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小学语文教材把脉——《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22 14:27: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小学语文教材把脉——《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


   几乎每过10年,中国社会就会发生一次关于语文教育的大讨论。上世纪末的语文教育大讨论记忆犹新,“误尽苍生是语文”的论调似乎还在耳边。新世纪又一个10年即将过去,关于语文教育的讨论再次掀起——2009年郭初阳等教师以“第一次抱母亲”为专题发起了对小学语文教材的讨论,他们以选文作为讨论的重点,讨论的核心是教材的真实性问题;很快《南方人物周刊》转载了一部分内容,并做了一个专题报道,使得语文教改的话题讨论进一步扩大; 2009年7月,亲近母语组织了一场“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的讨论会,大家围绕着小学语文教材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语文教育是语言教育还是文学教育,语文教材该如何选篇,教材应该怎样坚持儿童本位,课程与教材该是什么关系,教材编写队伍应如何组成,理想中的语文教材该如何构建等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形成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成果;2009年9月,《钱江晚报》关于小学语文教材中选文“真实性”的聚焦,“孩子们仍在课堂里服毒”的言论,引发百余媒体对小学语文教材长达几个月的质疑和关注;2010年元月,旨在促进小学语文教材和课程建设的《小学语文教材7人谈》出版,关于语文教材改革的讨论声仍然不绝于耳。正因为如此,本报产生了重新招集“语文教材7人谈”参与者,探究他们研究语文教材问题缘由、继续展开他们对语文教材看法的动议。

   7个人有着不同的学术背景,其中朱自强教授代表了儿童文学研究、儿童文化研究的视角;王荣生教授代表了语文课程论的视角;徐冬梅更多从小学语文课程研究和儿童阅读推广的实践出发;李庆明老师曾经多年担任情境教育研究所的副所长,而且他有儿童哲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背景;郭初阳老师是这一届教材讨论的发起人,又是新生代中学语文教师的代表;周益民老师是小学语文教师中在小学语文教学、儿童阅读领域都有不少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的特级教师;张学青老师是一位很有个性、有思想的青年名师。无疑,7人对谈立足于小学语文教材和教学的实际。我们希望来自不同岗位的7人能再次产生火花,引发社会各界尤其是出版文化界对语文教材改革更加深入的关注。



   七位语文专家的一致和分歧:小学语文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作为“语文教材7人谈”的策划人,徐冬梅为什么要发起这场讨论?在讨论的背后,有哪些令她印象深刻的事情发生呢?7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在关于语文教材的问题上,有哪些分歧?又有哪些一致的看法呢?

   ■徐冬梅(亲近母语课题主持人)

   促进教材进步是推动变革最可靠的方式

   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课程研究和教材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在中国国情下,要想突破固有的格局,只有通过促进教材进步,从而物化语文课程,变革教师观念,“规范”教学技术,才是推动变革最可靠的方式。教材问题绝不仅仅是选文问题,选文问题也不仅仅是真实性的问题,小学语文教材究竟存在哪些问题?这么多儿童每天捧读教材,教材可能是很多儿童小学时唯一的母语学习读物。国家和政府投入这么多资金在很多地区实行免费教材,小学语文教材的质量应该有充分的保障。我觉得有必要组织更深入的探究,更严谨的讨论。这次对谈前期我们经过3个月的认真筹备,从话题征求到话题确定,能坐到一起实在不容易。不同意见当然存在,因为各位专家都有自己的研究背景,现场发生过多场争论:例如语言和文学是否应该分家?李庆明老师主张一定要分,王老师、朱老师和我不主张分,或者觉得这个问题的核心不在于分不分。例如关于我们谈儿童本位的学术背景是基于儿童文学的立场,还是语文课程的立场,还是儿童母语教育的立场,还是儿童文化、儿童哲学的立场。例如小学语文教材是不是语文课程建设的主战场等等。



   ○作为儿童文学、儿童文化研究的学者,朱自强提出小学语文教材需要“儿童文学化”,有人认为,因为他是从自己的学科基础出发的,而小学语文教材必须完成母语教育应该承担的任务,他对此怎么看?他对教材编写队伍如何看呢?

