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也来说说语文课该怎么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15 19:41: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也来说说语文课该怎么上
──从怎样用教材教谈理想中的语文好课



特级教师 卢 筹

先说个例子。

去年应邀到深圳评课,其中有一节古诗《画》的教学,据说得过全国性比赛一等奖。执教的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教学基本功非常好。她的教学基本过程是:让孩子们自读古诗,找出你感到奇怪的句子来,然后用奇怪的语气读句子。最后用奇怪的语气读全诗。末了,找出诗中的几对反义词,这节课就结束了。这节课除了对教材的理解,其他方面几乎都无懈可击,执教教师也很自信,有点怡然自得。可我总觉得这堂课没有把这首古诗最有价值之处展示出来。

评课结束后,个别交换意见时,我跟这位教师说,如果是我来执教,我会这样设计:首先,我会拿出一幅画,画上也许有一丛花,一只猫,两只蝴蝶。让学生把这幅画告诉别人,看看他们会怎么说。学生说的时候一定会说画上有什么、有什么、有什么,指导一下,他们还会说出花怎么样、猫怎么样、蝴蝶怎么样。把他们说话的公式总结一下就是“有什么”和“怎么样”。除了这种说话模式,他们再没有别的招数。再挂出一幅山水画来让他们说,他们依然是用这样的说话模式说话:上面有山有水有花有鸟,指导一下,他们会说山怎么样水怎么样花怎么样鸟怎么样。这时,老师可提出一个要求,就是:不说上面有什么,也不准说上面的东西怎么样,又要让别人知道上面有什么,上面的东西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办法?学生们一定傻眼。这时可亮出古诗《画》,让同学们读后说说,这首诗有没有说“上面有什么”“上面的东西怎么样”。同学们一定会说“没有”。“那你读后知不知道上面有什么、上面的东西怎么样?”同学们一定会说:“知道。”“不说‘上面有什么’‘上面的东西怎么样’,又能让别人知道‘上面有什么’‘上面的东西怎么样’,这首诗有什么奥妙?”让同学们边读边想小组放开讨论探究,再全班交流探究。学生探究有困难,可以《还珠格格》中香妃的“香”是以“蝴蝶围着她飞”来表现的为例,提示学生:把一件事物产生的效果表现出来,也就等于直接描写了事物本身。就象描写了镜子中的你,也就等于描写了你一样。

这时,可以反观全诗,理解全诗,看看是不是描写了“画”所产生的“效果”:远远看去,山的颜色十分丰富,风景迷人。我不由得往前走去。越走越近了,我的疑问也来了:“这山间的流水怎么会没有声音呢?”仔细一看,原来这是画的山,画的水。(这山,这水,画得多逼真哪,我还以为是真的山,真的水哩)咦,春天过去了,这里怎么还是山花烂漫呢,仔细一看,原来这也是画的花,我还以为是我把季节搞错了呢。(你看这花画得多好哇,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了。)再看那只鸟,人走到面前了也不飞走,仔细一看,原来也是一只画的鸟。(画得栩栩如生,真是太象了,我都把它看成真的鸟了。)

这种通过描写效果来反映事物的方法一箭三鸟:既让人知道了画上有什么,也让人知道了上面的内容怎么样,还不露形迹的表达了一种赞叹的感情。至此,可以让学生尝试用描写效果的办法来描述一件事物,比如,说一个人很臭,不必说他散发的是什么臭,有多浓,可以从描写效果角度说“他走到哪里都有一大群苍蝇围着它”“谁从他身边经过都要捂着鼻子”等等,学生自能顿悟。最后,给学生拓展练习:用描写效果的办法写一个人很懒或很勤快,或写天气很冷很热。如此,这种从古诗里读、悟出来的表达技巧就内化为学生的一种能力了。如果每篇课文都能象这样让学生从文章最突出的特点中学到一点东西,“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还用愁学生的语文能力不强吗?

