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鸟儿的翅膀不想被人挂满金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26 16:56: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鸟儿的翅膀不想被人挂满金块




           许锡良





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Perelman),曾因性格怪异被著名的重点中学拒绝入学。在父亲与母亲离异之后,一直和母亲一起过着清苦的生活,不顾世俗的看法,只管自己的研究。终于,他在数学网站arXiv.org发表了破解世界七大难题之一的庞加莱猜想的证明框架。2006年8月,第25届国际数学家大会授予他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奖金100万美元,但佩雷尔曼拒绝接受该奖,继续过隐士生活。

世界上真正的天才,常常就是行为怪异的。这些人,在正规的学校无法生存,极不合群,这样的天才人物,曾经出现过牛顿、庞加莱、爱因斯坦、爱迪生等等,现在又出了俄罗斯的数学天才佩雷尔曼,而佩雷尔曼正是破解了庞加莱猜想这个七大世纪数学难题之一,获得了菲尔兹奖。有意思的是,这个佩雷尔曼在学校读书时常常被人误解。即使在俄罗斯那样的科研体制里,佩雷尔曼也是一个受淘汰的人。据有关资料介绍(百度百科)说,他就是一个活在自我世界的“外星人”,自四岁时起就表现出了与一般儿童不同的天才,喜欢思考,喜欢下棋,而不喜欢与一般儿童那样嬉闹。古怪的性格曾经一度被当时著名的列宁格勒第239数学和物理中学这所名校,拒绝入学,因此,他的妈妈不知往学校跑了多少趟,不厌其烦地向老师讲述自己儿子令人惊讶的数学才华,才被允许参加入学考试,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进入大学后,佩雷尔曼选择了数学学科中最复杂的研究方向——几何学。这里聚集着很多在数学领域具有独特天赋的学生,甚至还有10岁左右的神童在一边旁听。回忆起大学时代的佩雷尔曼,同学们一致这样形容:“他像外星人一样聪明,对所有问题都很精通。可如果你从没和他交谈过,简直就听不懂他在说些什么。”

一个叫伯尔热佐夫斯基的同学回忆说:“佩雷尔曼非常聪明而且极有个性。不管我们讨论什么问题,他总有这样那样奇怪的观点,而且从来不会和大多数人取得一致。想说服他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他就像坦克一样不可穿透,总是认为自己的看法是唯一正确的。”

“他只按他喜欢的方式生活”,另一个同学格奥尔金耶维奇继续说道,“他身体不太好,军训时,同学嘲笑他的动作滑稽可笑,他理都不理。他也从不主动交朋友,不追求女孩儿。他甚至对自己的外表也漫不经心,经常拎着一个破袋子,穿着一件磨出洞的衣服,头发长长的也不去剪。他不吸烟,不喝酒。在大学的最后几年,他和我们除了数学什么都不谈。他在这一领域的判断力总是让我感到惊讶。尽管我们身边都是这方面的优秀人才,但毫无疑问,他更出色。”佩雷尔曼还有一个很奇怪的习惯,冬天从来不戴手套。后来大家才知道,这是为了能够方便地记下自己的奇思妙想,即使在大街或是公交车上也不例外,甚至在听音乐会时,他也会把小本子拿出来记下一些公式。1987年,佩雷尔曼大学毕业了。后来,他考取了圣彼得堡大学司捷克洛夫数学研究所的研究生,并在毕业后留在研究所工作。慢慢地,他也开始应邀到国外讲学。作为一名成功的数学家,他有了不错的收入。可一切在一瞬间发生了逆转。1991年底,佩雷尔曼的父亲决定移民以色列,可他的母亲却坚决不愿离开俄罗斯。父亲固执地出走了。从那时起,佩雷尔曼将自己彻底封闭起来,并下定决心,永远不离开圣彼得堡,不离开自己的母亲。于是,本已孤僻的佩雷尔曼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佩雷尔曼在研究所工作了几年就离开了那里,很多人说他是自愿离开的。不过,他的一位中学老师并不相信这个说法。她向记者透露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内情。她说:“任何一个科研机构的研究员、副教授和教授每五年都会重新选一次。这样,佩雷尔曼就必须写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可他没有做到这一点,因为从1994年起,他就开始专心破解复杂的庞加莱猜想。为此,他丢掉了研究员的职位。当全世界都知道了他的伟大发现之后,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有意隐瞒了这个事实。”



