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思维是高效课堂的总开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30 16:3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思维是高效课堂的总开关

——对高效课堂的几点思索

尹纪苓

课堂具有“流水”的特征:有形,却又永无定形;永不停歇,却又常动常新。教学的特点是“活”,教学的本质是“流动”——师生、生生情感的流动,更是思维的流动。一堂好课,一堂高效的课,应是教师、学生、师生、生生思维的脉动。这种“动”有时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激昂和壮阔,有时又是“泉眼无声惜细流”的静谧和细腻,无论热闹还是安静,哪怕是鸦雀无声,人们“于无声处”也能听到思维“拔节抽穗”的声音,也能感受到课堂和学生的虎虎生气。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谓之“高效”。

一、课前,教师的准确定位是保证

1.教师思想认识的准确定位。

高效的课堂可概括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但有人却只重视“知识”而忽视更为重要的“生命”;高效的课堂的特点有“三动”——身动、心动、神动,有“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但有人却只重视信息量、训练量,而忽视其根本点思维量,错误地将其理解为“课堂容量大”就是“高效”,而没有在思想上给“高效课堂” 准确地定位。

曾听过一堂选修课,授课教师的课前准备不可谓不充分,编制的导学案从知识积累到高考题选用,再到拓展训练与提升训练等,密密麻麻三四张讲义。整堂课上幻灯片一个接一个地播放,很多知识听课的老师都没看清楚,更不用说学生,简直连蜻蜓点水都算不上。至于训练题,全部让学生在下面做,然后“刷拉”地给出答案,对于学生做完没有和做得怎样则一概不关心,就这样一项一项地赶过去。最后有一道联系实际的题,题目与教学内容结合紧密,又有现实意义,应该是可以“出彩”,谁知授课教师也许是觉得时间紧迫而没容学生回答,还是“刷拉”一下给出答案,并让学生齐读。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授课教师才如释重负,面带微笑地长出一口气。也许,他内心正暗自庆幸:“时间正好!内容刚好处理完!”然而,我则是心情沉重地走出教室的。

显然,这堂课上授课教师眼中只有教案和时间,根本没有学生。因为,他只是想着怎么把自己准备的内容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而没有考虑怎样“像一个牧者,把学生引到知识的青草地,呼吸清新的空气,探寻知识的奥秘,感受智慧的伟大”。

2.课堂目标及流程的准确定位。

“高效课堂”之“高效”不是以教师教得如何作为衡量标准的,而是取决于学生学到了什么以及学得如何。换句话说,就是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培养方面受益愈大则课堂教学的效率就愈高,质量就愈好。因此,课堂目标及流程的设计要“以人为本”,处处体现“努力使学生肯学、想学、学会、会学和立志学”这一指导思想。

在许多学校开展的“高效课堂展示月”活动中,许多教师都会精心编制导学案,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做好预习,以及找出学习的难点。但是,许多教师的导学案却一味地将课内学习转向课外,或将课内练习转移到课外,追求所谓知识学习的高效,以致于在我们看到的课堂中有些所谓的高效课堂直接演变成了“课外做题,课内对答案”,或者“课外准备,课内交流”。这是真正的高效课堂吗?

所以,学案的编制要注重时效性,不能成为教材、教辅的替代物,更不能把学案简单地定位成练习册,而是要注重思维含量。因为,任何好的学案不仅能指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更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与实践。

二、课堂上,学生的质疑与解疑是关键

1.创设“有疑”的课堂。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大哲学家罗素。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清代学者陈宪章也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有疑,便有思维。我们的课堂不应是灌输或木偶般地牵动,而应是点燃——点燃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找出疑问,并探寻解决疑难的途径,进而发现规律,总结特征,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一切的源头都是“疑”。

2.重视生命个体,摒弃虚浮、华丽的“假思维”课堂。

课堂改革以来,特别是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后,很多学校出现了虚浮、华丽的“假思维”课堂。比如,许多教师对多媒体的利用是“拿起技术的利器砍向教育的内涵”。我这么讲并不是排斥先进的教学设备。但是,如果一个教师能够只凭借粉笔、黑板和教材就能释放出自己多年职业生涯积累的非凡人生底蕴和知识积淀,在课堂上演绎出精彩的课堂教学的话,那一定是一种唯美主义的原生态课堂教学。卢梭告诉我们:“每一个生命都是高贵的存在。”显然,课堂上如果没有生命思维意识的觉醒,仅仅是眼花缭乱、走马观花的技术层面上的更新换代,就是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虚浮而华丽的“假思维”课堂,是应该被我们摒弃的。所以,课堂展示要有实效性,应为解决疑难而展示,而不是单纯地演给别人看。从这个角度讲,教师是否重视生命个体,能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是课程改革下的学生观的体现,而且还是课堂是否高效的前提。为此,教师要想实现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而不是斥责和棒喝。

总之,思维是高效课堂的总开关,教师则是打开这一开关的实施者;教师只有在思想上正确理解,准确定位,才能重视生命个体,创设“有疑”的课堂,从行动上抓住思维这一主线,提纲挈领地设计和实施教学,使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从内心深处滋生起来,膨胀起来,氤氲起来,进而使课堂成为学生丰富生命内涵、书写生命诗篇与提升生命质量的净土。

(作者单位:山东临沂第十八中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9:44 , Processed in 0.08705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