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2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是八十年代的中师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17 11:18: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是八十年代的中师生



作者:易安淑女

    我出生于七十年代,成长于八十年代,我是八十年代末的中师生。如今到了而立之年,常常回忆学生时代,常常感慨万千。现在把它写出来,希望能代表我们这一代中师生的心声!
(一)
中师生——时代的产物
    文化大革命以后,国家缺乏人才,尤其是教师。为了重振教育,尽快充实小学教师队伍,于是大办中师。一开始从高中毕业生中录取一些学生,两年以后走上教师的工作岗位。后来为了快出人才,出好人才,从初中毕业生中招一批尖子生,接受三年师范教育,充实小学师资队伍。
    读中师对于当时还衣食不饱的农村家庭孩子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是一个跳出农门的捷径。首先,有国家补发生活费、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等优惠条件。其次,学校考出这类学生的数量多少也成了衡量学校教学水平高低的一杆标尺。再次,当时高中生考入大学的机率低得可怜。就这样,初中毕业生考上中师就成了家长、老师的共同心愿。在“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下,一批又一批的农村初中尖子生跨进了师范学校的大门。我在十五岁那年,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的时候,也加入了这个队伍,成了一名中师生。三年后,有的中学时候成绩不及自己的同学纷纷考入名牌大学,当他们兴高采烈地步入大学校园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时候,年仅十八岁的我已经接过国家交给的重担,站在讲台上,为人师表了。我们是应国家的需要而来的,“中师生”成了时代的产物。
    十几年后的今天,当初本市几所赫赫有名的重点师范学校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销声匿迹了,“中师生”这个名词已成了过去时,我也到了而立之年。
    虽然工作中成了教学骨干,成了家长放心、学生喜欢的老师,虽然我也参加了自学考试,获得了大学文凭,但是当和外人交往问到原始学历时,常常会不愿启齿,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常常有心酸心痛的感觉啊!现在用人单位首先要看第一学历,“全日制本科生”这一个条件就把我们踢出圈外了,中师生,这个学历怎么能拿得出手呢?这就是中师生最大的悲哀!我想,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成长起来的年青人不会理解我们当初的选择的……尽管偶尔会出现上面所谈的想法,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对工作的态度和执着的热情,我仍旧继续耕耘着、奉献着,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二)
中师生活——令人难忘
    中师生活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八十年代的中师生,有着高尚的品质、坚韧的性格和实干的作风。
    记得入学的第一天,正对大门口的是会议室门前最醒目的一个牌匾,题着“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几个镏金大字。开学典礼上,学校领导又针对这句话进行了一番深刻的教育。在以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乃至走上工作岗位后,我更深入理解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了自己身上重担之艰巨。
    中师生活是严格的。军训让我们学会了懂规矩,把被褥整理成“豆腐块”,坐、立、走,姿势样样都得到位,室内卫生做到一尘不染,做得不好就得挨批。天天一小查,周周一大查。“学生会”成了最有权威的学生组织,早上查早操,晚上查晚自习、查熄灯。看哪个宿舍还有灯光,听哪个宿舍有说话声,被发现了就训一通,还有可能第二天上公告栏的黑榜。什么都量化,什么都评比,一切军事化管理。还有,从入学第一天起,学校就要求师生时时刻刻都必须讲普通话,大家一时难以适应,有时讲起来的话比哭还难听。寝室熄灯,同学们的“卧谈会”就开始了,白天不能说家乡话,憋得难受,现在终于可以南腔北调大聊特聊了。有一天晚上,聊得正兴高采烈,可能是太兴奋了,声音大了,忽然听外面大吼着“开门!开门!这么晚还不睡?谁没说普通话?”原来是老师查夜。第二天早晨,我们宿舍上了黑名单,当时全宿舍的人真是羞愧难当,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此后,同学们睡觉时都不忘开玩笑式地互相提醒:“说梦话可得用普通话,不然,说不定会上黑榜的!”正因为学校狠抓普通话推广工作,才使我后来能用一口标准流畅的普通话教学。
    中师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一专多能、能歌善舞”是中师生的特点。学校对各门课程都很重视,各科齐头并进,无主副大小之分,除了语文、数学等等文化知识科之外,还开设了音乐、美术、体育、书法等其他课程。而且样样都得过关,门门都要考试。每学期考试科目都得有十几门之多。这对于兴趣广泛的我来说并不算难事,常常平均分能达九十分以上(百分制),是班里的尖子生。而且还被评为市级“五项全能”,即速算、简笔画、琴法、书法、查字典。师范三年,我不仅学会了识谱、弹琴、美术,还练就了一把过硬的“三笔字”,即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除传授书本知识以外,学校还教学生教学教法,训练怎样教课,怎样为人师表,怎样言传身教。为此还进行了多种训练,例如课前十分钟演讲、儿童语言语调的练习、体育课口令练习……等等,这些扎实的基本功,看似简单,却非常重要,有利于中师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中师生活是有意义的。最有意义的事情是学雷锋做好事。我们每个以团小组为单位,走进街道和社区,帮五保户、孤寡老人、军烈属收拾家务,搞卫生、洗衣服……毕业前夕,再把责任区交给下届学生。这样一届一届的传下来,连绵不断,从这些事中,我学会了关心他人,学会了正确看待社会。那时的政治思想教育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扎扎实实地付诸行动,对我们中师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师生活是惬意的。记忆最深刻的就属集体看电影了。那年头,电影是最时尚、最大众化、最有意思的精神享受。当时集体看电影盛况空前,我们穿着整齐的校服,排着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走在大街上,市民们投来羡慕的目光,我们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一路上说说笑笑,简直像过年似的。记得那年看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去的时候快快乐乐,出电影院时好多同学都被电影情节感动得哭红了眼睛,那天一直到很晚我们才入睡。
    中师生活有数不尽的快乐,也有很多终身的遗憾。最大的遗憾是过早地与英语说再见。当时,中师不开英语课,以至于许多爱好英语的学生失去了继续学习的机会。
    中师生是为“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而存在的,虽然我们过早地投入到工作之中,虽然工资福利比较低,但我们意志并没有消沉。虽然现在中师学校都已被淘汰或改编了,“中师”这个名词成为了历史,但是我依然骄傲的记得:我是中师生!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fb4aab0100a0ki.html
2#
 楼主| 发表于 2011-8-1 21:45:32 | 只看该作者
中师生――一代教师的梦想与忧伤【转】
  晚上收到一封邮件,里面说:“看了你的大作《我的成长之路》深有感触。我也是一名中师生,90年毕业的。很认同你所说的话:在每一个人的骨子里,都混合着自卑与自傲两种情结。一方面我们是那个年代中初中生的佼佼者(第一名上中师),另一方面因为学历的低下,尤其是非一次性本科,又罩上了浓浓的自卑。受你的文章影响,又有了一丝不甘……”

