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非遗背后的沉思:申报当热 保护要更热
2008年07月30日
湖北日报
翻开两批国家级名录和首批湖北省级名录,在许多非遗项目的介绍中,这个触目惊心的词语随处可见,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当抢救与保护的话题被提起,就意味着它已处境堪忧。
醒得早不能起得晚
非遗评审遵循两个基本标准:这个项目至少要有100年历史,并且以活态的形式传承至今。
我们忧心地看到,那些记录和传承着荆楚文化的“活化石”,正以惊人的速度衰落甚至消失。如果不抓紧抢救与保护,也许它们将成为我们文化记忆中永远的遗憾。
屈原传说虽已蜚声海内外,仍凸显出传承危机。秭归老艺人渐已去世或年迈,能够证明屈原传说存在的景点亦失修多年,破损严重。
流传于保康、南漳、远安等地的沮水巫音,清丽而诡奇。1985年,号为“巫音高手”的王作玉艺人只能吹奏40多首;2005年,其子王述金仅能吹奏20多首。荆楚大地盛炽的巫音已细若游丝,日渐式微。
在仙桃,截至2006年,60岁以上健在的艺人有83人,其中80岁高龄老艺人9人;60岁以下艺人只有24人。沔阳雕花剪纸这一“绝活”即将成为“绝版”。
许多非遗的项目简介,就是一份呼救书!
然而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时,湖北省各地共报上来170多个项目,绝大多数空有名称,这说明整理与挖掘远远没有跟上。在第二批评审中,我省迈出了一大步,但专家直言:“湖北还有很大发挥余地。”
华中师大文化学系姚伟钧教授感叹,有人说“九头鸟”醒得早、起得晚。从某些方面而言,我们有着敢为天下先的闯劲,却不善持之以恒,对许多传统文化还不够重视。
保护重于申报
“文化大省”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拥有多少非遗,是衡量一个省份软实力的重要指标。
但“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在全国普遍存在。许多地方申遗成功后,将其视为广告招牌,更注重挖掘含金量,而非保护非遗本身。
湖北省于2006年启动非遗全面普查工作,原计划今年完成,但目前部分地方进展并不太理想。而一些列入名录的非遗,保护计划也尚未得到落实。
“各地申报热情提高了,保护意识加强了,但‘赶热点’、‘凑热闹’的心理仍客观存在。”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江清和直率地指出,有些地方热衷申报,主要是不愿赶不上其他县市,显得“没面子”;有的则是从旅游开发的角度考虑,希望以此提高本地知名度。他们并未真正认识到非遗的价值和作用。
在两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不少项目由好几个地方共同申报:京剧、黄梅戏、皮影戏、董永传说、唢呐艺术、龙舞……即使在国际上,这种现象也时常存在。这正是它们富有生命力的表现。文化可以共同享有,但我们必须坚持文化主权,因而更要珍惜和保护自己的文化。
非遗不能是离水的鱼
上个月,著名民俗学家刘守华教授在房县城关附近的山村里,正遇上有户人家转丧鼓,对“十不可”的劝世歌留下了深刻印象,劝人向善的内容富有现实性。湖北民间有着丰富的婚丧嫁娶民俗,但近年来已纷纷简化。
以前在田野集体劳动中,薅草锣鼓是不可或缺的娱乐方式,现在已普及了机械化耕作。过去,讲故事、猜谜语是村庄里常见的文化活动,现在大人忙务工、小孩忙读书。现实在发问:当文化生态发生改变,怎样让多姿多彩的非遗得以流传?
大家都向往“原生态”。但实际上,非遗不可能原封不动地保存。我们不是要将它送进博物馆,也并非永远定格在记忆中,而是希望在现代社会转型和生活方式变奏中,依然能为它寻求到鲜活生存的方法。
作为一种活态文化,非遗保护核心在于“人”。一批批高龄传承人因而得到保护,可他们之后呢?后继乏人,是最突出也最棘手的问题。要让更多的人重视它、研究它、传承它,就需要引导大家热爱自己的乡土文化。
世人了解非遗的渠道也应拓展。当代青少年在工业文明缔造的钢筋混凝土空间里成长,对产生于农耕时代的传统文化无从得知。近两年,我省高校纷纷将非遗请进校园,长阳也一直在探索让巴土文化进课堂、进教材,希望学生们能从小认识民族文化的DNA。(韩晓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