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课堂观察:听评课的专业化挑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15 09:14: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堂观察:听评课的专业化挑战

              郑飞卡


  
在这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我试图与大家分享的,不是某种具体的课堂观察的角度和方法,而是创新课堂观察理念、角度和方法的思维触发。

一、课堂观察与传统听评课

课堂观察与传统的听评课有什么异同?自有学校教育以来,课堂观察本身是一种古老而重要的方法,并不是新事物。专门将它作为一个行为的系统,在我们专业领域里面将这种系统的方法加以研究、运用,最早应该始于美国。国内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后,一些高校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研究,一些中小学开始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其中特别要提及余杭中学,他们很有眼光,在这方面先行了一步。后面我会有专门的篇幅讲余杭中学。

对“课堂观察”,让我们先从以下几点来理解一下。

(一)关于“课堂观察”。

1、一种古老而重要的课堂研究方法。

2、一项至今仍然被忽视的教师专业能力。

各行各业要搞研究,观察都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与工具。新课程下,教师要成为专业型的教师,必须要懂研究。那我们首先要懂得课堂观察的方法。但一直以来,这方面都被我们所忽视了。传统的听评课,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真正的课堂的观察,是比较随意的。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教研员必须补充这种专业发展的能力,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必须恶补。

(二)课堂观察与传统听评课的不同之处。

与传统听评课相比,“课堂观察”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系统化”特征。它是一个行为系统,或者说是一套“系统的行为”——包括明确观察目的、选择观察对象、确定观察方法、记录观察情况、处理观察资料与数据、呈现观察结果等一系列行为。

作为教师专业的领头人,我们从事课堂研究,有没有将我们的行为系统化?我们的许多教研员曾经提出,我们的教研存在零敲碎打、做完一年忙忙碌碌、最后没留下什么成绩的问题,其实这跟我们的研究行为没有系统化是有关系的。所以,了解并掌握课堂观察的理论和方法,对我们的教科研从零敲碎打到系统化,从分享到整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什么我们的科研总是很难和教研整合起来,平常教研的归教研,课题的归课题,这是因为在理念上、在方法论上出了问题。我看了余杭中学课堂观察的实验,他们已经作了一个整合,也就是根据整个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把教师个人能力、教师团队能力与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整合起来。

课堂观察特别强调团队合作、资源的整合以及客观性。因为它属于一种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强调客观性,而非主观性。

(三)传统听评课存在的问题。

1、随意性大,没有在进入课堂之前做观察准备和观察计划的习惯,以至听课与评课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观察的重点。(目的性)

扪心自问,作为教研员,有多少次听课、评课,你是在之前做足了“功课”才进入课堂的?都是抄抄、看看、走走,凭着自己固有的东西在观课、看课、评课,很少带有一定的目的或做了充分的准备去听评课。其实听评课应该是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的,比如说对学生的了解,对老师实际情况的了解,对他的教学风格、他正在从事的课题研究以及研究方向,都要有个了解,你才能针对他的课堂去进行有效的瞭望和观察,才能对高价值信息保持敏感并及时捕获。这是我们教研员、校长以及做为工作伙伴的老师们要做到的。做好观察的课前准备,才能避免观课的随意性,保证教研的有效性。

2、习惯于对课堂做主观判断,不注意对所得信息材料和教学过程做深入细致的、客观的、有针对性的分析。(客观性)

一般对一堂课,我们听完之后有个大概判断,基本上都是主观的,很少把详细的过程记录下来,再进行互动研讨。这次下发资料中有个案例很好,说的是一个校长听了一个老师的课,他如何和他的老师进行互动,他没有说这位老师的课行还是不行,好还是不好,而是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让老师意识到他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怎么改善。这,才是一种深层次的互动交流。

3、以教师为中心,目光主要盯着教师,较多地注意教师行为,对于学生的反应、状态以及真实想法和变化关注不足。(全面性)

我们现在的观察角度大都是针对教师,一般都是坐在教室的后面,目光都是锁定在老师身上的。现在都强调“以学定教”,那我们的做法就违背了这一原则。李希贵在他的《三十六天美国教育之旅》一书里谈到一点:为什么我们课堂上的录像机总是对着老师?他说他在自己的国土上并没感觉到这有什么不妥,但外国教授就提出,为什么你们中国的录像机总对着老师呢?从这一点我们可以反思到我们的教研,我们听课评课的目光基本是围着老师转的,这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对学生的反应、状态,特别是对一些深层次问题的思考,是远远不够的。但是,教学的最终,有没有效果,一定要看学生。下发资料中有一个案例讲到,陈大为有一次听课,听到旁边一个学生说了一句“真无聊”,他就追问这个学生,问出了这个学生在这节课中内心的一些变化。这个例子说明,不能光通过看,也不能光靠听,而要全方位地去观察学生,才能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4、对方法与工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惯用的方法与工具很简单,即进入课堂现场,只是看和听,仅使用大一统的课堂评价表,很少使用录音、录象等工具,没有制作和使用适宜工具、个性化量表等的习惯和意识。(科学性)