离开研究所后的佩雷尔曼加入到失业者的行列。他没什么积蓄,仅有的一点钱刚够供自己和母亲的房租、出行等生活费用。几年前,有个朋友问他:“你有女朋友吗?”这位天才数学家无奈地摊开双手:“我连买音乐会票的钱都没有,什么样的姑娘会和我在一起呢?”现在,佩雷尔曼母子俩就靠着微薄的退休金勉强度日。在这位老师看来,他之所以拒绝到西班牙领取“菲尔茨奖”,是因为他没有路费,而他逃避媒体也是因为不好意思承认自己生活贫困,觉得让全世界都知道俄罗斯学者生活窘迫是件很尴尬的事情。

不过,佩雷尔曼在研究所的同事瓦古连科并不这样认为,他说是因为佩雷尔曼在几何研究室与同事发生争吵后,被调到了另一个研究室,但这里的研究方向和他并不对口。渐渐地,佩雷尔曼也就不来研究所了。在他看来,佩雷尔曼和其他天才数学家一样,非常了解数学,却根本不了解人。“您记得电影《雨人》吗?我们的佩雷尔曼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有意思的是,虽然有人说佩雷尔曼过得很穷,甚至认为他不去领奖是因为没有路费,这也许是一个事实,但是,佩雷尔曼有多次解脱贫困的机会。只是他一次又一次拒绝了。比如,他16岁时,他拒绝了美国耶鲁大学20万美元的奖学金和住房,26岁时,他拒绝了欧洲数学协会决定颁发给他的100万美元奖金。40岁时,他拒绝了被称为数学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和100万美元奖金。佩雷尔曼不屑于按研究所的要求在指定的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而是将论文刊登在网上档案馆,用“就是这样”几个字加以简单概括之后就不知踪迹。整整四年,没有人知道他究竟隐居在哪儿。

2006年,学术界将佩雷尔曼列为数学诺贝尔奖“菲尔兹”的得主,人们千辛万苦地找到了他,然而当西班牙国王在3000名世界一流数学家面前,准备为佩雷尔曼颁奖时,经济拮据的佩雷尔曼却在巨大的荣誉和奖金面前缺席了。44岁时,他再次拒绝了“千禧年数学大奖”和100万美元奖金!

我非常感慨的是,作为十分世俗的中国人,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总有人不是按照那些传统的价值观生存的。虽然庞加莱猜想作为世纪数学难题之最,多年来有100万美元的巨额悬赏,但是,只有不为这个悬赏动心的人,或者说只为证明而证明的人才配破解这样的难题。证据就是佩雷尔曼即使多次破解世界难题,但是,他从来不去领奖。他认为金钱的世界与他的数学王国,完全是两回事。

他在数学研究所工作时,因为与同事关系不和谐,经常与同事争吵。天才总是有点偏执狂的。因此,被调到了自己不感兴趣的一个研究室里工作,在这里规定的研究方向与他的真正兴趣爱好完全相反,因此,他宁愿放弃研究所的工作,也要坚持按照自己的志趣与爱好研究。

即使是世界性的数学权威期刊,他也不屑一顾。因此,每有重要的数学论文,只是发在数学网站里。佩雷尔曼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不是投稿到数学刊物,而是贴在网络上,并且得到数学界的认可,这是绝无仅有的成功。一方面说明他不在乎个人名誉,只为数学而数学;另一方面说明网络的力量:只要是正确的重大发现,就能够得到全世界的认可。为尽量减少人才埋没提供了平台。

一个数学天才,在互联网平台上展示自己的伟大研究成果。并且因此获得世界数学顶级奖项_菲尔兹奖。这个事情给人以很大的鼓舞__在中国究竟有多少中国学者还在轻视互联网上的表达?互联网才是真正让思想祼奔,学术智慧闪光的地方。在中国,学术思想不得自由的情况下,所谓的学术权威期刊,其实许多时候就不过是让一只猴子穿上龙袍的遮羞布而已。

佩雷尔曼在网上发表的数学研究成果,可以获得菲尔兹奖,中国那么多的学者削尖脑袋要把自己其实只是垃圾文字,套上权威期刊的金装。SCI、权威期刊,国家级重点课题,863计划与973项目,折腾来折腾去,其实并没有对学术思想研究有真正的兴趣,目标只是瞄准那点附着在上面的功名利禄而已。然而世界真的是平衡的,有失就有得,有得就会有失。这正如印度泰戈尔的诗所说:鸟儿的翅膀一旦挂上了金块,它也就不再能够飞翔了。

也许佩雷尔曼屡次拒绝巨额奖金,就是不想让自己这只自由飞翔着的鸟儿,被人挂满了金块。(以上关于佩雷尔曼的生平事迹,均来自百度百科——佩雷尔曼,特此感谢。)



2011年4月1日星期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05:43 , Processed in 0.11717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