自己的观点,但他对价值观的追求却是纤毫毕现,让人读了深受启迪。
         言之有情——他对生活是充满深情的,没有矫情造作,没有故作姿态,其情都是发自于内心。他凝聚于笔端的,是浓烈的乡情、亲情、友情和热情。故乡的一山一水,一土一木,在他笔下充满灵性;父母兄弟姐妹子侄,亲人的所思所想,常在他的梦里萦回;战友同事朋友对他的帮助和激励,他视作人生最珍贵的收藏,而他干一行爱一行,投身工作和业余写作的热情,则是当今这个略显浮躁的社会中最难能可贵的品质和操守,令人感动和感慨。
           言之有味——他的文字富有深厚的生活底蕴和文学功底,看似朴直素淡,确是耐得咀嚼,越读越感到他的思想的深度、思考的广度和视野的开阔。他以优美抒情的笔调,描写故乡的风情、祖国山川的瑰丽、军人的粗犷与坚韧以及平凡百姓的所思所想,把这些极为平常的人和事、景和物,写得是那样的令人陶醉,令人难忘,这就是平中见奇的效果所在了。
          用这几个“言之”来概括张建国作品的特点,肯定是以偏概全的不准确的一种概括,虽然不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但一定是有“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嫌疑,因为张建国行文不拘一格的着眼方式;因为张建国观察和体验生活的细致入微;因为张建国选材的宽泛和开阔;因为张建国思考的天马行空和神采的飞扬,绝不是我这几个“言之”可以包容的,好在有书摆在这里,朋友们自己可以从容地去感悟、去体验、去品味了。
         我开头就说,张建国是一个勤奋的人,这不是一句应景的客套话,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感受。他有繁杂忙碌的本职工作,他是人子人夫人父,家庭的负累自然也不必细说,有无数像这样的人,在应酬与琐事中消磨掉了自己的青春与才气,没有留下什么可资谈论的东西,可张建国却拿出了这么一部沉甸甸的作品集,而这只不过是他大量作品中的一部选本,没有铁棒磨成针的那种执着和勤奋,这一切是绝对不可想象的,我想,说他勤奋,这对他并不是一种表扬,而是一种正常的描述。
          有了这样的艺术功底,有了这样的对生活的热爱,有了这样的工作热情,再加上这样的勤奋和孜孜不已的追求,张建国在文学的创作之路上,一定会作出更大的成绩,我对这一点充满着信心。
5#
 楼主| 发表于 2011-5-2 18:00:41 | 只看该作者
一本书和一个人

文/江兰

很早便认识张建国先生。有多早呢,大概是在10多年前吧。那时的张先生一幅普通的公务员模样:日常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灰蓝夹克罩在身上,胳膊下夹个公文包,有时换成一本厚厚的书。每次碰见我,必定是点头微笑,温文尔雅又带点普通公务员惯有的礼貌。当年,我并不知道他爱好文学,反倒是他,总是提及我极少时候写的一些小文字。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又似流雨烟云。不知不觉,十多年过去了。这些年来,我在文字方面有了更深的一些爱好和领悟,也认识了周芳、万雁等一批本地新生态作家。一次年底的官方文学联欢活动中,我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走来,那人微微低着头,尽管如此,我还是认出了他——张建国。此刻,他端着一杯白酒,很诚意地对我说:“你好,我看了你很多文章,包括网络上的,你的进步很大。”我才意识到,张先生也是文学爱好者,打听到他是市作协会员、市文艺理论家协会理事。

张先生的22万字的文集很快就出来了。他赶忙急忙地送了我一本,并谦虚地说:“你多指点。”

——指点谈不上,学习是有必要的。

淡雅的封面,深情的书名《情透纸背》,这名多好啊!有多深沉,有多浓烈,有多少热爱之情,才能让素雅之笔能划破纸背,才能让读者能感怀其中。

好看的封面:一团暖融融的稻草圈成的鸟窝,一只毛茸茸出壳的小鸟,让人心中顿生暖意。正如书中的内容,能看出作者心怀社稷,常有的感恩之心。

厚厚的一本书,一页页翻过去,一篇篇认真地品读着。的确,书如其名。我被那浓浓的热爱家乡之情,军旅战士的豪情和柔情,关注劳保行业的心怀社稷之情,敬业关怀之情,善良忠厚的家庭亲情,关注社会的桑梓之情,笔友间谦虚学习之情深深地打动了。

在《山水情》里,作者以细腻的文笔和真实的感触描写了身边的熟悉的风景,如观音湖、春晖湖等,甚至在周庄行中,也联想到了家乡孝感的旅游事业“有朝一日,孝感的旅游一定会像周庄一样有名气,不,不周庄更有名气”。从这些朴素中渗透的真情,让我看到了一个热爱家乡、关注家乡的真情作者。

