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诗词语理解方法举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31 14:0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诗词语理解方法举例

2011-05-25 作者:喻宜发 刘媛 来源:高中生学习

古代诗歌鉴赏中重要词语的鉴赏是一项重要内容。那么,解答该类题型有哪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呢?
例1  宋人章谦亨的《浪淘沙·云藏鹅湖山》中,有人说,“偷”字在词中最为传神,请试加分析。
台上凭栏干,犹怯春寒。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六丁:道教中的火神)移取去,不在人间。//却是晓云闲,特地遮拦。与天一样白漫漫。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
解析 作者运用拟人手法,鹅湖山本来是被云遮住的,作者却说是被神“偷去”,想象丰富,构思新奇,幽默而有情趣,并且照应题目中的“藏”。
点拨 古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起兴、映衬、抑扬、双关渲染、用典、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分析诗歌的炼字时,可从表现手法切入,先点明作者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分析使用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例2 阅读张可久的《〔双调〕水仙子》,结合全曲简析“废”“静”二字的妙处。
夕阳芳草废歌台,老树寒鸦静御街,神仙环佩今何在?荒基生暮霭,叹英雄白骨苍苔。花已飘零去,山曾富贵来,俯仰伤怀。
解析 一“废”一“静”意蕴深厚而冷峻,为全曲奠定了感伤的基调,景景生悲,一派死寂和萧疏,前两句看似写景,实则带有浓重的主观感情色彩,繁华已成过往,英雄豪杰已烟消云散,全曲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衰、人世沧桑的感慨。
点拨 诗人情感的表达或直接,或含蓄,但不管如何表达,诗歌中信息量最大、含金量最高的往往在那些带有情感的诗眼当中。所以,抓住情感分析炼字,从诗歌中寄寓的情感来思考某字妙处,是解答诗歌鉴赏词语题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例3  阅读李白的《听蜀僧濬弹琴》,分析“洗”字的妙处。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解析   “洗”字与“客心”搭配就充分表现出了音乐涤荡胸中世俗杂念的巨大感染力量,与“流水”搭配又暗取“高山流水”的典故,恰倒好处地表现了诗人与蜀僧的深情厚谊。
    点拨 形容词、动词、副词的活用,被动义,都是炼字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如果重视这个因素,炼字往往事半功倍。      
例4 阅读白朴的《天净沙·秋》,鉴赏“下”字的妙处。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解析 曲中其他句子都是名词词组的罗列,表现的是静态美,而“下”则有了明显的动作,展现了动态美,使全曲不再单调呆板。“下”在结构上承上启下,作者的视线通过飞鸿的引导,才有了下文的青山绿水……若非如此,前两句与后两句,两种风格不同的诸般景物,很难相互“沟通”;而有了此词,则点活了全篇,于无形中化沉寂为清疏。   
    点拨 诗歌的结构作用主要表现为词语在起、承、转、合方面。起就是总领全文,一般有渲染气氛、埋下伏笔、提示下文、设置悬念等方面的作用;承就是承接过度的意思,一般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转就是转折的意思,一般是由一个内容到另一个内容,通常是诗歌的关键处;合就是总结的意思,通常有总结全诗、点明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 19:40 , Processed in 0.07598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