  这样的邮件显然不是第一次收到。中师生,仿佛一代教师的精神胎记,让许多人无论天南海北,都能够从对方的身上认出自己。

  自傲与自卑,显然是混合在中师生身上最明显的印记之一。

  那一代(八十年代以及九十年代前期)的中师生,谁没有过骄傲的时刻?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在那个铁饭碗含金量极高的时代,无数学业最为优秀的一批贫寒子弟走进中师,“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

  我想,这批人的优秀,一定给中师的教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候初中的应试本身就不惨烈,能够升入中师的往往具有极好的天资以及毅力,而中师某种意义上是这样一批优秀学子的伊甸园,琴棋书画舞,竟然显得比数理化更为重要。在每一个领域,都有人用全部的身心努力做到最好。有一批人醉心于体育,我至今记得八六级一个叫闫永泉的男生不断地挑战由自己创造的跳高记录的惊心动魄的情景;有一批人醉心于艺术,各类书法展,画展表现出相当的水平,而每年一度的十大校园歌手评比更让全校学生如痴如狂;有一批人醉心于口才,从演讲到讲故事,那水平哪里是现在的所谓名校学生可以比拟的?我现在还能记得那个叫杨淼的女生出色的即兴演讲;而随手一抓,就是一群文学爱好者,文学社团如雨后春笋,不少人的文章已经相当有水平。这是一代中师生的浪漫期,这种自由状态,让他们形成了多方面的能力,但是这些能力还没有来得及进一步精确化,还没有进一步发育,一群生机勃勃的种子就被无形的大手撒播出去,播到了许多贫瘠的乡村,我也是其中一个,那一年,我十八岁,刚刚成了法律意义上的成人。

  迈出校门的中师生命运立刻发生了分化,一些有背景的人迈入了官场,后来许多人迅速升迁,“先据要路津”,比例极小的人从中师直升入师专或者师大(我们一级学生,升入师大的不过一两个人),更多的人撒向乡村――那时候进城是很难的,必须有相当硬的背景。这些在乡村里游荡的中师生,有多少人关注过他们?明白他们内心的不甘,理解他们孤寂的灵魂?

  那种不甘,从迈向中师的那一瞬就开始了。不少人大概还记得,中师中最流行的一句话是“既来之,则安之”,这也是刚入学时老师的教导。而这是怎样的一种“安”啊?随着挥洒的才艺同时滋生的,其实还有颓废,“不如唱歌,不如跳舞”,游戏人生的态度也很流行,中师三年几乎都是适宜的爱情季节,好在有足够的时间花前月下,也有足够的时间写长长的情诗,教师以及家长又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去学校报到的情景。校园里有菜地,果园,先到的中师生递给我一杯水,我盯了那一杯水很久,她笑了:“喝吧,别仔细看。”笑声里有一丝自嘲。后来才明白,这所学校里连井水都没有,靠窖水生活,就是地上挖一个窖,然后从外面拉来水,倒在里面,开水里有泥沙自不必说,到了夏天,水还会变味。而这位先我来到这里的中师生,是她们乡自解放以来第一个考上学的女生。

  喝劣质酒吃花生米抽劣质香烟,骑着自行车爬坡去很远的地方看电影看戏,在同事的红白喜事中混吃混喝,大半夜大半夜地偷偷用电炉子烤切得很薄的馒头,海阔天空地闲聊,躲在村子里人家的炕上看电视连续剧,整夜整夜地看人家打麻将……那时候时间总是很充裕,多得无处发泄,同时无处发泄的,还有本该飞扬的青春。多年以后,营姐在手机短信里告诉我她从书上读到的一句话:人永远不会老去,直到悔恨取代梦想。可惜当初是不懂这些道理的,一肚子的牢骚,一肚子的怀才不遇,回忆里的辉煌总是下酒的好材料――现在想想,那是怎样可怜的所谓辉煌?

  这是一批最优良的种子,也有一些人不甘心,继续朝前走,走到很高很远的地方。但绝大多数人被折断了翅膀,再也飞不高了。这翅膀,第一是文凭,第二是英语。等我们那批中师生中的许多人千辛万苦(主要是指花钱)拿到本科文凭的时候,许多城市学校的招聘条件中赫然写道:“第一学历本科……”我到高中的时候,一位校长也在会议上轻蔑地说:“二次本科……”虽然不是针对我,我还是深感羞辱。而教育学院以及各类函授,也是绝大部分中师生所能达到的最高学历,再往上突破研究生,就几乎不可能,(当然不排除像王欣如这样的能够读到博士后的例外)因为中师不开设英语,这三年的差距,如银河般地挡住了绝大多数中师生的深造之路,将他们打落民间。直到现在,我对全民学外语还深恶痛绝。

  我一直不知道应该如何评价这一批人。从另一方面讲,正因为有这一批人的存在,中国的基础教育才不至于太糟糕。正是这一批人,现在挑起了中国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小学教育的重担,他们几乎都是农村基础教育界的骨干力量。正是这一批人的存在,让许多学生在多年以后,还能够在记忆中留存几位教师的鲜明形象。我身边无数的例子证明,我这样来描述中师生,绝对不是自恋。

  我也是属于不甘的人群中的一个,是基础教育中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梦想,忧伤,挣扎,折翼,一路跌跌撞撞地走来,怀揣着飞翔的愿望,却怎么也飞不高,怎么也飞不出中师生的宿命,而转眼间就朝中年走去。一代教师有一代教师的梦想与忧伤,当初不是我们选择了中国教育,而是中国教育选择了我们,这是时代之殇,而任何个人,永远是大时代中的小人物而已。说青春无悔是假的,但心态也一天天地平和下来。

  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我渐渐地明白,无论是当初的所谓辉煌,或者是中师时的那种挥斥方遒的意气,其实都还不足自傲,不足以支撑长长的一生。时代在变化,八零后教师也悄然涌现,其中有一些已经崭露头角,中师生这一页迟早要翻过去的,不妨以平常之心,淡然一些也努力一些,给中国教育留下一些模糊的背影,至于湮没或者流传,那又有什么重要的呢?
3#
发表于 2011-8-23 14:11:01 | 只看该作者
最后的中师生,我们还在路上(约稿,勿转)
作者:欣然自如   





























































































































































  一 正在淡出的“山乡小渡船”



