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教学反思行走在教学追问的路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11 06:1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教学反思行走在教学追问的路上 

崔国明



〖摘  要〗 教学反思作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很多教师对教学反思的理解还有误区,以为就是教学回顾和教学总结,还没有真正认识到教学反思的内核是教学的追问,是对学科意义、教学意义的叩问。

〖关键词〗 教学反思   教学追问   学科意义   教学意义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际上有一个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通用公式,即“教学经验+教学反思=专业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指出,“教师应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新课程背景下,我们都在强调要加强教学的反思,倡导“反思即研究”的理念。一直以来,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业务水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教学反思近来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普通教师的重视。

    但是,教学反思不是简单的、一般意义上的“回顾”和“得失总结”,而是要去反省和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反思的目的,是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并进而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因此,简单地回顾教学的过程,从中总结出教学过程中的“得”、归纳出几个方面的“失”,还不是真正意义的教学反思。当然,“得”与“失”是需要总结,教学总结也是一种教学反思,但它仍仅仅停留于肤浅层面;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反思不能仅止步于一般的教学总结,还应该更进一步。

    教学反思的核心是“教学的追问”,是在回顾总结的基础上的更深层次的对学科意义和教学意义的叩问。本文试以语文教学为例,来谈谈对教学反思的粗浅认识。

一、教学反思要追问宏观的学科意义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本身所具有的特定而又丰富的学科意义和学科价值,而学科教学也就应该笼罩于学科意义之下,体现学科特点,承载学科意义和学科价值。

    因此,教学反思需要我们不断去追问学科教学所承载的学科意义和学科价值。

追问于学科的特点。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的地方,这就是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而教学实践就应该紧紧围绕并能够鲜明地体现学科的特点,要有学科本身特有的“味道”。那么,教学的反思就应该去追问,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有没有彰显出学科应有的特点,教学的实践是不是该学科应有的或是必须的走向。

    即如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面对纷繁的教学现状,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一句“时髦”的评论:“什么课都像,就是不像语文课。”初听这句话,仅仅是感觉可能有些内涵;但是再见识了有些语文课堂之后,我的感觉却是,这句话非常“经典”,“经典”于揭示了时下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面对这样一种现象,的确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反思,去追问。但是,最值得追问的还是两点,即为什么会出现“什么课都像,就是不像语文课”的现象?怎样才能做到“什么课都不像,就是语文课”?通过不断追问,我们就可以明确一点,正是教学中语文学科应有特点的残缺,直接导致了“语文味”的丧失。那么,我们就可借此再进一步去追问,语文教学中如何彰显语文特点?如何来营造语文教学特有的“味道”?如此连续的、寻根究底的追问,就能探寻出认识层面上的语文教学的学科意义,也能探求出实践层面上的具体有效的实施手段。

追问于学科的价值。学科意义本来是实施学科教学首先要思考和追问的问题,但却被很多教师很随意地置之度外。如同学科特点一样,任何学科也都有它的学科意义,由此也派生出其应有的学科价值,如理论价值、文化价值、应用价值等等。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弘扬学科意义,实现学科价值。那么,教学反思就应该追问于此。

    举一个例子。本人曾两次执教贾平凹的文化散文《秦腔》,自觉能够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精选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点,也自觉课堂教学的思路清晰完整。但是,每次教学结束后总感觉残缺了一点什么。那到底残缺了什么?通过学习和反思,我逐渐认识到,这节课残缺的正是语文的学科意义和价值,缺的是这节课所应承载的对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吸收、传承和进化——这正是语文教学的价值,因为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换一句话说,这一节课我的主要任务和指向,是肢解文本的内容,再“嚼碎之后喂给学生”,而没有真正实现语文意义和语文价值。

    以点可以带面。或许对教学进行反思时,我们都应该来追问,我们的课堂教学能给学生留下怎样的学科意义,有没有真正实现学科的价值?语文如此,其他学科的教学也应当如此。虽然学科与学科之间,在学科意义和学科价值上均有所不同,但追问于学科意义和学科价值的教学反思的实质是相同的。

二、教学反思要追问微观的教学意义

    如果说学科意义的追问属于认识层面的话,那么教学意义的追问则属于实践层面。

    教学实践是达成或实现学科意义和学科价值的主要途径,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总结回顾,而是教师遵循学科意义对课堂教学实践进行自我诊断与自我修正,是以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基本点和切入点,注重探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通过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追问,实现自我提升、自我超越。

    因此,教学反思在从宏观上追问学科意义和学科价值的同时,也要从微观上追问教学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就如语文,在通过借助于追问的反思明确语文学科的意义和价值之后,我们还要追问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语文教学,才能实现语文意义和语文价值,语文又需要怎样的教学;还应该对照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再行追问,这样的教学有没有价值和必要,是不是语文学科本身所需要的一种教学。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有可能避免出现前面所说的“什么课都像,就是不像语文课”的现象。

    我想,其他学科的教学亦然。这种追问,既是认识上的追问,也是操作上的追问。只有不断的追问,才能澄清误区,回归教学的本真。关于学科的教学意义,各学科都有专门的论述,这里不再赘述。

    课堂实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教学反思是专业成长的智慧引领。教学反思的内核就是教学的追问,是对学科意义和教学意义的追问。不断地追问,问出问题所在,问出症结所在;不断地追问,也就能问出自己的困惑,问出自己的“无知”。因为,教学反思的价值在于其批判性和超越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以创新的意识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促进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方向发展。

    因此,教学反思要行走在教学追问的路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7 01:53 , Processed in 0.10179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