   ■朱自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教授)

   不以儿童文学为资源和方法的教学无法把语文教育落到实处

   我要澄清两个问题。第一,我倡导小学语文教育要儿童文学化,是建立在学理、学科的科学规律之上的主张。第二,我是研究儿童文学起家的不假,但是,我也是一个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者。同时,我也要对所谓小学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稍作解释。所谓儿童文学化,不是指教材选入的都得是儿童文学作品,教材需要选入应用文、说明文,古代、现代的诗文,而且质量要高。儿童文学化是指小学语文文学教材的主体、核心应该是儿童文学,选文不是似是而非、短小轻薄的作品,而应该是自然的、真正优秀的儿童文学,并且采用与儿童文学相契合的文学教学方法。我认为,儿童文学意识、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与“完成母语教育应该承担的任务”非但不矛盾,反而就是后者的保证。没有儿童文学意识,不以儿童文学为资源和方法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是没有根基的,它无法把语文教育落到实处。因为在语文材料中,没有不具有形式的语言内容,而儿童文学恰恰是小学语文中最有价值、最具功能的语言形式。无论是文学教育还是语言教育,都离不开儿童文学这一语言形式。中国目前的语文教材编写队伍结构,是由于中国语文教育与儿童文学相脱节所造成的。这是语文教育违背科学规律,违反学理的表现。要打造科学、优质的语文教育,语文教育专家与儿童文学学者、作家要融合。这种融合需要一个过程,不完成这种融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不可能臻于完善。



   ○作为当代著名的语文课程论专家,王荣生认为关于教材的一些定论性的观念其实从来没有谁规定过,那这些定论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在对谈中,王荣生一直强调教材是一种“筹划”,那么产生一套优秀的小学语文教材,应该有哪些必要的“筹划”?

   ■王荣生(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课文改编不能凭改编者主观的意愿决定

   在编教材的过程当中,大家逐渐形成编教材的认识,但这些认识没有经过讨论,是一些经验性的,只是后人“约定俗成”地来遵循。但事实上,这种认识存在很大问题,譬如选文的深和浅怎么来判断?长和短怎么来处理?教材的改写标准是什么?是否要改写?为什么要改写?这些问题在7人谈中,都比较集中尖锐地提了出来。举例来说,小学语文中选了《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这篇文章相对于原文进行了很大修改,是“伤筋动骨”式的,已经看不到原著的基本风貌,可能改写者认为原文当中一些复杂的词句场景,小学生接受不了,那么这种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我认为是改编者的主观意图在决定。我觉得,经典性的文章不要过多删或改或增;如果需要改,可能要做一点基础的研究,对删和不删会造成什么结果、改的准则有一个充分的论证。

   编教材是一种需要“筹划”的工作,不管编选者的认识和立场有什么不同,一致目的应该是编选一篇好文章;其次,对编选者来说,怎么使自己选编的课文提升孩子人文素养,提升他们的语文才能,包括阅读和写作,使老师更容易使用教材来从事其教学,是需要很好地设计、策划和实施的。现在大陆教材还比较粗劣,选文是一个问题,从读写能力的发展角度来看,语文教材很难有效地帮助老师组织课堂教学,让老师利用教材从事其教学工作,这些发生在课堂中的问题与教材的不到位有直接关联。



   ○作为一个一线的优秀教师,张学青认为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存在哪些主要的问题?她认为《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适合哪些人来阅读?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张学青(江苏省吴江市实验小学副校长)

   促进教材进步是推动变革最可靠的方式

   我以为比较适合教材的编委、小学语文教师、教研员等群体阅读。当然,家长、一切关心儿童精神成长的人士都可以读。像教材的选文就属于公众话题,大家都能读。对于教材的编委来说,也许看着并不感到舒服,但倘若能包容异见,在阅读中思考,从中吸取合理的因素,必然能真正推动教材的建设和发展。另外,7人对谈中,很多话都是有语境的,若不是前后通读,择其中一段拿出来,断章取义,难免会违背作者的原意。我以为教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教材很“坚硬”。希望能建设一套解放儿童的心、释放儿童的天性、赢得儿童喜欢的教材。二、教材体的文章普遍水准不高。教材体的文章也应该由一流的作家写出来,而不是你拼我凑编出来。三、呼唤教材的教学化。着力于导学系统的建构,哪怕一位新上岗的语文老师,她也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要教什么。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中特别有影响的儿童阅读推广人,周益民认为儿童阅读推广对小学语文教材建设有哪些启示?认为现在小学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主要在哪些地方?

   ■周益民(江苏省特级教师)

   目前教材追求的还是儿童踏上社会后符合成人社会的规则

   我只是一个儿童阅读推广的热心者,跟绝大多数推广者是一样的,没有“特别有影响”。对小学语文教材的建设,我以为,不管教材的编写者们是否承认,其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最直接的,打开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阅读思,这就有了他们对教材文本品质有意无意的比较,这对教材的完善无疑是一种鞭策。更为重要的是,儿童阅读推广带来了某些观念的冲击与变革。现在教材可能更多的还是一种成人本位的社会视角,它所追求的可能还是儿童踏上社会后怎么符合成人社会的规则,考虑得不够周到的是儿童当下的生活。我个人认为现今的小学语文教材还有以下几个缺失:1.经典的缺失。教材作为儿童生命历程中非常重要的学习材料,它的内容会溶入个体的记忆,溶入他的血液。所以童年时代接触怎样的材料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现在教材里很多的文本并非一流,更谈不上经典。2.趣味的缺失。曾经跟朋友聊天说,我们发现孩子们看课外书时,常常看着看着笑起来,但绝少看到孩子看着语文书笑起来的。当然,趣味并非语文的全部,但趣味肯定是儿童的重要表情之一。



   ○作为这轮语文教材讨论的策划人和发起人,郭初阳的初衷是怎样的?7人谈和他前面的关于母爱专题的讨论、真实性的讨论有什么不同?有什么新的成果?