  在百度上输入“中师生”字样,已经很少能找到相关条目,问问身边,能说出所以然的人也很少,似乎,“中师生教师”已经是应当退出历史舞台的一代。中师,作为小学教师的培育基地,曾被誉为“中国教育的绿洲”,不仅培育出了共和国基础教育的一代代脊梁,而且形成了符合中国乡村教育实际的师范教育模式。如今,不少业内人士仍对当年的中师念念不忘,感到高学历的师范生(包括研究生)总是比过去的“中师生”少一点东西,至少是在专业思想、教学基本功等方面,难以与之抗衡。于是,近年来,人们纷纷开始反思上个世纪末的撤并中师潮是否过于鲁莽,“中师过时论”在总体成立的同时,是否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我是1985年考上中师的,1988年毕业时幸运地获得了2%的保送机会,进入省级师范大学继续深造,后来又回到中师母校担任教师,直到中师撤并前通过考研离开。如今,我已获得博士学位,进入过国内知名院校博士后流动站,现就职于某教育研发与教师培训机构。但,在各种场合,我仍然坦言自己是一名中师生。是中师教育给予了我从事教师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最初滋养,“中师生”的角色,也深刻地影响着我和我的同路人们的身份认知,决定了我们这代教师的生活状态。概括地说,我们是一代从入门那一天起就深知要被淘汰出局的“过渡”教师,中师纷纷解体后,我们这些“最后的中师生”还在各自的路上艰苦跋涉着。
  不由得想起中师时的一次文娱汇演,我们班排演了一个歌伴舞《山乡小渡船》。歌词和曲调已经完全记不得了,单记得主题是歌颂乡村教师的,很容易地让我的头脑中浮现出这样一系列画面:一名刚毕业的中师生(少男或少女),独自来到偏远的乡村,白天和村里的孩子做伴,晚上则和着蛙声和孤灯入眠。中师生教师的角色便很像村口的渡船,把一批批乡村学子从此岸摆渡到彼岸的过程中,少年变成了中年,中年变成了老年。这些画面颇有点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湘西风情,问题是,生活永远比文学更为残酷,乡村的渡口也会因时代的发展而逐渐走向废弃。新的世纪,“渡船”们不得不弃船登岸,与各种更为先进的交通工具竞争,在更加快速变迁的环境中求生。正在淡出的“中师生”,你们过得还好吗?
  




二 跳了一半的“农门”



  回顾我们当年的选择中师,大多是为了尽快转换户口性质,请看两位中师生教师的回忆:
  冷眉:在设立第一个教师节那一年,我进入中师的大门,中考成绩全乡第一。父母笑了,我的心却是酸酸楚楚的,这次第一成了我最后的骄傲;86年随父母落户农村的母亲重又获得了城镇户口,小我几岁的表弟表妹都沾了光,终于让一直在姨夫面前俯首低头的姨妈昂起了头,我听到了自己心头滴血的声音;87年在乡机关工作的父亲转正农转非了;工作了一、两年光景,城镇户口有价了,而且也不高--而我却用了一生的心痛作为代价,有幸成了被“牺牲的一代”;再后来,就是大把大把的花钱,换来一堆价格不菲却份量不重的文凭、证书……
  云之青:一直以来我认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师毕业生是受命运捉弄的一个群体。他们加盟教育,或许是中国教育的一件幸事,但于他们个体而言,更多的恐怕是失落与不平。当年读书时,因为成绩特别优秀,我和另外5名尖子学生一起,在老师的欣慰、同学的羡慕中跳出农门,荣录师范。若干年后,当我面对昔日的同窗,看到他们大多就读高校,散布于祖国的大江南北、繁华都市,当年的这份骄傲竟成了我们今天最苦的咀嚼。什么叫“目光短浅”,什么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我们的感受再深不过了,而且,未和高校亲密接触的局限,造成我们根基浅薄,后期发展捉襟见肘,尽管后来我也有过专科函授的经历,但这种贫血的成人教育,只是让人和高校撞了一下腰儿,抚慰的仅仅是一种虚荣,与就读高校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高校,成了我心中永远解不开的一道结,一种痛。
  我曾在国内知名网站“教育在线”上发表《最后的中师生》主题帖,引来了国内很多同路人的共鸣,这两位老师就是其中的代表。从这些发言以及我自己的体验可知,中师生基本上来自农村,“跳农门”是学习的首要目标。也正因为城镇户口对当年的乡下人的超级吸引力,才使得农村的父母往往舍远求近,宁可牺牲孩子可能的远大前程,选择中师。我自己的当年也是如此,由于父亲早逝,母亲希望我早点赚取城市户口,和班主任商量后,决定放弃保送本市重点高中的名额,填报中师。当我以高出分数线近50分的成绩被录取时,母亲既高兴,又难过,说自己亲手扼杀了一个大学生。我却从没因此埋怨过家人,因为我深知在高校没有扩招前的中国,一个农村的孩子要想成为大学生,家庭和自身要承受怎样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就这样,不管孩子自己是否情愿,每年的九月,来自四面八方的农村孩子背着自己简单的行囊,聚集到离家乡一般不是特别远的城市。辨别老生和新生是很容易的,不仅是表情幼稚、慌张,单从服装也可看出,一般是土不拉叽的,款式和质地明显落后于潮流。这种“农村人”的样子一般要持续一年左右,慢慢地,学生的服装尤其是女生开始尽量地考究起来,精神气质也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到毕业前夕,女生可能已经是完全的城里人模样了,男生即使不讲究穿着的,也总能让人感到与真正的乡下人有所区别。毕竟,即使回到乡下工作,他们也总是读书人了,乡亲们会尊称他们为“先生”,与当地的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相比,确实更多城里人的气质与讲究。年轻的中师生,往往是生活在乡下的“城里人”。
  在乡村工作多年后的中师生如果在自己的生活圈子还感到自己有那么一点贵族气息的话,一旦来到城里,见到当年的同学、老师,很可能又感到当初曾强烈感受过的“乡下人”感,一种莫名的自卑与哀怨可能油然而生。和其他一样通过中考、高考跳出“农门”的孩子相比,中师生们的跳出只是暂时的,到外面世界逛了一圈,感受了一点城市文明的气息,又不得不回归乡野的宁静与闭塞,可以说是跳了一半的“农门”。
  好在中师生由于出自农村,比较吃苦耐劳,很快便能在周边脱颖而出,从村小到中心小,从联办初中到中心初中,几年后,运气好、成绩佳的还可能被选拔到城里,成为真正意义的城市居民。走出乡村后的中师生往往并不满足,许多人会重新燃起心底的大学梦,于是,自学考试、函授考试、考研、考公务员等名词便一直伴随着那些爱折腾的中师生,且捷报频传。我的一个中师同学因三加二考试失利,发誓要用最短的时间取得大学文凭,拼命地报考自学考试,创下了一年中通过十门的记录。考研大军中,中师生绝对是弱势群体,但创下的成绩也往往不菲,我的研究生同学中就有不少是来自中师的,每个人都有一段血泪史,谈起来令人动容。为什么中师生会这样执着?说到底还是“来自乡村”这个因素的刻骨铭心之影响。中师生作为乡村学生中的佼佼者,深知只有靠勤奋、靠刻苦,才能摆脱弱势地位,享受到相应的文明生活。
  多年以后,中师生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千差百异,但精神实质还有若干的相似,那就是:踏实、勤奋、执着。现在的中小学,中师生教师是绝对的骨干,这并不仅仅因为年龄和资历,也不单单是过硬的基本功使然。我认为,态度决定一切,在相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成长、发展的中师生自然也就锻造出了更为坚韧的个性品质。
  乡村文化早已深深地烙入了我们的骨髓,虽户口改变,虽居地变迁,我们永远改变不了一点:我们是农民的儿女,我们本能上更关注的是农民子女的教育。让我们珍惜自己的“乡村文化基因”,走好自己的教育人生。
  