在《军旅情》里,作者既讲了自己当初参军的豪情,如《男子汉当兵去》,也叙述了军中一些形象生动的士兵生活,让人感觉新鲜的同时,也了解了士兵的别样可爱,如《收集片名乐无穷》。还有作者在军中采写的一些极具新闻价值的军中报道。这一章里,能看到作者青年时代的豪情和志向。同时,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简约而不简单的作者的文风。

在《劳保情》、《亲情》、《桑梓情》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关注本职工作,乐于奉献,乐于为困难群众和需要帮助的人解忧排难的好同志好干部;我们看到了在家中撑起一片蓝天,孝顺父母,协助妻子,积极鼓励孩子行慈善事,热爱读书学习,为弟弟们做好榜样的新好男人;我们看到了一个关注社稷,关爱生活,知道感恩的情深义重之人。这几章的文字,笔者都用心在描写,简短,却用力十足。

在《笔中情》里,作者一方面以极其谦虚的口吻,讲述了自己热爱文学,拜师求道。另一方面,他又极力地宣传着本地一些名师和一些报刊物,还有一些文学新人。点滴之中,我们能看出张先生对己谦虚,对他人却大力推荐的大度胸怀。还有,他对一些文学前辈的指点怀有的感恩之心,如对“汉楚”等老师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也让我们看到了本地文坛前辈们宽厚宽怀的美德。

正所谓“人间至爱是真情”。真情可以是燃烧的云霞,可以是喷涌的岩浆,也可以是淡淡的一抹关怀,轻轻的一句问候,还有,浓浓的,对生活的挚爱。                         (2010-12-24)
6#
 楼主| 发表于 2011-5-2 18:01:17 | 只看该作者
正到骨感——我眼中的张建国
万雁

如果一串手机号码没有规律,如果一个人的名字不好记,我很难准确无误地记住。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过耳不忘的能力。

第一次听人提及“张建国”这个名字,我就记牢固了。当然,不是因为他的名字难记而反常记住,而是他的名字太大众化。据说全国叫“建国”的人约有一百万个,甚至有人还将此编成了歌:我的名字叫建国,那是一种希望的寄托,那是一种情感的浓缩,那是一个时代印戳,带着鲜明的中国特色……

结识张建国以前,我其实犯了一个断名取义的错误。一直习惯望名生感的我,未能免俗,再次落入主观臆想的泥沼中。“张建国”三字,听起来声若雷鸣、高亢激昂。我以为,他的人如同他的名字般,有着“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张扬与霸嚣,讲起话来自然中气十足、气压全场。是的,这不是他的特质。他是一个温和、守信、重义、沉稳、真诚、低调的人,有着大山般的厚重与稳妥。兴致好时,也喜欢来点小幽默。他说话的音量很低,绝不是那种大大咧咧的类型,与他名字的响亮正好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

都说“男人四十一枝花”,可在不惑之年的分界线上只是向前迈了一小步的他,却常常自我解嘲地对朋友说自己其貌不扬。一句“世上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的惊世之论振奋了世间无数女人的心。同样,一句“世上没有丑男人,只有不自信的男人”的言论是否会让男人们若有所思呢?其实,当一个人将自己的外表抛在一边,不去在意它,做到内中有物,并以一种自信、轻松、乐观、豁达的良好状态去面对外界,行走于人世间,会丑到哪里去呢?何况,张建国又不是真丑,他只是谦虚,只是对自己标准太高,只是帅得不很明显罢了。

哈,扯远了,打住,打住!

真正认识张建国,是在一次孝感市文联召开的研讨会上。他那天到的很早,坐在桌边的一角,手上拿着一个黑色的笔记本,本上夹着一支钢笔。有人进来时,他便礼貌地起身,然后微笑着和人打招呼。会议开始后,很多人只是用耳在装东西,而他却用笔在记。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记得上学那会,语文老师对我们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呵呵,我猜想,张建国的语文老师可能也对他说过同样的话。只是,在很多时候,因为懒,我将这句话抛在脑后了,而他却牢牢记在心中,并付诸在实践上。

那次会议,他给与会人员拍了很多相片,并利用休息时间将相片逐一分开,这是一件很耗时间的细活,他将自己的事情置于一旁,以最快的速度传送到每个人的邮箱里。那天,我的邮箱也不知出了什么状况,收不到他发来的相片。出乎意料的是,他居然顶着炎炎烈日,将U盘里贮存的相片送到了我的办公室。当时,看着他大汗淋漓的样子,丝丝感动在心间蔓延。还有一次,是文学圈内的一个小聚会吧。在此之前,我和我的师父还有师姐须提前到场开个创作总结会。没想到,这个会刚拉开帷幕,张建国就到了,师徒仨相视一笑,就此闭会。哈哈,张建国呀张建国,你到的可真早啊!

