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人姓名趣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17 11:35: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名人姓名趣闻



    林则徐

    清末政治家、民族英雄林则徐(1785---1850),于1785年8月30日出生在福建闽侯西门街定远桥边的一间木板房里。当年,父亲林宾日已经37岁了,膝下已有几个女儿,多年来盼望有个儿子。儿子平安降生,全家人都非常高兴。
    儿子出生时,正巧一队官府的人马从林家门前经过,吹吹打打,好不热闹,轿子里坐的是新上任的福建巡抚徐嗣曾。父亲觉得这是个吉祥的兆头,儿子出生时门外鼓乐齐鸣,一位大人物路过。出于对儿子的期望,林宾日给儿子起名林则徐,字“元抚”。“则”,就是学习、效法的意思;“徐”,指巡抚徐嗣曾。他希望儿子能像徐巡抚一样显达高升、建功立业。字“元抚”,意为此儿发端于徐巡抚。
    林则徐没有辜负父亲的教育与期望。他曾任湖广总督、两广总督等要职,力禁鸦片,在鸦片战争中成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其历史地位与知名度远远超过父亲要他效法的巡抚徐嗣曾。
    白居易
    公元788年,一位衣着朴素的少年,风尘仆仆地来到京城长安。他手持一摞诗稿,拜谒当时著名的老诗人、著作郎顾况。
    这位16岁的少年,就是日后饮誉诗坛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772-846)。据《唐摭言》载,白居易听说顾况专爱奖掖后进,特带诗稿前来拜谒,希望能得到这位前辈诗人的赏识与推荐。
    顾况一看诗卷上的“居易”之名,风趣地笑着说:“长安米贵,你要‘居’下去可不‘易’啊!”
    顾况打开诗稿,才看几行,就被清新的诗句所吸引住了。其中一首是《古原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好诗句!”年过花甲的顾况拍案叫绝。他诚恳地对白居易说:“老夫前言戏之耳。有如此之才,居易不难!”
    经顾况的肯定与举荐,从此白居易诗名大振。
    公元846年,白居易逝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
    白居易一生学博才俗,有“白俗”之誉。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坚持创作必须反映现实生活。他写下《长恨歌》、《琵琶行》等三千余首诗歌,是一位质高量富的诗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03:39 , Processed in 0.14449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