三 起于“童工”,止于“大家”



  海娃:跟很多中师生一样,我参加工作时离18周岁还差一个月,总觉得自己还没学够怎么就去做教师了?有时候也会自己美一回:我还没成年就自己养活自己了!
  沙中金:我也是中师生,88年入学,91年毕业,刚满十七周岁就去小学教书。我觉得上中师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这样的农村孩子早日跳出了农门,在中师受到了音乐美术的启蒙教育。遗憾是没能做一回真正的大学生,英语水平停留在初中。
  这两位中师生教师的回忆透露出,中师作为一种特殊的师范学制,和其他学制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招收初中毕业生,三年毕业,俗称“小中专”。因此,除了少数往届生外,大多数中师生毕业时,年纪在18周岁以内,几乎可以算是“童工”。当年的中国,还同时并存过一种“大中专”的中师学制,即招收高考落榜生,学制两年,其中头一年在学校集中学习,第二年到基层定岗实习,堪称最为“短频快”的师范学制。
  曾有研究比较过中师这两种学制之优劣,结论是小中专培养效果明显优于大中专,理由之一是初中毕业生年龄小,思想的可塑性强,专业思想教育效果好。读到这个报告时,我已经是一名大三的学生,那一瞬间感到非常难过,有一种被骗后的悲哀与愤怒。把我们从15、6岁就召集来,原来就是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更好“骗”?职业的过早定向是中师教育的优势,也恰恰是最不人道之处。为了“短频快”地让小学有足够的教师去顶班,把还在做梦年龄的少年塞入中师,多年后,又希望他们能迅速地扔掉已经刻入骨髓的专业思想,转而适应多元化的职业人生,多少有点黑色幽默!
  但是,以初中毕业生为招生对象的中师,在长期的课程建设与探索中,确实显示出了师专、师大等高层次师范都难以实现的专业优势,或许也是由于初中毕业生年龄小,专业可塑性强。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师最接近全面发展理想的课程体系。
  回顾中师的课程体系,身为学生的时候还懵懵懂懂,只知道开的课程和高中不太一样,除了教育学、心理学、各科教材教法等中学根本不可能开设的课程外,基础文化课程名称和内容也稍有区别,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也由中学时代的边缘学科一跃成为非常受重视、特别能体现个人价值的课程。我自己是从中师开始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全面发展,什么叫能力本位的。入校时我除了中考成绩优异外,一无所长,音乐、美术等方面可以说是“睁眼瞎”。三年之后,我真的得到了尽可能多的全面发展,音乐上突飞猛进,琴法在毕业生中是佼佼者,学会了多种乐器的伴奏,能带有那么一点美声色彩地演唱,甚至还自己独立谱写儿童歌曲。我的选修美术的同学们则能画出像样的国画、水粉画,简笔画工夫更是小菜一碟。中师最受重视的课程不是学科课程,而是那些能提高能力、展示风采的活动课程;中师生之间相互羡慕乃至嫉妒的不是考试的分数,而是侃侃而谈、有特长的各种“本领”。其中口才和书法等方面的训练可以说中师最值得骄傲的部分,性格再懦弱、笔迹再烂的学生经过三年时间的磨练,一走上讲台,一写粉笔字,总是能让人感到经受过专业训练的痕迹。
  正由于上述特点,中师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很快适应农村及城市的基础教育需求,成为当地的教学骨干。但作为一名课程与教学研究者,我在多年的观察与反思基础上也发现,由于中师课程体系的先天不足,中师生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也遭遇到明显的“天花板”现象,较少进一步提升、乃至成为教育界“大家”的机会。
  首先,中师的学制和课程是封闭式的,与外界老死不相往来,不仅在基础课程上不和高中、高校接轨,而且基本上不开英语课。我始终认为国家有关部门的此项决策是有失误的,甚至是故意用英语这个至今最硬的应试杠杆把广大中师生堵在正规的高等教育之外。可以说,砍掉了英语课,就砍掉了中师生向上前行的一条大腿。这方面我又是幸运的特例,进入大学后,我获得了继续学习英语的机会,但英语始终是我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在考研、考博以及现在的研究中遇到了相当多的麻烦。
  其次,中师的课程体系虽然全面,但失之于蜻蜓点水,不求深入。这与国人对小学教师“万金油”式的要求有关。中师课程更为重视技能性的、操作性的科目,而相对忽视学生整体人文修养的提高,无论是图书资料的积累、学术研究的氛围等人文性的课程资源都远远不够。当然这样要求中师可能有点过,毕竟中师不是高校,即使有些中师后来升格为了高校,其底蕴还是显得不足。
  另外,中师的课程实施其实还是非常传统的,定论太多,讨论太少;技能训练太多,思想的碰撞很少。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以及超级严格的常规管理熏陶下,中师生往往被铸造成忠实的、能干的执行者,而不是凡事要问为什么的思想者、刨根求底的叛逆者。我有幸又在大学泡了四年,深深感到大学自由而松散的学习空气是多么的美好,许多大学毕业生也许不如我们中师生能写一手漂亮的书法、说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但他们说出来的话是自己的,思维方式比我们少了那么一点框框。
  综合以上原因,我不无悲哀地发现,我们这批中师生教师可以成为教学骨干,不大容易成为专家;可以成为区域范围内的名家,但不太可能孕育出真正的“大家”。过早地离开校园,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滋养,将成为中师生教师的终身遗恨,某种程度也将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代名师之遗憾。
  
  当年一口气写完《最后的中师生》主题帖,一位网名“郁剑”的老师在我的帖子下这样留言,让我至今难忘。抄在这里,聊做本文的结语,意犹未尽,感慨万千。好在我们都还在路上,我们不孤单。
  泱泱三万多言,志在快意解读中师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是的,中师教育业已完成了她既定的历史使命,当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时,她还能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思索?诚如楼主所说,客体的消亡并不代表个体的末路,不论是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失落情怀,抑或是曾经欢颜今何哀的无憾情结,自己的命运却始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最后的中师生,要走的路似乎还很长。我是说,我们。
4#
发表于 2011-8-23 14:11:08 | 只看该作者
最后的中师生,我们还在路上(约稿,勿转)
作者:欣然自如   





























































































































































  一 正在淡出的“山乡小渡船”