要把事情做漂亮,方法最重要。做为教研人员,我们在研究方法上的掌握和重视程度是相当不足的,导致在搜集资料上、在资料的处理上显得很无力,或者说含金量不高。对方法的掌握,一是要借鉴,二是要创新。在方法和工具的选用上,企业管理的研究和实践走得很快。企业管理上的很多方法和工具,教育界都可以移植,要根据自身的需要借鉴和创新。比如观课,如果要着重看看老师的提问有什么问题,那肯定要设计一个专门针对提问的记录表出来。有了记录表,你的观课、看课就不会那么盲目,信息搜索和记录也会比较全面。所以说,对方法和工具的选择与使用很重要。录音笔和录像机是课堂观察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建议每个学段至少要有一台录像机。在研讨当中,录音笔也是很重要的。对录音的文本化整理,可以促进教研员更好地反思。有课题的老师,我主张人手配一支录音笔。这是我们做研究非常重要的工具。

5、不重视、不善于做客观记录,不注意对课堂中的重要事件作详细的记录和描述。(客观性)

我发现我们教研员年纪越大,记录越简单,其实这是一个退步。因为研究人员必须要善于做详细记录。上次发下去的《课堂观察记录表》,虽然是一个很简单的记录表,但我发现几个问题,下面也会讲到。老教研员、新教研员,还有交流的老师,他们的课堂记录都有很大的差别,我都让有关工作人员打成电子文档,作为大家的一个成长档案保存起来。这些记录看似差不多,但是一分群就发现,整个记录的格调、风格很不一样。我们要防止这种退化。详细记录对课堂观察研究十分重要。大家认真去看《透视课堂》这本书,它一开篇就倡导大家作详细记录,不要掺杂主观性的东西,忠实于课堂,用钢笔把整个课堂原始情况记录下来,否则都是你自己主观性的选择性记录,这样一来,原始资料的价值就要大打折扣。

6、缺乏团队意识和资源整合调配意识,不注意团队的分工与合作。(全面性)

老师的工作都是团队合作性的,任何一项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更离不开团队。在任何一个领域,团队意识都是非常重要。2001年我刚从学校到教研室任职,进了课堂以后还真不敢随便说话、不敢随便评课,对其他学科都是隔行如隔山的感觉。当时感觉大家都是从小方位去观察,如教材教法等等,很少从学生的角度去关注。后来我尝试对小学课堂进行深入的跟踪,发现了一些问题,取得了一些突破。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角,在团队中整合起来才是比较全面的。特别是学科组的建设,教研员有学科组的建设,学校也有学科组的建设,除了平时的沟通,最重要的是有目标、有专业发展的途径,一起去走,一起去做。所以,在课堂观察中,一定要强调团队的分工与合作,千万不能让人感觉到“我的饭碗他不能沾”,或者“我做的事情他不懂”。其实对教育而言,到一定层面后,学科的边界就消失了,大家都能沟通。因为教育不管是在根基性的层面上,还是在哲学性的层面上,是共通的,这个通道就是学生。不管老师、校长还是教研员,一定要具备团队意识和资源整合调配意识,注意团队的分工与合作。往后我们对学科组的团队建设会加强引导,用什么来衡量一个学科组(如语文组、数学组等)是一个真正的团队。现在广州市教育局设计了一种叫“教育科研创新团队”的机制,它是可以跨学科、跨学校、跨区域来进行组建的,那么首先自己要有一个专业研究方向,今后可利用市里的这种机制,来整合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教育资源。

7、不注重原始资料积累、分类和研究的系统化。(系统性)

我感觉教研员在整个的课堂观察过程中,可能有一些老师会比较注意原始资料的积累、分类,但大多老师都没有注意到。我知道龙丽嫦老师就很注重这些原始资料的积累,也有些其他老师也这样做。再进一步升华的话,资料的积累对团队建设也是很重要的。比如对一个学校的跟踪,这一次去了,一年两年后再去,能不能有资料的记载?对一个骨干老师,这一次听了他的课,下次有没有他的资料?这样的资料随手调出来就是一篇文章、一个成果。

