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理论引导重实践·天道酬勤亦酬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4 07:39: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理论引导重实践·天道酬勤亦酬情

——广东省李赛娥教师工作室2010-2011年度工作总结

广东省李赛娥教师工作室2010年5月成立以来,在省教育厅、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和汕头市教育局、潮阳区教育局及工作室所在学校汕头市潮阳第一中学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根据《广东省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粤教继[2009]21号)文件的具体要求和指示,凭着“理论引导重实践·天道酬勤亦酬情”的执着信念和老少结合优质人才队伍,扎实工作,顺利开展了各项工作。我们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开展工作室自身建设、承担省级骨干教师跟岗学习活动、推动工作室成员专业化成长、发挥名师区域辐射效应、开展历史教育教学研究。

一、工作室自身基础建设:人、物、制度三层保障

工作室成立之初,可谓“一切从零开始”。由于是广东省的首批教师工作室,故无前人经验可资借鉴,惟有根据《广东省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粤教继[2009]21号)文件的具体要求循序渐进、一步步摸索。工作室的自身建设是工作室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我们着重从人力、物资、制度三个层面加强建设。

合理优质的人才队伍是工作室开展工作和顺利发展的基础保障。工作室本着专家理论引领的原则,首先邀请了汕头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历史教研员王溅波老师;潮阳一中副校长、中学历史高级教师杨启盛老师等地区历史科学教育的带头人作为工作室的特邀导师,负责为工作室工作思路提供指导意见并不定期为工作室举办专题讲座;此外,工作室还大胆吸收了汕头潮阳一中张础伟、陈泽文、周坚真、叶志强、王军海;汕头六都中学林遂琴;潮阳棉城中学郑茵;汕头黄图盛中学姚依林等年轻教师为工作室成员。在主持人的组织协调下,这支老少结合、结构均匀,经验与活力兼具的队伍顺利完成了工作室的各项任务。

在财物资源建设上,工作室得到了省、市、区三级教育行政主管机构的大力支持,分别及时下拨了1万元、2万元、2万元的工作经费,确保了工作室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工作室所在学校汕头市潮阳第一中学也给予工作室莫大的支持。学校为工作室提供了专门的办公室和基本的办公设备,并配备了一名专职办公室职员,协助日常工作的开展。此外学校还在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尤其是省级骨干教师跟岗学习期间给予工作室的工作充分的支持与配合。如工作室为了给学员和成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也结合实际需要,从工作经费中抽取部分资金专门用于购买图书文献资料。截止目前工作室已经购买100册图书,主要包括史学经典著作(如:11册版的《剑桥中国史》)和教育教学类著作等。学员和成员只要完成登记手续,可以随时借阅,这对于学员和成员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理论素养和专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制度建设上,工作室一直坚持以制度建设来带动工作室工作全盘有效运转。我们制定了《李赛娥工作室制度建设》作为纲要,内容包括:一、要求主持人、学员、成员明确职责。二、会议制度:学期计划会议、总结会议和阶段性工作情况汇报会议,并坚持做好会议记录。三、文件资料归档建设:要求全体成员及时整理工作室和个人资料,完成归档工作,做到“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开课有教案、有反思、有听评记录”“个人有简历、有发展规划、有教学论文、有教学案例、有读书笔记、有获奖记录”等,力图全面的反映工作室全年工作面貌,以便总结和反思。四、培养制度:坚持导师培养和“传帮带”培训模式、主持人制定学员专业发展计划和成员培养方案。五、工作考核制度:工作室主持人由“中小学教师工作室”工作领导小组考核;骨干教师的考核由主持人、特邀导师和领导小组负责,主要从思想态度、理论提高、管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等进行考察;工作室成员由主持人和特邀导师客观地进行考核,不合格者调整出工作室,同时吸收有上进心与责任感的一线教师进入工作室。