  在百度上输入“中师生”字样,已经很少能找到相关条目,问问身边,能说出所以然的人也很少,似乎,“中师生教师”已经是应当退出历史舞台的一代。中师,作为小学教师的培育基地,曾被誉为“中国教育的绿洲”,不仅培育出了共和国基础教育的一代代脊梁,而且形成了符合中国乡村教育实际的师范教育模式。如今,不少业内人士仍对当年的中师念念不忘,感到高学历的师范生(包括研究生)总是比过去的“中师生”少一点东西,至少是在专业思想、教学基本功等方面,难以与之抗衡。于是,近年来,人们纷纷开始反思上个世纪末的撤并中师潮是否过于鲁莽,“中师过时论”在总体成立的同时,是否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我是1985年考上中师的,1988年毕业时幸运地获得了2%的保送机会,进入省级师范大学继续深造,后来又回到中师母校担任教师,直到中师撤并前通过考研离开。如今,我已获得博士学位,进入过国内知名院校博士后流动站,现就职于某教育研发与教师培训机构。但,在各种场合,我仍然坦言自己是一名中师生。是中师教育给予了我从事教师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最初滋养,“中师生”的角色,也深刻地影响着我和我的同路人们的身份认知,决定了我们这代教师的生活状态。概括地说,我们是一代从入门那一天起就深知要被淘汰出局的“过渡”教师,中师纷纷解体后,我们这些“最后的中师生”还在各自的路上艰苦跋涉着。
  不由得想起中师时的一次文娱汇演,我们班排演了一个歌伴舞《山乡小渡船》。歌词和曲调已经完全记不得了,单记得主题是歌颂乡村教师的,很容易地让我的头脑中浮现出这样一系列画面:一名刚毕业的中师生(少男或少女),独自来到偏远的乡村,白天和村里的孩子做伴,晚上则和着蛙声和孤灯入眠。中师生教师的角色便很像村口的渡船,把一批批乡村学子从此岸摆渡到彼岸的过程中,少年变成了中年,中年变成了老年。这些画面颇有点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湘西风情,问题是,生活永远比文学更为残酷,乡村的渡口也会因时代的发展而逐渐走向废弃。新的世纪,“渡船”们不得不弃船登岸,与各种更为先进的交通工具竞争,在更加快速变迁的环境中求生。正在淡出的“中师生”,你们过得还好吗?
  




二 跳了一半的“农门”



  回顾我们当年的选择中师,大多是为了尽快转换户口性质,请看两位中师生教师的回忆:
  冷眉:在设立第一个教师节那一年,我进入中师的大门,中考成绩全乡第一。父母笑了,我的心却是酸酸楚楚的,这次第一成了我最后的骄傲;86年随父母落户农村的母亲重又获得了城镇户口,小我几岁的表弟表妹都沾了光,终于让一直在姨夫面前俯首低头的姨妈昂起了头,我听到了自己心头滴血的声音;87年在乡机关工作的父亲转正农转非了;工作了一、两年光景,城镇户口有价了,而且也不高--而我却用了一生的心痛作为代价,有幸成了被“牺牲的一代”;再后来,就是大把大把的花钱,换来一堆价格不菲却份量不重的文凭、证书……
  云之青:一直以来我认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师毕业生是受命运捉弄的一个群体。他们加盟教育,或许是中国教育的一件幸事,但于他们个体而言,更多的恐怕是失落与不平。当年读书时,因为成绩特别优秀,我和另外5名尖子学生一起,在老师的欣慰、同学的羡慕中跳出农门,荣录师范。若干年后,当我面对昔日的同窗,看到他们大多就读高校,散布于祖国的大江南北、繁华都市,当年的这份骄傲竟成了我们今天最苦的咀嚼。什么叫“目光短浅”,什么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我们的感受再深不过了,而且,未和高校亲密接触的局限,造成我们根基浅薄,后期发展捉襟见肘,尽管后来我也有过专科函授的经历,但这种贫血的成人教育,只是让人和高校撞了一下腰儿,抚慰的仅仅是一种虚荣,与就读高校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高校,成了我心中永远解不开的一道结,一种痛。
  我曾在国内知名网站“教育在线”上发表《最后的中师生》主题帖,引来了国内很多同路人的共鸣,这两位老师就是其中的代表。从这些发言以及我自己的体验可知,中师生基本上来自农村,“跳农门”是学习的首要目标。也正因为城镇户口对当年的乡下人的超级吸引力,才使得农村的父母往往舍远求近,宁可牺牲孩子可能的远大前程,选择中师。我自己的当年也是如此,由于父亲早逝,母亲希望我早点赚取城市户口,和班主任商量后,决定放弃保送本市重点高中的名额,填报中师。当我以高出分数线近50分的成绩被录取时,母亲既高兴,又难过,说自己亲手扼杀了一个大学生。我却从没因此埋怨过家人,因为我深知在高校没有扩招前的中国,一个农村的孩子要想成为大学生,家庭和自身要承受怎样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就这样,不管孩子自己是否情愿,每年的九月,来自四面八方的农村孩子背着自己简单的行囊,聚集到离家乡一般不是特别远的城市。辨别老生和新生是很容易的,不仅是表情幼稚、慌张,单从服装也可看出,一般是土不拉叽的,款式和质地明显落后于潮流。这种“农村人”的样子一般要持续一年左右,慢慢地,学生的服装尤其是女生开始尽量地考究起来,精神气质也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到毕业前夕,女生可能已经是完全的城里人模样了,男生即使不讲究穿着的,也总能让人感到与真正的乡下人有所区别。毕竟,即使回到乡下工作,他们也总是读书人了,乡亲们会尊称他们为“先生”,与当地的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相比,确实更多城里人的气质与讲究。年轻的中师生,往往是生活在乡下的“城里人”。
  在乡村工作多年后的中师生如果在自己的生活圈子还感到自己有那么一点贵族气息的话,一旦来到城里,见到当年的同学、老师,很可能又感到当初曾强烈感受过的“乡下人”感,一种莫名的自卑与哀怨可能油然而生。和其他一样通过中考、高考跳出“农门”的孩子相比,中师生们的跳出只是暂时的,到外面世界逛了一圈,感受了一点城市文明的气息,又不得不回归乡野的宁静与闭塞,可以说是跳了一半的“农门”。
  好在中师生由于出自农村,比较吃苦耐劳,很快便能在周边脱颖而出,从村小到中心小,从联办初中到中心初中,几年后,运气好、成绩佳的还可能被选拔到城里,成为真正意义的城市居民。走出乡村后的中师生往往并不满足,许多人会重新燃起心底的大学梦,于是,自学考试、函授考试、考研、考公务员等名词便一直伴随着那些爱折腾的中师生,且捷报频传。我的一个中师同学因三加二考试失利,发誓要用最短的时间取得大学文凭,拼命地报考自学考试,创下了一年中通过十门的记录。考研大军中,中师生绝对是弱势群体,但创下的成绩也往往不菲,我的研究生同学中就有不少是来自中师的,每个人都有一段血泪史,谈起来令人动容。为什么中师生会这样执着?说到底还是“来自乡村”这个因素的刻骨铭心之影响。中师生作为乡村学生中的佼佼者,深知只有靠勤奋、靠刻苦,才能摆脱弱势地位,享受到相应的文明生活。
  多年以后,中师生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千差百异,但精神实质还有若干的相似,那就是:踏实、勤奋、执着。现在的中小学,中师生教师是绝对的骨干,这并不仅仅因为年龄和资历,也不单单是过硬的基本功使然。我认为,态度决定一切,在相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成长、发展的中师生自然也就锻造出了更为坚韧的个性品质。
  乡村文化早已深深地烙入了我们的骨髓,虽户口改变,虽居地变迁,我们永远改变不了一点:我们是农民的儿女,我们本能上更关注的是农民子女的教育。让我们珍惜自己的“乡村文化基因”,走好自己的教育人生。
  