不过,从这件趣事可以看出,张建国是一个时间观念超强的人。不管是大会议还是小聚会,如无特殊原因,他总是会提前到场,绝不会让别人等他。这是他身上所具备的一项优良品质,因为守时是一种诚信,更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和素质。

记得去年的某个夜晚,我打开QQ,刚好张建国也在,于是我们便聊了起来。聊到尾声时,他突然对我说:“你以前写过一篇去婺源游玩的文章,而我写过一篇去周庄游玩的,同样是写旅游时的所见所闻,二者皆有异曲同工之妙……” 末了,他诚恳地要我扩大视野,要在题材上有所突破……

这番话,如平地响起一个惊雷,将我震傻了。真的,从来没有谁,如此不加润饰地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他的直言于我是一味清醒剂,让我在自我感觉良好时意识到文中的缺陷,真正的朋友就应如此。

事后,我还特意从网上搜来他的文章细读,感觉写的很有深度,立意也好,且更注意文字的严密性、逻辑性与整体性。他写的更理性,而我的更感性;他采用的是传统的表现手法,而我用的是“乱石铺街”式;我反映的是生活中的小,他关注的是生活中的大。总之,综合对比,他写的那篇的的确确比我写的那篇要好。

张建国写文不追求产量,但求质量,他不强迫自己写,总是在有感觉时写,他不糊弄读他文章的人,他对得住自己的心。

在物欲横流、人心浮燥的现世里,当身边绝大多数人都在疯狂追逐经济效益的时候,他还能如此清静,如此淡然,凭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在文学的天空里畅游,向着梦的方向。

每一个痴迷文学的人,在年少时的心中,都藏着一个美好的梦想,这梦想缤纷着我们的内心世界。每一个歌者都渴望开一场演唱会,同样,哪一个写者不希望有朝一日能出一本自己的作品集呢。

时光飞逝,有多少人还记得年少时的梦?有多少人还在追梦路上不放弃呢?

石榴花红似火的季节,空气中流溢着香甜的气息。听闻张建国的作品集即将付梓,实在可喜可贺!常言,看书看皮。他给自己的书取了一个极好听的名字——《情透纸背》,透过纸背的情该是深浓型的吧。

站在五月的末梢处,仰望天空闲云,思绪万千,连篇累牍,我似乎看见某种深浓的情愫正在雪白的宣纸上激情绽放,然后水墨般漫漶开来,透过纸背,直抵灵魂深处……

   他的人,还有他的文,皆走传统线路,很正,直至骨感!
7#
 楼主| 发表于 2011-5-2 18:02:00 | 只看该作者
文学,从打“擦边球”开始

——评张建国散文随笔

10年前的报纸杂志上,孝感平地冒出个“张建国”来,“豆腐块”、“千张皮”产出之多、撞眼之勤,颇有咄咄逼人之势,让我感叹:一方天地“爬格族”又多了一个执着的“爬虫”!但又不知他何方人氏,贵庚几何。由“望文生义”,我从字面推测,取名“建国”者多半与新中国建国同龄,当时估计他已经人到中年了。后来因文人相“亲”、文章相“吸”的缘故,才熟悉了起来。原来这年他从部队退役,把多年在军营患上的“爬瘾”也带回了家乡。据他自己说,他总是在字里行间拜访“汉楚”甚至收藏之,但一直不知其人。

就在共和国诞生50周岁前夕,我闻讯国家财政给全国公职人员普遍增薪加资,幅度之大、人数之广,为建国第一次,到处灿烂着加薪添喜的笑脸。感慨之下,我以散点透视、抒怀的文笔发表了《加薪添喜》。他所在局的领导拿着报纸对他说:“建国,不总是想见汉楚吗?你看人家写的文章,点子新,来得快,是该学学!我交你个宣传任务,去找他从师合作一篇社会保险的大文章。”