8、不注意创设开放、互动、对话、共行的情景与氛围,指导的姿态多,请教的姿态少。(开放性)

我们教研员已经比较注重一种互动研讨的听课评课方式。很多教研员评课的第一步骤,就是让上课老师先谈谈自己的看法,然后再大家谈,最后再总结。这是一种开放。但我觉得还不够。大家看了资料上那个校长与老师的对话,应该更受启发,就是这种开放和互动,必须要有条主线。这条主线就是观察的系统问题,目的在哪里,你的方法选了什么,对象选了什么,他有一个系统的记录。大家的角度也许是不同的,但在一条主线的牵引和综合下,指向同一节课,对同一节课进行系统的解剖与研究,而不是各自为政。

以上是我们传统听评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从这些问题中走出来,进行听评课的专业化研究,我觉得就要把最基础的观察方法、研究方法学好、掌握好。

二、关于课堂、课堂研究、课堂观察与教研员(校长、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课堂是学生、教师、校长、教研员、教育家获得学业(专业)发展的关键场所。

课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也是一个非常复杂多变的场所。为什么那么多专家深入课堂做课堂观察研究,但课堂仍然存在那么多问题?可见课堂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场所。

(二)课堂质量是整个教育教学质量的源头和核心。

课堂研究,角度是多元的,维度是多元的,层次是多元的,方法也是多元的。我们要抓整个教育教学的质量,课堂质量是源头和核心。对许多老师来说,他不太从学生的角度去关注每一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他在意的也许是时间够不够、内容能不能讲完。其实我觉得如果把常态的课堂质量提高到一定程度的话,那整个教学质量就提高了。在这一点上,校长、教师和教研员应该是有共同目标的,也应该能找到共鸣点。

(三)从某种意义上说,好学生和差学生是在课堂中(而不是课堂外)分化出来的。

怎样把我们课堂的有效性提高起来?这是从我们上一次理论学习中延续下来的话题。曾经有领导和我说:“你是管德育的,要想办法解决后进生的问题。”我和他说,后进生的问题不单单是德育的问题。后进生的形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课堂的质量出了问题。如果每一个学科老师都没有对每一个孩子的状况有所关注,那后进生问题是没办法解决的。所以不能孤立地把后进生问题归为德育问题,它必须在整个教育、教学、教研的层面形成合力来加以解决。

(四)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学校切入课堂实践问题的研究。

目前国内对课堂教学研究越来越重视。令人欣喜的是,专家学者们纷纷走向课堂、走进课堂。这一点要引起我们特别的重视。在旧课程里,专家就是专家,在大学里做纯理论研究。而在新课程下,专家学者们意识到他的专业发展必须扎根于教育教学一线,由此出现了很多新型的专家,使我们感到后生可畏,如华师的刘良华教授等。他们不是教研员,但他们下一线的时间更多,效率更高。刘良华教授每年听课不少于三百节,而且每次进入课堂,都和学生进行互动。这些专家是非常“可怕”的。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模式都发生了变化,专家直接下到一线了,那么我们教研员起到一个什么作用?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本来我们是更具实践优势的,但我们如果不注意根据形势的变化来改善我们的工作方法的话,就会比较麻烦。

(五)教师、校长、教研员都应以课堂研究为主业。

今天的讲座,我也邀请了几位校长来。我觉得如果校长缺乏对课堂的研究,没有对课堂一线的把握,那做这个校长是比较危险的。教研员也好,老师也好,校长也好,都必须有这种强烈的专业发展的忧患意识。教研员和校长其实自主空间是很大的,你找什么事情去做,做什么事情才有价值,你把握得准,你就会发展得好,把握不准,就会浪费你的时间和职业生命。忙一定要忙到点上,忙到关键的课堂研究上去。课堂研究是我们的主业。

三、一场听评课改革的实践行动

(一)浙江余杭高级中学的《课堂观察手册》。

浙江余杭高级中学的《课堂观察手册》于2006年4月面世,编写负责人为余杭中学教科信息处主任林荣凑。林荣凑上任时,思考怎样去诊断教师的教学风格。后来经过与华东师大崔允郭教授互动之后,发现不是诊断教师教学风格的问题,而是应该进行课堂观察的研究。在专家的引领下,林主任着手进行学校层面上的课堂观察手册的制定,花了大半年时间,前后历经十三稿,出来后再到老师中间去推行,当时也遭到教师们的冷遇和阻力,但还是坚持下来了。         