三 起于“童工”,止于“大家”



  海娃:跟很多中师生一样,我参加工作时离18周岁还差一个月,总觉得自己还没学够怎么就去做教师了?有时候也会自己美一回:我还没成年就自己养活自己了!
  沙中金:我也是中师生,88年入学,91年毕业,刚满十七周岁就去小学教书。我觉得上中师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这样的农村孩子早日跳出了农门,在中师受到了音乐美术的启蒙教育。遗憾是没能做一回真正的大学生,英语水平停留在初中。
  这两位中师生教师的回忆透露出,中师作为一种特殊的师范学制,和其他学制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招收初中毕业生,三年毕业,俗称“小中专”。因此,除了少数往届生外,大多数中师生毕业时,年纪在18周岁以内,几乎可以算是“童工”。当年的中国,还同时并存过一种“大中专”的中师学制,即招收高考落榜生,学制两年,其中头一年在学校集中学习,第二年到基层定岗实习,堪称最为“短频快”的师范学制。
  曾有研究比较过中师这两种学制之优劣,结论是小中专培养效果明显优于大中专,理由之一是初中毕业生年龄小,思想的可塑性强,专业思想教育效果好。读到这个报告时,我已经是一名大三的学生,那一瞬间感到非常难过,有一种被骗后的悲哀与愤怒。把我们从15、6岁就召集来,原来就是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更好“骗”?职业的过早定向是中师教育的优势,也恰恰是最不人道之处。为了“短频快”地让小学有足够的教师去顶班,把还在做梦年龄的少年塞入中师,多年后,又希望他们能迅速地扔掉已经刻入骨髓的专业思想,转而适应多元化的职业人生,多少有点黑色幽默!
  但是,以初中毕业生为招生对象的中师,在长期的课程建设与探索中,确实显示出了师专、师大等高层次师范都难以实现的专业优势,或许也是由于初中毕业生年龄小,专业可塑性强。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师最接近全面发展理想的课程体系。
  回顾中师的课程体系,身为学生的时候还懵懵懂懂,只知道开的课程和高中不太一样,除了教育学、心理学、各科教材教法等中学根本不可能开设的课程外,基础文化课程名称和内容也稍有区别,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也由中学时代的边缘学科一跃成为非常受重视、特别能体现个人价值的课程。我自己是从中师开始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全面发展,什么叫能力本位的。入校时我除了中考成绩优异外,一无所长,音乐、美术等方面可以说是“睁眼瞎”。三年之后,我真的得到了尽可能多的全面发展,音乐上突飞猛进,琴法在毕业生中是佼佼者,学会了多种乐器的伴奏,能带有那么一点美声色彩地演唱,甚至还自己独立谱写儿童歌曲。我的选修美术的同学们则能画出像样的国画、水粉画,简笔画工夫更是小菜一碟。中师最受重视的课程不是学科课程,而是那些能提高能力、展示风采的活动课程;中师生之间相互羡慕乃至嫉妒的不是考试的分数,而是侃侃而谈、有特长的各种“本领”。其中口才和书法等方面的训练可以说中师最值得骄傲的部分,性格再懦弱、笔迹再烂的学生经过三年时间的磨练,一走上讲台,一写粉笔字,总是能让人感到经受过专业训练的痕迹。
  正由于上述特点,中师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很快适应农村及城市的基础教育需求,成为当地的教学骨干。但作为一名课程与教学研究者,我在多年的观察与反思基础上也发现,由于中师课程体系的先天不足,中师生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也遭遇到明显的“天花板”现象,较少进一步提升、乃至成为教育界“大家”的机会。
  首先,中师的学制和课程是封闭式的,与外界老死不相往来,不仅在基础课程上不和高中、高校接轨,而且基本上不开英语课。我始终认为国家有关部门的此项决策是有失误的,甚至是故意用英语这个至今最硬的应试杠杆把广大中师生堵在正规的高等教育之外。可以说,砍掉了英语课,就砍掉了中师生向上前行的一条大腿。这方面我又是幸运的特例,进入大学后,我获得了继续学习英语的机会,但英语始终是我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在考研、考博以及现在的研究中遇到了相当多的麻烦。
  其次,中师的课程体系虽然全面,但失之于蜻蜓点水,不求深入。这与国人对小学教师“万金油”式的要求有关。中师课程更为重视技能性的、操作性的科目,而相对忽视学生整体人文修养的提高,无论是图书资料的积累、学术研究的氛围等人文性的课程资源都远远不够。当然这样要求中师可能有点过,毕竟中师不是高校,即使有些中师后来升格为了高校,其底蕴还是显得不足。
  另外,中师的课程实施其实还是非常传统的,定论太多,讨论太少;技能训练太多,思想的碰撞很少。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以及超级严格的常规管理熏陶下,中师生往往被铸造成忠实的、能干的执行者,而不是凡事要问为什么的思想者、刨根求底的叛逆者。我有幸又在大学泡了四年,深深感到大学自由而松散的学习空气是多么的美好,许多大学毕业生也许不如我们中师生能写一手漂亮的书法、说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但他们说出来的话是自己的,思维方式比我们少了那么一点框框。
  综合以上原因,我不无悲哀地发现,我们这批中师生教师可以成为教学骨干,不大容易成为专家;可以成为区域范围内的名家,但不太可能孕育出真正的“大家”。过早地离开校园,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滋养,将成为中师生教师的终身遗恨,某种程度也将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代名师之遗憾。
  
  当年一口气写完《最后的中师生》主题帖,一位网名“郁剑”的老师在我的帖子下这样留言,让我至今难忘。抄在这里,聊做本文的结语,意犹未尽,感慨万千。好在我们都还在路上,我们不孤单。
  泱泱三万多言,志在快意解读中师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是的,中师教育业已完成了她既定的历史使命,当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时,她还能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思索?诚如楼主所说,客体的消亡并不代表个体的末路,不论是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失落情怀,抑或是曾经欢颜今何哀的无憾情结,自己的命运却始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最后的中师生,要走的路似乎还很长。我是说,我们。
5#
发表于 2011-8-23 14:12:51 | 只看该作者
最后的中师生,我们还在路上

作者:欣然自如   





























































































































































  一 正在淡出的“山乡小渡船”