二、省级骨干教师跟岗学习活动:“听评讲研”促成长

2010年10月20日—11月10日9位(另有两位因病请假,未来报到)省级骨干教师在工作室参加为期20天的跟岗学习活动。跟岗学习活动作为省教厅“三位一体”的骨干教师培训培养体系当中的教育教学实践培训环节,是工作室的基本工作内容。我们根据《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跟岗学习工作指南》的具体指导,重视理论引导,重点抓住“实践”二字,本着共同“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育好人”的宗旨,为跟岗学习活动进行周密计划、精心准备,动员了潮阳一中历史科组全体教师和学校各种资源,开展一些系列“听评讲研”活动,包括:

听评活动:听评活动是促进学员“博采众家之长,提炼个人风格”的重要环节。跟岗学习期间,学员的基本学习内容之一就是听评研讨。工作室统一安排了1节工作室主持人示范课、18节骨干教师汇报课、5节工作室成员研讨课等,要求学员每一节课都要求完成集体听课、集体评课及撰写听评心得等环节,保证每节课都能达到促进教学思路和教学技巧的交流和互动。

讲课活动:“备好课,上好课”是每一位人民教师最基本的素质,对于骨干教师而言,更应当在备课和上课两个环节上严格要求自己。跟岗学习活动作为我省骨干教师“三位一体”培训培养体系当中的教育教学实践环节,工作室十分重视学员跟岗学习期间的讲课活动。我们要求每个学员在跟岗学习期间都要至少独立开两节汇报课,并完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积累教学案例等环节,确保学员在经过华南师范大学的理论培养后,能够在实践环节逐渐提炼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

外出交流考察活动:跟岗学习期间为了更好地促进各地的骨干教师学员更好的吸收本地区的教育教学经验,工作室积极组织学员外出交流考察。我们先后出访广东省金山中学、汕头市六都中学、汕头市潮阳一中明光学校、汕头市六都中学、汕头潮阳棉城中学等多所地区名牌中学。与当地学校行政领导和教师就地区教育现状、历史学科教学、课题研究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专题讲座活动:工作室一直坚持专家引领,理论实践相结合原则,积极邀请各级专家领导为学员举办专题讲座,结合理论从实践层面引导学员深入思考教育教学问题。华南师范大学黄牧航教授、省历史学科教研员魏恤民老师、汕头市教育局黄晖阳局长、林运轼副局长、市教育局教研室王溅波老师、汕头金平区历史科学教研员罕蒙爱老师等专家领导先后以不同形式为学员开讲和交流。讲座主题包括:《汕头市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汕头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广东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和《听课与评课技巧》等,促进学员在教育教学实践和高考备考等方面思考和提升。

课题研究活动:一线教师从事课题研究是当代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经之路,工作室也一直支持和鼓励学员和成员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跟岗学习期间工作室积极组织学员在“有效教学的行动研究”的总课题下形成自己的子课题,并结合教学实践积极开展研究思考。“多阅读、勤思考、常动笔”是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必要基础,每位学员在跟岗学习期间我们都要求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读书笔记。

密集而充实的跟岗学习活动换来的是学员在师德、专业知识结构、个人教育教学风格和科研意识及能力上的提升优化。我们欣慰地看到,在我工作室跟岗学习的9位骨干教师在培训结业时均能够顺利通过考核,并有马仁军、詹戈达、周建定老师的结业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马仁军、郑文喜、温仕雄老师被评为“优秀学员”等。

三、工作室成员的专业化成长·“平台优势”育新人

工作室成员主要来自汕头地区的优秀年青教师,他们是本地区历史教育事业的生力军。工作室不单承担省级骨干教师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也承担着推动地区历史教育事业向前发展的重担。我们的成员有的已在高三年级独占一面、有的善于教育教学研究、有的勤于史学探索等,均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上进心。“旭日初升红胜火”,朝气蓬勃的年轻成员为工作室带来了生机,也同时亟需专业理论的引导和前辈经验的推动。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工作室长期将推动年轻成员专业化成长作为主要工作内容,积极发挥平台优势,培育地区历史教育的新人才。