(二)余中《课堂观察手册》的意义。

1、使余杭中学的老师体验到专业成长的的快乐与教师职业生涯的幸福感。

余杭中学的老师们说,在《课堂观察手册》的引领下,自己的专业目光和听课评课的专业能力获得快速提高。他们学会了制定很多的观察量表,从很规范的角度去观察、去发现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老师们、特别是领头的几位老师,都从这一过程中体验到了专业成长的快乐,和教师职业生涯的幸福感。

2、撬动听评课的改革,推动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听评课走向专业化。

余中的尝试与成功,使得全国很多地方和学校向他们看齐、学习,以后肯定会有更多的跟随者。我们作为教研系统去跟进学习应该算早的。我去听市教研室的评课以及他们的研讨会,他们还没有提及这样的东西,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先走一步。余中是基于一个学校的层面来做,我们可以基于一个学科、一个区域的层面来做,这应该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三)余中《课堂观察手册》的课堂观察框架。

余中《课堂观察手册》对课堂观察框架的设计有4个维度,即课程、学生、教师、文化。这些维度是可以创新的,基于学校可以是这几个维度,基于我们学科又可以做一些改进,这是一个创造性的空间。从4个维度下来又分25个视角,83个观察点,153个问题,把听课和评课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

(四)余中《课堂观察手册》的探索历程。

1、余中《课堂观察手册》历经13回修改才出台。

我们要出台这种导向性的东西,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要有充足的毅力和时间,而且要有专业的理论基础,不然就没有什么价值,甚至出现错误的导向。余杭中学这种工作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2、余中《课堂观察手册》应用之初曾遭遇老师们的冷遇和强大阻力。

最初,老师们意见很大,认为听课评课不应该弄得那么复杂,看都看不懂。后来学校通过运用培训机制,对《课堂观察手册》进行解读,因为他们深入思考了很多东西,怎么问怎么答都很清楚了,然后跟老师互动。老师们越解读越兴奋,阻力也慢慢地消退了。而且余中采取“以点带面”的策略,先从生物科试点,采用了正确的策略来推动改革的顺利进行。

3、余中两年的艰辛探索体现在一本专著中:《课堂观察:走向专业化的听评课》。

这本书第一次印刷是2008年10月,现在是11月,我想我们是最早买这本书的外地单位。他们两年时间里完成这本日记式的专著,其实他们就是把整个研究的过程记录和整理出来。看得出他们平时就勤动笔,勤积累,非常注重积累资料,所以很快能拿出这些成果来。我们有时有很多想法,但总想着到退休后再怎么怎么样,后来就不了了之了。余中能坚持下来,其中的历程是很艰辛的,但老师们的职业生涯幸福感也是强烈的。

4、教师在实践中完善《课堂观察手册》和制作个性化观察量表,这是余中老师在专业发展上与他校老师不同的台阶和境界。

四、浅谈课堂观察的角度与方法

(一)从我们的第一份《课堂实例分析》中发现的问题。

这次的《课堂实例分析》,我没有进行详细的归纳和总结,只是大概作了一个把握,发现信度和效度都不算太高,存在着一些问题:

1、课堂记录与分析:新来教师和交流教师的记录和分析比较忠于客观事实,做教研员工作时间长的教师的记录和分析偏于主观;使用个性化的记录和分析方法的人极少,都属于比较主观的记录。

2、课后反思:有的答非所问。有的答非所为。大部分没有谈及方法问题。较多老师说自己是从教与学的角度观察和分析课堂的。

(二)课堂观察的角度。

1、从心理学的角度。

人的发展最核心、最重要的,就是心理的成长,即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但往往这方面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1)学生注意力以及注意规律的应用问题。

在平时的课堂观察中,我们比较少留意学生的注意力问题,即老师运用何种规律和方法去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如果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这个问题,对老师的启发应该是很大的。我曾经做过一次小学教师学习心理分析的培训,发现老师们一开始是没有运用心理视角去分析课堂的,只是针对教学目标那些去看,很少对学生进行分析。经过培训,老师们学会了去分析课堂中教师该运用何种规律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心理学是我们从事教育的一个基本理论基础,老师们要培养自己的心理学视角,包括学习动机的激发、个性心理的差异、注意力的规律、情绪情感的规律等等。