  在百度上输入“中师生”字样,已经很少能找到相关条目,问问身边,能说出所以然的人也很少,似乎,“中师生教师”已经是应当退出历史舞台的一代。中师,作为小学教师的培育基地,曾被誉为“中国教育的绿洲”,不仅培育出了共和国基础教育的一代代脊梁,而且形成了符合中国乡村教育实际的师范教育模式。如今,不少业内人士仍对当年的中师念念不忘,感到高学历的师范生(包括研究生)总是比过去的“中师生”少一点东西,至少是在专业思想、教学基本功等方面,难以与之抗衡。于是,近年来,人们纷纷开始反思上个世纪末的撤并中师潮是否过于鲁莽,“中师过时论”在总体成立的同时,是否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我是1985年考上中师的,1988年毕业时幸运地获得了2%的保送机会,进入省级师范大学继续深造,后来又回到中师母校担任教师,直到中师撤并前通过考研离开。如今,我已获得博士学位,进入过国内知名院校博士后流动站,现就职于某教育研发与教师培训机构。但,在各种场合,我仍然坦言自己是一名中师生。是中师教育给予了我从事教师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最初滋养,“中师生”的角色,也深刻地影响着我和我的同路人们的身份认知,决定了我们这代教师的生活状态。概括地说,我们是一代从入门那一天起就深知要被淘汰出局的“过渡”教师,中师纷纷解体后,我们这些“最后的中师生”还在各自的路上艰苦跋涉着。
  不由得想起中师时的一次文娱汇演,我们班排演了一个歌伴舞《山乡小渡船》。歌词和曲调已经完全记不得了,单记得主题是歌颂乡村教师的,很容易地让我的头脑中浮现出这样一系列画面:一名刚毕业的中师生(少男或少女),独自来到偏远的乡村,白天和村里的孩子做伴,晚上则和着蛙声和孤灯入眠。中师生教师的角色便很像村口的渡船,把一批批乡村学子从此岸摆渡到彼岸的过程中,少年变成了中年,中年变成了老年。这些画面颇有点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湘西风情,问题是,生活永远比文学更为残酷,乡村的渡口也会因时代的发展而逐渐走向废弃。新的世纪,“渡船”们不得不弃船登岸,与各种更为先进的交通工具竞争,在更加快速变迁的环境中求生。正在淡出的“中师生”,你们过得还好吗?
  




二 跳了一半的“农门”



  回顾我们当年的选择中师,大多是为了尽快转换户口性质,请看两位中师生教师的回忆:
  冷眉:在设立第一个教师节那一年,我进入中师的大门,中考成绩全乡第一。父母笑了,我的心却是酸酸楚楚的,这次第一成了我最后的骄傲;86年随父母落户农村的母亲重又获得了城镇户口,小我几岁的表弟表妹都沾了光,终于让一直在姨夫面前俯首低头的姨妈昂起了头,我听到了自己心头滴血的声音;87年在乡机关工作的父亲转正农转非了;工作了一、两年光景,城镇户口有价了,而且也不高--而我却用了一生的心痛作为代价,有幸成了被“牺牲的一代”;再后来,就是大把大把的花钱,换来一堆价格不菲却份量不重的文凭、证书……
  云之青:一直以来我认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师毕业生是受命运捉弄的一个群体。他们加盟教育,或许是中国教育的一件幸事,但于他们个体而言,更多的恐怕是失落与不平。当年读书时,因为成绩特别优秀,我和另外5名尖子学生一起,在老师的欣慰、同学的羡慕中跳出农门,荣录师范。若干年后,当我面对昔日的同窗,看到他们大多就读高校,散布于祖国的大江南北、繁华都市,当年的这份骄傲竟成了我们今天最苦的咀嚼。什么叫“目光短浅”,什么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我们的感受再深不过了,而且,未和高校亲密接触的局限,造成我们根基浅薄,后期发展捉襟见肘,尽管后来我也有过专科函授的经历,但这种贫血的成人教育,只是让人和高校撞了一下腰儿,抚慰的仅仅是一种虚荣,与就读高校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高校,成了我心中永远解不开的一道结,一种痛。
  我曾在国内知名网站“教育在线”上发表《最后的中师生》主题帖,引来了国内很多同路人的共鸣,这两位老师就是其中的代表。从这些发言以及我自己的体验可知,中师生基本上来自农村,“跳农门”是学习的首要目标。也正因为城镇户口对当年的乡下人的超级吸引力,才使得农村的父母往往舍远求近,宁可牺牲孩子可能的远大前程,选择中师。我自己的当年也是如此,由于父亲早逝,母亲希望我早点赚取城市户口,和班主任商量后,决定放弃保送本市重点高中的名额,填报中师。当我以高出分数线近50分的成绩被录取时,母亲既高兴,又难过,说自己亲手扼杀了一个大学生。我却从没因此埋怨过家人,因为我深知在高校没有扩招前的中国,一个农村的孩子要想成为大学生,家庭和自身要承受怎样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就这样,不管孩子自己是否情愿,每年的九月,来自四面八方的农村孩子背着自己简单的行囊,聚集到离家乡一般不是特别远的城市。辨别老生和新生是很容易的,不仅是表情幼稚、慌张,单从服装也可看出,一般是土不拉叽的,款式和质地明显落后于潮流。这种“农村人”的样子一般要持续一年左右,慢慢地,学生的服装尤其是女生开始尽量地考究起来,精神气质也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到毕业前夕,女生可能已经是完全的城里人模样了,男生即使不讲究穿着的,也总能让人感到与真正的乡下人有所区别。毕竟,即使回到乡下工作,他们也总是读书人了,乡亲们会尊称他们为“先生”,与当地的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相比,确实更多城里人的气质与讲究。年轻的中师生,往往是生活在乡下的“城里人”。
  在乡村工作多年后的中师生如果在自己的生活圈子还感到自己有那么一点贵族气息的话,一旦来到城里,见到当年的同学、老师,很可能又感到当初曾强烈感受过的“乡下人”感,一种莫名的自卑与哀怨可能油然而生。和其他一样通过中考、高考跳出“农门”的孩子相比,中师生们的跳出只是暂时的,到外面世界逛了一圈,感受了一点城市文明的气息,又不得不回归乡野的宁静与闭塞,可以说是跳了一半的“农门”。
  好在中师生由于出自农村,比较吃苦耐劳,很快便能在周边脱颖而出,从村小到中心小,从联办初中到中心初中,几年后,运气好、成绩佳的还可能被选拔到城里,成为真正意义的城市居民。走出乡村后的中师生往往并不满足,许多人会重新燃起心底的大学梦,于是,自学考试、函授考试、考研、考公务员等名词便一直伴随着那些爱折腾的中师生,且捷报频传。我的一个中师同学因三加二考试失利,发誓要用最短的时间取得大学文凭,拼命地报考自学考试,创下了一年中通过十门的记录。考研大军中,中师生绝对是弱势群体,但创下的成绩也往往不菲,我的研究生同学中就有不少是来自中师的,每个人都有一段血泪史,谈起来令人动容。为什么中师生会这样执着?说到底还是“来自乡村”这个因素的刻骨铭心之影响。中师生作为乡村学生中的佼佼者,深知只有靠勤奋、靠刻苦,才能摆脱弱势地位,享受到相应的文明生活。
  多年以后,中师生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千差百异,但精神实质还有若干的相似,那就是:踏实、勤奋、执着。现在的中小学,中师生教师是绝对的骨干,这并不仅仅因为年龄和资历,也不单单是过硬的基本功使然。我认为,态度决定一切,在相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成长、发展的中师生自然也就锻造出了更为坚韧的个性品质。
  乡村文化早已深深地烙入了我们的骨髓,虽户口改变,虽居地变迁,我们永远改变不了一点:我们是农民的儿女,我们本能上更关注的是农民子女的教育。让我们珍惜自己的“乡村文化基因”,走好自己的教育人生。
  



