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位智者的对话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29 15:57: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两位智者的对话录

作者:宋建忠

--------------------------------------------------------------------------------







     在我的印象中,名人被传记是较为常见的事情,但考古学家被传记则较为罕见。名人被传记虽然常见,但名人被名人传记则不那么常见。如果你能看到考古学家被名作家传记,那一定是绝无仅有,最近由三晋出版社出版的韩石山所著《张颔传》就是这样一本绝无仅有的传记。
张颔,1920年生,山西介休人,著名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原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著有《侯马盟书》《古币文编》《张颔学术文集》等重要学术著作。

    韩石山,1947年生,山西临猗人,著名作家、评论家,山西省作协副主席,素有“文坛刀客”之称,之前著有《李健吾传》《徐志摩传》等力作,现又推出《张颔传》。

     如果我们对传主张颔和作者韩石山略知一二,可能很多人会得到以上认识,但是仅凭这些显然不能增加我的阅读兴趣。不管怎么说,我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工作也25年了,由于年龄原因,虽说没有和张颔先生共同工作过,但耳濡目染也不计其数了。我同作家韩石山先生虽无深交,但有幸数次相遇,领略过这位“文坛刀客”之风采。因此,当我拿到这本传记时,自以为对两位名人了解一些,原本只是随意翻翻,却未料到拿起便割舍不下,突然间发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才华横溢又诙谐幽默的考古学家,除去我们了解的张颔先生古文字和考古方面的贡献外,书中还披露了这位老人的曲折身世、诗文才华、手工制作等特殊才能,这完全同我所了解的张颔先生大相径庭。同时,作者循循善诱、传主娓娓道来的对话式写作风格无疑给我的阅读增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读来使人感觉轻松异常。此外,对话之间不时夹杂一些机智、幽默的插科打诨,彰显了两位智者的生活情趣、人生境界,颇有士大夫之风采。

    两位名人,一位著名学者、一位著名作家,年龄相差一代,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共同成就了这本好看的传记?古人说,君子一生当立德立功立言,我想还是要从他们的人生、学问、文章、道德、品质中寻找答案。

     张颔先生幼年寒苦,父亲24岁早逝,那时他尚未出生,9岁时母亲又撒手人寰。17岁在湖北樊城一家由同乡开设的商号当店员,以“抟泥”笔名在《鄂北日报》上发表短文和新诗针砭时弊、呼吁抗日。樊城沦陷后,他北返山西,在堂兄安排下来到乡宁第二战区军政干校十五分校,不久结识了中共地下党员杜任之,在杜的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抗战胜利后,他在太原担任《青年导报》和《工作与学习》杂志主编,其间发表了大量争取民主自由的文章,并组织纪念屈原、杜甫、普希金的进步文化活动,发表了《屈原诗传》,出版了用新诗改写的普希金小说《西利维奥》与短篇小说集《姑射之山》。之后,他又随杜任之赴北平华北文法学院,任文书主任,期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以交叉党员身份加入民盟。北平解放后,他参加了北京市民盟的筹建及华北文法学院的招生工作。建国后,任山西省委统战部党派处副处长,兼任太原市民盟筹建委员会委员,参与太原市民盟筹建工作。

    1958年,中国科学院山西分院考古研究所成立,张颔先生任所长,后任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60年到1963年,为探寻晋国文化,文化部文物局在侯马组织了两次全国性的考古大会战,他作为考古队队长,主持发掘了著名的侯马铸铜遗址。1965年,侯马考古发掘发现盟书,当时他正在原平县参加农村“四清”运动,闻讯即刻告假赶赴侯马,对刚出土的少量材料进行研究,仅用五天时间就写出了《侯马晋国遗址发现朱书文字》一文。1976年,他编著的《侯马盟书》出版,当即引起海内外学术界高度重视。

     1980年,山西省文物局成立,张颔先生任副局长兼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此外,他还先后担任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终身理事、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钱币学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山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西泠印社特邀社员、山西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张颔先生不仅在古文字学领域和考古学领域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在音韵学、经学、训诂学、中国古代天文学、易学、文学诗词、书画艺术等领域也均有造诣,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

     鉴于张颔先生的卓越贡献,2009年11月30日,在先生90华诞之际,山西省文物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特举办了“着墨周秦——张颔先生九十生辰文字展暨生日庆典”活动,并出版了《着墨周秦——张颔先生九十生辰文字集锦》一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相隔半年,韩石山先生的《张颔传》又紧接着出版,洋洋洒洒35万字。这部长篇巨著不仅使我们对张颔先生的学识、品质、人生境界认识更进了一步,同时也让我们对韩石山先生的才华、品质、人生境界再次叹服,这本传记无疑是两位智者的长篇对话录。正像韩石山在自序中所言:“《侯马盟书》《古币文编》《张颔学术文集》这类著作,见出的是他的才学,而那些旧体诗词,见出的是他的性情,还有他的风骨。他有他的自尊,也有他的谦抑,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他的自嘲,一种更高的人生境界。若不是有这样的人生境界,一个人怎么能经历那么多的磨难,活到耄耋之年又有这样大的成就?”这大概也是韩石山先生为张颔作传的原因吧。

     当然,作家犹如厨师,写作好比炒菜。只有好材料,没有好厨师是做不出美味佳肴的。张颔先生的人生经历、道德文章无疑是上好原料,但若是缺少了韩石山先生这样的大厨也未必炒出这等老少咸宜的可口之菜。因此,当我们阅读韩石山先生凸显其史料考据与文字功底的《张颔传》时,确实如同在品尝一道佳肴,而这一手正是他的拿手好菜。因此,有人评价韩石山是二流小说家、一流评论家、顶流传记文学家,我想这不是说他的小说不好,而是说他的评论和传记更好。还有人说其最有价值也最见功力的书是《李健吾传》与《徐志摩传》,尤其是《李健吾传》38的万言,可以说填补了一大空白,意义深远,这本传记必将成为日后研究李健吾所绕不开的一本基础参考书,认为“韩石山的传记值得一读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与韩石山的史学训练有关,韩在山西大学时是学历史的,史学思维的严谨训练对其传记写作影响深远;其二与韩石山的史料考据癖有关,读他的书,不难发现其浓重的史料考据癖好,这两者的合力造就了韩氏笔下的传记作品史料翔实、发论有据、不揣度不虚妄……这些都是传记的内在灵魂所在。”这样的评价绝不为过,这些特点再次在《张颔传》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并且作者采用了一种“过去从未用过的新体例——访谈体”,在写作手法上进行了一次全新的尝试和自我超越。

     《张颔传》不仅是一部传记文学,是我们研究张颔先生学术生平的重要史料,也是我们了解张颔和韩石山两位先生学识、才华、品质、人生乃至他们友谊的重要资料。想了解张颔先生的不可不读,想品味韩石山文笔的更是不可不读。

(《张颔传》,韩石山著,三晋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定价:38元)


(2010年9月3日第8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3 07:25 , Processed in 0.09506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