这就是我理想中的语文课。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例子”,“例”就应该“例”在这个地方。要做到这样可不容易:首先,教材必须是有某方面特色的经典文章,堪为范例,而不是只从内容出发选择的文章。第二,必须执教者自己首先能悟到文章的妙处,而不是仅依赖“教学参考”。悟到了文章妙处,才能知道要引领学生往何处去。而要做到这点,前提是执教者自己必须是一个舞文弄墨的爱好者。有这种身份,才会有这种灵性和悟性。第三,必须把文章的妙处浅化、生活化、通俗化,必须设置一定的符合儿童思维规律的参照物,突显课文的特色、妙处,于无声处听惊雷。象上述例子中的两幅画那样。第四,文章的妙处的感悟,必须由学生自己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完成,不能包办代替。至多在学生悱愤的情况下,略作点拨。让他们亲历过程,体验感悟。第五,在学生悟明文理后,让其趁热打铁,练习实践,一试身手,内化为能力。

俗话说“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文章也一样。每一篇经典的诗文,都有他们各自不同的妙处、特色,而这种妙处、特色不是从教科书里能找到答案的,因为我们的文章学研究受西方表音文字语言学理论的局限,还没有研究出来。何况,文章的特色、精妙之处字词句段篇都有,千人千面,浩如烟海,是一种活的呈现方式。必须由执教者从写作者的角度,从应用表达的角度去体察去理解,才能悟到。就象上述描述“效果”的特色那样。

文章不同,妙处各异,还可以举出其他例子。要上好课,也可以各有千秋,但借助文章的特色是一致的。比如,一位深圳的老师上《七步诗》一课,他是这么上的:先从课外知识引入课题,接着播放了引发七步诗曹植与曹丕明争暗斗的电视片,然后要同学们去读这首诗,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悲愤),最后拓展延伸:你还学过哪些饱含深情的古诗?(生举例:《游子吟》等)这节课教师讲得确实不多,但是要说学生学到了多少东西,我则表示怀疑。这节课的失误,从根本上说,也是教师没有理解到文章的妙处。

第二天,我跟教学的指导者说,如果是我来设计,我会这样做:首先,我会拍摄或用动画制作一粒豆子长成一棵豆苗结出豆荚最后豆子在锅里煮豆苗在灶里当柴烧的全过程,让深圳的孩子们知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的本意是什么。然后让孩子们理解曹植曹丕的关系和诗的创作背景,从而理解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的喻意。至此,仍不可打住。还应让同学们思考,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于曹丕对曹植那样“手足相残”的事例,由此使他们今后一想到一看到“手足相残”的事件,就会联想到《七步诗》,就会脱口而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由理解本意、喻意,到理解引申意,由学一首诗,而增添了孩子们的一种语文素养。只有到了这一步,才能说是一堂好语文课。

当然,《七步诗》的妙处还不止于此。它最妙的地方,还在于作者在那样紧迫危急的情况下,还能说出如此得体的话,既劝喻了君王,又消除了加害的口实,化解了危机,还出了一肚子怨气,义正辞婉,一箭多鸟,不愧为千古一绝的好诗、妙诗。如能从引导学生理解该诗如何说话得体入手悟得诗文的妙处,从而懂得如何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势、面对不同的对象,说出最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又最有分寸最得体的话,那这样的课,就更是功德无量的好课了。

说了这么多,概括起来,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我看最根本的是三条:一是借助教材的特色、妙处,使学生得到语文素养的提高;二是这种特色、妙处的感悟,必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得以实现;三是把这种感悟及时通过尝试实践,内化为能力、素养。其中,文章的妙处,是从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要写”这几方面去比较思考,领悟到的,这也是学生“探究什么”的主要内容。

其实,任何一个教师,只要自己的基本素质好,又能把握住语文课堂教学的规律,都能上出异彩纷呈的好课来。把握语文课堂教学的规律,不外乎是把握语文学科的规律和学生学习的规律。其内容如下表。如何灵活运用,在于各人的悟性、造诣。只要能把各方面规律的要素烂熟于胸、把握协调,教学思路与其一致,你就是一个自觉的好语文教师。条条大路通北京。你上的课,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完全没有必要妄自菲薄、跪倒在“大师”们的脚下作仰视状或被学术界光怪陆离的西洋镜搅乱了自己的神经。



(附记:看了《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5年第7、8期的热点讨论“语文课该怎么教” ,很有些想法,不吐不快,因此,借此文谈谈自己理想中的语文好课是什么样子。至于为什么不谈点实际的东西,主要是觉得只有理想才是最完美的,只有理想才堪作好课的标准。而目前中国还难于有合乎理想的好课,原因是汉语的教学理论还未发展到这一步,何况好课的标准就像真理,我们只能步步逼近它,却永远不能穷尽它,哪会有十全十美的课例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7:49 , Processed in 0.07779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