为此张建国拜访了他“久仰”的汉楚。当时己是“中青年”的我,见到这位平地冒出的“爬虫”,竟然是个小青年。此后就粘乎起来。



大凡“爬格”久了的人,都会自蹈“三步曲”的覆辙──通讯报道起步──试涉文坛“登龙”──整理结集出书。张建国似乎也一样。早年在军营也是搞些通讯报道,发点“火柴盒”、“豆腐块”的东西。后来他很想涉猎文学,就在业余饭后打起了文学的“擦边球”,写些比较“文气”的东西。这几年他在为单位宣传搞些“职能写作”的同时,闷声不响地弄起了散文、随笔、报告文学等。这一“弄”就起了瘾,几年间累计发表了数十篇。最近打算出一本散文随笔集,没来得及取名就要我为他的书稿写序什么的。开始我也没当真,视作调侃逗笑的“开场白”。谁知2008年元旦刚过,他真的把一摞文稿堆到我面前,我趁机打趣说,时下作序都找头面人物,既可以“抬文”又可以“抬人”。他不容质疑地说:“我就找您,汉楚。”

为达目的,他还“别有用心”,把前年“歌颂”我并在省内报刊发了个“连中三元”的一篇人物通讯,置于书稿开端──《社保,他笔下一道绚丽的虹》,副题虽然用我本名刘汉初,但文章开篇冠首却是:经常浏览报刊的人,会被一个富有文化意蕴的笔名“汉楚”所吸引。30年多来,“汉楚”频频亮相于省内外多家媒体,迄今在全国60多家报刊发表了1100多篇稿件,获奖120多篇次,其中获国家、省级奖项共30多件……这岂不暗示:序言署名也汉楚吗?

成心不让“刘汉初”出名。



多年来,我有个“投机取巧”的阅读习惯:乍看“头脸”(标题和导语)一“溜”过,观其秀不秀;略瞅整体“姿色”一“扫”走,看它靓不靓;值得我“目读”的则是抓得住眼球的文学作品,免得浪费了焦点,枉费了关注。张建国自从格田“爬行”以来,占据报刊版面的篇什少说也有数百件,真正属于文学创作或“文学性”的文字虽然不多,但收入书稿的不少文章,我是用“品”的情韵来读的。当年他以通讯报道为“主菜”,也兼着打些“擦边球”,为文学创作垫底子。甚至“阳春白雪”的影评,他也敢一试笔力且出手不凡。这不,1987年,他在河南驻军某部当兵时,发表在《河南农民报》的一篇影评《是真诚的倾诉,也是爱情的呼唤──评影片<月月>》,就让这位“河南农民”靓了一回,博得相当于该文稿费8倍的奖金。

纵观作者数十篇散文随笔,“豆腐块”也好,“千张皮”也罢,迷漫于其中的怎一个“情”字了得!我把它们归纳为三种情结:即“职能写作”上的社保情结,“抒怀写作”中的感恩情结,还有知恩图报的“怀旧情结”。后两种情结有时相互穿插,有时交叉表现。按体裁分,有报告文学,有通讯特写,有散文随笔,有杂谈小品等。无不凝聚着三个情结,亦即他经常笔唱的“三首歌”。

──挥之不去的“社保情绪”。他身在劳动保险单位,虽然三句话不离本行,搞些“应用写作”,但无论是写人还是状物,也无论是散文随笔还是杂谈小议,都从打文学的“擦边球”开始,尽可能把“应用写作”融入文学创作中,尽量给作品多一点“文气”。

2005年开端之际,湖北省《社会保障》编辑部,邀他写的一篇卷首语就是《可贵的“社保情结”》,虽然文学性稍欠火候,但其感染力却让人敬佩。文章以四川成都市某区社保局长一生心系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险,呕心沥血,积劳成疾,最后倒在工作岗位上以身殉职为“由头”,然后生发开来,带出了包括他们局长在内的全省劳动保险系统“一批拉子”事迹感人的先进典型。他在感佩之余,又把这种情结作了一番深切体验的定义和诠释:“情结”就是郁积于心中一种挥之不去的感情纠葛;2007年3月在《湖北社会保障》的“长江浪花”副刊上,他的那篇《坚守,也是一种美丽──写给同时代的社保人》,更把自己这种感情渲染了个淋漓尽致。文章以作者进入孝感市劳动保险局大门10年后,一次偶遇朋友,关切地对他一连三问:10年过去了,你是否还在从事社会保险这一行?是否还在办公室事无巨细地任劳任怨?是否还在为社保事业摇旗呐喊?当得到他肯定的回答后,对方竟然感叹道:10 年啊!就是沧海也变成桑田。你能如此执着地坚守,真不容易!他却坚定的表白:“我自豪我是一名社保人!今日,社保因为选择了我而骄傲;明天,我要还社保一个奇迹!朋友,忠诚就忠诚自己的土壤,追求就追求自己的理想。请热爱你从事的社保事业吧,因为这里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最后还引用一首诗来赞美社保人兼自勉:

