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 学 古 诗 文[孝感高中胡成佳先生注析/13]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27 09:4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阅读•赏析•训练
江南逢李龟年



题解
  本篇选自《杜工部集》。
  杜甫(生于公元712年,卒于公元770年,终年58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古官名,掌管供奉讽谏)。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出为华州参军。后弃官居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逝湘江途中。杜甫由于饱经安史之乱的苦痛,对社会现实有较深认识,憎恨当时社会的黑暗,同情人民的疾苦,因此写下了许多反映现实的不朽诗篇。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人们尊他为“诗圣”。其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诗歌意境开阔,情感深沉,语言准确精炼,善于选取典型生活场景,高度概括而又形象生动地反映现实。著名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有《杜工部集》传世,存诗1400多首。
  《江南逢李龟年》作于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即杜甫在世的最后一年。当时安史之乱虽已平息,但“开元盛世”也随之结束。颠沛流离的诗人此时从夔州(今四川奉节县)漂泊到了潭州(今湖南长沙)。恰值此时,碰上了同样漂泊江南的早年挚友李龟年。据《明皇杂录》记载:“上素晓音律,乐工李龟年特承恩遇,其后流落江南,每遇良辰胜景,常为人歌数阕,座客闻之,莫不饮泣罢酒。”由此可见,李龟年的身份及其遭际,恰与诗人有着许多相同之处。他们的悲剧都不是限于一已的,而是那个昔盛今衰的时代的标志。杜甫当时写下这首诗送给李龟年,也正是基于这一点,而抒发了对世事沧桑的无限感慨。

原诗分层注释
    岐(qí)王宅(zhāi )里寻(xún)常见①,崔(cuī)九堂前几度闻②。

【注释】①岐王:唐睿(ruì)宗的第四子,玄宗的弟弟李范,睿宗时封为岐王,《旧唐书》传记上说他“好学工书,雅爱文章之士”。 宅:宅子。这里指府第。 寻常:原指较小的长度单位(一寻八尺,一常为一丈六尺),后引申为普通、平常、经常。 ②崔九:名涤(dí),排行第九。是唐玄宗的宠臣,任殿中监,乃中书令崔湜(shí)之弟。《旧唐书》传记上说他“与诸王侍宴,不让席而坐”。崔涤有宅在洛阳遵化里,岐王李范有宅在尚善坊。二人死于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杜甫十五岁时,住在东都洛阳,由于在文坛初露头角,为当时名流所推重,故能经常出入崔涤之宅,而与已负盛名的李龟年相识。 堂前:家中的意思。 几度:多次的意思。度(dù),量词,回;次。 闻:指听到李龟年的音乐,也有引为知音的意思。
   
  这两句叙昔日的交往,点明两人过去经常出入皇亲显宦之家,春风得意,过从甚密,情深谊笃。

    正是江南好风景①,落花时节又逢君②。
【注释】①正是:刚好是。 江南:泛指长江以南、五岭以北的广大地区,但各个时期所指不一。先秦、两汉多指今湖北的江南部分和湖南、江西一带,唐宋时期既指湖北南部和湖南、江西地区,又可指苏南、浙江地区,清代则专指后一地区。本诗指江西、湖南地区。 ②落花时节:春末、深春之时。 君:旧时男子的尊称,这里指李龟年。

  本诗“闻”“君”押韵。

  这两句写今朝重逢,点出两人漂泊异地的境遇,暗寓着对李唐王朝昔盛今衰的无限叹婉。
2#
发表于 2011-7-22 09:45:56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 14:24 , Processed in 0.11248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