2)学习动机与兴趣激发问题。

3)学习心理理论(如认知规律、记忆规律、思维规律)的应用。

我曾听市教研室的教研员评一节地理课。他指出这节课中老师对记忆的规律运用不好,因为地理课的很多知识强调记忆,教师必须运用好记忆的规律,才能有效地去进行教学。我听过一堂综合实践课,发现老师不懂孩子思维的特点,一开始就给学习小组贴上标签,如历史故事组、种植组等,没有根据孩子的思维规律来考虑分组问题,结果孩子们的表现很糟糕。

4)学习心理个别差异与多元智能理论的运用问题。

2、从教与学的水平的角度

把课堂教学分为三种水平:

1)记忆性水平

理论依据——行为主义学习心理学,教学目标——记忆和再现知识,师生互动形式——单向传输。

2)理解性水平

理论依据——认知主义学习心理学,教学目标——理解和应用知识,师生互动形式——双向交流。

3)发展性水平

理论依据——人本主义学习心理学,教学目标——开发潜能、发展个性、实现价值,师生互动形式——多向交流。

观察者观察之后首先应确定本节课属于哪种水平,再以这种水平的教育理论分析教学现状。

3、从课程资源利用水平的角度

叶澜教授说:“在教学中,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主体,而且是教学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根据这个理论可以把课堂教学现象分为两种水平:

1)预设水平

采用小步子、小问题进行预设,对教学资源、过程等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预设,有“教师牵着学生走”的痕迹,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

2)动态水平

采用开放式教学,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资源、过程进行动态调控,收放有度,学生学得主动。观察时要关注学生是否有主动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资源生成是否丰富,是否有质量;教师能否敏感地捕捉有价值的新资源,回应是否及时、有针对性;生成性资源利用程度是否高,资源重组是否合理、有效;生生互动是否有必要,是否有质量,是否有深度。

4、从课程目标达成水平的角度。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数学课程标准》把三维目标分解成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其中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就是过程与方法的具体体现。观察者必须重点观察数学课程目标的达成水平,立足三个视点——双基目标、过程目标、情感目标,两条视线——学生参与状态、教师调控策略。

(三)课堂观察的方法和技术。

1、课堂录像。

2、教学实录(钢笔录像、人种志)。

3、教学时间分配表。

4、提问技巧水平检核表。

5、提问行为类别频次表。

6、课堂练习目标层次统计表。

7、语言流动图巡视线路图。

8、课堂教学效果检测分析。

五、编制学科《课堂观察手册》的几点建议。

1、解读余中。

建议大家将余中的这本书好好读一读,他们是怎么走的,有什么优点和不足。每一样新的东西出来肯定有局限之处,了解了这些才能扬长避短,有所超越。这是我们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策略。

2、依据课堂观察的系统行为环节“明确观察目的、选择观察对象、确定观察行为、记录观察情况、处理观察资料与数据、呈现观察结果”理清思路、编写内容。

3、注意体现学科特点、创新性与可行性。

每个学科分解的课标都是不一样的,学科与学段的创新空间还是挺大的,所以制定手册时要注意体现学科特点和创新性。同时还要注意可行性,我们做这些东西不能满足于表面与形式,而是要把它作为我们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工具,运用于实践中,这样才有价值。

4、注意研读、追踪文献。

我觉得我们的文献意识也是比较弱的。凡做一件事情,我们都要努力去搜寻这方面的已有文献去研读,并做好跟踪。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视角。我们的教师、校长、教研员就算再怎么忙,也要注意研读、追踪文献。

5、注意团队合作与资源调配

要注意与学校组建一些合作的团队,兼职教研员也需要组织一个合作的团队。特别是,兼职教研员的工作比较难开展,一定不要忘记走专业发展的路线,才有希望,才能突破。

从区教育发展中心的角度来看,从教科研人员的工作角度来看,深入学习、掌握、运用课堂观察的理论与方法,在教科研的工作实践中把课堂观察这一环节做深做透,具有重要价值。每个人都深入课堂,将课堂里发生的故事和信息记录好、积累好、整理好,把源于实践、指导实践、推动实践的课堂观察手册做出来,这不仅仅在广州市是一个亮点,也能成为大家在专业发展上的一次重要跃升。上次小学学段的部分教研员、校长、教师赴大连考察回来,所写的考察报告,那些故事性的、叙事性的、反思性的东西,都是挺有水平的。希望我们的教研员们把课堂中的故事记录下来,把一些有意义的课堂个案记录下来,在条件成熟时形成一本属于我们自己的、对我区课堂有指导意义的编著。这样我们便能从我们的教科研工作中,找到更多的价值感和幸福感。(飞卡附记:本文根据2009年11月我在区教研员理论学习会上的讲座录音整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20:30 , Processed in 0.10458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