我们要求年轻成员结合自身优势,制定个人三年专业化成长计划,其次工作室购买大批史学专著和教育教学理论著作,成员可以结合自身兴趣和发展需求随时借阅;还专门准备资金、不定期收集图书出版资讯,结合实际需要不断添置图书,优化藏书结构,来满足和提升成员的专业化发展需求。第三,工作室还制定学习计划,组织成员定期举办公开课活动尤其是同课异构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参与交流,并要求成员提交阶段读书笔记和教育教学论文、案例和课例,并进行交流讨论。第四,借助省级骨干教师跟岗学习活动的契机,促进骨干教师和成员间的思想碰撞。骨干教师跟岗学习为成员带来了不同地区、学校的不同教学风格和教学理念,在交流过程中年轻成员们领略了骨干教师的风采,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教学思想,激励了追求卓越的斗志,也逐渐形成了“专家引领,名师—骨干—成员‘传帮带’的培养模式。

可喜的是我们的年轻成员在磨练中也迅速成长起来在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和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陈泽文老师获得区中小学教师三笔字书法比赛二等奖;周坚真老师获学校德育工作二等奖、潮阳区优秀班主任、潮阳区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暨幼儿园教师德育专业能力大赛二等奖;张础伟老师获学校德育工作二等奖;姚依林老师获潮阳区教育基金会颁发的“奖教奖学”一等奖。

工作室成员举行市级公开课有周坚真、陈泽文和林遂琴等三位老师。区级公开课有陈泽文、郑茵等两位老师。2011年4月11日工作室应邀参加了汕头市苏北中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陈泽文老师讲授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

论文获国家级奖励的有姚依林老师《课堂小舞台,师生大合唱—记<笔墨丹青>的教育故事》、王军海老师的《以课堂为师,优化历史情境教学法》等两篇论文。获省级奖励的有姚依林老师的《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王军海老师的《运用“内观疗法”调查中学生感恩意识现状》等两篇论文。获市级奖励的有陈泽文老师的《新课标下历史课堂故事化初探》;张础伟老师的《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整合的基本方法》;姚依林老师的教学设计《笔墨丹青》、《有心采撷得资源,巧意重裁出新样》;郑茵老师的教学设计《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世俗化》;王军海老师的《历史情境教学法与“智慧创生”型课堂》等六篇论文和教学设计。

今年陈泽文、张础伟、周坚真和郑茵等老师通过了历史中学一级教师的职称评定,工作室成员自我发展成绩突出

四、发挥名师地区辐射效应·“走出去,请过来”

作为粤东地区唯一一所历史学科的省级名师工作室,这是荣誉更是责任,是信任更是要求。省教厅成立名师工作室的目的不仅是想使名师更名,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名师的地区辐射效应,带动更多人成为名师,推动各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工作室拒绝闭门造车,积极走出去与粤东地区甚至更广阔的区域的历史同行交流切磋,相互促进。

工作室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在“发挥名师地区辐射效应”一直坚持“走出去,请过来”的原则。

工作室主持人李赛娥老师是本地区历史学科的带头人,在本地区享有较高威信。她于2010年10月—11月应潮阳区教育局的邀请,先后到西胪教办、城南教办、金灶教办、和平教办为潮阳区的“代转公”教师开讲座,主题为《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2011年2月3日应潮阳明光中学的邀请,为该校的老师开讲座,主题为《天道酬勤亦酬情》等。2010年还主持了汕头市“十一五”规划课题《潮汕文化进课堂之行动研究》,力图在我们的课堂阵地传播我们地区的文化特色。李赛娥老师还应邀参加“粤东地区基础教育论坛”,提交了论文《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有效开发》,并发表在《粤东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第二期,同时获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秀论文二等奖、汕头市教育学会年度论文一等奖;撰写论文《欠发达地高中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与对策》获汕头市教育局教师专业化发展成果二等奖,并发表在《汕头教育》第197期;《从几道选择题引发的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获汕头市教育局教研室历史教育学会年度论文一等奖等。

