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要有问题意识(解玺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19 11:3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书要有问题意识(解玺璋)
2011年03月25日
京华时报 解玺璋

  ◎解玺璋 文化批评家,1953年生于北京,1983年初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曾担任同心出版社副总编辑,著有《中国妇女向后转》《雅俗》等作品。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一是要救天下,二是要救自己。有很多时候,救天下也要从救自己开始做起。人生在世几十年,总是困惑、疑惑、迷惑的时候多。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有了困惑、疑惑、迷惑不要紧,可以想办法解惑,而读书正是我们所能选择的解惑方式之一。

  我说读书要有问题意识,要带着问题读书。什么是问题?问题就是我们的“惑”。想不明白的,感到迷茫的,我们就通过读书来解决。很多人怀念80年代的读书风气,那时,多少西方思想理论的经典名著成为畅销书,大学生人手一册,争相阅读。原因之一固然是我们刚刚经历过一个“知识”和“精神”双重饥荒的时期,突然之间,窗户打开了,门也打开了,被压抑多年的求知欲望,一下子全部释放出来了,人们因此有了一种沉醉在春风里的幸福感,读书也是享受这种幸福感的一种方式。此外还要看到,80年代如火如荼的读书风潮,也源自人们反思历史、思考现实、求索未来的内在要求,人们希望从书中找到答案,摸索出一条通向现代民主国家的道路,如果说,中国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话,那么,一本本有思想价值的书,就是人们摸得到的一块块“石头”。中国的改革开放走到今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读书的意义是不应低估的。

  长期以来,围绕读书一直就有“有所为”和“无所为”的争论,读书人往往喜欢标榜自己“无所为”,不希望给人一种太功利的印象,以为这样才是高境界。如果是从读书养性的角度说,我也渴望达到这种境界。这里的“无所为”,所指就是读书不能被用来换取功名利禄和物质享受。但如果是为了明事理,长见识,养成敏锐的判断力,不至于被人忽悠,上当受骗,这样的“有所为”,我倒觉得是应该提倡的。在这里,“有所为”是指通过读书解决我们所要探求的各种问题。只有带着问题读书,这个读书才可能是有效的。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时代,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各种利益都面临着重新分配和组合,各种社会矛盾频繁发生,改革之路也走到一个关键时刻,我们迫切需要一个新的社会读书运动,这种需求也是从社会和我们的内心中生长出来的。

  当然,带着问题读书不同于泛泛的阅读,更不是毫无目的的浏览,而要有所选择,选择的标准就是你正在思考的问题。读书的目的,无非是要帮助你进行思考,进而解决你的问题。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讲了读书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如果只是读书而不思考,就容易被蒙蔽,受到欺骗;如果只思考不读书,又会因为疑惑、困惑、迷惑而更加危险。所以,在我看来,读所谓社科书或思想理论方面的书,不宜贪多,要精读,集中精力读透几本针对自己之“惑”的书,必将受益无穷,是事半功倍、一本万利的事。

  >>推荐书目

  《理想的下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舒国治)该书就像是一杯温暖的咖啡或一丝抚慰心灵的温情,作者以超俗的眼光与闲散的人生情怀,讲旅行、讲山水,讲人生百态,浸透了作者的智慧与情感,使人感受到一种带有融融暖意的体贴和关怀。

  《天·藏》(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作者宁肯)宁肯是一位肯于思想的作家,他的作品带有鲜明的思辨色彩。在《天·藏》里,他借主人公王摩诘“想”得很多,也很深,其中甚至对思想本身也进行了思考和质疑。

  《花田半亩》(昆仑出版社,作者田维)这个叫田维的女孩儿,她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其人生却因了她的文字而被接续,被延长;即使在她生命垂危之时,她的内心世界也依然充满了阳光,有一种在阳光中沉醉的感觉。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家出版社,作者尹建莉)该书固然迎合了当今社会儿童教育的某些时尚,但确有真知灼见,讲了一个很不错的理念。这本书对于做了母亲或是要做母亲(应该也包括父亲)的人,会有很大帮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16:42 , Processed in 0.08320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