   ■郭初阳(新生代教师代表)

   语文教材伪文章无助于培养学生纯真的文学趣味

   2009年年初,我在一本语文杂志上开了一个专栏,专门为小学语文教材挑刺,大多集中在有问题的语文篇目上,后来问题越找越多,就对小学语文教材“母亲和母爱”的问题文章,进行了罗列和点评,这期专题文章被多个媒体关注,由此关于语文教材改革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很快,又有数百家媒体加入批评小学语文教材的报道队伍,批评的重点不仅局限在“母亲和母爱”上,而扩大到了小学语文教材的真实性上。没有出处和写作年代的伪文章大量存在于小学语文教材之中,这些文章不属于文学的虚构,以一种真实面目出现,却充满了虚构的成分,从而混淆了虚构和真实作品的界限。它的后果在于,一方面使我们误以为真,到学生们发现真相那天,会产生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另一方面,有损于故事所依托的人物,对于他们来说,进入小学语文课文不是一种拔高,反而是一种损害,也无助于培养学生纯真的文学趣味。



   ○作为小学校长,李庆明一直坚持语言和文学要分家,自己在学校也做一些实践性的探索,取得了什么成果呢?

   ■李庆明(中央教科所南山附属学校校长)

   文学的工具性和日常语言的工具性不能等同

   我在跟老师一起研究课文的过程中,经常面临着一种尴尬,尽管大家都认同工具性和人文性可以和谐统一,但拿到教材,就会发现,每篇课文要么是削弱工具性,彰显人文性,要么是削弱人文性,彰显工具性。我认为日常的工具性语言,对一个人的表达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文学虽然也有一定的工具性,但文学的工具性和日常语言的工具性不能等同,我们在语文教育中混淆了两者。文学强调人文性,把人类的精神情操高度凝聚在具有美学价值的符号表达中,显然不是一般工具性的语言能相提并论的;工具性语言是一个规则系统,是一种日学生活的表达。我感到这个问题值得探索,因此我在3年前就做了个案探索,2年前在学校中完全铺开。经过这两三年的实验,我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清通流畅,符合一定的语法规则,为他们将来学会应用文体等实用性技术文体打下了基础;而他们的文学阅读和审美也得到了极大提高。



目录

话题一:小学语文教材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珍贵的教科书

教育必须依据本能展开

儿童不是一张白纸

缪斯指数

教材的逻辑起点

PCK: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

三个取向:成人意志、混编、西化

请你把这句话说完整

一个感觉,两个起点,三种期待



话题二:语文教育是语言教育还是文学教育

一个破碎的梦

教材的筹划

钓鱼的启示

加强实用文教学

文学教育是不是语言教育

文学教育不是精英教育

小学语文课是语言文字课吗

认识问题,学理问题还是体制问题

一场并不幸福的婚姻

你不代表我



话题三:选文和选文的背后

经典和非经典

短小轻薄

教材应不应该有定篇

“教材体”为什么大量存在

选文的底线

谁有资格创编“教材体”文章

选文的学术规范

需要打破的“习俗”和“认定”

祖国文学和外国文学:亲近母语还是亲近外语

海选好还是个人选编好

金波现象

儿童的文学教育和儿童的儿童文学教育

说说文包诗:好的教材要有好的形式

隐蔽的价值观

教材中的伪儿童文学

选文的非真实、非自然问题

支持正版 反对水货:被删节的经典



话题四:教材应该坚持儿童本位

儿童本位是儿童教育的根本立场

坚持儿童本位:改革小学语文教育的一剂良药

面向儿童 基于儿童 为了儿童

发现儿童和童心主义

儿童本位的探求:从发现儿童到崇拜儿童

依据学情选择教材

体罚就不是儿童本位吗

教材中的非儿童本位



话题五:课程与教材

语文课程就是这样的吗

小学语文课程的生态结构改革:从课程到教材到教师培训

从课程的视野看教材

课程探索和教材构建



话题六:教材体系和结构

教材的体系和元素

写作,可以像游戏一样好玩

教材编写的内在逻辑

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应该齐头并进吗

作文可不可以教

语文学习是以阅读为统合的整体性学习

每篇好文章都有它的穴位和经脉

积极的筹划:比重、主题、体裁的组织



话题七:编写队伍和编审用制度

参照:日本国语教材的编写队伍

编审用制度

呼唤和出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3 09:49 , Processed in 0.12054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