我们坚信只要坚持“天道酬勤”的信念,我们的每一份付出都是为教育事业做贡献。

此外,工作室的年轻成员也积极发挥作用,扩大工作室的辐射效应。我们通过举办工作室成员公开课活动、邀请汕头地区兄弟学校同行前来交流指导,例如陈泽文老师、周坚贞老师、张础伟老师、郑茵老师、姚伊琳老师、林遂琴老师都在过去一年中举办了个人的市级、区级公开课,受到了广大同行的高度赞扬。

我们还积极组织学员、成员到其他兄弟学校进行交流,例如金山中学、六都中学、黄图盛中学等;今年4月份工作室还应邀参加汕头教育局在澄海苏北中学举办的跨市“同课异构“活动,工作室成员陈泽文老师与苏北中学的许丹桂老师和佛山顺德乐从中学的王安乐老师同台竞技。两个不同地区、三所不同学校的三位老师运用了不同教学方式展示三种不同的教学风格,为汕头市的历史同行带来一次精神大餐和思想盛宴,是对固有眼界和思维的一次强有力冲击。

目前我们计划积极筹划以工作室名义组织地区性的“历史教学沙龙”,发挥名师辐射效应,为地区教育同行提供一个更为广阔和稳定的交流平台,推动地区历史教育事业的前进。

五、历史教育教学研究·“提升与优化”

华南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在考察工作室工作时,鼓励我们要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尤其是是基于“有效教学”的研究。这是对我们工作室教研工作的肯定,更是一种指导。受客观因素限制,中小学教师难以进行抽象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探索,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实践经验,却可以也需要理论的升华和提炼。因此基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课题和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总结提升的课题是我们工作室从事课题研究的基本方向。工作室在开展历史教育教学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坚持“理论带实践,实践出理论”的原则。

跟岗学习期间,我们积极组织学员在省“有效教学的行动研究”的总课题下形成自己的子课题。如马仁军老师的《高中历史教学主要课型操作模式行动研究》;周建定老师的《网络环境下多元评价的实验研究》;陈玉梅的《历史人文素养培育的行动研究》;杨洁英老师的《高中历史教学管理的行动研究》。林淡贞的《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行动研究》;郑文喜老师的《高中历史有效教学行动研究》;温仕雄老师的《探究性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实验研究》;潘子君老师的《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探究能力》。

此外,工作室自身也积极开展相应的课题研究。我们成功申报并了汕头市“十一五”规划课题《潮汕文化进课堂之行动研究》,并且把课题与学校的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力图在我们的课堂阵地传播我们地区的文化特色。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研究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同时也指导学生完成了一批研究性学习课题,如《潮汕说书文化研究》、《潮汕姓氏研究》《潮汕建筑文化研究》等。并进行评比和举办《情系故乡·探幽潮汕——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潮阳一中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会》,在校园里营造了浓厚的学习研究潮汕文化的氛围。

而工作室的年轻成员们也在自己学习和教学实践中积极积累和思考,撰写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教育教学和史学研究的论文,在各级论文评比中取得优秀成绩,有的也在各级公开刊物上发表,得到同行们的认可。

小   结

“初生牛犊不怕虎”,作为首批省级教师工作室,我们的一切工作可以说都是在“创新”,走了不少“弯路”,留下了不少“遗憾”,但我们始终执着“理论引导·重在实践·天道酬勤亦酬情”的信念。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华师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院长吴颖民教授在视察工作室工作时勉励我们:“要心怀理想,充分利用工作室的平台和资源,锻炼自己,实现自身职业生涯的价值。”刘良华教授也指导我们要将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立足于有效教学。

工作室是一个平台,骨干教师培训是一次契机,我们必须抓住这个契机在这个平台上与专家学者、与骨干教师、与地区广大教育同行深入交流,通力协作,形成汕头教育局黄晖阳局长所强调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工作室成立一年来,筚路蓝缕,我们逐渐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理论、实践、勤劳,是我们未来在教师专业化道路上继续前行的主要推动力,也是工作室继续成长的基础。正如华南师范大学黄牧航教授和省历史教研员魏恤民老师在工作室工作总结大会上共同指出那样:工作室要重视经验整理和总结,在整理和总结基础上不断优化我们的实践,并加以推广。



                         2011年5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17:40 , Processed in 0.07382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