三 起于“童工”,止于“大家”



  海娃:跟很多中师生一样,我参加工作时离18周岁还差一个月,总觉得自己还没学够怎么就去做教师了?有时候也会自己美一回:我还没成年就自己养活自己了!
  沙中金:我也是中师生,88年入学,91年毕业,刚满十七周岁就去小学教书。我觉得上中师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这样的农村孩子早日跳出了农门,在中师受到了音乐美术的启蒙教育。遗憾是没能做一回真正的大学生,英语水平停留在初中。
  这两位中师生教师的回忆透露出,中师作为一种特殊的师范学制,和其他学制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招收初中毕业生,三年毕业,俗称“小中专”。因此,除了少数往届生外,大多数中师生毕业时,年纪在18周岁以内,几乎可以算是“童工”。当年的中国,还同时并存过一种“大中专”的中师学制,即招收高考落榜生,学制两年,其中头一年在学校集中学习,第二年到基层定岗实习,堪称最为“短频快”的师范学制。
  曾有研究比较过中师这两种学制之优劣,结论是小中专培养效果明显优于大中专,理由之一是初中毕业生年龄小,思想的可塑性强,专业思想教育效果好。读到这个报告时,我已经是一名大三的学生,那一瞬间感到非常难过,有一种被骗后的悲哀与愤怒。把我们从15、6岁就召集来,原来就是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更好“骗”?职业的过早定向是中师教育的优势,也恰恰是最不人道之处。为了“短频快”地让小学有足够的教师去顶班,把还在做梦年龄的少年塞入中师,多年后,又希望他们能迅速地扔掉已经刻入骨髓的专业思想,转而适应多元化的职业人生,多少有点黑色幽默!
  但是,以初中毕业生为招生对象的中师,在长期的课程建设与探索中,确实显示出了师专、师大等高层次师范都难以实现的专业优势,或许也是由于初中毕业生年龄小,专业可塑性强。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师最接近全面发展理想的课程体系。
  回顾中师的课程体系,身为学生的时候还懵懵懂懂,只知道开的课程和高中不太一样,除了教育学、心理学、各科教材教法等中学根本不可能开设的课程外,基础文化课程名称和内容也稍有区别,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也由中学时代的边缘学科一跃成为非常受重视、特别能体现个人价值的课程。我自己是从中师开始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全面发展,什么叫能力本位的。入校时我除了中考成绩优异外,一无所长,音乐、美术等方面可以说是“睁眼瞎”。三年之后,我真的得到了尽可能多的全面发展,音乐上突飞猛进,琴法在毕业生中是佼佼者,学会了多种乐器的伴奏,能带有那么一点美声色彩地演唱,甚至还自己独立谱写儿童歌曲。我的选修美术的同学们则能画出像样的国画、水粉画,简笔画工夫更是小菜一碟。中师最受重视的课程不是学科课程,而是那些能提高能力、展示风采的活动课程;中师生之间相互羡慕乃至嫉妒的不是考试的分数,而是侃侃而谈、有特长的各种“本领”。其中口才和书法等方面的训练可以说中师最值得骄傲的部分,性格再懦弱、笔迹再烂的学生经过三年时间的磨练,一走上讲台,一写粉笔字,总是能让人感到经受过专业训练的痕迹。
  正由于上述特点,中师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很快适应农村及城市的基础教育需求,成为当地的教学骨干。但作为一名课程与教学研究者,我在多年的观察与反思基础上也发现,由于中师课程体系的先天不足,中师生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也遭遇到明显的“天花板”现象,较少进一步提升、乃至成为教育界“大家”的机会。
  首先,中师的学制和课程是封闭式的,与外界老死不相往来,不仅在基础课程上不和高中、高校接轨,而且基本上不开英语课。我始终认为国家有关部门的此项决策是有失误的,甚至是故意用英语这个至今最硬的应试杠杆把广大中师生堵在正规的高等教育之外。可以说,砍掉了英语课,就砍掉了中师生向上前行的一条大腿。这方面我又是幸运的特例,进入大学后,我获得了继续学习英语的机会,但英语始终是我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在考研、考博以及现在的研究中遇到了相当多的麻烦。
  其次,中师的课程体系虽然全面,但失之于蜻蜓点水,不求深入。这与国人对小学教师“万金油”式的要求有关。中师课程更为重视技能性的、操作性的科目,而相对忽视学生整体人文修养的提高,无论是图书资料的积累、学术研究的氛围等人文性的课程资源都远远不够。当然这样要求中师可能有点过,毕竟中师不是高校,即使有些中师后来升格为了高校,其底蕴还是显得不足。
  另外,中师的课程实施其实还是非常传统的,定论太多,讨论太少;技能训练太多,思想的碰撞很少。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以及超级严格的常规管理熏陶下,中师生往往被铸造成忠实的、能干的执行者,而不是凡事要问为什么的思想者、刨根求底的叛逆者。我有幸又在大学泡了四年,深深感到大学自由而松散的学习空气是多么的美好,许多大学毕业生也许不如我们中师生能写一手漂亮的书法、说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但他们说出来的话是自己的,思维方式比我们少了那么一点框框。
  综合以上原因,我不无悲哀地发现,我们这批中师生教师可以成为教学骨干,不大容易成为专家;可以成为区域范围内的名家,但不太可能孕育出真正的“大家”。过早地离开校园,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滋养,将成为中师生教师的终身遗恨,某种程度也将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代名师之遗憾。
  
  当年一口气写完《最后的中师生》主题帖,一位网名“郁剑”的老师在我的帖子下这样留言,让我至今难忘。抄在这里,聊做本文的结语,意犹未尽,感慨万千。好在我们都还在路上,我们不孤单。
  泱泱三万多言,志在快意解读中师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是的,中师教育业已完成了她既定的历史使命,当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时,她还能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思索?诚如楼主所说,客体的消亡并不代表个体的末路,不论是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失落情怀,抑或是曾经欢颜今何哀的无憾情结,自己的命运却始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最后的中师生,要走的路似乎还很长。我是说,我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5:55 , Processed in 0.08340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