加班伴着疲惫/笑容伴着憔悴。坎坷风雨不停步/信念永不枯萎。青春消逝如飞/热情从未减退。自从踏上社保路/从此无怨无悔。

──缠绵纠葛的“怀旧情结”。他每当兴致焕发、笔触与灵感“淬火”之际,或抒一则感悟,或寄一缕情思,或润一脉心泉。在缅往怀旧时,看不出当今文坛那种冠以“时髦”、实为“流行病”的行文格局,而以传统的叙事方式,工朴的遣词造句,表现出一种人性的复归,本真的再现。字里行间流淌的潜波隐浪,有如小溪般潺潺流淌。如渲泻怀旧情结的《圆梦》、《女老师的亲和力》、《相聚在母校》等,似乎都是叫人反复吟咏不倦的匠构,不仅显得深沉大气,而且思想新锐,内涵厚重,文笔流畅。再如《可贵的慈善之举》、《长江有情起歌声──读<她为孤寡老人献爱心>》、《“口杯”与“口碑”》等等;有拽来一篇报道引起的共鸣,有将亲历事件进行艺术演化时燃起人性的火花。

──萦绕心海的“感恩情结”。“文集”中不少萦绕作者心海感恩情结的文字,虽然时过好久,但对读后烙印至今不没,“回味”绵绵。诸如感恩作品《青春与感恩同行》、《忠厚传家》、《怀念父亲》、《恩重如山的“援助”》、《温暖》等,不仅抒情优美,叙事细腻,而且在状物抒情上,均以不随流俗的人生体验,使作品既赋情又赋彩——“赋情”时以健康激灵的审美感受,让读者共鸣共振,同歌同咏;“赋彩”时,则尽可能给予平实生活感受生华添色,从而赋以独到的观察,另类的体验。《温暖》“温”起的是感恩社会、感谢生活的烛光,从而达到对理性思考的深层肯定;《军旅生涯无战事》、《梦笔生花》等,似乎都取得了“赋情于景,则情景交融;赋情于理,则入情入理”的效果。

我以为,这三种情结正是这个利欲漫泛、人性浮躁社会里应当倡导的“稀物”,如一缕缕清风细雨扑面而来,令人目不暇接,进而让人一饱眼福——他的生活絮语,如“絮雨”纷纷,滋润着读者心田;在社保舞台上,他“唱”的“社保歌”也是“好戏连台,异彩纷呈”,给人以榜样的力量等等,不必赘举。



从张建国的一些散文随笔中,可以揣测他内心在想什么,那就是:搞“职能写作”说累也乐──累在揣摸领导意图,扣紧中心任务,突出时效特点,甚至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地承接需要别着“笔性”的那种应用型、公式化的“露水文学”;乐在通过采写事件和先进典型,可以进行任由形象思维驰骋的文学创作,免得别出囿于模式写作的“笔病”来。比如他在讴歌社会保险题材方面的《满园芬芳“花枝俏”》,撷起了“两朵花”:一是全省社保战线上的“女秀才”——黄石社保局“才女”魏慧萍,再一个就是孝感市孝南区劳保局办公室副主任张芳。他“点”“面”结合,用生动的文笔吐纳和咀嚼,“吐”在读者面前的是一片灿烂、明媚的春天气息,“嚼”出来的是文学的韵味。说实在的,当今文坛,富有才情的文学冲刺者不多,也不能笼统说谁行谁就行,不行也行;说谁不行,行也不行。虽然我不敢断言,这本处女集出版后能引起多少人刮目相看,但可以肯定,这本“文集”是作者“爬行”成就的一段记录,不能等闲视之。

由读张建国的散文随笔还让我觉得,作品的厚重与轻薄,精萃与拙稚,并不在于它是“豆腐块”还是“千张皮”,而在于本质意义上的宏大与幽深;不在于你写什么,怎样写,而在于你为什么写。只有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里开掘一口深井,就会有喷涌而出的生活源泉,供你激情吸吮,供你艺术再现。张建国似乎正是这样,在他所熟悉的生活,熟悉的机关,熟悉的环境里,打文学的“擦边球”,体验着时代变革与人们意识的碰撞。作人要真诚,作文要真情。张建国书稿中的所有篇什,没有那种一捉笔就表现出作派拿腔的架势,更没有时下追时赶尚的书写“拗句”和“花样”。几乎每一篇都是他真情“烘暖”的表白,真情实感的流露。

这就足够了。
8#
发表于 2011-5-2 19:16:11 | 只看该作者
细细读过,还是不简单的人物!更加佩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16:04 , Processed in 0.07685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